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台经济
搜索文档
屋顶露台创造更多消费可能
经济日报· 2025-11-02 09:25
露台经济的兴起与模式 - 露台经济作为盘活有限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方式快速兴起,从传统的“单纯晾晒”平台转变为融合戏剧、音乐、餐饮、健身等多元业态的消费新场景[1] - 露台经济的走红满足了都市人对“避喧嚣、亲自然、享私域”的需求[1] - 露台经济的兴起是政策引导、市场需求与因地制宜开发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中心大量商业楼宇、酒店的露台空间兼具都市背景与天际线美学价值,开发潜力巨大[2] 露台经济的业态实践 - 北京蓬蒿剧场露台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从吸引戏剧观众转变为专门吸引拍照打卡人群的“网红”露台[1] - 中华书局灿然书屋露台依托毗邻文化机构的优势,深度整合文化元素,打造兼具文化内涵和自然体验的休闲场所[1] - 隆福1402咖啡店的露台主要用于延伸主营业务,顾客多在品尝咖啡之余顺道参观[1] - 露台经济提供了灵活经营场景,个人可以低成本开展花园、菜园、茶酒等轻奢业态,填补了“小而美”的私享消费空白[2] 政策支持与引导 - 北京市东城区启动“微风露台计划”,推广区域内300余家特色露台[2] - 上海发布《关于加强城市第五立面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提升鸟瞰视角的城市环境品质[2] - 浙江温州将部分“第五立面”规划建设区域划分为古城风韵区、都市活力区等,精准塑造差异化城市形象[2] 发展挑战与合规性 - 露台经营活动需严格控制音量等以避免扰民,部分露台紧邻居民楼带来挑战[3] - 违规改造屋顶、露台可能触及违规搭建,带来建筑结构承重、消防疏散等方面的安全隐患[3] - 行业发展需注重合规性与可持续性,明确露台产权与使用规范,平衡商业经营与环境承载能力[3] - 必须高度重视建筑结构、消防设施、人流秩序等安全问题,确保建设、业态和活动的运营平稳有序[3]
不止有风景 外滩艺术氛围拉满 60余场艺术节展如磁场:看展逛街喝个下午茶 走上露台看电影 华灯初上逛市集
解放日报· 2025-10-03 10:21
艺术展览活动带动人气 -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的《迪奥小姐展览:芳踪絮语》国庆中秋长假期间2000个免费预约名额几乎天天被抢光 [1] - “外滩国际艺术节”持续至11月,以黄浦区外滩为核心,30余家艺术机构将呈献60余场展览及活动 [1] - 复星艺术中心两场大展同期上演,迪奥小姐展览集合品牌典藏精品与艺术装置,中国艺术家邱岸雄个展结合水墨、影像、声音和装置创造沉浸式体验 [2] 文旅商体展联动融合 - 黄浦区组织艺术场馆与商家深度对接,通过文旅商体展联动融合营造全新消费体验 [1] - 艺术节如磁场吸引并集聚人气,引导消费者从展览延伸至周边商业体消费,如BFC金融中心 [1][6] - 推出“艺术外滩联票”产品,整合区内13家重点艺术机构、7家高端酒店与餐饮场所以及3条城市漫游线路,打造可持续的促消费路径 [7] 创新业态与消费场景 - 创新开启“露台经济”,引导复星艺术中心、BFC金融中心等六家露台地标向市民开放,举办露天电影等主题活动 [4][5] - “露台艺术季”设置“观影解锁优惠”机制,观众购票后可获等额纸质抵扣券,用于周边合作商户无门槛消费 [5] - BFC金融中心引入“miffy cafe”70周年限时主题店全国首站,带来首发主题餐品与限量文创,成为人气最旺的店铺 [6] 商业氛围与消费提振 -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BFC金融中心从下午至傍晚人气满满,内外设置艺术装置吸引消费者打卡逛街 [6] - “外滩枫径”市集在夜幕降临时开市,集聚人流吃逛消费 [6] - 消费者因艺术氛围和首店首展吸引进行消费,例如有北京情侣在主题店消费600多元购买餐食与伴手礼 [6][7]
屋顶露台“长出”消费新场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7 08:52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市东城区启动“微风露台计划”,旨在通过改造和推广中轴线周边的屋顶露台,发展“场景和情绪价值双驱动”的露台经济,将游客转化为顾客 [1] - 原先闲置的屋顶平台被激活,生长出餐饮、休闲等新消费场景,为相关市场及餐厅带来客流量增长和业态丰富 [1][2] - 露台经济通过提供独特的观景视角和松弛感,结合文化活动创造情绪价值,有效提升了消费活力 [1][2][4] 露台经济模式与策略 - 政府主导推出“微风露台计划”,推广东城区300余家特色露台,并甄选中轴线周边30余处屋顶发布打卡攻略 [1] - 发展模式为全时段利用,例如餐厅推出“城脊下午茶”和“星空餐吧”,打造“日咖夜酒”的文化客厅 [1] - 市场方积极转型,将闲置屋顶改造为艺术空间,拓展观景、餐饮、场地租赁等服务,丰富原有单一业态 [2] 露台经济的成效与影响 - 露台客流量实现显著增长,例如和木·归餐厅露台客流量同比增长35% [1] - 露台活动有效提升人气,例如观坛艺术空间露台举办落日音乐会、集体瑜伽、传统文化表演等,视频在社交平台收获大量点赞 [2][4] - 新消费模式让市场更留得住人,例如红桥市场通过屋顶露台吸引本地居民和外国游客,解锁新消费体验 [2] 具体案例展示 - 宏恩观西配殿顶层的和木·归餐厅露台,面积200平方米,可近眺钟楼,此前偶尔用于宴会和品牌发布会租赁 [1][3] - 天坛附近红桥市场五层的观坛艺术空间露台,提供观赏祈年殿的独特视野,并增设餐吧与舞台 [2] - 观坛露台每周一至五落日时分举办“观坛时光音乐会”,鼓励顾客参与,创造互动体验 [2]
上海老城改造融合多元业态,“夜游”热度高,拉动夜间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8-15 17:47
夜游市场热度 - 7月以来夜游相关搜索量和评论量显著增加 每逢周末出现搜索小高峰 [1] - 夜游搜索热度前10城市中 上海名列前茅 [1] 上海夜间经济业态创新 - 老工业遗存转型为夜间消费新地标 包含穹顶艺术中心 船坞剧场和滨水音乐厅等 [5] - 打造餐饮加摩天轮加现场演出的露台经济复合业态 打破夜经济等于大排档的刻板印象 [12] - 商圈提供延长营业时间 优化停车方案 配套夜间通道等措施以满足夜间消费需求 [14] 夜间消费表现与数据 - 某商场上半年客流量突破900万人次 同比提升15% [11] - 该商场夜食天台销售突破4500万元 [11] - 今年6月以来上海夜间消费总额超880亿元 [14] 夜间活动类型 - 夜间活动包括夜跑 滑板 小轮车 攀岩等多种运动形式 [3] - 船坞码头限时联名活动吸引大批游客拍照打卡 [7] - 夜间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为美食 露天广场结合霓虹灯牌和社交氛围 [9]
空中花园激活露台经济,双安商场焕新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8-10 21:38
露台经济热潮 - 北京商业市场掀起"露台经济"热潮 多家商场、餐厅和酒吧利用屋顶、露台空间打造特色消费场景 [1] - 开放式空间成为吸引客流的亮点 包括国贸商城观景餐吧、三里屯露天市集、双安商场"仰望花园"等 [1] 双安商场改造升级 - 外立面改造采用玻璃幕墙与陶板相结合的新设计 增加建筑通透感 [3][4] - 涉及商场70%经营区域 新引进品牌占比达40% 重点强化餐饮和休闲社交功能 [4] - 五层原先主要销售家居百货 现被十余家餐饮店取代 包括川菜、日料、西餐、烤肉等品牌 [4] - 餐饮区设置观景位 顾客可边用餐边欣赏三环街景 [4] - 内部通过绿植装饰、优化导视系统等措施 营造更舒适购物环境 [7] 仰望花园特色空间 - 屋顶改造为1600平方米的空中"仰望花园" 设置餐车、市集、绿植、露营区等区域 [3][5] - 打破"盒子"物理空间 将闲置区域转变为植物美学微度假场域 [7] - 提供"松弛社交"场景 未来将开展泡泡派对、随舞轰趴等活动 [7] 经营效果与未来计划 - 五层两家新开餐厅5月开业以来已实现盈利 超出经营者预期 [7] - 改造后商场吸引更多年轻人 同时保留附近居民情感连接 [7] - 预计9月启动停车楼改造工程 解决坡道过窄等问题 提升停车体验 [9]
挖掘露台经济,双安商场改造新增空中花园
新京报· 2025-08-09 15:24
商业空间改造 - 北京商业市场掀起"露台经济"热潮,多家商场、餐厅和酒吧利用屋顶、露台空间打造特色消费场景 [1] - 双安商场通过外立面更新、场景升级、业态优化,将老百货商场改造为社区生活体验空间 [1] - 商场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与陶板相结合的新设计,增加建筑通透感 [1][2] 业态调整与品牌引进 - 改造涉及商场70%的经营区域,新引进品牌占比达40% [2] - 五层原先主要销售家居百货,现被十余家餐饮店取代,包括川菜、日料、西餐、烤肉等品牌 [2] - 餐饮区设置观景位,顾客可边用餐边欣赏三环街景 [2] 屋顶空间利用 - 屋顶改造为约1600平方米的"仰望花园",设置餐车、市集、绿植、露营区等区域 [1][2] - 顶层从闲置区域转变为植物美学、生机盎然的微度假场域 [3] - 未来将推出泡泡派对、随舞轰趴等活动 [3] 顾客体验与服务升级 - 商场内部通过绿植装饰、优化导视系统等措施,营造舒适购物环境 [3] - 打造VIP体验空间"U悦堂",涵盖会员接待中心、VIP Room、多功能活动厅等功能模块 [4] - 多功能活动厅180平方米,最多可容纳60位顾客同时参与体验活动 [4] 后续改造计划 - 预计9月份启动停车楼改造工程,解决坡道过窄、转弯平台半径不足等问题 [4]
紫禁飞檐揽星河 金融笔墨绘新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9 06:13
北京东城区文旅发展 - 北京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推动文旅发展焕新活力,东城区作为核心承载区,依托故宫、王府井、隆福寺等文化地标,打造"文化金三角",培育"戏剧生活圈""露台经济"等新型消费场景 [1][3] - 东城区通过"故宫以东"品牌矩阵及中轴线申遗等项目,推动历史文脉与现代消费交织,目标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3] 华夏银行金融支持举措 - 华夏银行北京分行设立东城管理部,通过11家网点嵌入"十百千万"工程,为区域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绿色通道 [4] - 公司推出专项金融方案,整合银行信贷、消费金融等资源,串联故宫、前门、隆福寺等核心文旅场景,构建"金融+文化+消费"生态闭环 [4][6] - 针对文旅项目轻资产特点创新服务模式,成为东城文旅经济发展的"金融合伙人",2024年累计提供资金支持近1.5亿元 [3][5] 消费金融与场景创新 - 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围绕居民日常消费加大投入,上线"惠加油"功能触达超300万人次,联合商超推出满88元立减20元等活动 [5] - 在文旅产业领域,为中青旅提供4亿元授信,支持"保利文化"发展,为北京世园投资提供5000万元授信推动旅游区升级 [5] - 推出"大美华夏"信用卡品牌,针对高端消费场景提供单笔5折最高立减50元优惠,针对亲民场景提供单笔5折最高立减20元优惠 [6] 科技赋能普惠金融 - 依托微信支付生态实现"支付即优惠"全链路,消费者扫码支付可毫秒级立减,简化传统领券流程 [7] - 运用大数据与智能算法动态调整补贴策略,针对热门时段、新兴场景或特定群体精准加码优惠资源 [7] - 通过支付体验升级与动态补贴双向驱动,推动"露台经济"从概念转化为全民参与的消费热潮 [7] 未来合作方向 - 华夏银行将持续深化与东城区在"文化金三角"建设、文旅消费提振等领域的合作,助力打造"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旅消费新范式 [8]
城市“空中客厅”焕新 露台经济解锁消费新场景
消费日报网· 2025-05-28 10:41
露台经济兴起背景 -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土地资源稀缺 开发屋顶空间成为提升商业价值的重要途径 [3] - 消费升级背景下 消费者对个性化 体验化消费场景需求持续增长 [3] - 年轻消费者寻求与城市文化的深度链接 希望通过露台等空间感受城市独特韵味 [3] 典型城市案例 北京 - 全聚德前门店推出"望天儿"户外露台餐厅 融合北京传统文化与创新套餐 如"讲究双拼·瓷器对酌"等含经典烤鸭及冷热菜的组合 [1] - 设置打卡拍照背板及北京话解读专属书签卡片 强化京味文化体验 [1] 广州 - ICC环贸中心露台打造时尚娱乐地标 结合露天演唱会 美食与城市夜景 [2] 重庆 - 来福士探索舱·云端乐园提供云中漫步 云中飞跃等高空游乐项目 配合无人机表演 [2] 上海 - 静安区构建夜购 夜食 夜娱 夜动 夜秀五位一体的高空消费生态 [2] - 商业综合体将空置露台改造为情景式外摆区 通过沉浸式互动激发消费活力 [2] 行业发展趋势 - 露台经济从单一餐饮功能向休闲 娱乐 文化 商业多元空间升级 [3] - 城市利用区位优势与文化创意 将露台打造为"空中经济"新图景 [3]
青岛市市南区:节令消费活力全面释放
中国经济网· 2025-05-14 13:12
文旅市场消费趋势 - 青岛市南历史城区"五一"假期客流量达157万人次,日均超31万人次,同比增长19.88% [1] - 新潮业态如特色酒吧、清吧、音乐展演空间受年轻人追捧,热门店一座难求 [1] - 夜经济、露营经济、露台经济等新业态成为城市消费新亮点 [1] 夜经济发展 - 浮山所市集海鲜摊位人气旺盛,现买现加工模式搭配青岛啤酒(600600)形成特色消费场景 [2] - 夜生活带动餐饮消费,游客对"啤酒+海鲜"组合消费体验评价较高 [2] 露营经济崛起 - "露营+"多元业态兴起,包括美食、景区、民宿、研学等组合模式 [2] - 第三海水浴场因城市景观优势成为热门露营地 [2] - 露营用品销量显著增长,帐篷等装备需求旺盛,线上闪购渠道助力外地游客消费 [2]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市南区将加大对夜经济等新业态支持力度,完善基建和消费环境 [3] - 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夜经济、露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新消费动能 [3]
微风露台品人生
经济日报· 2025-05-11 07:04
城市更新与露台经济 - 红桥市场顶层焕新升级打造观坛艺术空间 以"艺术+场景+社交"为核心理念 形成多元复合文化艺术空间 [1] - 观坛艺术空间通过露台场景实现"沉浸式美好体验"功能 兼具网红打卡与生活场域属性 提供画展/非遗/讲座等多元消费场景 [1] - 露台经济通过场景与情绪价值双驱动 重构商业空间并延展消费时空 成为城市空间消费新价值载体 [1] 政府文旅项目规划 - 东城区启动"微风露台计划" 锚定五一/暑期等消费旺季 覆盖中轴线及五大商圈 联合300余家特色露台进行连续推广 [2] - 首批精选30余处优质露台绘制打卡图鉴 后续将发布酒店/文创艺术/餐饮酒吧三大主题产品图鉴 构建城市文化消费复合场域 [2] - 项目定位"慢品东城 快意人生" 通过露台场景实现历史与现代融合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特色场景 [2][3] 平台与消费趋势洞察 - 小红书参与露台经济建设 认为该项目契合"触摸历史+拥抱当下"需求 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的创新支点 [2] - 年轻消费者趋向"轻快游"模式 通过门窗/露台等场景实现文化链接 旅行决策周期缩短且更注重自我充电 [3] - 消费行为呈现"快出发慢感受"特征 2023-2025年持续深化慢体验需求 推动场景化细分消费发展 [3] 商业模式创新 - 观坛艺术空间利用天坛景观资源 将600年古建景观转化为商业空间溢价要素 实现传统文化资源商业化变现 [1] - 东城区探索"文化+"模式 通过露台小切口植入文艺气息 联动文化地标/商圈/社区构建艺术与烟火气共生的消费生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