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诈骗

搜索文档
“迪拜黄金交易所”暴雷前48小时:18亿稳定币被转移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07 23:04
DGCX鑫慷嘉骗局 - 平台在崩盘前48小时内将价值18亿USDT(约129亿元人民币)转移至开曼群岛空壳公司[1][28][30] - 宣称是迪拜黄金交易所分站,但母公司DMCC否认关联[4][6][7] - 会员数量达200万,主要针对三四线城市个体户、宝妈及中老年人[8][24][33] - 通过虚构原油期货投资、层级传销及虚假豪车奖励吸引投资者[16][25] - 头部人员抽佣50%,提现手续费从5%升至10%,资金通过混币器洗白[35] 公司背景与操作手法 - 2021年由黄鑫、邵馨慷等注册贵州鑫慷嘉,2024年法人变更为实缴0元的刘海亮[10][11] - 利用20万元油品设备交易作为背书,数据迁移至美国IP地址平台[13][14] - 崩盘前一周每日仍有1.2亿元资金流入[21] 历史类似案例 - 张誉发通过MBI平台诈骗超1000亿元,3万会员受骗,2024年被引渡至中国[41][42][52] - 林强的"和合系"暴雷,涉及52.56亿元未兑付,境外卷款989亿元后被捕[57][62][64] 行业风险事件 - 贵州中天金融负债1516亿元,资不抵债但持有两张金融牌照[67][69][70] - 广州网约车平台暴雷致司机无法提现,家政平台因资金链断裂停运[76][78][79] - 健身馆、美容店等通过会员储值卡模式跑路,涉案金额数千至数万元[80] 行业共性特征 - 诈骗平台多伪装成国际机构或高收益项目,利用信息差吸引投资者[39][49][50] - 资金转移至境外空壳公司或通过虚拟货币洗钱是常见手法[28][35][64]
贵州金融巨头鑫慷嘉48小时卷走129亿,200万投资者血本无归
搜狐财经· 2025-07-06 21:04
前言 6月26日,当200万投资者还在憧憬高额回报时,贵州金融界龙头企业鑫慷嘉的服务器悄然关闭。 谁能想到,短短48小时内,幕后黑手已经用比特币洗钱技术,把129亿元偷偷转到了海外空壳公司。 这套跑路方案到底有多狡猾?这些钱还能追回来吗? 作者-山 48小时惊天大逃亡 你敢信吗?129亿就这么没了。6月26日到28日,这关键的48小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从比特币兑换到混币器洗白,再到开曼群岛分散存储,整个转移过程就 像一场精心编排的魔术表演。 说起这帮骗子的手法,那真是比变魔术还神奇。他们先把资金兑换成比特币,这玩意儿就像数字世界里的黄金,既值钱又难追踪。 传销帝国的华丽包装 说起来,这帮骗子的演技真是没话说。从迪拜黄金的金字招牌,到中石油合作的虚假背书,再到团长模式的疯狂扩张,每一个环节都踩在了人性贪婪的痛点 上,让人一步步走进他们设好的圈套。 接着呢,这些比特币被送进了一个叫Tornado Cash的混币器,就像把脏衣服扔进洗衣机,出来的时候就干干净净,谁也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了。 最狡猾的是,他们把这些"洗干净"的钱分成几十份,像撒胡椒面一样撒到开曼群岛的各个空壳账户里。 你说这得提前筹划多久啊?光是注册这些 ...
法院发布“金融黑洞”警示
第一财经· 2025-06-13 22:29
非法金融活动案例 - 被告人张某清等人通过不具备合法手续的公寓项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造成112名投资人实际损失2750余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至四年不等并处罚金[1] - 公寓项目采用委托经营管理收租模式的高额收益对社会公众存在潜在利诱性,一旦项目无法交付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 -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醒公众投资公寓项目需审查相关证件和合法手续,跟进建设进度以防陷阱[2] 贷款诈骗案例 - 被告人季某元伙同他人通过虚构流水、包装征信等方式骗取车贷86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至二年并处罚金[2][3] - 犯罪分子利用"背贷人"套取车贷,背贷人仅获少量资金却背负巨额债务并面临刑事处罚[3] - 法院认定明知使用不正当手段骗取贷款仍参与的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3]
法院发布“金融黑洞”警示:小心“包租”公寓变陷阱、“背贷人”沦为帮凶
第一财经· 2025-06-13 19:47
非法金融活动案例 - 被告人张某清等人通过不具备合法手续的公寓项目非法集资,采用租赁及合作经营合同方式出售公寓使用权,承诺售后包租和固定收益,造成112名投资人实际损失2750余万元 [1] -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认定张某清等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至四年不等,并处罚金四十万元至二十五万元不等,追缴违法所得发还集资参与人 [1] - 公寓项目委托经营管理收租模式的高额收益对社会公众存在潜在利诱性,但项目出现问题无法交付时,涉案资金往往无法退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 公寓项目投资风险 - 投资公寓项目需谨慎审查相关证件,确认是否有改建公寓的合法手续,及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防止掉入陷阱 [2] - 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公寓项目逐渐吸引公众关注和投资,但非法集资行为可能扰乱金融秩序 [1][2] 贷款诈骗案例 - 被告人季某元伙同苏某明等人通过贷款买车再出售套现的方式骗取金融机构贷款,造成贷款本金损失86万余元 [2] -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认定苏某明、季某元构成贷款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和二年,并处罚金三万元和二万元 [3] - 犯罪分子利用"背贷人"套取车贷,"背贷人"仅获得少量资金却背负巨额债务,并可能沦为骗取贷款的帮凶 [3] 金融诈骗手法 - 非法集资手法包括打造样板间、电话宣传、签订租赁及合作经营合同等方式吸引公众投资 [1] - 贷款诈骗手法包括虚构流水、包装征信、以个人名义贷款购车后出售套现 [2][3]
“日结高薪”等已成金融诈骗新幌子,学生群体被诈骗团伙关注
贝壳财经· 2025-05-15 22:40
针对中学生群体,据北京金融监管局介绍,有不法分子利用中学生群体对偶像文化、二次元文化的热 爱,以"免费领取周边产品""解锁隐藏内容"为噱头,引诱中学生加入QQ群、微信群等特定社交群体, 并通过在群里营造"限时抢购低价物料"紧张情绪,骗取中学生支付所谓的"入场费"或"保证金"。不法分 子甚至还会诱导中学生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恶意软件,通过控制手机账户向不法分子账户转账,谋取不 正当利益。 针对大学生群体,不法分子则以"轻松赚钱""日结高薪"为幌子,吸引大学生参与刷单兼职。初期利用小 额返利骗取大学生信任,随后以大额返利任务诱骗大学生垫付大额资金,并借"任务未完成""系统故 障"等理由,拒绝退款、卷款跑路。个别大学生在筹集资金过程中,还存在向亲朋好友借款、向网贷平 台借贷等情形,导致负债累累、征信受损等不良后果。 针对留学生群体,现在发现的情况是,不法分子会假冒使领馆、公检法、金融监管等工作人员,谎称留 学生"涉嫌洗钱""签证异常"等,利用留学生孤身海外、心理脆弱的特点进行恐吓,要求其通过大额转账 等方式证明其清白,并要求阻断其与外界沟通,防止相关部门及时阻止或追回。同时,在留学生切断联 系过程中,不法分子还会趁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