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安全测试
icon
搜索文档
大和解!“理想i8对撞卡车”迎新进展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致歉
财经网· 2025-08-07 11:33
事件背景 - 理想汽车在7月29日发布首款纯电SUV理想i8时播放了与重卡对撞的测试视频,视频中重卡出现车轮弹起、驾驶室与货箱分离等明显变形,引发网友对卡车质量的质疑 [6] - 由于视频中卡车品牌乘龙未被遮挡,大量网友到乘龙卡车官方平台留言质疑其产品质量 [6] - 8月1日东风柳汽发布公开信称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情况存在极大差异 [6] - 8月3日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分别发布声明解释测试目的和方法 [7] 公司回应 - 理想汽车表示测试仅用于验证i8被动安全性能,并非评价其他品牌质量,对东风柳汽被卷入舆情表示歉意 [2] - 中国汽研承认未向公众充分说明测试卡车仅作为"移动壁障车"使用,导致信息缺失和公众误解,对此表示抱歉 [3] - 东风柳汽强调始终坚持高品质和可信赖的质量方针,将持续创新强化核心技术 [3] 联合声明内容 - 三方共同呼吁行业严格自律,在产品研发、测试和宣传中恪守诚信原则,杜绝不当竞争行为 [4] - 倡议行业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和核心技术创新,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 [4] - 三方表示将携手共建以安全、技术和诚信为基础的汽车产业生态 [5] 测试细节 - 中国汽研在市场随机购买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式壁障车,对车辆进行改装和配重至8吨 [7] - 测试前对理想i8样品车进行查验确认,并对壁障车进行外饰伪装和安装自动驾驶装置 [7] - 中国汽研此前也为问界、极狐等品牌做过类似"乘用车撞卡车"的安全测试 [8]
理想、中国汽研发布“迟来的”声明 称争议视频为“非标准碰撞试验”
经济观察网· 2025-08-05 11:04
测试背景与目的 - 理想汽车委托中国汽研执行高强度碰撞测试 测试于6月27日在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性能路进行[4][5] - 测试目的为验证理想i8被动安全性能 非针对其他品牌产品质量评价[2] - 测试场景参照普通公路高频发生的交通事故情形 采用小车对撞大车的广泛测试方式[2][4] 测试执行细节 - 理想i8碰撞速度为60±2km/h 移动式壁障车相向速度为40±2km/h[5] - 移动式壁障车选用东风柳汽乘龙二手卡车 整备质量为标准 市场随机购买后配重至8吨[5] - 测试前对理想i8查验确认 对壁障车进行外饰伪装(车身红色改白色)和安装自动驾驶装置[5] 测试结果表述 - 中国汽研报告理想i8乘员舱无明显变形 气囊正常展开 电池包无漏液起火 车门自动解锁[9] - 移动式壁障车(乘龙卡车)驾驶室结构未明显变形 整体结构完整 车门可正常打开[9] - 测试视频显示卡车四轮弹起 驾驶室与货箱分离倾覆 引发业界对卡车状态的质疑[6] 舆论影响与争议 - 视频未对卡车方向盘打码 乘龙品牌被识别后卷入舆情风波[6] - 东风柳汽指责测试未公开车辆状况(改装/减配/卡扣固定)和场景环境(车速/驾驶状态)[3][8] - 公司称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存在极大差异 法务部门已介入 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8] 企业回应与立场 - 理想汽车强调无意评价乘龙产品质量 测试为第三方执行 对卡车无指定[5][8] - 中国汽研声明测试仅验证理想i8安全性 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2] - 东风柳汽作为央企子公司保持克制 未做出"拉踩"同行回应[9] 意外传播效果 - 乘龙卡车抖音账号三日内涨粉超过5万 官方社交账号关注量快速提升[9] - 事件引发"卡友"支援和网友喊话直播实测 线上线下降论热度持续升温[7][9]
究竟|理想与重卡非撞不可吗:测试有无必要?结果能否证明车辆安全?
新浪财经· 2025-08-05 07:37
碰撞测试争议 - 理想i8与8吨重卡碰撞测试引发技术边界争议,三方声明强调测试非标准车对车试验且不评价卡车质量[1][3][5] - 测试核心争议点:重卡驾驶室三道机械锁同时解锁概率极低(工程实践罕见),空载8吨卡车与满载20吨工况能量差异显著[5] - 中国汽研声明测试依据中国典型交通事故场景制定,但"裁判+服务员"商业模式引发独立性质疑[7] 检测机构业务分析 - 中国汽研2024年总营收46.97亿元(+14.65%),汽车技术服务板块营收41.25亿元(+21.36%)贡献87.8%收入,毛利率48.42%[8][9] -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测评业务营收7.42亿元(+42.86%),毛利率47.61%略低于传统整车测评业务52.42%[9] - 行业单次碰撞测试费用达几十万至数百万元,检测机构形成"开发-测试-认证-品宣"一体化服务模式[10][13] 汽车测试行业现状 - 新车上市需通过强制性国标测试(如C-NCAP/CIASI),但非标测试逐渐成为车企营销手段[11][13] - 行业存在测试场景滥用现象,如钻卡实验本应验证卡车防护装置却被用于乘用车A柱安全宣传[14] - 检测机构年报明确提及测评业务"为车企品牌赋能",反映测试与营销的深度绑定[13] 行业争议焦点 - 动力电池针刺测试等案例显示,测试标准与真实安全性的关联度存疑[14] - 部分测试被指"喧宾夺主",通过视觉冲击力替代科学验证,可能误导消费者[14] - 监管框架内"必答题"与车企"选答题"并存,业内对非标测试的商业化存在分歧[15]
中国汽研回应"理想撞卡车":随机购买二手车作移动式壁障车
国际金融报· 2025-08-04 20:57
理想i8安全性碰撞测试 - 公司委托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执行碰撞测试,采用"短前悬安全结构"设计,包含11个环形吸能结构与3条纵向力传递路径 [1] - 测试结果显示A柱、B柱未明显变形,9个安全气囊正常展开,电池包无漏液起火,车门自动解锁 [1] - 测试模拟"小车对撞大车"高频事故场景,使用东风柳汽乘龙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式壁障物 [1] - 测试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及C-NCAP24版五星标准,仅验证i8被动安全性能,不涉及其他品牌评价 [1][3] 乘龙卡车回应 - 乘龙卡车声明指出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情况差异显著,已构成侵权 [3] - 公司连续四天通过官方渠道回应争议,发布多组宣传内容包括"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等引发热议的海报 [5] - 社交账号流量显著提升,抖音账号两日涨粉上万,视频点赞量从数百增至数万 [5] 理想汽车市场表现 - 理想汽车股价在i8发布当日盘前上涨6%但收盘下跌6.2%,截至8月1日累计跌幅达13.53% [8] - 公司将2025年交付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 [9] - 7月交付量3.07万辆同比下降39.74%,前7个月累计交付23.47万辆同比下降2.21%,仅完成全年目标的32% [9] 测试争议 - 中国汽研声明测试仅验证理想i8安全性,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随机购买二手卡车仅作为移动式壁障车 [3] - 乘龙卡车强调其安全体系遵循"真实场景防护"原则,指责测试扭曲传播 [5]
中国汽研回应“理想撞卡车”:随机购买二手车作移动式壁障车
国际金融报· 2025-08-04 20:54
碰撞测试事件背景 - 理想汽车委托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进行理想i8安全性碰撞测试 测试采用短前悬安全结构设计 通过11个环形吸能结构与3条纵向力传递路径化解冲击力[2] - 测试特别模拟小车对撞大车的高频事故场景 使用东风柳汽乘龙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式壁障物 测试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及C-NCAP24版五星标准[2] - 测试时间为2025年6月27日 地点为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性能路 理想i8碰撞速度为60±2km/h 移动壁障车相向速度为40±2km/h[4] 测试结果表现 - 理想i8的A柱 B柱未发生明显变形 9个安全气囊正常展开 电池包无漏液起火 车门自动解锁并弹开把手[2] - 测试后乘员舱无明显变形 移动壁障车驾驶室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形 整体结构完整 车门可正常打开[4] - 中国汽研强调测试仅验证理想i8车辆安全性 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 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安全性能评价[2][4] 乘龙卡车回应举措 - 乘龙卡车连续四天通过官方渠道回应 7月31日声明指出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情况差异显著 已构成侵权[2][7] - 8月2日发布"活着 才有资格谈理想"海报 被网友认为内涵理想汽车 8月3日发布"龙的脊梁 无惧挑战" 8月4日发布"真安全 不作秀"[7] - 抖音账号两日涨粉上万 从三十多万粉丝基础增长 视频点赞量从数百个上升至数万个[8] 理想汽车市场表现 - 理想i8发布当日(7月29日)美股盘前一度上涨6% 但开盘后收跌6.2% 截至8月1日累计跌幅达13.53%[9] - 7月交付3.07万辆 同比下降39.74% 前7个月累计交付23.47万辆 同比下降2.21%[10] - 2025年交付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 前7个月仅完成全年目标的32%[10] 机构立场说明 - 中国汽研作为测试执行方 表明测试根据搭建交通事故场景需要 仅以卡车整备质量为选择标准 随机购买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壁障车[2][4] - 截至发稿前未在任何平台发布测试数据报告和影像资料 保留对恶意解读误导传播的法律追诉权[5] - 中国汽研身份为国资央企 国家一类科研院所和上市公司 强调秉持科学严谨态度开展各类评价[5]
理想i8对撞乘龙卡车,吵翻天不如法庭见
南方都市报· 2025-08-04 20:09
测试事件背景 - 理想汽车委托中国汽研执行车辆安全性碰撞测试 测试中使用的移动壁障车为随机购得的东风柳汽乘龙卡车 测试过程导致该品牌意外卷入舆情争议 [2] - 中国汽研声明测试仅验证理想L8车辆安全性 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 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性能评价 [2] - 东风乘龙官方回应称测试场景及设备与实际交通情况存在极大差异 并启动法务程序质疑车辆参数可能被调整 [4] 测试过程与结果争议 - 理想L8以100公里/小时速度与重卡对撞 测试结果显示重卡车轮弹起且驾驶室前倾 而理想L8的A柱 B柱 C柱及门梁均无变形 [3] - 中国汽研官方声明中描述重卡驾驶室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形 与理想汽车发布会表述存在细微差异 [4] - 测试视频最初未充分遮挡被撞车辆外饰伪装 导致乘龙卡车被精准识别 引发公众对测试透明度的质疑 [3][4] 法律与商业影响 - 乘龙汽车指控测试可能涉及虚假宣传 已启动法律程序 要求中国汽研保存所有测试数据及法律文件 [4] - 事件可能演变为诋毁商誉的侵权诉讼 涉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广告法中关于商业信誉贬低的法律责任 [4] - 若进入司法审理阶段 测试合同及过程细节将公开 公众可借此了解事件真相 [5]
中国汽研发声 回应 “理想i8和乘龙卡车对撞测试争议”
财经网· 2025-08-04 15:38
测试背景与方法 - 中国汽研声明测试仅验证理想i8车辆安全性 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 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性能评价[1] - 测试依据中国典型交通事故普通公路场景制定大纲 由中国汽研试验团队执行[1] - 随机购买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壁障车 选择标准仅基于卡车整备质量[1] - 测试前对理想i8车辆查验确认 对移动壁障车进行外饰伪装(车身红色改白色) 安装自动驾驶装置并配重至8吨[5] 理想汽车官方说明 - 委托中国汽研执行测试 参照普通公路高频交通事故情形制定要求[5] - 强调中国汽研作为国资央企和国家一类科研院所 是汽车行业重要测试平台 认可其专业能力与测试公正性[5] - 声明测试目的仅为验证理想i8被动安全性能 非针对其他品牌质量评价[6] - 澄清测试所用东风柳汽乘龙二手卡车仅作为移动壁障物 无意进行质量引导性评价[6] - 表明与东风柳汽乘龙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6] 事件发酵与舆论反应 - 理想i8发布会碰撞测试视频显示重卡四个车轮弹起 网友通过未打码方向盘识别为东风柳汽乘龙卡车[7] - 乘龙卡车发布ECE认证碰撞测试视频回应 展示高强度龙骨结构/超高强度钢材料/整体式车门设计及摆锤实验验证安全性[7] - 网友在乘龙官方社交媒体留言表达安全性质疑 如"不敢买 后轮撞飞""放弃购买"等[10] - 乘龙官方回复称"被摆了一道""实际碰撞差异大"并表示正在处理[10] 乘龙卡车官方回应 - 7月31日声明某品牌未经授权使用并扭曲传播碰撞视频 构成严重侵权且超出正常商业竞争范畴[10] - 强调安全体系遵循"真实场景防护"原则 作为央国企反对贬损同业和破坏行业生态行为[10] - 8月1日发布《致乘龙卡友信》称测试场景及设备与实际交通存在极大差异[10] - 8月2日发布海报"活着 才有资格谈理想"引发大量转发[12] - 8月3日发布"龙的脊梁 无惧挑战"海报连续多日回应[12]
中国汽研回应理想i8碰撞测试:测试项目仅验证理想i8车辆安全性 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 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性能评价
证券时报网· 2025-08-03 23:06
事件背景 - 中国汽研发布声明函回应理想汽车发布会上的碰撞测试视频引发的争议 [1] - 测试仅验证理想i8车辆安全性 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 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安全性能评价 [1] - 测试大纲依据中国典型交通事故普通公路场景下的事故形态制定 由中国汽研试验团队执行 [1] 测试细节 - 理想i8碰撞速度为60±2km/h 移动壁障车相向速度为40±2km/h [3] - 测试结果显示理想i8乘员舱无明显变形 气囊正常展开 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 车门自动解锁 [3] - 移动式壁障车驾驶室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形 整体结构完整 车门可正常打开 [3] 公司立场 - 中国汽研未在任何平台发布测试数据、报告和影像资料 也未就事件做出官方回应 [1][3] - 倡议行业、媒体和公众平台客观理性 共同维护行业生态和网络清朗 [1][3] - 保留对恶意解读、误导传播的平台和个人媒体的法律追诉权 [1][3] - 作为国资央企和国家一类科研院所 秉持科学严谨态度开展测试活动 接受社会监督 [3] - 将持续为行业提供专业可靠技术服务 赋能中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3]
理想汽车-W跌近3% 公司回应理想i8对撞重卡争议 机构称i8配置较消费者预期有落差
智通财经· 2025-08-01 14:58
股价表现 - 理想汽车-W(02015)股价下跌2.79%至100.9港元,成交额达20.53亿港元 [1] 新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首款纯电动SUV理想i8,官方指导价定为32.18万元至36.98万元,共3款配置车型 [1] - 最终定价低于此前公布的35万元至40万元预售价格区间 [1] - 交银国际认为i8定价优于预期,但配置可能低于消费者预期 [1] 行业竞争 - 下半年将有多款30万元人民币级别六座SUV上市,预计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1] 产品测试争议 - 理想i8发布会上展示的"重卡对撞测试"引发争议 [1] - 测试视频显示理想i8表现优异,但重卡出现四轮离地、驾驶室与货箱分离等异常情况 [1] - 公司回应称测试是基于真实交通场景模拟,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执行,测试设备和卡车均为随机购买 [1]
理想公开下战书!邀请乘龙卡车直播对撞,称撞击实验全权委托第三方:没有任何指定
齐鲁晚报· 2025-08-01 10:57
理想i8安全测试事件 - 理想i8在上市发布会上展示与8吨重卡正面对撞(双车均50km/h)及侧面碰撞测试,卡车驾驶室与货箱明显分离,车头倒在i8前车窗上[1] - 测试中卡车被网友识别为物流巨头乘龙品牌,引发舆论争议[1] - 公司回应称测试由第三方机构执行,卡车为市场随机购买,未指定品牌[4] 理想i8安全性能数据 - 正面碰撞产生100吨瞬态撞击力,侧面碰撞产生80吨瞬态撞击力[4] - 两次撞击后车身结构(A/B/C柱、门梁)无变形,9气囊全开,电池无漏液起火,车门自动解锁[4] - 车辆开发符合C-NCAP 24版五星标准和C-IASI 23版G+G+G+A标准,覆盖100项测试工况[4] - 采用短前悬安全结构,含3个纵向力传递路径和11个环形吸能结构[4] 公司回应与舆论反应 - 产品负责人邀请第三方复测并表示可进行直播[5] - 网友呼吁通过直播方式验证测试结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