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

搜索文档
私募爆雷!涉嫌非法吸存被警方抓获,美女高管失联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10:40
【导读】含德基金涉嫌非法吸存,美女高管失联,公司已注销私募登记 中国基金报记者 林雪 近日,一桩私募基金涉嫌非法吸存案引发市场关注。 9月初,滨城公安发布通告,破获上海含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含德基金) 滨州分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犯罪嫌疑人马某飞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今年6月,济南高新分局就曾发布公告称,经侦查发现,含德基金的相关嫌疑人未经金融部门 批准或许可,以数十家有限合伙企业的名义,面向不特定客户签订入伙协议,进行非法集 资。 含德基金涉嫌非法吸存 相关人员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平安滨城"微信公众号近期发布的《关于上海含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滨州分公司涉 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通告》称,近日,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破获含德基金滨州分公司 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犯罪嫌疑人马某飞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今年6月,济南高新分局发布公告称,含德基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已由济南市公安局高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立案侦查,现正对含德基金及其关联公司展开全面调查,含德基金各 分公司所在地公安机关也依法分别立案侦查,对分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公安机关正 全力查清犯罪事实,相关 ...
私募爆雷!涉嫌非法吸存被警方抓获,美女高管失联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10:32
【导读】含德基金涉嫌非法吸存,美女高管失联,公司已注销私募登记 近日,一桩私募基金涉嫌非法吸存案引发市场关注。 9月初,滨城公安发布通告,破获上海含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含德基金)滨州分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犯罪嫌疑人马某飞已 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今年6月,济南高新分局就曾发布公告称,经侦查发现,含德基金的相关嫌疑人未经金融部门批准或许可,以数十家有限合伙企业的名义,面向不特定客 户签订入伙协议,进行非法集资。 含德基金涉嫌非法吸存 相关人员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平安滨城"微信公众号近期发布的《关于上海含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滨州分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通告》称,近日,滨州市公安局滨城 分局破获含德基金滨州分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犯罪嫌疑人马某飞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今年6月,济南高新分局发布公告称,含德基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已由济南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立案侦查,现正对含德基金及其关联 公司展开全面调查,含德基金各分公司所在地公安机关也依法分别立案侦查,对分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公安机关正全力查清犯罪事实,相关嫌疑 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民生银行泰安高新社区支行举办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9-03 10:02
活动概述 - 民生银行泰安高新社区支行开展以"远离非法集资 拒绝高利诱惑"为主题的金融宣传活动[1] - 通过面对面讲解、案例剖析和资料发放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及商户普及金融知识[1] 宣传内容 - 揭露非法集资常见套路:以养老投资、虚拟货币、区块链等新概念为幌子[1] - 强调非法集资典型特征:承诺保本高息、短期暴富等诱惑[1] - 举例说明:以投资养老院名义承诺交10万元可优先入住且每年获得8%利息的诈骗案例[1] - 普及非法集资法律后果: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责任自负[1] 宣传方式 - 发放《防范非法集资手册》等宣传资料[1] - 使用接地气的语言进行案例讲解[1] - 走进周边商铺、菜市场等场所开展针对性宣传[1] - 引导居民建立家庭防线,向家人朋友传播防范知识[1] 居民反馈 - 有居民反映曾遭遇上门推荐收益比银行高数倍的理财产品[1] - 工作人员建议对不确定投资应先与家人商量或咨询正规金融机构[1]
拔萝卜带泥!逃往美国的恒大“二把手”,邻居竟是另一个潜逃富豪
搜狐财经· 2025-08-27 19:10
公司财务造假与资金挪用 - 恒大2020年虚增收入3501.57亿元,虚增利润512.89亿元 [8] - 夏海钧抛售恒大物业及汽车股份套现近12亿元 [10] - 夏海钧妻子在美国持有三处房产、四辆汽车及信托资产总价值2400万美元 [12] 非法集资与资产转移 - 陈炫霖累计非法集资超300亿元,案发时未偿还投资者资金超130亿元 [22] - 陈炫霖向海外转移资金53亿元人民币 [22] - 陈炫霖曾向贾跃亭汽车项目投资1000万美元 [27] 高管行为与法律追责 - 夏海钧被香港法院冻结资产并要求9月17日回法庭聆讯 [14][40] - 陈炫霖被国内警方立案侦查且被国际刑警发布红色通缉令 [38] - 中国通过"猎狐行动"及国际司法合作加强追逃追赃力度 [40] 企业运营与市场影响 - 恒大2008年香港上市失败时营收为25亿元 [6] - 恒大2009年港交所上市当日市值达705亿港元 [6] - 陈炫霖2018年通过收购掌握上市公司上工申贝控制权 [18] 跨境资产隐匿与逃逸方式 - 陈炫霖通过香港非法组织以10万港元偷渡至泰国后转赴美国 [24] - 夏海钧与陈炫霖均藏匿于美国加州尔湾豪宅区 [12][24][29] - 加州豪宅区成为外逃人员聚集地因华人社区封闭且法律体系差异 [29]
华商基金:“非法集资”套路深 “完整骗局”大起底
新浪基金· 2025-08-26 07:27
专题:基金行业在行动 THE 1 利用一切资源把声势做大。非法集资人通常会举办 各种造势活动,比如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现 场观摩会、体验日活动、知识讲座等;组织集体旅 游、考察等,赠送米面油、话费等小礼品;大量展 示各种或真或假的"技术认证" "获奖证书" "政 府批文";公布一些领导视察影视资料,公司领导 与政府官员、明星合影;故意把活动选在政府会议 中心、礼堂进行,其场面之大、规格之高极具欺骗 性。 官方网 山东 ( 想方设法套取你口袋里的钱。非法集资人通过返 点、分红,给参与人初尝"甜头",使其相信把钱 放在他那儿不仅有可观的收入,而且比放在自己口 袋里还安全,参与人不仅将自己的钱倾囊而出,还 动员亲友加入,集资金额越滚越大。 影四线字。 跑尾 非法集资人往往会在"吸金"一段时间后跑路,或 者因为原本就是"庞氏骗局"人去楼空,或者因为 经营不善致使资金链断裂。集资参与人遭受惨重经 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 EX 3 Ho ES FEE FIF RE STAFF PM FINE and 電路漆 F 99 可 fil 国优 置 非法集资人会编织一个或多个尽可能" 高大上 "的 项目。以"新技术"、"新革命 ...
审讯室的故事:云端上的牛|明辨是“非”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20:05
节目背景 - 中国经济网在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下推出《明辨是"非"》系列短视频节目 [1] - 节目以典型非法集资案例为题材,旨在普及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知识并提升全民风险意识 [1] 案例内容 - 某公司通过"云养牛"APP实施非法集资,宣称牧场养殖规模超万头牛并承诺年化24%高收益 [2] - 实际调查显示支撑千万级资金盘的牧场仅饲养百余头牛,且通过不断更改耳标编号进行造假 [2] - 案件典型特征包括分红逾期、平台资金冻结等风险信号 [2] 风险警示 - 节目强调"非法集资是陷阱,高利保本别相信"的核心警示标语 [2] - 通过具体案例揭示非法集资常见手法:虚构标的规模、承诺超高收益、后期资金链断裂 [2]
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守护群众"钱袋子"
齐鲁晚报· 2025-08-15 11:31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常态化宣传教育活动提升老年群体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主动承担金融知识普及责任 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1] - 公司成功拦截养老投资骗局 通过专业风险识别和暖心服务守护客户财产安全 典型案例显示六旬客户险些陷入非法集资陷阱[2] - 公司构建四重金融安全防线 包括警惕免费馅饼 破除保本神话 提升金融素养 善用专业资源 并通过百场宣讲活动发放超万份防范手册[3] 行业趋势 - 老龄化进程加速推动养老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1] 公司行动 - 开展防非拒非宣传教育活动 帮助群众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1] - 客服中心通过老年人专属服务区提供一杯水一句问候的暖心服务 成功劝阻客户退保投资非法项目[2] - 风险防控专家总结非法集资三大陷阱:情感渗透以免费旅游养生讲座为噱头 虚假包装虚构政府背书国际项目 高息诱饵承诺保本高息短期回本[2] - 进社区进乡村进养老院开展百场金融知识宣讲 发放超万份防范非法集资手册[3] - 用实际行动践行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核心工作[3] 风险特征 - 非法集资案件精准针对老年人心理特点 利用免费活动博取信任 虚构项目实施诈骗[2] - 不法分子通过小恩小惠降低警惕性 辅以托儿现身说法 利用老年人追求资产增值心理实施诈骗[2] 防护措施 - 对陌生人异常热情组织免费活动的机构保持理性判断 不轻信免费午餐背后利益链[3] - 牢记收益与风险并存 任何宣称零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均涉嫌违法[3] - 主动关注监管部门风险提示 通过正规渠道获取金融知识[3] - 投资前与家人商量并咨询持牌金融机构专业人员 发现异常及时拨打110报警[3]
这些诱惑,你警惕了没?!!
搜狐财经· 2025-08-13 10:44
虚拟货币非法集资骗局 - 不法分子利用境外服务器设立"通某银行"投资平台,以存储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为名,承诺日息千分之一至千分之八的高额回报和推荐返利 [2] - 该平台吸引59名投资者参与,吸收资金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后平台关闭无法登录,虚拟货币被强制转化 [2] - 法院认定被告人李某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扰乱金融秩序 [2] - 此类骗局利用区块链等时髦概念作幌子,实为庞氏骗局,普通投资者需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7] 培训名义的诈骗局 - 个别用人单位以保证就业为诱饵,要求求职者自费参加岗前培训或通过贷款支付培训费用 [4] - 培训结束后用人单位往往难以兑现高薪就业承诺,导致毕业生身负高额借贷 [4] - 毕业生需谨慎核查中介机构或企业的合规性,避免签署含有贷款内容的培训协议 [6] 经济犯罪共性特征 - 犯罪手段利用人们的贪欲和侥幸心理,承诺高回报、零风险等不切实际的利益 [1][9] - 非法集资常以虚拟货币、区块链等新兴概念包装,实则不受法律保护 [7][9] - 群众需提高警惕,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举报 [9]
审讯室的故事:消失的黄金|明辨是“非”
中国经济网· 2025-08-12 20:27
节目背景与目的 - 中国经济网在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下推出系列宣传教育短视频节目《明辨是"非"》[1] - 节目以典型非法集资案例为题材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知识普及和风险警示[1] - 旨在提升全民"防非"意识和能力[1] 案例模式与手段 - 珠宝公司通过"存金生息"和"预定金条"为噱头进行非法集资[2] - 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吸金数千万[2] - 线下门店以年化收益率9%的回购合同吸引投资者[2] - 线上商城以托管黄金"稳赚不赔"口号吸引投资者参与[2] 风险暴露与后果 - 金价骤跌导致公司关门和客服失联[2] - 投资者成为"黄金迷局"牺牲品[2] - 托管黄金出现"失踪"谜团[2] - 保值梦最终转变为破财局[2] 节目宣传信息 - 节目强调"非法集资是陷阱,高利保本别相信"的风险警示[4] - 节目时长4分27秒[3] - 节目结尾标注责任编辑信息[5]
银保监会:继续严打非法集资
新华网· 2025-08-12 14:27
同时,会议要求,将全力追赃挽损作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提升挽损质效,尽可能减少群众损失。 高度重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从严从实做好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排查整治各项工作。坚持科技防 非、以网治网,全面实现国家监测平台与地方监测平台互联互通,加强风险源头管控。持续深入推进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落实,提升依法打非处非能力。 【纠错】 【责任编辑:刘睿祎】 《经济参考报》记者21日从银保监会获悉, 2022年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日前以电视电话形 式召开。会议指出,2021年以来,全国处非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防 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落地见效,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初步建成全国监测预警"一张 网",深入推进防非宣传教育,非法集资风险防控取得明显进展。但当前非法集资风险形势依然复杂严 峻。2022年打非处非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紧扣防反弹、保稳定中心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加强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着力遏制增量、消化存量、管控变量。 会议强调,要继续对非法集资保持严打态势,形成有力震慑。紧盯养老、投融资等重点领域,稳妥 有序出清风险。持续深入开展重点案件督办,按照"三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