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创新
搜索文档
【城市风景】 从城市体检看治理创新
证券时报· 2025-10-28 05:37
城市体检工作覆盖范围 - 全国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城市数量达449个,较去年新增152个县级市参与[1] - 覆盖城区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全国半数以上住房、小区、社区及街区已完成体检[1] - 工作重点聚焦老旧街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领域[1] 城市体检技术方法与体系 - 采用三维建模技术量化评估地下管网老化程度,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噪音等环境指标[2] - 构建“诊断—治疗—康复”的闭环体系,推动城市治理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2] - 住建部首批27省经验清单包含组织机制创新和方法技术升级[2] 城市体检实践应用与创新 - 部分地区将排水防涝系统与海绵城市建设结合,提升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2] - 通过足球场地设施等专项评估,将体育惠民工程嵌入城市更新[2] - 实践案例包括杭州社区通过立体车库解决停车难,西安街区活化利用历史建筑[3] 城市体检的宏观意义与发展前景 - 城市体检工作标志着城市治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治理的深刻转变[1] - 工作已从试点探索迈向全面深化阶段,被视为一种发展范式的革新[3] - 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应用,将实现从静态评估到动态监测的跨越[3]
看河南城市如何生长——写在省委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之际
河南日报· 2025-10-17 07:43
城市发展总体战略与成果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今年7月召开 时隔10年 擘画建设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新蓝图 [1] - 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20年的55.43%提升至2024年的59.22% [1] - 全省累计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487个 完成投资10918亿元 [1] 城市更新与社区建设 - 全省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1万个 惠及居民174万户 [2] - 洛阳市推动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 盘活闲置资源为公共资源 实现"小院变大院" 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重点人群需求 [1][2] - 河南省出台《河南省住宅品质提升设计与建造技术导则》并公布38个首批"好房子"建设项目案例 [2]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 全省累计筹集公租房约103万套 [3] - 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29万套(间) [3] - 开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近1.4万套 [3] 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全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18.4平方米 较2012年提高7.32平方米 [4] - 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411.71公里 [4] - 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1581.6万吨/日 较2012年翻一番 建设73座生活垃圾焚烧设施 实现省域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4] 城市安全与韧性建设 - 新建雨水管网2.2万公里 建立排水防涝应急抢险队伍814支 [5] - 城市移动抽排能力达60万立方米每小时 是2021年的6倍 [5] - 各省辖市及38个县(市)完成安全风险评估 安装各类物联感知设备24.3万余个(套) [5] 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 - 河南省坚持"保护第一 以用促保"理念 加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 [7] - 拥有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31片历史文化街区 2578处历史建筑 [7] - 实施老旧商业街区 老旧厂区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示范项目 促进"食购游文娱展"有机融合 如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 洛阳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 开封书店街 [7]
“银湖不夜城”点亮治理新模式
杭州日报· 2025-10-13 10:02
项目背景与问题 - 杭州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意路曾因百余家无证摊贩导致交通拥堵、油烟弥漫、垃圾遍地,周边居民投诉量在7个月内高达532起 [2] - 传统整治方式效果有限,执法部门与摊贩之间如同“猫鼠游戏”,问题容易反复 [2] 治理策略与实施 - 治理思路转变为“不驱赶,为摊贩寻找合适的家”,核心目标是疏堵结合 [2] - 选址遵循“不扰民、远离学校、自带人气”三原则,最终选定龙溪南路一块闲置空地建设“银湖不夜城” [3] - 采用政府牵头、企业联合第三方运营的模式,摊主每月支付600元卫生费,前两个月全免,实现“取之于摊、用之于摊” [3] 运营管理机制 - 摊位通过公开抽签分配,确保公平,杜绝人情与恶性竞争 [3] - 对摊主实行标准化管理,要求持健康证上岗,操作时全程佩戴手套和口罩 [3] - 统一铺设防油垫,配备专职保洁,每摊标配灭火器并定期开展消防检查,营业时间严格限定于16:00至次日1:00 [3] 项目成效与数据 - 项目试运营两个月,日均人流量超6000人次,汇聚超120户商户稳定经营,日均营业额突破10万元 [2][4] - 原创意路区域恢复整洁与畅通,仅需4名队员常态巡逻,治理压力大幅减轻 [4] - 摊主营业额显著提升,例如有摊主从日均两三百元增至千元以上,且老顾客跟随转移 [4]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进行升级改造,包括启动烧烤摊位排烟净化改造 [4] - 正在稳步筹划专属外卖小程序,以拓展服务范围 [4]
文旅互动 擘画互利共赢新画卷
人民日报· 2025-07-27 05:36
海洋经济与旅游发展 - 青岛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达7.1亿吨全球排名第四自动化技术使货物周转效率提升30% [2] - 青岛海洋集团展示从海水养殖到旅游开发的虚拟产业链突出可持续发展模式 [2] - 希腊比雷埃夫斯市计划2026年建成水下考古博物馆探索"文化+海洋"新模式柬埔寨西哈努克省推动生态海岛绿色开发 [3] - 中国威海市推行"柔性化开发"烟台市串联艺术美食运动休闲四大业态营造海洋旅游新场景 [3] 城市治理与历史活化 - 青岛老城区改造保留1800处历史建筑引入新业态2023年接待游客近9000万人次 [4] - 青岛通过修缮老建筑发展新业态推动历史城区宜居宜业宜游 [4] - 日本下关市采用多语种导游系统希腊比雷埃夫斯市计划部署交通传感器智能垃圾箱等智慧城市设施 [5][6] 国际友城合作与人文交流 - 青岛已与54个国家95个城市建立友城关系覆盖全球五大洲 [7] - 青岛与日本下关市在教育文化领域合作与明斯克市共建中欧班列及中白工业园 [7] - 韩国大邱市提议利用啤酒节等文化符号深化与青岛交流尼日利亚拉各斯州寻求绿色经济与数字化合作 [7][8]
盘活停车资源 纾解停车难题
广州日报· 2025-06-28 16:21
广州市停车场条例修订草案核心内容 - 广州市拟推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在非工作时间向社会开放 可实行有偿使用并设置明显标识 [1] - 广州作为超大城市面临停车位供需矛盾突出 老旧小区和商业中心区域"一位难求"现象严重 [1] 错时共享停车政策细节 - 机关单位停车场在非工作时间(如夜晚、周末、节假日)闲置 地理位置优越 开放可缓解周边停车压力 [2] - 国内部分城市试点显示 错时开放能提升停车场使用效率 盘活"沉睡车位" [2] - 法规明确要求设置标识、接入管理系统 并允许有偿使用与免费停放时长结合 保障长效运营 [2] 城市停车治理创新措施 - 拟在景区、医院周边增设临时停车场 简化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审批流程 [3] - 明确住宅车位租售规则 通过法治手段解决具体停车问题 [3] - 政策旨在盘活闲置资源 提升城市治理精度 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3]
2025年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交流坊圆满落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22:48
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交流坊概况 - 活动由世界大都市协会主办 广州国际城市创新研究会承办 主题为"数字技术:加速推动全球议程的本地化实施" [1] - 汇聚全球11个国家 19个城市 5个国际组织的80多位代表 包括城市政府官员 国际组织负责人及治理专家 [1] - 通过专题研讨 实地走访与工作坊形式 探讨城市交通 社区治理 文化遗产保护与智慧城市服务等议题 [1][3] 活动成果与价值 - 搭建全球城市治理创新交流平台 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地化实施 助力高质量发展 [2] - 促成跨文化背景城市代表深度交流 共同绘制未来城市发展路线图 [2] - 建立可持续发展经验共享网络 促进绿色 智慧与包容性城市建设的跨国协作 [3] 广州经验与国际合作 - 展示社区数字化治理 公共空间激活 文化保护与科技赋能的本地创新实践 [3] - 验证本地创新与全球对话结合模式 推动城市治理优化与国际合作深化 [2] - 世界大都市协会评价广州为网络中"极具活力与影响力的城市" [2] 活动执行与参与方 - 结业仪式由三亚学院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主持 伊朗 罗马尼亚 希腊代表分享学习成果 [1] - 广州市委外办 世界大都市协会 广州图书馆等机构负责人参与证书颁发环节 [2] - 学员提出可操作性本地化策略 并展望跨国合作可能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