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整
搜索文档
PVC日报:震荡运行-20251121
冠通期货· 2025-11-21 19: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期PVC偏弱震荡,因河南联创等生产企业检修即将结束,期货仓单仍处高位,印度反倾销税即将执行,PVC的BIS政策提振有限,焦煤、焦炭等期价下跌抑制市场情绪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分析 - 上游西北地区电石价格稳定,供应端PVC开工率环比增加0.32个百分点至78.83%,处于近年同期偏高水平;下游开工率继续小幅回落,虽超过去两年同期,但仍处偏低水平 [1] - 印度将关于PVC的BIS政策终止,对中国出口PVC至印度的担忧缓解,但印度反倾销税即将执行,贸易商观望,PVC以价换量,上周出口签单环比回升 [1] - 本周社会库存小幅增加,目前仍偏高,库存压力大;2025年1 - 10月房地产仍在调整阶段,多项指标同比降幅大,增速进一步下降;30大中城市商品房周度成交面积环比回升,但处近年同期最低水平,房地产改善仍需时间 [1] - 氯碱综合利润为正,PVC开工率同比往年偏高;新增产能方面,40万吨/年的天津渤化已满负荷生产,30万吨/年的甘肃耀望和30万吨/年的嘉兴嘉化试车后低负荷运行 [1] 期现行情 - 期货方面,PVC2601合约减仓震荡运行,最低价4449元/吨,最高价4509元/吨,收盘于4456元/吨,在20日均线下方,涨幅0.20%,持仓量减少57942手至1374454手 [2] 基差 - 11月21日,华东地区电石法PVC主流价4410元/吨,V2601合约期货收盘价4456元/吨,基差 - 46元/吨,走强0元/吨,基差处于中性偏低水平 [3] 基本面跟踪 - 供应端,山东信发等装置检修结束,PVC开工率环比增加0.32个百分点至78.83%,处于近年同期偏高水平;新增产能上,50万吨/年的万华化学8月量产,40万吨/年的天津渤化预计9月底稳定生产,20万吨/年的青岛海湾9月上旬已投产,接近满负荷生产,30万吨/年的甘肃耀望和30万吨/年的嘉兴嘉化试车后低负荷运行 [4] - 需求端,2025年1 - 10月房地产多项指标同比降幅大,增速进一步下降,整体改善仍需时间;截至11月16日当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回升19.73%,但处近年同期最低水平,关注利好政策能否提振销售 [5] - 库存上,截至11月20日当周,PVC社会库存环比增加0.41%至103.2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3.47%,社会库存小幅增加,目前仍偏高 [6]
【冠通期货研究报告】 PVC日报:震荡下行-20251118
冠通期货· 2025-11-18 22: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PVC偏弱震荡,因山东信发等生产企业检修即将结束、期货仓单仍处高位、印度反倾销税即将执行、PVC的BIS政策提振有限、焦煤和焦炭等期价下跌抑制市场情绪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分析 - 上游西北地区电石价格上调25元/吨,供应端PVC开工率环比减少2.24个百分点至78.51%,虽转而减少但仍处近年同期偏高水平;下游开工率略有回落,超过去两年同期但仍偏低 [1] - 印度将关于PVC的BIS政策终止,对中国出口PVC至印度的担忧缓解,但印度反倾销税即将执行,贸易商观望,PVC以价换量,上周出口签单环比回升 [1] - 上周社会库存小幅减少,但仍偏高,库存压力大;2025年1 - 10月房地产仍在调整阶段,投资、新开工、竣工面积同比降幅大,投资、销售等同比增速进一步下降;30大中城市商品房周度成交面积环比回升,但处近年同期最低水平,房地产改善需时间 [1] - 氯碱综合利润为正,PVC开工率同比往年偏高;新增产能方面,40万吨/年的天津渤化已满负荷生产,30万吨/年的甘肃耀望和30万吨/年的嘉兴嘉化试车后低负荷运行;产业无实际政策落地,老装置多技改升级,反内卷与老旧装置淘汰是宏观政策,将影响后续行情 [1] 期现行情 - 期货方面,PVC2601合约增仓震荡下行,最低价4515元/吨,最高价4606元/吨,收盘于4520元/吨,在20日均线下方,跌幅1.46%,持仓量增加107079手至1462620手 [2] - 基差方面,11月18日华东地区电石法PVC主流价下跌至4485元/吨,V2601合约期货收盘价4608元/吨,基差 - 35元/吨,走强21元/吨,处于中性偏低水平 [3] 基本面跟踪 - 供应端,天津LG、河南联创等装置进入检修,PVC开工率环比减少2.24个百分点至78.51%,仍处近年同期偏高水平;新增产能上,50万吨/年的万华化学8月量产,40万吨/年的天津渤化8月试生产后预计9月底稳定生产,20万吨/年的青岛海湾9月上旬投产且接近满负荷生产,30万吨/年的甘肃耀望和30万吨/年的嘉兴嘉化试车后低负荷运行 [4] - 需求端,房地产仍在调整阶段,2025年1 - 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3563亿元,同比下降14.7%;商品房销售面积719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8%;销售额69017亿元,下降9.6%;房屋新开工面积490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8%;施工面积6529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4%;竣工面积348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9%;整体房地产改善需时间;截至11月16日当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回升19.73%,但处近年同期最低水平,关注利好政策能否提振销售 [5] - 库存上,截至11月13日当周,PVC社会库存环比减少1.27%至102.8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3.76%,虽小幅减少但仍偏高 [6]
两位顶尖学者把脉中国经济!房地产不是绝症,这样做就能快速反弹
搜狐财经· 2025-11-17 13:49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核心并非结构性绝症,而是由房地产调整引发的短期“抽筋”现象 [1] - 只要通过政策稳住房地产、激活需求,经济反弹就能够实现 [1][9] - 中国经济的供给侧具备显著韧性,为反弹提供底气 [6][11] 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 房地产对GDP的直接和间接贡献最高能达到约60% [3] - 房地产投资在2023年同比下滑10%,仅此一项就拖累GDP约1.5个百分点,加上关联行业的连锁反应,总影响可占GDP的25% [8] - 房产价值每缩水100元,家庭消费就会减少14元,过去四年约有6个百分点的GDP从消费转为银行存款,相当于每年少花1.5个百分点的GDP [3] - 房地产下滑导致建材等关联行业订单锐减,例如某建材工厂订单从排期三个月后变为直接砍半 [4] 经济现状与韧性 - 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线上销售等板块仍在增长,全球创新指数已超过德国和日本 [6] - 太阳能产业通过长期投入已获得全球主导地位 [6] - 中国的产业模式被比喻为“国家级风投”,敢于在新能源、AI等领域进行长期投入 [6] - 企业在本土激烈竞争中练就的竞争力,使其在全球市场具备优势 [6] 政策建议 - 提出“双支柱政策”:一是全民发放总额约4万亿元(相当于GDP的3%)的无条件消费券,以直接拉动消费总量;二是由中央政府出资成立全国性房地产重组信托公司,专门处理行业风险 [8] - 中央政府债务率仅占GDP的20%多,具备承担消费券政策的能力 [8] - 2020年武汉发放亿元级消费券的成功经验表明,该政策可有效带动餐饮、零售等行业快速回暖 [8] - 处理房地产风险需中央层面集中力量化解,可借鉴上世纪90年代处理国企坏账的模式 [8]
PVC日报:震荡上行-20251114
冠通期货· 2025-11-14 2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预计近期PVC震荡整理,虽印度将关于PVC的BIS政策终止提振市场信心且社会库存小幅减少,但山东信发等生产企业检修即将结束、成本支撑减弱、期货仓单仍处高位、印度反倾销税即将执行、市场低迷,PVC压力仍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分析 - 上游西北地区电石价格稳定,供应端PVC开工率环比减少2.24个百分点至78.51%,仍处近年同期偏高水平;下游开工率小幅回落,虽超过去两年同期但仍偏低 [1] - 印度将关于PVC的BIS政策终止,对中国出口PVC至印度的担忧缓解,但印度反倾销税即将执行,贸易商观望,上周出口签单环比回落 [1] - 本周社会库存小幅减少,但仍偏高,库存压力大 [1] - 2025年1 - 9月房地产仍在调整阶段,投资、新开工、竣工面积同比降幅大,投资、销售、施工等同比增速进一步下降,30大中城市商品房周度成交面积环比回落,处于近年同期最低水平,房地产改善仍需时间 [1] - 氯碱综合利润为正,PVC开工率同比往年偏高,新增产能方面,40万吨/年的天津渤化已满负荷生产,30万吨/年的甘肃耀望和30万吨/年的嘉兴嘉化试车后低负荷运行 [1] - 目前PVC产业无实际政策落地,老装置大多技改升级,反内卷与老旧装置淘汰、解决石化产能过剩问题是宏观政策,将影响后续行情 [1] 期现行情 - 期货方面,PVC2601合约减仓震荡上行,最低价4580元/吨,最高价4635元/吨,收盘于4608元/吨,在20日均线下方,涨幅0.72%,持仓量减少44024手至1348369手 [2] - 基差方面,11月14日,华东地区电石法PVC主流价涨至4535元/吨,V2601合约期货收盘价4608元/吨,基差 - 73元/吨,走弱2元/吨,处于中性偏低水平 [3] 基本面跟踪 - 供应端,天津LG、河南联创等装置进入检修,PVC开工率环比减少2.24个百分点至78.51%,仍处近年同期偏高水平;新增产能上,50万吨/年的万华化学8月量产,40万吨/年的天津渤化8月试生产后预计9月底稳定生产,20万吨/年的青岛海湾9月上旬投产,接近满负荷生产,30万吨/年的甘肃耀望和30万吨/年的嘉兴嘉化试车后低负荷运行 [4] - 需求端,房地产仍在调整阶段,2025年1 - 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7706亿元,同比下降13.9%;商品房销售面积658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销售额63040亿元,下降7.9%;房屋新开工面积4539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9%;施工面积6485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4%;竣工面积311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3%;整体房地产改善仍需时间;截至11月9日当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回落32.15%,处于近年同期最低水平,关注房地产利好政策能否提振销售 [5] - 库存上,截至11月13日当周,PVC社会库存环比减少1.27%至102.8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3.76%,社会库存小幅减少但仍偏高 [6]
陈光炎、朱天深谈中国经济,关于房地产、产业韧性与需求的重启
聪明投资者· 2025-11-12 11:33
文章核心观点 - 两位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核心症结是政策诱发的房地产行业下滑,而非长期结构性问题[4][7][72][73] - 房地产下滑通过财富效应拖累消费信心,导致约6个百分点的GDP从消费流失为储蓄,是经济疲软主因[18][24][26] -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双支柱政策":大规模刺激消费(如发放全民消费券)和稳定房地产行业(如设立中央级重组信托),以实现经济快速反弹[8][9][106][110] 房地产行业影响分析 - 房地产对GDP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在高峰期可达50%-60%,其下滑对宏观经济影响巨大[14] - 房价下跌导致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滑,居民财富缩水引发"财富效应",房产价值每减少100元人民币,消费约减少14元[17][23][24] - 过去四年约有6个百分点的GDP从消费转为银行存款,相当于每年1.5个百分点的GDP变为超额储蓄[18] - 2023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为-10%,仅此项就直接拖累GDP增速1.5个百分点,考虑联动效应后总影响可能达GDP的25%[96][98][99] 中国经济结构性优势 -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已超过德国和日本,形成"国家级风险投资"模式,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战略性产业进行高风险投资[38][40] - 产业成功的三大机制:出口导向型政策迫使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如引入特斯拉、苹果)、国家背书的韧性政策支撑供应链[42] -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9年中国经济规模已比美国大27%,2020年时中国已成为全球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57][59][62] - 生成式AI全球专利申请呈现"两强争霸"格局,中国通过"全栈式"人工智能政策涵盖硬件、算力、模型与人才[53][56] 政策建议与解决方案 - 短期最有效的消费刺激方式是发放大规模无条件全民消费券,建议每人3000元人民币,总量约4万亿元(占GDP的3%)[106][107] - 稳定房地产行业需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全国性房地产重组信托公司,处理行业风险并阻止其拖累整体经济[109] - 政策目标应聚焦提高当前消费和投资总量,而非纠结消费占比这一长期内生变量,消费券是短期工具且不会造成浪费[103][118][119] - 中央政府的债务率仅占GDP的20%多,消费刺激专项债属于一次性短期行为,与长期财政赤字有本质区别[121][122]
PVC日报:震荡下行-20251031
冠通期货· 2025-10-31 18: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指出PVC市场近期将震荡运行 供应端开工率略有增加且新增产能释放 需求端房地产仍在调整 出口预期减弱 库存虽略有减少但仍处高位[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分析 - 上游西北地区电石价格下跌25元/吨 供应端PVC开工率环比增加1.69个百分点至78.26% 处于近年同期偏高水平 下游开工率提升但仍偏低 印度政策影响出口预期 社会库存略有减少但仍偏高 房地产仍在调整 新增产能释放 预计近期PVC震荡运行[1] 期现行情 - 期货方面 PVC2601合约增仓震荡下行 最低价4687元/吨 最高价4768元/吨 收盘于4701元/吨 跌幅1.80% 持仓量增加52808手至1214725手[2] - 基差方面 10月31日华东地区电石法PVC主流价下跌至4660元/吨 V2601合约期货收盘价4701元/吨 基差-41元/吨 走强26元/吨 处于中性偏低水平[3] 基本面跟踪 - 供应端 内蒙君正、山东信发等装置产量提升 PVC开工率环比增加1.69个百分点至78.26% 新增产能方面 万华化学、天津渤化、青岛海湾等企业有新装置投产或试生产[4] - 需求端 2025年1 - 9月房地产投资、新开工、竣工面积同比降幅较大 投资、销售、施工等同比增速下降 30大中城市商品房周度成交面积环比回落 房地产改善仍需时间[1][5] - 库存上 截至10月30日当周 PVC社会库存环比减少0.5%至103.0万吨 比去年同期增加25.09% 社会库存略有减少但仍偏高[6]
主题研究|日本经验看地产调整期的家庭消费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10-31 18:11
房地产调整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 中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期(2004-2021年)长于日本泡沫时期(1986-1990年),家庭部门参与度更深,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更为迅猛,2021年中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是2004年的23.55倍,是2014年的3.61倍,而日本1990年家庭房贷余额仅为1985年的2.11倍 [4] - 房地产调整对中国家庭影响更大的原因包括:债务累积速度快(2005-2020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CAGR超过20%,2010年第一季度增速曾达52.6%)、财富集中于高成本房产、期房销售模式放大风险(遭遇“烂尾楼”问题将导致家庭面临重大财务冲击)[5] - 日本经验显示,房价跌幅放缓后,收入预期对家庭消费影响更为重要,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家庭消费降级与劳动力市场显著恶化时期更为一致,1998年起尽管地价跌幅收窄,但失业率升高、劳动报酬负增长导致家庭消费支出长期收缩 [7] 政策应对措施 - 短期政策方面,中国政府自2024年起以以旧换新政策为支撑协同地方政府加码促进消费,2025年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通知进一步扩容以旧换新政策范围,地方政府如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基本达到中央规定上限 [9] - 为应对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放缓,商务部等九部门于2025年9月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大部分共19项具体措施 [10] - 长期政策着眼于制度改革,借鉴日本安倍内阁“第三支箭”的结构性改革经验,在劳动、养老、育儿等方面培育消费潜力,包括引导新就业形态纳入社会保险、解决少子化问题、夯实养老体系等 [11][12][13][14][15] 低线城市及县域消费潜力 - 中国城乡居民收支差距持续收窄,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2.93倍,到2024年这一差距缩窄至1.79倍,农村居民消费增速显著高于城镇居民,且在房地产调整周期和疫情等事件影响下韧性更强 [17] - 低线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明显高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过去一年增速趋于平稳并有一定上升迹象,乡镇家庭住房基本来自自建或购买,住房相关开支较少,受本轮房地产价格调整影响有限 [17][20] - 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广泛的基建投资、移动互联网变革以及低生活成本等因素支撑低线城市和县域消费潜力,部分“小镇青年”开始回归家乡安居乐业,消费潜力得到更大释放 [25] 年轻世代消费特征 - 中国父母祖辈相较日本和西方更有意愿为子女提供资助,且未引入遗产税使得财富代际传承更为顺畅,为年轻一代消费提供支撑 [3][26] - “Z世代”注重情绪价值和社交化属性,成为新时代消费主力军,催生谷子经济、宠物、手游、潮玩、低度酒等新兴行业,数字经济等新型业态发展使“斜杠青年”拥有多渠道收入,形成收入多元、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 [3][27] - 如果企业部门活力持续,劳动市场和收入预期能够避免长期恶化,家庭部门则可能进入理性但不极端的消费模式,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影响能够以更温和方式逐步消解 [29]
PVC日报:震荡运行-20251024
冠通期货· 2025-10-24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供应端开工率略有减少但仍处高位;需求端房地产改善需时间;出口预期减弱但9月出口较好;社会库存高企;成本端走强;预计近期PVC震荡运行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分析 - 上游西北地区电石价格上涨25元/吨 [1] - PVC开工率环比减少0.12个百分点至76.57%,仍处近年同期偏高水平 [1][4] - PVC下游开工率继续提升,超过去两年同期但仍偏低 [1] - 印度BIS政策延期至2025年12月24日,中国台湾台塑11月报价下调30 - 40美元/吨,印度对中国大陆进口PVC反倾销税上调50美元/吨左右,四季度出口预期减弱,但9月出口较好,出口签单未明显走弱 [1] - 本周社会库存略有增加,仍偏高,库存压力大 [1] - 2025年1 - 9月房地产在调整阶段,投资、新开工、竣工面积同比降幅大,投资、销售、施工等同比增速下降,30大中城市商品房周度成交面积环比回落,处于近年同期最低水平附近,改善需时间 [1][5] - 氯碱综合利润为正,PVC开工率同比偏高,新增产能方面,万华化学、天津渤化、青岛海湾等企业有新产能投产或试生产 [1][4] - PVC产业无实际政策落地,反内卷与老旧装置淘汰是宏观政策,将影响后续行情 [1] 期现行情 - 期货方面,PVC2601合约增仓震荡运行,最低价4702元/吨,最高价4749元/吨,收盘于4708元/吨,在20日均线下方,跌幅0.36%,持仓量增加14264手至1227305手 [2] - 基差方面,10月24日华东地区电石法PVC主流价涨至4635元/吨,V2601合约期货收盘价4708元/吨,基差 - 73元/吨,走强17元/吨,处于中性偏低水平 [3] 基本面跟踪 - 供应端,航锦科技、山东信发等企业检修,PVC开工率环比降0.12个百分点至76.57%,仍处近年同期偏高水平,新增产能有万华化学、天津渤化、青岛海湾等企业情况 [4] - 需求端,2025年1 - 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67706亿元,同比降13.9%;商品房销售面积65835万平方米,同比降5.5%;销售额63040亿元,降7.9%;房屋新开工面积45399万平方米,同比降18.9%;施工面积648580万平方米,同比降9.4%;竣工面积31129万平方米,同比降15.3%;整体改善需时间,截至10月19日当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回升54.79%,处于近年同期最低水平 [5] - 库存方面,截至10月23日当周,PVC社会库存环比增0.13%至103.5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4.87%,仍偏高 [6]
PVC日报:震荡运行-20251017
冠通期货· 2025-10-17 20: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PVC成本端走弱、社会库存高企、内蒙君正等装置检修即将结束、现货成交一般、期货仓单仍处高位,预计近期PVC偏弱震荡[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分析 - 上游西北地区电石价格稳定 供应端PVC开工率环比降5.94个百分点至76.69%,虽降幅大但仍处近年同期偏高水平[1][5] - 国庆节后PVC下游恢复幅度大,开工超节前水平,但仍处历年同期偏低水平[1] - 印度BIS政策延期至2025年12月24日执行,中国台湾台塑11月报价下调30 - 40美元/吨,8月14日印度上调中国大陆地区进口PVC反倾销税约50美元/吨,四季度中国PVC出口预期减弱,但近期出口签单未明显走弱[1] - 本周社会库存略减但仍偏高,库存压力大[1] - 2025年1 - 8月房地产在调整阶段,投资、新开工、竣工面积同比降幅大,30大中城市商品房周度成交面积环比回落,仍处近年同期最低水平附近,房地产改善需时间[1][6] - 氯碱综合利润为正,PVC开工率同比偏高 新增产能方面,万华化学、天津渤化、青岛海湾等装置有新进展[1][5] - 六部门发布建材行业稳增长方案,PVC产业暂无实际政策落地,反内卷与老旧装置淘汰影响后续行情[1] 期现行情 - PVC2601合约减仓震荡运行,最低价4675元/吨,最高价4729元/吨,收盘于4688元/吨,在20日均线下方,涨幅0.45%,持仓量减56022手至1212927手[2] 基差方面 - 10月17日,华东地区电石法PVC主流价涨至4630元/吨,V2601合约期货收盘价4694元/吨,基差 - 58元/吨,走强36元/吨,基差处于中性偏低水平[3][4] 基本面跟踪 - 供应端,山东信发、鲁泰化学、内蒙君正等装置检修,PVC开工率环比降5.94个百分点至76.69%,仍处近年同期偏高水平 新增产能有万华化学、天津渤化等装置的新进展[5] - 需求端,2025年1 - 8月房地产多项指标同比降幅大,整体改善需时间 截至10月12日当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回落2.44%,仍处近年同期最低水平附近,关注利好政策对销售的提振[6] - 库存上,截至10月16日当周,PVC社会库存环比减0.24%至103.3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33.52%,库存仍偏高[7]
2025中国经济挑战大缩水?只剩这两个“拦路虎”
搜狐财经· 2025-10-08 11:26
经济挑战演变 - 2025年10月初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挑战已从四个方面聚焦到两大关键点 [1] - 与之前相比部分经济压力出现缓解 [1] 挑战缓解领域 - 民间经济发展自2025年以来有明显改善 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3] - 地方债压力在2024年下半年国家专项财政支持下得到缓解 债务风险防控成效显现 [3] 房地产调整压力 - 2025年实现房地产止跌回稳是重要经济目标但压力巨大 [5] - 2025年二三四线城市二手房平均价格几乎每月环比回落 [5] - 一线城市从4月开始房价呈现连续多个月回落 [5] - 5月之后全国一二三四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出现加速回落的新苗头 [5] - 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对社会大面积就业的支撑作用是当前新质生产力难以替代的 [5] 消费疲软状况 - 尽管国家出台了家电汽车电子消费品等以旧换新政策 消费仍相对疲软 [6] - 2025年上半年1-6月CPI同比去年同期为-0.1% 呈现通缩态势 [7] - 2025年8月物价数据同比回落幅度扩大至0.4% 跌幅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 [7] 增长引擎分析 - 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依赖出口驱动增长难度较大 [9] - 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大多依靠国内消费市场作为增长主引擎 [9] - 过去中国在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投资上表现亮眼但未来依赖制造业快速增长难度会越来越大 [9] - 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增长收缩等因素影响 [9] - 2025年经济增长需重点应对房地产调整持续压力和消费疲软两大挑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