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搜索文档
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20周年—— 中西交融 传承共享(微言)
人民日报· 2025-07-27 06:20
大三巴牌坊转角,遇上哪吒庙;卢家大屋不远处,就是玫瑰圣母堂;岗顶前地上,既矗立着岗顶剧院, 也坐落有何东图书馆……漫步澳门历史城区,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相得益彰。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保护与传承的新起点。20年来,澳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举办世遗开放日、推 动文物建筑活化再利用等措施,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今年,为庆祝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20周 年,澳门举办文明互鉴国际文化论坛、我是"世遗监测员"、"世遗盖章游"等活动。这些举措能让市民旅 客更好感受世遗独特魅力,多角度认识世遗保护的方式和重要性,助力文化遗产共护共享,不断增强中 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今年是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20周年。2005年7月,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澳门历史城区列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的第三十一处世界遗产。 澳门历史城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中西特色建筑共存的历史城区。由 22座历史建筑及8个广场前地共同构成的澳门历史城区核心区,不仅是澳门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融汇的 历史印迹,更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展现出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精神风貌。 ...
文旅互动 擘画互利共赢新画卷
人民日报· 2025-07-27 05:36
在新西兰达尼丁市政府首席执行官桑迪·格雷厄姆看来,青岛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优势突出,期待达尼 丁与青岛加强交流。她建议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与中国海洋大学充分利用各自资源,合作进 行科研和旅游开发等,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2025"世界市长对话·青岛"活动日前举行,拉开青岛国际友城交流月活动帷幕。希腊比雷埃夫斯、柬埔 寨西哈努克、白俄罗斯明斯克、德国雷根斯堡、尼日利亚拉各斯、日本下关、新西兰达尼丁、韩国大邱 以及中国青岛、烟台、威海的代表,聚焦"做强特色优势发展海洋旅游""活化历史城区开启文旅新 章""发展国际旅游促进人文交流"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携手共拓文旅交流新空间、共辟产业合作新路 径。 海洋经济: 从资源开发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协作 海风轻拂,巨轮穿梭。在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依托智慧化服务平台实现的业务升级令人瞩目。 2024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达7.1亿吨,全球排名第四,这里的自动化技术让货物周转效率提高了 30%。德国雷根斯堡港和青岛港是友好港口。雷根斯堡市市长格特鲁德·马尔茨—施瓦茨费舍尔表 示:"风能、光伏和氢能等清洁能源在青岛港得到广泛应用,该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令人赞叹。" 在青 ...
新华时评丨凝聚广泛共识,弘扬“上海精神”
新华社· 2025-07-26 21:49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核心内容 - 发布《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郑州共识》,强调增进地区国家睦邻友好和团结互信、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地区繁荣发展 [1] - 媒体智库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讲好"上合故事",展现合作成就,弘扬"上海精神" [1] - 媒体智库应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加强对各国国情、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的宣介阐释,深入报道发展合作实践 [1] - 媒体智库应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宣介维护和平安宁的主张和行动,为构建可持续安全架构营造良好氛围 [1] 媒体智库的具体职责 - 通过多种形式展现成员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美好画卷和建设共同家园的光明前景 [1] -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汇聚多元主体智慧力量推动文明包容共存 [2] - 推动各国人民增进了解、深化友谊,谱写睦邻友好、同舟共济的崭新篇章 [2] 上海精神的内涵与影响 - 高举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旗帜 [2] - 助力成员国团结合作,为构建命运共同体创造新活力 [2] - 为维护亚欧大陆和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注入正能量 [2]
你已超过99%的人!助力世运火炬传递没你不行
四川日报· 2025-07-26 20:59
从三星堆的古蜀之眼 到兴隆湖的科技之光 今天 成都世运会将举行火炬传递活动 11公里6大地标120名火炬手 现在,你也能"云接力"世运圣火! 川观新闻推出 "拼"燃心动·接力世运 火炬传递拼图挑战赛 解锁地标彩蛋、获得称号荣誉 来看看你能在几分几秒 拼完圣火传递的11公里 (↓点击图片参与互动↓) (↑点击图片参与互动↑) 第二站: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从古蜀文明到公园城市 解锁火炬传递站点 # 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主要在成都、德阳、眉山三个城市进行,总里程11公里。火炬传递当天,在三星堆 博物馆举行火种采集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后,火炬将依次在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 地、武侯祠、三苏祠、兴隆湖湿地公园等五个点位分段传递。 火炬传递的线路,串联了古蜀文明到公园城市的整条脉络,每一个站点的火炬传递都有其独特性,充满 人文创意。跟着游戏一起来解锁世运会火炬传递站点吧! 第一站:三星堆博物馆 青铜神树下采集古蜀之火 关于大立人的古蜀之谜已解开 他举着的竟然是"竹梦" 加油加油!猪猪侠为你助威 火炬传递第一站 三星堆博物馆 No de linked the discol Line 18 11 11 66 0 ...
文化中国行 | 师说“镇馆之宝” 探秘“巴蜀文明基因库”
央视网· 2025-07-26 12:25
央视网消息:这家博物馆有好几个"一",国家一级博物馆,我国西南地区建立的第一家博物馆,我国第一座综合性大学博物馆。它今年已经 111岁了,它就是四川大学博物馆,也被称为"巴蜀文明基因库"。 进入暑假,四川大学博物馆人流如织,在这个博物馆里都藏着哪些宝藏藏 品? 当三星堆遗址第一次揭开它的神秘面纱,那些震惊世人的首批出土文物,如今就珍藏在川大博物馆的这个考古厅里。从古朴的石璧、玉璋、玉 琮到罕见的考古发掘档案,它们让众多历史和考古迷们心驰神往,前来探秘。 打卡理由一:见证三星堆科考首次发掘 1934年,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前身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在四川广汉月亮湾开启了三星堆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发掘。这个探沟复原了这次的发 掘场景,柯达相机、绘图工具、手铲、锄头就是当时的部分考古工具。探沟上方的玻璃展柜里,展出的是和这次发掘相关的一批老档案,包括 发掘的费用清单、发掘日记、发掘简报等。这面泛黄的照片墙,则展示着记录这次发掘的老照片。 打卡理由二:引人入胜的西南人文自然宝库 在这里观众不只是看客,还能亲身参与各种体验活动。馆里精心打造了各个互动体验区,邀请你观察神秘的水下世界,听一听飞鸟的鸣叫、闻 一闻植物的芬芳、摸一 ...
乡村换新貌 文明润沃土
辽宁日报· 2025-07-26 08:36
稻田青翠,河渠畅清,盛夏时节置身沈阳市沈北新区黄家街道大丁村,仿佛走入乡村桃源。7月23 日傍晚,刚从辽河七星湿地公园赏完水鸟的几位游客,顺路来到这里,忍不住感叹:"这村容村貌,和 景区一样!" 美丽乡村风光锦绣,文明花开芬芳满园。近年来,我省扎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 明村镇创建工作为抓手,提振农村"精气神"。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我省新增 108个全国文明村镇。如今的辽沈乡村,稻菽千重的动人景象铺展,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劲吹,田间地 头一幅幅安居乐业的"现代富春山居图",成为全省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 脚。 人人参与提颜值 创建文明村镇,环境治理是基础。村容整洁、街道清朗,既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也是文 明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门前小桥流水,院里花草飘香。盘锦市大洼区唐家镇的村民提起现在的日子,满脸自豪地说:"给 个城里的房子都不换!"通过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治理,村庄展新颜,唐家镇的人居环境彻底改变。 美丽乡村建设,全省遍地开花。全省农村的环境治理,从点到线、由线及面,持续深入推进。丹东 凤城市大兴镇安乐村喊响"人人参与",志愿者定期清理垃圾死角, ...
在河南 遇见上合丨共建美好家园 共绘上合蓝图——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全体会议侧记
河南日报· 2025-07-26 07:17
盛夏中原,万物竞秀;俊采星驰,智汇八方。7月25日,由新华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 政府共同主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全体会议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启幕。 "中华文明与上合组织国家的文明交流源远流长,这种互动不仅丰富了各自的文化内涵,也为人类文明 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的发言引发广泛共鸣。 会议期间,刚劲雄浑的少林功夫表演,曼妙灵动的中国古典舞蹈表演成为无声的"外交语言",赢得了中 外嘉宾的阵阵掌声。巴基斯坦巴赫利亚大学副教授哈桑·达乌德·巴特在观看后深有感触:"武术的力量与 舞蹈的优雅,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这种基于文化与艺术的交流,比任何语言都更能拉 近我们的距离。" 而在会场外,大会特设的城市展区和非遗展区吸引外宾争相"打卡"。从钧瓷的瑰丽釉色到汴绣的精巧工 艺,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跨越语言障碍,架起了一座文明互鉴的桥梁。 步入会场,巨幅电子屏上的主题宣传片如同一幅流动的丝路画卷:从中欧班列(郑州)的汽笛长鸣,到 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璀璨灯火;从巴基斯坦拉合尔城堡的庄严神秘,到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集的繁 华喧嚣——光影交错间,一幅合作共赢的生动画卷徐徐 ...
中亚中国合作正迎来提质升级的黄金机遇期(国际论坛)
人民网· 2025-07-26 05:55
中国—中亚合作提质升级 - 中亚五国同中国保持富有成效的全方位合作,务实合作成果突出,已成为区域合作的标杆 [2] -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达成百余项合作共识,六国元首共同宣布2025至2026年为"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年" [2] - 峰会围绕贸易畅通、产业投资、互联互通等六大优先方向深入探讨合作规划 [2] - 中国—中亚峰会已成为推动双方关系提质升级的关键平台,在基础设施、能源、安全、贸易等领域达成重要合作共识 [2] 一带一路倡议与互联互通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亚地区实现互联互通 [2] -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见证签署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这是中国首次同周边单一区域内所有国家整体签署合作文件 [2] - 各方就推进中吉乌铁路建设、深化中欧班列合作等达成共识,推动中亚地区由"陆锁"向"陆联"转型 [2] 哈中双边合作深化 - 哈中关系持续稳步发展,双方互动已超越单纯经济合作范畴 [3] - 合作领域扩展到绿色经济、数字技术、农业现代化等新领域 [3] - 已启动多个风电和光伏联合开发项目,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哈萨克斯坦数字化转型 [3] 全球发展倡议与区域合作 - 中国推动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 [3][4] - 全球发展倡议重点关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合作,鼓励投资基础设施、绿色技术和数字经济 [3] - 全球安全倡议倡导通过对话解决国家间矛盾冲突,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3][4]
新华全媒+|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瑰宝——智库报告解析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
新华社· 2025-07-25 22:22
新华社郑州7月25日电 题: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瑰宝——智库报告解析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与实践 新华社记者刘怀丕、许雪毅、李紫薇 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国家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既是各民族增强文化自信的精神坐标,也是激励各国 立足传统、探索现代化新路的智慧灯塔。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 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7月25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在河南郑州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上发布《共同守护人类文 明瑰宝——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智库报告。报告认为,守护文化遗产,既是向历史 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中国以负责任态度参与文 化遗产领域全球治理。各国携手以敬畏之心守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以博大胸襟维护世界文明多样 性,必将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 中华五千多年文明血脉在保护传承中永续流淌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璀璨瑰宝。在全球化与现代化双重影响下,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 课题。 如何让中 ...
新华时评丨守护好文化遗产,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
新华社· 2025-07-25 21:56
文化遗产是文明的具体物证与集中展示,可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突破民族、信仰等认知藩篱,凝聚全 人类的普遍心愿与共同价值。中国一直倡导各国携手以敬畏之心守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秉持"保护 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以博大胸襟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世界文明交 流互鉴。 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标注创造之美。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世界,循文化 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潮流,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进步。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薪火,各美其 美、美美与共,既使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 艳,必能推动人类文明共同发展进步。 (新华社郑州7月25日电) 7月25日,在河南郑州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上,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组撰写的《共 同守护人类文明瑰宝——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智库报告面向全球发布。报告全面梳 理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在学理层面提炼出文化遗产保护"OPEN"创新范式,深入诠释 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世界意义。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瑰宝,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文化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