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检测
icon
搜索文档
中汽股份拟1.1亿元战略收购极限检验中心
中证网· 2025-09-17 21:11
收购背景与目的 - 为解决同业竞争并履行控股股东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对资本市场的承诺 公司以现金1.11亿元收购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呼伦贝尔)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收购旨在完善公司场地试验技术服务能力体系 强化战略布局 增强核心竞争力并发挥协同效应 [1] - 本次交易是公司上市之初控股股东承诺的具体体现 承诺由公司作为呼伦贝尔冬季试验场场地试验技术服务的提供主体 [2] 战略与业务影响 - 收购国内首个且唯一以高寒为特色的国家级检测中心 显著增强公司核心竞争能力 [1] - 业务边界延伸至"四高"特殊环境下的场地试验技术服务及测试业务 实现"一体化运营" [2] - 打造"常规+极限"一站式服务体系 拓展服务链条和业务边界 形成业务增长第二极 [2] - 通过极寒测试能力的独占性布局 公司抢占新能源汽车检测战略高地 夯实全链条服务能力并打开高附加值增长空间 [3] 财务与交易细节 - 交易采用现金收购方式 避免股权稀释并直接保护现有股东利益 同时优化资本配置效率 [2] - 公司自有资金充裕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账面资金余额约为5.43亿元 支付对价后不会对营运资金造成压力 [2] - 极限检验中心2025年1-4月实现营业收入7134.38万元 净利润1526.65万元 净资产收益率达15.08% [3] - 收购该项ROE可观的优质资产 是提升公司整体资本回报率的有效举措 [2]
光启技术车规检测业务新进展 为享界S9T车型提供通信性能验证测试支持
中证网· 2025-09-17 21:11
公司业务进展 - 光启技术与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联合成立汽车紧缩场实验室完成华为享界S9T车型整车通信性能测试[1] - 测试依托航空航天级紧缩场检验检测技术 通过专业测试场地及高精度多维度转台模拟各类通信场景[1] - 测试涵盖超1万个角度的信号验证 全面评估复杂场景下通信性能并提供覆盖全面的评估报告[1] 技术优势 - 创新采用"航空试验方法" 依托超材料七大能力平台中的先进检验检测技术构建完整汽车整车通信测试方案[1] - 解决传统近场测试中"有源指标测不准""天线偏心定位不准"等核心技术难题 大幅提升测试准确性与稳定性[1] - 通过紧缩场实验室精准测量车辆通信发射与接收能力 直接解决传统测试无法覆盖的整车级通信性能验证难题[2] 基础设施 - 公司规划建设21个超材料电磁调制测试用微波暗室[2] - 包含国内极少数可提供100MHz低频远场天线测试服务的系统[2] - 配备先进的9米级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2] 行业应用 - 传统汽车通信测试存在有源指标测量偏差大 天线偏心定位难 场景复现效率低等痛点[1] - 航空航天领域核心技术"降维"赋能汽车检测 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对高精度全场景通信能力的严苛要求[1][2]
走进北京氢能检测中心,揭秘模拟碰撞与智驾“最强大脑”
新京报· 2025-09-15 20:05
参观人员来到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筹)实验室,实地了解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汽 车检测平台与技术。据了解,整车NVH试验室可以模拟不同行驶工况,测量车内外噪声、低速提示 音、近场噪声、通过噪声等项目。全景环视系统试验室是目前京津冀地区最大的全景环视系统试验室, 具备整车级别的测试能力,适用于乘用车、客车、牵引车等测试。在车载影像系统试验室,可以测试车 载影像设备,比如汽车上的摄像头、电子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等,通过高精度的设备和专业的软件,来 评估这些设备的图像质量、系统延迟等关键性能指标。 模拟碰撞室是北京地区首个大推力、高精度加速度台车试验室,能够高度仿真碰撞过程中的车辆实际状 态,并评估乘员伤害及部件性能情况。在智能网联实验室的智能化综合实验区,感知传感器模拟系统可 以模拟道路环境,测试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并针对自适应巡航和紧急制动进行性能测试。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市共有检验检测机构1031家,作为质量安全领域的核心 技术支撑力量,在守护食品、药品及新兴产业质量安全中扮演着"技术哨兵"与"安全屏障"的关键角色。 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推进形式多样的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 ...
中国汽研(601965):智能网联强检催化 主业高增驱动业绩稳健
新浪财经· 2025-08-31 20:3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H1营收19.11亿元同比下滑6.36% 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1.77% 扣非归母净利润3.90亿元同比增长3.31% [1] - 25Q2单季营收10.24亿元同比下滑10.10%但环比增长15.45% 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下滑2.53% 扣非净利润2.24亿元同比持平 [1] - 2025H1毛利率45.37%同比提升4.78个百分点 净利率22.48%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高毛利率技术服务占比提升及精益管理费用优化 [1] 业务结构分析 - 汽车技术服务业务收入17.16亿元同比增长2.94% 占总营收89.8% 其中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和测评业务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22.85% [1] - 毛利率提升主要由于高附加值技术服务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叠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业务规模效应释放 [1] 政策驱动机遇 - 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拟立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将受益于检测行业空间扩容 [2] - 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位列全球第一 强检政策实施后新车型和改款车型将带来70-105亿元新增市场空间 [2] - 公司作为国内6家全牌照汽车检测机构中唯一上市公司 凭借先发产能和技术能力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2] 产能扩张进展 - 华东总部基地6月正式开园 总投资超23亿元 建设百余个先进试验室 聚焦新能源/智能驾驶/通信软件等研发测评 预计年内全面建成投产 [3] - 南方试验场完成交割并于7月30日举行首跑仪式 正推进建设期收尾工作 投产后将丰富试验场资源 [3] - 新基地投产有助于提升智能化检测订单承接能力 支撑业绩兑现 [3] 行业增长动力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带动三电系统/智驾系统测试及充电设施运维等技术服务需求增长 [4] - 智能网联汽车强检标准加速落地直接带动检测市场规模扩容 [4]
中国汽研 | 25Q2:毛利率同比高增 华东总部正式启航【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27 00:18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9.11亿元,同比下滑4.48%,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1.84%,扣非归母净利润3.90亿元,同比增长3.31% [2] - 2025Q2营收10.24亿元,同比下滑10.15%但环比增长15.35%,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下滑2.84%但环比增长29.43%,扣非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微降0.28%但环比大幅增长34.94% [2][3] - 2025Q2毛利率达45.19%,同比显著提升3.8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22.52%同比提升1.69个百分点,主要因高毛利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提升 [3] 业务调整与费用结构 - 收入同比下滑主因公司主动退出利润率较低的部分专用车业务,优化资源配置并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3] - 2025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0.26/+0.87/+1.05/+0.45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提升因项目投资建设导致利息收入减少 [3] 战略布局与产能建设 - 华东总部正式开园,总投资超23亿元,聚焦新能源、智能驾驶、通信软件及零部件研发测评 [4] - 基地覆盖"材料-芯片-零部件-整车"全链条研发测试体系,包含百余个先进试验室 [4] - 智能网联测试能力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及300多个运营商的通信网络及卫星信号模拟 [4] -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测试涵盖电机、电控、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及充电系统全项测评 [4] 政策驱动机遇 - 2025年6月《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涉及运动控制、驾驶员监测、系统安全性等技术要求 [5] - L2强检政策落地有望为行业打开全新增量空间 [5] 行业定位与增长预期 - 公司作为汽车检测行业优质稀缺标的,具备资产和资质双重壁垒 [6] - 业绩与汽车销量脱钩,受益于新车推出加速及产品升级驱动 [6]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8.54/55.70/63.81亿元,归母净利润10.66/12.89/15.40亿元,对应EPS为1.06/1.29/1.54元 [6][9] - 以2025年8月26日股价19.15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8/15/12倍 [6][9]
中国汽研(601965):系列点评五:25Q2毛利率同比高增,华东总部正式启航
民生证券· 2025-08-26 22:33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基于2025年8月26日19.15元/股的收盘价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8/15/12倍 [4][6] 财务表现 - 2025Q2营收10.24亿元 同比-10.15% 环比+15.35% 主要因退出利润率较低的专用车业务 [1][2] - 2025Q2归母净利润2.31亿元 同比-2.84% 环比+29.43% 扣非净利润2.24亿元 同比-0.28% 环比+34.94% [1][2] - 2025Q2毛利率达45.19% 同比+3.87个百分点 环比-0.39个百分点 因高毛利技术服务业务占比提升 [2] - 2025Q2归母净利率22.52% 同比+1.69个百分点 环比+2.45个百分点 [2] - 2025H1营收19.11亿元 同比-4.48% 归母净利润4.09亿元 同比+1.84% [1] - 预计2025年营收48.54亿元(+3.4%) 归母净利润10.66亿元(+17.5%) 2026年营收55.70亿元(+14.8%) 归母净利润12.89亿元(+20.9%) [4][5] 业务发展 - 华东总部正式开园 总投资超23亿元 聚焦新能源/智能驾驶/通信软件/零部件与材料研发测评 [3] - 构建"材料-芯片-零部件-整车"全链条研发测试体系 含百余个先进试验室 [3] - 智能网联测试能力覆盖100多个国家/300多个运营商的全球通信网络及卫星信号 [3] - 汽车电子技术集成从芯片到总成的全栈服务能力 [3] -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测评覆盖电机/电控/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充电系统 [3] 行业机遇 - L2强检有望落地 《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3] - 标准涵盖运动控制能力/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安全性要求等功能 规定相应审核要求 [3] - 汽车检测行业具有资产和资质双重壁垒 业绩与行业销量脱钩 [4] - 汽车新车推出速度加快及产品升级驱动业绩成长 [4]
中国汽研(601965):智驾检测快速增长、信用减值大幅下降
东北证券· 2025-08-26 09:14
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11亿元,同比减少6.36%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1.77%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3.89亿元,同比增长3.31% [1] - 汽车技术服务业务收入17.16亿元,同比增长2.94% [2] -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和测评业务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22.85% [2] - 装备制造业务收入1.95亿元,同比下降47.84% [2] - 2025年第二季度信用减值损失409万元,环比一季度减少3392万元 [2] 业务发展亮点 -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业务快速增长,收入同比增长22.85% [2] - 信用减值损失大幅下降,环比减少3392万元,减值高峰已过 [2] - i-VISTA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平台由公司主导开发,提供全面测试评估服务 [3] - 华东总部基地投资23.82亿元,南方试验场投资21.39亿元,2025年有望完成建设 [3] 行业前景与驱动因素 - 三项智能网联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 [3] - 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推动车企开发新车型,检测需求持续增长 [3] - 智能驾驶增加单车检测费用,推动行业量价齐升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37/73.28/91.61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8/15.05/18.52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3/1.50/1.85元 [5] -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7.11/12.94/10.51倍 [5]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64%/17.28%/18.77% [5]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19.41元,总市值194.69亿元 [6] - 总股本1003百万股 [6] - 12个月股价区间15.24-20.30元 [6]
中国汽研: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1.77%
新浪财经· 2025-08-25 18:5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11亿元 同比下降6.36% [1] - 同期净利润4.09亿元 同比增长1.77% [1] 经营状况 -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呈现反向变动趋势 [1] - 净利润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 [1]
中国汽研与长春汽车检测中心签署深化技术合作协议
新浪财经· 2025-08-20 18:49
公司合作动态 - 中国汽研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玉林一行赴长春汽车检测中心走访交流 [1] - 双方在会上签署了深化技术合作协议 [1]
中国汽研董事长周玉林赴长春汽车检测中心走访交流
新浪财经· 2025-08-20 16:28
公司合作 - 中国汽研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玉林一行赴长春汽车检测中心走访交流 [1] - 长春汽车检测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曲卫东接待并开展会谈 [1] - 双方签署深化技术合作协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