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扫码即飞!西安街头现身共享无人机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0:37
来源:三秦都市报 扫码即飞,无人机也可以共享了!近日,共享无人机现身西安街头,引发广泛关注。市民、游客只需掏 出手机扫码,一分钟内便可完成租借,轻松实现"空中视角"打卡古城风光。 记者进行了体验,先扫码下载该款无人机APP,然后打开支付宝扫描设备屏幕上的二维码,支付29.9元 (半小时),储物柜自动弹开,取出无人机及一块备用电池,通过手机APP完成蓝牙配对,即可操控起 飞。 共享无人机现身西安街头 引发关注 11月4日,在西安安仁坊遗址展示馆旁的安仁唐市,一个"景飞共享无人机亭"吸引了不少人驻足,亭内 透明储物柜内整齐排列着20台微型无人机。 "这是无人机跟随模式,这是环绕模式……"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操作。一位老人牵着孙子,仰头看着缓缓 升空的无人机,孩子拍手欢呼:"飞起来了!" "买专业的无人机价格贵,出门携带也不是很方便。现在,景点附近有了共享无人机,挺好的!"市民刘 先生说。 游客赵女士表示,过去想拍航拍大片,要么靠景区定点机位,要么请专业摄影师,成本高、灵活性差。 现在自己动手就行,还能AI一键剪辑,成片效果比手机拍得好多了。她认为,共享无人机让普通游客 也能成为"空中导演",从不一样的视角发现城市之美 ...
多所高校团队在沪展现AI赋能焕活文旅的奇思妙想
中国新闻网· 2025-11-03 15:52
赛事概况 -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AI+非遗创新挑战赛以“智创非遗,焕活文旅”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 [3] - 赛事覆盖全国1243所高校,两届累计参与人次近12万 [3] - 大赛设置“科普知识竞赛”与“商业策划赛”两大赛道,商业策划赛共吸引103支团队报名,60支队伍进入半决赛,最终12支团队晋级总决赛 [3] 获奖方案与技术创新 - 桂林旅游学院金奖方案构想打造“可居住的盛唐传统文化活态博物馆”,通过数字人“婉娘”与AR/VR互动体验等构建“AI+沉浸式旅居”新模式 [4] - 上海商学院团队方案《朱家角“AI织梦局”》运用AIGC、大数据分析与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AI导览系统,实现“科技+文化+消费”三位一体升级 [4] - 武汉轻工大学银奖方案结合地域文化,通过开发香片、香囊等特色伴手礼及在酒店空间布置香元素来创新服务模式并传递情绪价值 [4] - 另一上海商学院团队方案设想联动酒店与广富林景区,打造“酒店-景点-会员”三端融合的文旅体系 [5] 行业影响与校企合作 - 参赛作品从酒店场景、旅游产品、景区管理三大领域,实现了从概念到解决方案的跨越 [3] - 赛事旨在深化校企协同,共建实训基地、开发教材,推动教学标准对接行业标准,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从“赛场”到“市场”的价值跃迁 [3] - 产业界评委认为大赛是企业获取创新灵感的渠道,有助于形成高校与企业间的常态化合作,并希望创意方案能被企业实际运用 [8]
全省唯一!烟台“文旅慧眼”入选全国旅游数据统计典型案例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09:29
核心观点 - 烟台“文旅慧眼”时空大数据平台入选2025年度国家级旅游数据与旅游统计典型案例,成为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案例 [1][3] - 该平台通过整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了行业数据滞后、场景单一等痛点,提升了旅游行业管理的科学化与精准化水平 [3][5] - 公司计划深化平台应用,拓展数据维度,以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为全国智慧文旅建设提供“烟台方案” [5] 平台成就与认可 - 平台成功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名单,标志着公司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旅游统计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3][5] - 平台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获得了国家行业专家的认可 [5] 平台功能与解决方案 - 平台是一个综合性、智能化的行业管理与数据分析系统,旨在适应智慧文旅发展趋势 [3] - 平台解决了数据报送滞后、数据场景单一、数据应用匮乏三个行业痛点问题 [3] - 平台彻底打破了传统旅游数据“碎片化、滞后化”的壁垒 [3] - 平台能够为旅游市场精准营销、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公共服务效能提升以及应急指挥调度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深化“文旅慧眼”平台的应用,不断拓展数据采集维度,优化分析模型 [5] - 公司计划提升平台的预测预警和智能决策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5] - 目标是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旅游体验,持续擦亮城市品牌 [5] - 力争为全国旅游数据统计创新与智慧文旅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烟台方案” [5]
红色电波IP唱响,建宁将苏区基因融入县域发展新动力
新浪财经· 2025-10-15 19:21
红色通信历史与基因 - 建宁是中国红军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发祥地,1931年6月2日实现了红军有史以来第一次异地远距离无线电通信[1] - 1931年6月初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决定在建宁成立红一方面军无线电总队并开办第二期无线电训练班,总队部驻建宁,下设五个分队和一个监听台[6] - 同月红军前线总司令部在建宁成立机要科,1932年10月中央红军总司令部二局在福建建宁成立,这是我军第一个无线电侦察单位[6] - 这段历史给建宁留下了独特的“红色电波”基因,被视为中国无线电事业的根和源头[3][6] 历史传承与IP打造 - 建宁县委县政府于2017年投资修复红一方面军无线电总队部旧址等场所,打造以无线电通信为主题的陈列馆[8] - 建宁组织“红色电波”宣讲小分队,主动奔赴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将历史带进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省机要局、各大通信运营商总部等部门[9] - 建宁系统收集汇编史料,创作了《红色电波从这里发出》等11个无线电故事,编排《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情景剧[9] - “红色通信发祥地”是建宁独有的IP,具有唯一性和代表性,有助于提升其在红色文旅版图中的定位[11] 智慧文旅探索与实践 - 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已完成90件文物的三维扫描、模型制作和350多件文物的二维高清图像采集加工处理[11] - 纪念馆设立互动装置,游客可输入姓名、年龄、身份信息生成专属的电子苏维埃代表证,完成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身份转换[12] - 建宁规划红军无线电VR虚拟展馆项目,总投资约500万元,拟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打造[12] - 建宁正开发“一部手机游建宁”全域智慧服务平台,整合景区景点、酒店住宿和当地美食,提供一站式服务[12] 旅游数据与产业融合 - 2025年国庆期间建宁县累计接待游客38.85万人次,同比增长11.85%,游客旅游总花费1.61亿元,同比增长13.66%[17] - 建宁致力于将红色景区与特色田园风光、乡村旅游点相结合,形成“红+绿”的融合思路,打破单一红色旅游的单调性[13] - 游客旅游模式发生变化,更倾向于“享受生活、体验生活”,喜欢走街串巷寻找传统原生态美食,参与农事活动[15] - 建宁以红色无线电基因作为纽带,推动从种业数字化到智能农机装备制造的产业链升级,布局“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19]
亮点频现 宜宾国庆中秋“假日经济”活力迸发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09 20:07
旅游市场整体表现 - 全市54家开放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27.4万人次,同比增长12.32% [2] - 在部分景区实施优惠的情况下,门票收入仍达到2081万元,同比增长6.23% [2] - 全市40家图书馆、文化馆及博物馆累计服务游客55万人次 [3] 客源结构与住宿市场 - 外地游客占比达到72.05%,较2024年国庆假期提升8.88个百分点 [4] - 省外游客占比23.14%,同比增加6.48个百分点,省内其他市州游客占比48.91% [4] - 成渝及周边地区是核心客源市场,占总人次的53.49%,其中成都客源占28.38% [4] - 住宿单位平均出租率达81.92%,同比提高3.53个百分点,李庄景区自营业态入住率高达88.26% [4] 消费活力与人均花费 - 宜宾市游客总体在线旅游消费金额同比增长33.44%,消费金额在全省排名第五 [5] - 来宜游客人均花费同比增长1.06% [6] - 五粮液景区接待游客20.1万人次,同比增长35.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76万元,同比增长61.72%,其厂区直营店单日销售收入创161万元历史新高 [6] 新业态与产品创新 - 兴文石海景区推出三大沉浸式体验项目,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过夜游客增长30% [7] - 竹海·中华大熊猫苑作为新开放核心业态,形成良好联动,竹海小火车试运行吸引大量游客 [7] - “长江首城·微醺派对”活动吸引超42.7万人次参与,线上话题阅读量破5000万 [9] - 主题观光巴士与“三江夜游”联动,构建“陆上+水上”消费动线 [9] 科技赋能与智慧体验 - 万象宜宾天地通过无人机表演、机器人互动等百场科技活动吸引巨大客流,其客流和营业额在华润西南大区中客流排名第一、营业额排名第二 [12] - 智慧文旅指挥平台运用“无人机巡航+5G实时传输”技术有效疏导人流车流 [12] - 市博物馆的“走进梵高XR沉浸数字探索展”利用VR/MR技术带来前沿艺术沉浸体验 [12] 运营保障与服务优化 - 在李庄、石海等景区应用无人机巡航交通,显著缩短重点区域车辆进出时长,交通停车类投诉同比下降超70% [13] - 免费开放临时停车位、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停车场车位约4万余个,通过柔性执法等举措落实“宠客暖客” [13]
“知音湖北”叫响全国 湖北旅游综合收入年底将破万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22:37
旅游行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接待游客4.36亿人次 同比增长14.68% 其中入境游客205.74万人次 同比增长54.89% [1] - 2025年上半年旅游综合收入4548.83亿元 同比增长16.02% 预计年底将突破万亿大关 [1][2] - 行业通过举办国际性节会和赛事及发展低空文旅、数字文旅等新业态构建全产业链 [2] 文化产业规模与增长 -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十三五末的2967家增长至2025年6月底的4213家 居全国第六 [1] -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379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355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9% [1] -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十三五末的1722亿元攀升至2023年底的2750亿元 占GDP比重从4.01%提升至4.84% 预计十四五末突破5% [1] 文化新业态发展 -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从十三五期末的102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63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6% [2] - 文化新业态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比重从十三五期末的27%提高至2024年的36.7% [2] - 行业将围绕科技赋能、消费升级等方向打造智慧文旅、低空旅游等新场景以延伸消费链条 [2] 未来发展战略 - 行业将升级出版、印刷、文博等传统文化产业 推动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变革 [3] - 行业将壮大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动漫游戏、智能穿戴等新型文化产业 [3] - 行业将培育未来文化产业 支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新模式 [3]
2025巴黎国际旅游专业展 “你好!中国”展台开幕 邓励大使出席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6 10:59
展会概况 - 2025巴黎国际旅游专业展“你好!中国”展台以“智游未来·探索无界”为主题亮相 聚焦智慧文旅、产品创新与务实合作 [1] - 展会吸引了中国8个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局)以及超过20家企业参展 包括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厦门航空、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等 [1] - 法国巴黎国际旅游专业展是法国影响力最强、规模最大的B2B国际性旅游展会 本届汇聚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0余个旅游品牌 参会专业人士达32000人 [7] 重要发布与合作 - 中国驻法国大使等嘉宾为2026—2027年法文版《“你好!中国”旅游指南》揭幕 该指南覆盖中国32个省级地区 精选15条经典线路 [2] - 指南由驻巴黎旅游办与法国《Petit Futé》杂志社联合编撰 在中国银行支持下出版 填补了法国市场缺乏权威中国旅游指南的空白 [2] - 中国银行推出“即买即退”服务和“来华通”APP等创新举措 为赴华游客提供便捷的金融和数字化支持 [2] 市场反馈与业务对接 - 法国旅行商表示自中国对法国公民实施免签等便利政策以来 中国旅游产品销售势头良好 [5] - 20余家参展企业与法国旅行社围绕航线衔接、目的地体验、服务优化等议题开展精准对接 助力产品迭代升级和市场拓展 [5] - 中方代表团与法国旅行商及媒体代表约百人出席开幕仪式 并就提升服务质量、丰富产品供给、加强市场推广进行交流 [1][3] 文化与科技展示 - 展会现场举办以“天涯共此时”为主题的中秋文化活动 包括中国传统舞蹈《九州同》和法国友人中文朗诵诗词《水调歌头》 [5] - 通过展示国产游戏《原神》和《黑神话:悟空》片段以及国产智能“机器狗”导览服务 展现科技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5][8] - 来自中国8个省(自治区)的参展代表将连续举办八场专场旅游推介会 分主题展示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及最新旅游产品 [5]
“码上游曲阜”开启全域智慧旅游新模式
齐鲁晚报网· 2025-09-24 22:26
平台核心功能与服务 - 平台通过一个二维码集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实现“一码畅游” [1] - 具体功能板块包括景区门票购买、酒店预订、停车导航、导游预约、文创商品、餐饮推荐、旅游攻略、人文历史介绍 [2] - 平台根据导航定位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推荐距离最近的停车场、加油站、卫生间、公交车站、充电桩等 [2] 平台运营与战略定位 - 平台由曲阜市委、市政府主导,曲阜市交通旅游秩序整治指挥部牵头建设,曲阜文化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主体负责运营 [2] - 建设初衷是坚持以游客体验为中心,破解旅游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旨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2] - 战略目标是将平台打造为游客的便捷平台、商家的展示窗口、社会的智慧舞台、政府的利民载体,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活力 [3] 市场反馈与用户体验 - 上线首日获得游客积极评价,用户可通过手机轻松完成门票预约、导游预约、停车充电导览及一键打车救援等行程规划 [1] - 用户特别赞赏实时停车导航和卫生间查找功能的实用性,以及边走边听的人文历史介绍增强了文化体验 [1] - 用户反馈平台便捷、全面、贴心,避免了之前需要查询多个APP的麻烦 [1] 行业背景与发展机遇 - 曲阜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为统领,文化和旅游是其最亮的名片 [3] - 平台的上线是曲阜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3] - 平台将结合国庆节、中秋节、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等重大节庆契机,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城市美誉度和综合竞争力 [3]
智慧文旅惠民生,数字乡村点亮村民新生活
齐鲁晚报· 2025-09-23 17:37
数字乡村平台建设 - 中国联通济南市章丘区分公司为石子口村打造数字乡村平台 实现大屏 中屏 小屏三屏联动 实时更新全村数据 [1][2] - 平台提供"联通数村"小程序 支持景点导览 酒店预订 门票购买 优惠券领取及景区管理功能 [1][2] - 数字政务模块包含党务公开 村务公开 财务公开及我的诉求 用车审批等在线服务 [1] 基础设施与技术应用 - 采用无人机与人工结合运输设备 克服山区地形限制 实现5G信号全覆盖 [4] - 部署数字大喇叭系统 支持手机远程通知 定时播报及天气预警 提升信息传递效率 [2][4] - 为智慧民宿提供网络支持 实现空调 灯光 香薰 窗帘的智能语音控制 [6] 文旅与经济发展 - 通过"一码通"二维码连接景点介绍 门票预订及民宿服务 提升游客体验 [2] - 建设数字乡村直播间 配备先进设备支持直播带货 助力农产品销售及户外活动直播 [6][8] - 石子口村利用石屋资源开发二十四节气主题智慧民宿 结合数字化提升住宿体验 [6] 人口与治理数据 - 村庄总人口643人 其中男性313人占比48% 女性330人占比52% [1] - 人口年龄分布:18岁以下189人 18-35岁417人 35-55岁359人 55-65岁577人 65岁以上数据未明确 [1] - 平台集成干部数据 党员信息及村务处理功能 2024年累计处理诉求612条 [1]
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旅为笔挑大梁,擘画“水韵江苏”美的风光
扬子晚报网· 2025-09-15 11:24
文旅产业政策与目标 - 江苏省政府提出将文化旅游业培育为支柱产业 并发布《江苏省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聚焦文化赋能经济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构建规模宏大 布局合理 业态多元的产业体系 [1] - 计划通过六大行动和22项重点任务 打造支柱产业 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 [1] 文旅市场表现 - 1~8月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增长10.43% 游客消费增长9.94% [1] - 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增长14.86% 占全国比重10.28% 持续保持全国第一 [1] - 2024年备案博物馆年参观人数达1.4亿人次 位列全国第一 [6] - 暑期全省备案博物馆接待观众2860.79万人次 文创收入达1.48亿元 [6] 文化惠民活动 - "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巡演计划813场演出 覆盖95个县(市 区)和718个乡镇 截至8月底已完成524场线下演出 [1][2] - "水韵江苏·家门口享非遗"活动在11个设区市举办 计划至12月开展500多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3] -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活动覆盖13个设区市 184天展期累计接待观众209.7万人次 文创销售额达1166万元 [7][8] - 全省建成小剧场1156座 114家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 105家国家一级文化馆和1011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4][5] 文博创新与消费 - 江苏拥有备案博物馆362家 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6家 数量全国第二 [6] - 暑期91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 推出1500余项活动 包括257个精品展览和400余场夜游 [7] - 延时开放博物馆周边2公里范围内游客夜间消费同比增长25.2% 住宿和娱乐消费分别增长20.1%和49.4% [7] - 博物馆通过数字展陈 夜间开放和文创开发 将历史文物转化为可体验 可传播 可消费的文化IP [6] 体育赛事与文旅融合 - "苏超"联赛暑期举办30场比赛 主场城市比赛日接待外地游客515.95万人次 同比增长18.26% [10] - 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43.92亿元 同比增长19.88% [10] - 79%持票观众购买周边文创产品 21%留在当地住宿 66%游览当地景区 [11] - 60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出"第二现场"活动 带动游客夜间消费210.63亿元 同比增长8.32% [11] 夜间经济发展 - "水韵江苏·璀璨夏夜"主题活动推出2800余项特色活动和1800余条惠民措施 [13] - 全省建成16家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11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均列全国第一 [13] - 1~8月75家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游客消费897.27亿元 同比增长5.16% [13] - 银联渠道夜间文旅消费1271.25亿元 同比增长6.96% 占全天消费的28.53% [13] 智慧文旅建设 - "苏心游"平台实现AI智能体伴游和小程序双形式 累计对话超58.9万人次 有效活跃用户突破50万人次 [14] - AI智能体"苏苏"基于海量数据 提供实时咨询 线路推荐 客流预测和错峰提醒服务 [14] - NFC触碰交互功能在35家景区 12家文博场馆等场所部署 实现"在场即在线"体验 [14] - 江苏建成省级智慧旅游景区32个 3个项目入选文旅部适老化示范案例 5个项目入选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 [16] 产业融合与创新 - 文旅与体育 戏剧 音乐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 拓展经济活动空间和产品服务供给 [12] - 夜间沉浸式演艺项目如《拈花一笑》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 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体验和景区附加值 [15][16] - 数字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 赋能游客体验 智慧服务和政府监管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