Workflow
大湾区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东亚银行深耕深圳四十年 打造大湾区跨境理财“新”福地
搜狐网· 2025-10-16 21:14
公司发展历程与里程碑 - 东亚银行有限公司联同其全资附属银行东亚中国有限公司隆重庆祝在深圳展业四十周年[1] - 公司服务内地市场逾百年,于1985年在深圳设立代表处,并于1987年升格为分行[1] - 公司是首批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初期进入的外资银行之一[1] -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五周年,也是公司在深圳展业的第四十载[1][3] 深圳战略布局与网络拓展 - 公司近期在深圳进行积极战略布局,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优势[1] - 位于福田核心商务区、毗邻高铁福田站的福田旗舰行举行开幕仪式,进一步拓展了在深圳的网络[1][5] - 公司已在深圳形成战略性网络布局,六大网点遍布全市各大核心区域[1] - 服务网络覆盖金融先导区、科技创新区和高新产业聚集区[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 大湾区是公司的发展策略核心,网络已全面覆盖大湾区"9+2"城市[1] - 公司在深圳前海兴建前海东亚银行大厦,作为其在大湾区的策略枢纽[1] - 在OneBank策略下,公司推动银行、证券、投资、资产管理和金融科技等主要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1] - 公司致力于加强深圳与香港团队的紧密协作,为两地客户提供全面无缝的银行和财富管理服务[1] 业务重点与服务定位 - 福田旗舰行将充分发挥"香港+内地"的协同优势,为频繁往返深港两地的客户提供服务[1] - 公司旨在为深港两地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跨境金融和理财体验[1] - 公司致力成为客户首选的跨境金融伙伴[1] - 公司持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1]
《气势如虹》词曲人何沐阳:代表大湾区决心,希望亿万人传唱起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16:08
歌曲发布与背景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会歌《气势如虹》及MV于10月9日正式发布 [1] - 歌曲由何沐阳作词作曲,MV由王一博及粤港澳三地青年歌手共同演绎 [1] - 本届全运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承办,歌曲创作紧扣“体育精神与时代精神融合”的主题 [1] 创作理念与灵感 - 歌曲创作缘起于6月25日接到广东省音协主席的邀请,构思约一周时间 [2] - 创作关键要素包括大湾区举办背景、运动会激情以及时代精神的体现 [2] - “气势如虹”一词灵感源于大湾区在经济文化上的引领作用、巨大发展潜力以及珠江如彩虹般联系大湾区的意象 [2] - 歌曲不仅是运动会主题曲,更是一种精神引领,为所有中国人鼓舞打气 [2] 音乐风格与制作特点 - 歌曲定位为节奏明快的舞曲,前奏和间奏营造万人合唱的宏大场面 [3] - 主歌部分旋律舒展,副歌部分采用紧凑的舞曲标准写法,形成强烈对比 [3] - 音乐制作融合电子音乐元素与岭南音乐特色,加入民乐元素 [3] - 旋律架构被评价为非常经典的体系,有望成为经典作品 [3] 歌词意象与核心表达 - 副歌歌词“冲冲冲,看我气势如虹,让那梦想升空,跨越巅峰”为点睛之句,体现运动健儿的拼搏精神 [4] - 结尾句“笑看世界的海阔天空”致敬Beyond经典歌曲,同时寓意大湾区未来广阔前景及运动员拼搏后的成就 [4] - 歌词整体紧扣体育精神与大湾区发展决心的双重主题 [1][4] 演唱者选择与合作 - 选择王一博独唱因其形象与歌曲气质契合,具备倔强与力量感 [5] - 演唱录制过程非常投入,声音成功激发歌曲的力量感与青春气息 [5] - 合作效果有望使该作品成为演唱者的破圈之作 [5] 多版本制作与传播目标 - 歌曲特别制作粤语版本,旋律本身带有岭南音乐元素,预计粤语版将更具特色 [6] - 粤语版旨在更好影响大湾区,鼓励更多人参与运动 [6] - 传播目标希望歌曲达到亿万人的传唱度,在各种运动场合被广泛使用 [7] - 期望歌曲成为十五运会的记忆符号,在AI时代的大变革中留存为国人共同记忆 [7]
汪家正:让世界听到大湾区的声音丨十五运365天365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5 07:08
活动背景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在粤港澳三地举行 [1] - 活动旨在推动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1] 行业与公司动态 - 新西兰粤商会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新西兰在经贸、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2] - 商会搭建双向投资与市场开拓平台 已完成建设广东商品展销中心、新中商品博览会、广东预制菜新西兰产销研中心以及广东县域海外仓项目 [2] - 商会会长表示将以实际行动为全运会加油助威 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吸引优质资源回流家乡助力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2]
45年的发展证明 深圳经济特区这条路走对了
搜狐财经· 2025-10-01 10:15
深圳崛起的必然性与独特性 - 深圳崛起具有必然性,其天然条件是毗邻香港,便于吸收投资和发展贸易,香港作为自由港和金融商业高度发达的地区,与深圳在人文和语言上几乎无障碍 [2] - 深圳的独特性在于其“一张白纸”的起点,没有历史包袱和旧体制束缚,为外资和民企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大量移民涌入为城市注入活力 [2] - 深圳经验的制度逻辑是可复制的,但深圳毗邻香港的区位和时代背景等特殊性不可复制 [2] 大湾区的制度融合与机遇 - 大湾区的独特挑战和机遇在于如何将香港的国际规则和自由港优势与内地机制衔接,这种制度碰撞让港澳更好融入内地,也为内地注入国际化要素和改革动力 [3] - 深港融合的成果体现在,过去是内地人去香港消费,三十年后变为香港人来深圳消费,这体现了深圳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整体崛起 [6] - 随着高铁、地铁等基础设施完善,深港澳往来更频繁,隔阂缩小,越来越多香港企业选择在深圳设立大湾区总部,年轻人也在深港澳间自由流动 [6] 产业升级与人才驱动 - 深圳初期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家,大量外来务工者汇聚成为发展基石,随后实现了从“劳动力密集”到“人才驱动”的转型,形成产业升级良性循环 [4] - 深圳很早就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引进机制,为顶尖科学家和刚毕业大学生提供资金、场地、孵化平台等支持 [6] - “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反映了城市的包容性,全国各地的人汇聚让深圳成为真正的移民城市,多元文化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土壤 [4] 市场机制与创新基因 - 深圳的创新基因是市场机制自然形成的结果,而非自上而下设计,华强北是缩影,市场中自然形成的激励机制让企业家能创造产品、办出企业并在竞争中发展 [4] - 许多在其他地方难以落地的发明在深圳找到舞台,因为这里有市场和激励机制,让发明创造者能获益并不断改进推广 [5] - 保持创新锐气的关键在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活力,市场激励机制为一代代企业家提供机会和环境 [8] 有为政府与市场支撑 - 深圳的成功并非仅靠市场,政府也发挥重要作用,当市场发现需求时,政府能及时补位,为新生事物提供保障,形成市场与制度的良性互动 [6] - 政府通过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等方式扶持新生事物成长,体现了“有为政府”的生动体现 [6] - 市场提供机会,政府提供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形成深圳不断创新的动力 [6] 先行先试的特区精神 - 特区的目的是先行先试,为全国闯出一条路,让更多地方能借鉴经验与教训,更好地发展市场经济 [3] - 深圳在融合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关键在于其“先行先试”的特区精神,它率先引入国际先进经验,并探索出适合本土的发展路径 [7] - 特区使命从未结束,中央不断赋予深圳新功能如先行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有助于城市保持活力,持续先行先试的精神让深圳通过试错、调整来保持锐气 [8]
汇丰:以跨境专长联通大湾区与全球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7:56
奖项荣誉 - 汇丰连续第三年荣获《欧洲货币》"粤港澳大湾区最佳国际银行"奖项 [1] 战略投资与设施建设 - 公司投资超40亿元人民币在深圳前海建成新办公大楼"HyQ前坊" [4] - 全球规模最大的培训中心在广州南沙正式投入使用 [4] - 在香港ICC环球贸易广场99楼设立吉尼斯认证的"最高楼层银行"财富中心 [11] - 在香港西九龙高铁站设立首家零售银行网点并实现一周七天营业 [10] 业务优势与网络布局 - 业务网络覆盖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 涵盖全球90%贸易和资本流 [18] - 在2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中资企业海外服务部" 服务超1600家中资企业 [18] - 拥有全球客户经理团队和粤港澳及海外业务联动机制 [4][18] 跨境金融服务创新 - 升级"跨境理财通"服务 提供超500种涵盖低至中高风险的投资产品 [11] - 推出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户和手机开户服务 [11] - 推出"汇享成双1+1"服务 实现内地与香港账户一体化管理 [11] - 推出数字化大湾区"五通"服务(账户通/付款通/服务通/信贷通/贸易通) [14] 财富管理业务拓展 - QDII境外投资额度在银行同业保持首位 [13] - 提供多币种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及债券产品等跨境理财通投资标的 [13] - 在珠三角加速布局汇丰人寿/保险经纪/环球私人银行业务 [5] - 整合保险/医疗资源通过数字化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 [10] 企业跨境金融支持 - 为出海企业提供贸易融资/资金管理/外汇管理/并购/债务资本市场服务 [18] - 通过保函/供应链融资/信用证等产品协助企业获取营运资金 [18] - 推出总额30亿美元的新经济信贷基金支持科技创新企业 [14] - 推出跨境电商服务方案提供开户/结算/汇兑/融资等综合解决方案 [14] 重点发展领域 - 关注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增长 包括消费/养老/子女教育等场景 [7] - 把握中资企业出海机遇 重点支持新能源/电动车/高新技术产业 [7][17] - 深化与东南亚/中东贸易走廊的经贸往来服务 [8] - 布局绿色金融 支持新能源/电动汽车/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 [8] 典型案例 - 作为全球独家协调行协助亿纬锂能完成36.5亿港元多币种银团贷款 [15]
汇丰:以跨境专长联通大湾区与全球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0:16
奖项荣誉 - 汇丰连续第三年荣获《欧洲货币》"粤港澳大湾区最佳国际银行"奖项 [1] 战略投入与设施建设 - 汇丰在大湾区投资超过40亿元人民币建设深圳前海新办公大楼"HyQ前坊" [4] - 广州南沙全球规模最大的培训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4] - 集团在大湾区业务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科技及客户服务中心等多元领域 [4] 跨境金融服务优势 - 汇丰通过整合大湾区及全球网络资源深化跨境业务联动 [3] - 全球服务网络覆盖57个国家和地区 涵盖全球90%贸易和资本流 [17] - 在2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中资企业海外服务部" 服务超1600家中资企业 [17] 财富管理业务布局 - 汇丰提供超过500个涵盖低至中高风险的"跨境理财通"产品 [11] - QDII境外投资额度在银行同业中长期保持首位 [13] - 在珠三角加速拓展汇丰人寿、保险经纪及环球私人银行业务 [5] 企业出海支持举措 - 推出总额30亿美元的新经济信贷基金支持科技创新企业 [14] - 为跨境电商提供开户、结算、汇兑、融资等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14] - 协助亿纬锂能完成香港首笔等值36.5亿港币多币种银团贷款 [14] 数字化服务创新 - 推出大湾区"五通"数字化服务:账户通、付款通、服务通、信贷通、贸易通 [14] - 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保险、医疗等服务资源 [10] - 提供手机开户及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户服务 [11] 区域发展机遇 - 大湾区中等收入群体和富裕群体增长带来跨境财富管理需求 [7] - 新能源、电动汽车、生物制药等新经济行业方兴未艾 [8] - 大湾区与东南亚、中东贸易走廊经贸往来日趋活跃 [7] 网点与服务升级 - 在深圳、广州开设三家新一代财富管理旗舰网点 [10] - 香港西九龙高铁站设立首家七天营业零售银行网点 [10] - 香港ICC环球贸易广场99楼设立吉尼斯认证"最高楼层银行" [11]
陈茂波:香港正加强与大湾区综合交通网络 并积极扩展全球南方航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5:24
香港机场与大湾区联通 - 香港机场目前约两成旅客来自大湾区,增长潜力巨大[1] - 香港正加强与大湾区综合交通网络,简化出入境及海关清关程序以提升客货流动效率[1] 航线网络扩张战略 - 香港在加强欧洲及北美传统伙伴联系的同时,扩展到全球南方市场,包括东盟、中东、中亚及拉丁美洲[1] - 积极引入新目的地并增加与新兴市场的航班频率,特别是长途航线[1] - 过去两年香港已与10多个经济体扩展双边航空服务协议,近期与智利及波兰达成新协议共识[1] 客运市场表现 - 今年首八个月,来自内地以外的旅客达到770万人次,同比增长16%[1] - 中国高水平双向开放政策强化了香港作为内地门户的作用[1] 可持续航空发展 - 香港施政报告提出在大湾区发展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链,涵盖上下游全链条[1] - 该愿景支持香港实现可持续航空燃料消耗比例目标,并成为区域领先者[1]
大湾区人才暗流涌动:谁在主导这场全球化人才“大迁徙”?
搜狐财经· 2025-08-30 16:18
大湾区人才流动趋势 - 大湾区人才流动从单向吸引转变为双向循环与多向互动格局 内部流动率近三年提升25% 与外部交流频率增长30% [3] - 中国内地成为全球人才净流入主要目的地 2022-2024年来自发达经济体人才流入量增长40% 科技与制造等关键领域增长达50% [3] - 香港人才流动从单向输出转变为战略枢纽 流向内地比例从2019年70%降至2024年55% 双向交流促进资源共享 [3] 行业人才需求变化 - 金融服务领域人才双向流动推动创新 内地定量分析技能与香港科技技能互补 金融科技合作项目五年内增长200% [4] - 金融产品创新率提升35% 用户满意度提高40% 为金融科技企业国际化奠定基础 [4] - 科技行业海外销售人才业绩比传统销售高20% 跨国合作项目增长50% [6] 企业全球化战略 - 内地跨国企业海外员工占比从2019年15%提升至2024年25%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30% [4] - 企业通过招聘海外销售运营工程人才补充商业专长 海外人才带来文化背景与市场经验 [4] - 招聘流程通过AI技术优化 招聘周期缩短40% 人才预测准确率提升30% [6] 区域人才生态建设 - 大湾区形成人才培育引进流动良性循环 人才流动效率提升25% [6] - 平台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通过Future Ready计划连接企业高校与研究机构 [6] - 大湾区凭借独特人才流动模式成为全球人才竞争新高地 [6]
李嘉诚家族甩货大湾区400套房源!很多香港客户来买,最低40万元一套
搜狐财经· 2025-07-31 16:46
新闻核心观点 - 李嘉诚家族旗下公司集中向香港买家推介大湾区四个楼盘共400套房源 此举引发市场对其是否看空房地产的广泛关注和猜测 但分析认为这更可能是一种基于当前市场环境的资产优化和资金回笼策略 [1][5][8] - 香港客户成为此次推盘的重要购买力 反映出大湾区规划下 香港与内地城市在交通 生活 就业等方面连通性增强 以及内地房产的价格优势对香港中产和养老群体的巨大吸引力 [8][10][16] 推盘项目详情 - 推售项目包括惠州泷珀花园 中山泷珀花园 广州逸翠庄园及东莞海逸豪庭 总计400套房源 [1][3] - 惠州泷珀花园推售规模最大达300套 最低总价40万元的一房户型受关注 东莞海逸豪庭定位高端 别墅总价在700万至800万元之间 [1][3] - 项目历史拿地时间早 如东莞海逸豪庭于1999年拿地 广州逸翠庄园于2005年拿地 土地成本极低 [5] 价格变动分析 - 惠州泷珀花园51平方米一房户型 此前单价在1.04万至1.4万元/平方米 目前一套中高楼层51.34平方米房源售价44.3万元 折合单价约8632元/平方米 价格出现下降 [3] - 东莞海逸豪庭别墅价格从2023年5月的4.4万至6.8万元/平方米 回落至今年6月的1.8万至3.6万元/平方米 降价幅度明显 [3] 香港客户需求分析 - 惠州泷珀花园已售近600套 大部分买家为香港客户 [8] - 香港新房均价每平方米十几万元甚至更高 而大湾区楼盘如惠州泷珀花园单价最低仅8000多元/平方米 价格优势显著 对香港中产阶级吸引力巨大 [10][16] - 大湾区交通便捷性提升 如港珠澳大桥通车 广深港高铁开通 缩短了香港与内地城市的时空距离 [10] - 大湾区发展势头强劲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吸引香港年轻人 同时内地宽敞的居住空间和较低的生活成本对香港养老群体有吸引力 [14][16]
最低40万元一套 李嘉诚家族甩货大湾区400套房源!一套房价格仅约香港同面积首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01:01
长江实业大湾区项目推盘策略 - 长江实业旗下和记黄埔地产集中推出惠州泷珀花园、中山泷珀花园、广州逸翠庄园及东莞海逸豪庭四个项目共计400套产品,总价最低40万元起 [1] - 惠州泷珀花园51平方米一房户型单价从1.04万~1.4万元/平方米降至8632元/平方米,东莞海逸豪庭别墅价格从4.4万~6.8万元/平方米回落至1.8万~3.6万元/平方米 [1] - 惠州泷珀花园推售规模最大达300套,东莞海逸豪庭别墅总价介于700万~800万元定位高端客群 [3] 港人北上置业趋势 - 截至2024年6月末广东省办理3341笔港澳居民内地购房业务,产生跨境收入30.8亿元人民币 [2] - 惠州泷珀花园已售出近600套,大部分由香港人购买 [3] - 广州东部中心板块新世界广汇尊府近期有香港企业高管连购3套 [10] 项目开发背景与存量 - 东莞海逸豪庭于1999年拿地开发至今已三期,广州逸翠庄园2012年开发2020年加推,中山泷珀花园2019年开盘,惠州泷珀花园2019年入市 [4] - 长实集团截至2024年末在内地开发11个房地产项目,分布于长沙、重庆、大连等地,其中东莞海逸豪庭占比99.8% [6][7] 价格优势与市场需求 - 香港新房销售均价约19.6万元/平方米,惠州泷珀花园单价不足香港1/10,50平方米户型总价仅相当于香港同面积首付 [8] - 港人置业需求从投资转向自住,更注重生活配套和长期持有价值 [12] -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推动"跨境居住-就业"生态常态化,开发商需针对性设计港式户型和跨境物业服务 [11][12] 政策与市场支持 - 2024年2月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出港澳居民购房结算支付便利化政策,广州惠州等地举办专场推介会 [9] - 大湾区要素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效显著,推动港人置业需求增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