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测试
搜索文档
华依科技11月14日获融资买入1189.86万元,融资余额2.1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1-17 09:29
股价与市场交易表现 - 11月14日公司股价上涨7.46%,成交额为1.2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1189.86万元,融资偿还额为1547.50万元,融资净卖出357.65万元 [1] - 截至11月14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2.11亿元,其中融资余额2.1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99%,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 [1] - 融券方面,当日无融券交易,融券余量为0股,融券余额为0元,但融券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003户,较上期大幅增加41.48% [2] - 同期人均流通股为14124股,较上期减少29.32% [2] - 十大流通股东出现变动,南方科创板3年定开混合(506000)增持1.73万股至216.12万股,为第六大股东 [2] -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019457)新进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04.19万股 [2] - 富国均衡优选混合(010662)、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016530)、富国积极成长一年定期开放混合(009693)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2]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30.29%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2928.18万元,亏损额同比略微收窄0.33% [2] 公司基本情况与业务构成 - 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28日,于2021年7月29日上市,是一家专注于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技术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主营业务为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提供相关测试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占比54.81%,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占比35.55%,智能驾驶占比9.31%,其他业务占比0.32% [1]
发挥产学研优势 做好汽车高原测试的一极——专访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院长李玮、副教授李加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6 11:39
学院高原测试研究核心工作 - 依托交通运输工程、车辆工程学科基础优势,系统研究高原机动车排放与节能减排技术 [2] - 近两年研究重心为混合动力汽车高原适应性,通过实际道路测试揭示不同海拔下车辆排放特性和能效表现 [2] - 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普通油电混合动力及传统汽油车进行全面测试研究 [2] - 测试覆盖昆明、建水、开远、河口、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七个代表性城市,采用国际主流排放分析系统确保数据准确性 [2] - 研究揭示了混合动力汽车高原排放特性变化主因,并提出能效优化与排放改进策略 [2] 产学研结合与成果转化 - 定位为科技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中介桥梁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3] - 与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展高原排放测试与标定研究 [3] - 与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合作,为混合动力汽车高海拔地区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3] - 推进产教融合,将企业真实工程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3] - 正建设多能协同驱动氢能源汽车综合实验室,作为科研实验基地和校企共建技术服务平台 [3] - 未来将通过该实验室拓展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等多领域合作,打通研发至转化全链条 [3] 区位优势与服务国家战略 - 发挥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区位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4] -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人才培养为支撑、国际合作为纽带,推动绿色交通与新能源技术交流应用 [4] - 结合云南复杂地理环境,开展高原与热带地区机动车排放特性、能源效率及新能源车辆适应性研究 [4] - 研究成果服务于云南绿色出行,并为周边国家类似地形条件交通污染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4] - 混合动力汽车高原适应性研究积累的真实道路数据为跨境车辆排放标准衔接提供科学依据 [4] - 面向南亚东南亚需求培养熟悉国际标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复合型车辆工程人才 [5] -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留学生培养和国际科研合作,提升学生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力 [5] - 计划依托氢能源实验室建设区域性新能源技术交流平台,探索清洁能源在跨境运输应用潜力 [5]
2025·“智造上海”|以技改为支点,上海加速撬动制造业高质量转型
新浪财经· 2025-11-14 11:42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正通过大规模技术改造投资和政策创新,加速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以形成新质生产力 [1][2][17] - 2025年1-9月上海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逾20%,政策组合拳有效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1][8][17] - 伟星咖乐、金狮化工、上海众望等企业案例展示了技改在产能提升、模式创新和产业链带动方面的显著成效 [3][4][9][13] 政策框架与宏观成效 - 国家层面推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政策,上海目标为2027年工业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2] - 上海发布《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创新产品扩大应用专项行动》,政策涵盖投资补助、更新补助、贷款贴息和融资租赁补助等多种形式 [7][17] - 政策激励下,企业技改意愿显著增强,推动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速超过20% [8] 伟星咖乐项目案例 - 伟星新材旗下伟星咖乐年产11万吨水性防水新材料生产基地落户上海金山碳谷绿湾产业园,项目引入全自动生产线和智能立体仓库 [4][6] - 基地同步建设太阳能分布式光伏系统,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与2024年投产的重庆基地构成“东西双核”全国产能布局 [6] - 项目获得上海市技术改造专项支持,一套干粉砂浆搅拌设备价值高达800多万元,专项支持缓解了设备采购压力 [7] 金狮化工项目案例 - 上海金狮化工通过累计超过6500万元的技改投入,实现3.9万吨的产能提升 [9][11] - 技改聚焦“智能化提效、绿色化降碳、高端化提质”,无甲醛复鞣剂等高端环保产品打破进口垄断,出口业务覆盖欧洲、东南亚 [11] - 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改项目备案绿色通道等优惠,并获“技改贷”“设备贷”等金融工具支持 [11] 上海众望国际试车场项目案例 - 上海众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投资9000万元,向“新能源+智能驾驶+低空经济”多维测试平台跃迁 [3][13] - 项目采用“政产研”协作模式,由安亭镇、上汽大众、上海汽检三方共同出资,构建需求端-供给端-政策端联动闭环 [15] - 项目预计带动上游国产检测设备企业营收增长40%,新能源部件检测周期缩短30%,智能驾驶测试成本降低40% [15] - 建成后预计新增收入2.8亿元、利润6150万元、税收2300万元,带动就业岗位200余个 [15] 产业影响与区域发展 - 上海众望项目通过产业“乘数效应”带动上游国产设备厂商增长,支撑上海打造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高地战略 [3][15] - 金山区凭借区位优势与《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等政策,吸引伟星咖乐等鼓励类产业项目落户 [6] - 上海国际试车场项目计划于2027年达产,旨在填补国七排放、高级别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检测技术空白 [13][16]
华依科技11月12日获融资买入562.58万元,融资余额2.1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1-13 09:29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11月12日公司股价下跌1.49%,成交额为4184.50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562.58万元,融资偿还533.76万元,融资净买入28.82万元 [1] - 截至11月12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16亿元,其中融资余额2.1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7.70%,融资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70%分位 [1] - 11月12日融券交易量为0,但融券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 [1] 公司基本业务信息 - 公司全称为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28日,于2021年7月29日上市 [1] - 公司是专注于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技术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54.81%,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35.55%,智能驾驶9.31%,其他0.32%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003户,较上期增加41.48% [2] - 人均流通股为14124股,较上期减少29.32% [2] - 南方科创板3年定开混合(506000)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216.12万股,较上期增加1.73万股 [2] -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019457)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04.19万股 [2] - 富国均衡优选混合、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富国积极成长一年定期开放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2] 近期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30.29% [2]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928.18万元,同比增长0.33% [2]
中汽股份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60亿元 同比增长31.26%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18:12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35亿元,同比增长20.91% [1]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60亿元,同比增长31.26% [1] 公司收购事项 - 公司于8月27日拟以1.11亿元收购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呼伦贝尔)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收购事项已于9月24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该中心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公司融资与资本支出 - 公司披露发行可转债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39亿元 [1] - 募集资金将专项投建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季冰雪试验基地建设项目” [1] 行业趋势与测试需求 - 汽车技术范式正从机械化向电动化加智能化变革 [2] - 高寒冰雪环境下的整车性能验证成为保障产品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2]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及底盘电控技术的普及增加了对低附着系数路面动态响应、传感器抗干扰能力、电池低温性能等指标的冰雪标定测试需求 [2] 公司项目与战略 - 公司计划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季冰雪试验基地”以摆脱季节因素对测试的影响 [2] - 项目顺利实施后可随时按新车研发节奏进行测试,从而缩短新车上市时间 [2] - 项目有利于提升公司面向全行业的场地试验技术服务综合能力 [2] - 极限检验中心依托“国家高寒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汽车环境测试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平台,深耕寒区汽车测试产业 [2]
数说“十四五”︱自然资源家底更加厚实 “两山”转化之路越走越宽
央广网· 2025-10-13 08:50
自然资源资产概况 - 截至去年底中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1] -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1] - 中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 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国家 [1] 自然资源价值实现模式 - 内蒙古免渡河建成国内唯一国家高寒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及最完善冬季汽车测试基地 为车企提供制动性能、电池低温续航等关键测试场景 [1] - 自然资源部通过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用途合理设定权益 为资产赋能增值 [1] - 福建三明沙县区高桥镇黄溪坑村通过碳票交易获得80%收益即近3万元 总交易额10.04万元认购6693吨林业碳汇 [2] - 碳票交易为当地企业提供碳中和解决方案 并使村集体获得可持续收益反哺生态管护 [2] -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索盘活湿地养殖、种植、生态旅游等资源 建立社区特许化经营模式 [2] 自然资源利用成效 - 中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在"十四五"期间带动近5万人家门口就业 年人均工资性收入1万元至2万元 [2] - 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6% 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高 [2] - 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 积极拓展深远海开发利用 [2] - 自然资源部在"十四五"期间于明晰产权、统一登记和价值实现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3]
华依科技股价涨5.23%,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14.4万股浮盈赚取463.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1:31
股价表现 - 9月25日股价上涨5.23%至43.47元/股 成交额8238.96万元 换手率2.32% 总市值36.86亿元 [1] 公司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技术开发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占比54.81% 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占比35.55% 智能驾驶占比9.31% [1] 机构持仓情况 - 南方科创板3年定开混合基金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214.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2.53% 当日浮盈463.09万元 [2][4] - 该基金持有华依科技占基金净值比例4.43%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4] 基金产品表现 - 南方科创板3年定开混合基金规模17.64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44.38% 近一年收益109.27% 成立以来收益16.4% [2] - 基金经理郑晓曦任职6年101天 管理规模58.44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43.5% 最差回报-33.69% [3]
华依科技核心技术人员离职 上半年营收增五成研发投入收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0:17
核心人员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张洁萍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离职 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张洁萍自2022年1月加入公司 担任智能驾驶事业部副总经理 [1] - 主要负责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建立和优化工作 [1] 研发团队与投入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1人 较上年同期127人减少16人 [1]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为2345.11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2.45% [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85% 同比下降4.85个百分点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 同比增长51.10% [1]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及智能驾驶业务的逐步投产放量 [1] - 净利润亏损546.22万元 [1]
中汽股份:公司会持续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7 22:13
公司股价影响因素 - 上市公司股价受到宏观经济形势 市场周期 行业竞争态势 公司自身经营业绩及市场预期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1]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持续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增强核心竞争力 [1] - 公司致力于以更好的业绩回报投资者 [1]
亚洲首座封闭式四季低温汽车试验场试运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9:51
项目概况 - 亚洲首座封闭式四季低温汽车试验场在黑龙江省黑河市进入试运行阶段[1] - 该项目是全球最大的封闭式四季低温汽车试验场[1] - 项目名称为黑龙江红河谷四季低温试验场,位于黑河市爱辉区上马厂镇的“黑河寒区试车高新技术产业园”[3] - 项目总投资额为2.6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3] 设施与服务 - 项目规划建设封闭式低温试验场、2.2公里直线性能道路、动态广场、综合研发大楼等设施[3] - 动态广场已竣工并制造了与自然冰雪硬度、摩擦系数一致的冰雪路面[5] - 四季低温环境仓已投入试运行,气温极值可调至-45℃[5] - 圆环道正在加紧施工,预计9月中下旬投入使用,全部项目可在今年年底竣工[5] 行业影响与意义 - 该项目可为汽车企业提供全季节、全场景的低温测试技术支持,服务对象包括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测试内容涵盖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极限操作等[1][3] - 项目使黑河寒区试车由一季变为四季,汽车企业无需再依赖反季节海外场地[3] - 汽车研发的周期和成本将大幅度降低,标志着中国寒区汽车测试技术迈入全季节、全场景的新阶段[3] - 目前整个项目建设完成了80%,已有5家企业、20余辆车抵达试验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