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罚相当原则
搜索文档
生态环境法典两编草案五大看点
新华网· 2025-10-31 10:02
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的立法进程又进一步。10月24日,生态环境法典2编 草案即污染防治编草案、法律责任和附则编草案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近日,这两编草案 二审稿公开征求意见。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共5编,整体于今年4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 见。其中,总则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3编草案已经于今年9月再次提请审议。 污染防治编草案二审稿对水污染防治的规定进一步细化,增加了开展地下水状况调查评价的相关规定, 并加强进入内河船舶的水污染防治等。 看点一:瞄准大气污染防治短板弱项精准发力 空气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污染防治编草案二审 稿规定,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相关标准,加强重型货车大气污染防治,并加强船舶的大气污染物 排放状况监管等。 华侨大学法学院院长刘超认为,这些修改的出发点是更为精准、更为系统地回应和解决当前大气污染防 治中的突出难题,彰显了立法的科学性、精准性。 "污染防治编草案二审稿的系列规定,聚焦大气污染防治薄弱环节、全面强化源头管控,并完善相关标 准和监管措施,是紧扣当前污染治理短板 ...
新华视点丨生态环境法典2编草案五大看点
新华网· 2025-10-25 14:08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题:生态环境法典2编草案五大看点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移动源已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污染防治 编草案二审稿回应当前污染防治的新形势,加强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铁路机车、发动机等产生 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监管,进一步提升对移动源排放的监管效力。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高敬、冯家顺 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的立法进程又进一步。24日,生态环境法典2编 草案即污染防治编草案、法律责任和附则编草案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共5编,整体于今年4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公开征求社会公众 意见。其中,总则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3编草案已经于今年9月再次提请审议。 此次提请审议的2编草案二审稿有哪些新的修改?回应了哪些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华视点"记 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看点一:瞄准大气污染防治短板弱项精准发力 空气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污染防治编草案 二审稿规定,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相关标准,加强重型货车大气污染防治,并加强船舶的大气污 染物排放状况监 ...
生态环境法典2编草案五大看点
新华网· 2025-10-25 06:20
立法进程与结构 - 生态环境法典2编草案(污染防治编草案、法律责任和附则编草案)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1] -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共5编,总则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3编草案已于今年9月再次提请审议 [1] - 此次审议的2编草案为二审稿,是对今年4月首次审议后公开征求意见的修改 [1] 大气污染防治修订 - 草案二审稿规定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相关标准,加强重型货车大气污染防治,并加强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监管 [2] - 将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有机溶剂"表述拓展为"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辅材料和产品",扩大监管范围 [2] - 规定建立健全产品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标识制度,通过市场选择倒逼企业技术升级 [2] - 加强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铁路机车、发动机等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监管 [3] 水污染防治修订 - 草案二审稿增加开展地下水状况调查评价相关规定,并加强进入内河船舶的水污染防治 [4] - 针对地下水污染规定开展状况调查评价、划定污染防治重点区,明确环境准入、隐患排查、风险管控等要求 [4] - 对内河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排放提出更高标准,强化港口和船舶修造厂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 [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修订 - 草案二审稿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予以加强,涉及财政资金保障、农业投入品管理、农业废弃物处置等规定 [6] - 修改完善面源污染防治相关条款,强化面源污染防治制度设计 [6] 法律责任修订 - 法律责任和附则编草案二审稿进一步落实过罚相当原则,优化调整罚款相关规定 [7] - 通过增加从重处罚、从轻减轻处罚、不予处罚等一般适用规定,避免环境执法中出现"小过重罚"和"大过轻罚" [7] 打击弄虚作假行为 - 草案二审稿严厉打击生态环境领域弄虚作假行为,包括严管机动车船排放检验弄虚作假,规定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法律责任 [8] - 加大对生态环境服务机构在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8]
生态环境法典法律责任和附则编草案二审 进一步落实过罚相当原则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8:44
草案二审稿增加从重处罚、从轻减轻处罚、不予处罚等一般适用规定;将行政处罚五年追责期限的适用 情形,明确为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 生态环境法典法律责任和附则编草案二审 进一步落实过罚相当原则 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 谢雁冰)生态环境法典法律责任和附则编草案24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二次审议。草案二审稿进一步落实过罚相当原则,优化调整罚款相关规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草案二审稿还总结执法实践情况,对社会反映较为集中的部分条文中的行政处罚规定,区分不同违法主 体、违法情形,调整计罚标准,作出相应修改完善。 聚焦油烟污染这一民众身边问题,草案二审稿增加油烟产生单位与居民协商以及采取有关预防、补救措 施的规定。草案二审稿还完善擅自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处罚规定。 草案二审稿充实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法律责任规定。其中增加未按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规 定进行生产建设活动的法 ...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将二审 防止“小过重罚”“大过轻罚”
央视新闻· 2025-10-23 18:00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今天(23日)举行记者会。记者会上介绍,生态环境法典法律责任和附 则编草案将提请本次常委会二次审议,草案将进一步落实过罚相当原则。 五是完善生活垃圾处理单位未按照规定开展监测等法律责任,使企业事业单位有关监测的法律责任大体 平衡。 六是参照危险废物有关违法的罚款数额,对放射性污染防治相关罚款数额进行调整。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二是将行政处罚五年追责期限的适用情形,明确为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 三是总结执法实践情况,对部分条文中的行政处罚规定,区分不同违法主体、违法情形,调整计罚标 准,作出相应修改完善。 四是将有关污染物排放口、编制生态环境影响报告、生态环境事故等方面的法律责任予以统一。 记者会上,发言人王翔介绍,常委会初次审议期间以及征求各方面意见过程中,有意见提出,污染防治 领域各单行法制定时间不同,有关罚款金额的规定区别较大,在编纂法典时应当充分考虑不同污染防治 领域罚款金额的平衡,要进一步落实过罚相当原则,避免"小过重罚"和"大过轻罚"。对此草案进一步修 改完善,要确保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危害程度相当,同时保持相类似违法行为 之 ...
防止小过重罚,环境法典将增加从重处罚、从轻处罚等适用规定
南方都市报· 2025-10-23 15:12
将对化学物质、电磁辐射、光等新污染防治作出针对性规定 南都记者关注到,生态环境法典污染防治编草案设有九个分编,也是法典草案条款最多的一编。 南都讯 记者程姝雯 发自北京 生态环境法典污染防治编草案即将提交10月24日至28日召开的十四届全国 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这一分编的内容,涉及公众关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污染防 治的制度性规定,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今天(10月23日),南都记者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发言人记者会现场获悉,在今年4 月初次审议的基础上,根据各方面意见,污染防治编草案二次审议稿将做出多项修改,包括充实污染防 治工作总体要求,增加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的内容;加大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资金保障力 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标准,加强重型 货车大气污染防治和机动车船等排放检验造假的监管,明确船舶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等监督检查要 求;增加地下水状况调查评价的内容;进一步加强进入内河船舶的水污染防治;完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规划和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标准,强化建筑垃圾污染防治;明确取得放射性污染监测机构资质的条 件;完善化学 ...
条款最多,生态环境法典污染防治编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
新京报· 2025-10-23 13:49
加大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资金保障力度 2025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 见,污染防治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主要修改。充实污染防治工作总体要求,增加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保障公众健康的内容。加大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资金保障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同时,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标准,加强重型货车大气污染防治和机 动车船等排放检验造假的监管,明确船舶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等监督检查要求。增加地下水状况调查 评价的内容。 进一步加强进入内河船舶的水污染防治。完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和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标准,强 化建筑垃圾污染防治。明确取得放射性污染监测机构资质的条件。完善化学物质污染防治制度。 针对地下水保护、油烟污染等突出问题完善相关法律责任 根据各方面意见,法律责任和附则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主要修改。进一步落实过罚相当原则。做好相 类似违法行为之间法律责任的平衡。根据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的修改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适当充实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法律责任。针对地下水保护、油烟污染、光污染等方面突出问 题,完善相关法律责任。进一步完善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答一财:生态环境法典要落实过罚相当
第一财经· 2025-10-23 11:33
"我们认真研究了上述意见,对草案进一步修改完善,确保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危害程度相当,同时保持相类似违法行为之间法律 责任的平衡,"王翔指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修改: 一是增加从重处罚、从轻减轻处罚、不予处罚等一般适用规定。二是将行政处罚五年追责期限的适用情形,明确为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危害后果的违 法行为。三是总结执法实践情况,对部分条文中的行政处罚规定,区分不同违法主体、违法情形,调整计罚标准,作出相应修改完善。四是将有关污染物排 放口、编制生态环境影响报告、生态环境事故等方面的法律责任予以统一。五是完善生活垃圾处理单位未按照规定开展监测等法律责任,使企业事业单位有 关监测的法律责任大体平衡。六是参照危险废物有关违法的罚款数额,对放射性污染防治相关罚款数额进行调整。 为防止生态环境领域"小过重罚"和"大过轻罚",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何考量?针对第一财经记者的上述提问,王翔在回应时表示,常委会初次审议期间以及 征求各方面意见过程中,有意见提出,污染防治领域各单行法制定时间不同,有关罚款金额的规定区别较大,在编纂法典时应当充分考虑不同污染防治领域 罚款金额的平衡,要进一步落实过罚相当原则 ...
每年超800万人被治安处罚,违法记录或束缚一生?
凤凰网· 2025-10-14 19:26
在大数据时代,如果一个人不慎越过法律的边界,会背负什么样的长远后果?更确切地说,如果一个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他/她的工作、生活 乃至子女的人生是否有可能因那一步之差而偏离理想的轨道? 答案是:极有可能。 你或许自诩遵纪守法,笃定这与自己无关,但我们所讨论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轻微违法行为,距离普通人并不远: 闯红灯,或是坐副驾没系安全带,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再严重点的,你拿了别人的外卖、你拆错了他人的快递、你被邻居投诉扰民、你在微信群里转发了不实消息,都可能被视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轻 则警告、罚款,重则拘留。这些都属于行政违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每年有超800万人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公安档案里自此留下一笔。不要小看它:你想当公务员、考教师编、进央国企,很可能通不过政审;你去私企求职,开不出单位要求的无违法犯罪记录证 明;未来你的孩子考公时,也可能因为你年轻时的一次疏失被挡在门外。 央视还披露过一个案例:几年来,26岁的小王在高铁站、飞机场刷身份证时,读卡器总会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旁人的目光迅速聚拢在她脸上,让她有种 被"拿出来鞭笞一顿的感觉"。还有次,小王被辅警拦下来查身份证,对 ...
一财社论:以法治建设攻坚市场监管深水区
第一财经· 2025-07-29 20:23
市场监管法治化建设进展 -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座谈会总结"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并研究"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强调需攻坚深层矛盾问题 提升法治信用智慧监管水平[1] - 正在制定《法治市场监管专项改革方案(2025—2027年)》 从整体持续强化市场监管法治化建设[1] - 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出台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减轻处罚清单事项达3952项 办理减免罚案件超21万件[6] 市场监管重点领域 - 重点包括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治理企业劣质低价竞争[2] - 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 提升药品安全监管能力 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 - 补足新业态规则短板 完善直播电商监管制度 健全平台算法监管制度[4] 法规体系完善进程 - 《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首次修正 规定低于成本价格倾销或强制他人低价倾销属违法行为[3] - 新规针对资本过剩导致的非理性竞争(如外卖补贴) 构建长效治理机制避免"一阵风"监管[3] - 新业态监管制度已落地或积极推进 体现法规体系动态更新[4] 执法成效与社会效果 - 强调执法需坚持教育与处罚结合 宽严相济法理相融 制定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5] - 要求精准落实"过罚相当"原则 在民生领域确保执法力度与温度平衡[6] - 通过"蛤蟆汤"事件案例指出随意执法过度处罚会损害执法公信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