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D视觉
icon
搜索文档
奥比中光(688322):3D龙头高歌猛进,多传感器融合筑牢护城河壁垒
东吴证券· 2025-08-18 16:32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维持奥比中光-UW(688322)"买入"评级 [1]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分别为10.62亿元(+88%)、15.10亿元(+42%)、22.34亿元(+48%)[7][90]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S分别为30/21/14倍,高于可比公司虹软科技(19.3/15.1/12.3倍)和寒武纪(23.9/15.4倍)[93] 3D视觉技术优势 - 3D视觉本质是高精度三维空间测量仪,直接获取深度信息,解决2D视觉在遮挡关系/弱光环境/空间定位等场景的缺陷 [7][15][18] - 技术路径包括结构光、ToF等,2024年后在AMR/人形机器人/3D打印等场景成为刚需 [7][37] - 硬件成本约300-600美元(毛利率65-80%),算法温漂补偿等软件构成核心壁垒 [63][50][58] 行业增长前景 - 中国3D视觉市场规模从2022年18.4亿元(占机器视觉10.8%)进入爆发期 [31][36] - 人形机器人领域:假设10%/20%/5%替代率对应190亿美元市场空间(400美元/模组) [68][70] - 智能割草机领域:欧美渗透率达15%时对应84亿美元市场 [72][74] - AMR领域:25%替代率对应275亿美元市场 [76][80] 财务预测 - 2025年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1.58亿元(+350.7%),2027年达5.09亿元 [1][92] - 生物识别业务2025-2027年收入4.4/5.8/8.2亿元(CAGR 42%),AIoT业务3.3/6.1/9.1亿元(CAGR 50%) [89][92] - 2025年毛利率提升至42.3%,研发费用率稳定在20%左右 [92]
奥比中光(688322):UW2025 半年报点评:业绩超预期,3D视觉业务加速成长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13 16:0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上调至94.48元 [2][12] - 当前股价为79.98元,目标价隐含18%上行空间 [12] 核心财务数据与预测 - **营收增长**:2025H1营收4.35亿元(同比+104.14%),2025Q2环比+27.92%至2.44亿元 [12] - **净利润**:2025H1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扭亏),Q2环比+47.54%至0.36亿元 [12] - **未来预测**:2025-2027年营收预测上调至9.48/14.72/19.40亿元(原8.87/12.76/15.50亿元),EPS上调至0.33/0.96/1.52元(原0.20/0.40/0.67元) [12] - **盈利能力**:2025-2027年销售毛利率43.8%/45.0%/44.9%,ROE提升至4.5%/11.4%/15.3% [5][13] 业务亮点与成长驱动 - **3D视觉技术**:推出Pulsar ME450(国内首款多模式dToF激光雷达)和Gemini 345Lg(户外机器人双目3D相机) [12] - **机器人应用**:覆盖服务/工业/人形机器人,提供单目/双目结构光、iToF等传感器方案 [12] - **三维扫描业务**:合作创想三维发布Otter Lite/Raptor Pro新品,全球3D扫描仪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49亿美元增至2030年88亿美元 [12] 市场表现与估值 - **股价表现**:12个月绝对涨幅235%,相对指数超额收益206% [10] - **估值水平**:2025年40×PS(行业平均33.51×),对应P/E 239.69×/83.52×/52.76×(2025-2027年) [5][12][14] - **市值数据**:总市值32.08亿元,市净率10.9倍 [6][7] 行业与催化剂 - **行业趋势**:具身智能机器人和AI端侧硬件升级推动3D视觉需求 [12] - **催化剂**: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3D打印渗透率提升 [12]
机器人的眼睛:3D视觉
2025-08-12 23:05
行业与公司 **行业**:3D视觉技术行业 **公司**:奥比中光、英特尔(RealSense系列)、康耐视、奥特凌光、海康机器人、奥普特 核心观点与论据 3D视觉技术路线及特点 - **双目视觉**:基于视差原理,成本低但易受环境光影响且算法复杂[1][3][4] - **结构光**:抗干扰性强但远距离效果差,适用于中近距离测量[1][3][4] - **TOF(Time of Flight)**:结构简单但分辨率低,适合短距离高精度测量[1][3][4] - **激光雷达**:探测距离远但成本高,像素范围低[1][3][4] 技术融合应用 - 双目视觉与结构光结合可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准确性[1][5][6] - 高级自动驾驶或工业机器人系统可能同时采用TOF与激光雷达[1][5][6] 机器人视觉技术路线优缺点 - **飞行时间法**:高精度计时系统,误差可能达米级[7] - **相位差法**:功耗高且深度分辨率较差[7] - **激光雷达**:综合结构光和飞行时间法,价格高[7] - **双目结构光**:成本低但信息量有限[7] 硬件核心部件 - 镜头、光源和相机[8] - 双目相机不需要主动光源,其他三种需要[8] 3D视觉算法处理 - 包括深度感知、3D建图和语义理解[9][10] - AI技术降低点云处理难度,多采用transform或CNN架构[9][10] 市场规模与需求 - 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超1,000亿人民币,中国市场约200亿人民币[1][11] - 工业领域需求集中在识别、定位、测量和检测,检测需求最高[12] - 消费级市场如Face ID和人脸支付推动3D视觉发展[11][13] 国产替代方案 - 奥比中光性能不输海外产品,逐步替代英特尔RealSense系列[14][15][16] - 国内主要供应商包括奥比中光、康耐视、奥特凌光和海康机器人[17] 机器人领域应用 - 双目结构光模组单台机器人成本约3,000-5,000元人民币[18] - 每台机器人通常需要3-5个模组,未来需求可能增长[18] 市场趋势 - 3D视觉技术市场预计持续扩容,奥比中光因稀缺性受关注[19]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内机器人行业逐步转向国产方案,奥比中光是主要供应商之一[16] - 工业级企业如奥普特开始向消费级市场转换[17] - 机器人视觉传感器配置通常为头部和胸部各一个,高需求场景可能增至5-10个[16] 无关内容 - 培训框架第四讲内容(与3D视觉无关)[20][21]
世界机器人大会引爆3D视觉革命,空间智能成焦点​~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8-11 13:45
三维感知技术趋势 - 全球首款千元级空间记忆模组MindPalace Odin1亮相,可实时生成三维点云模型,融合多模态传感器与自研MindSLAM算法 [2] - 第三代多维触觉传感器PX-6AX-GEN3实现每秒百万次采样频率,输出15维力觉数据 [2] - 3D激光雷达Pulsar ME450与双目相机Gemini 345Lg具备超宽温域和抗干扰性能 [2] - 三维重建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成为机器人感知世界的新基建 [2] 激光扫描技术突破 - D-H100手持激光扫描仪实现120米超远距厘米级精度扫描,搭载LiDAR SLAM与双频GNSS天线 [4] - 设备重量仅1.83kg,效率提升300%,可在复杂环境中实时输出高精度点云 [4] - 激光扫描技术正与机器人深度绑定,可应用于灾区数字孪生、化工厂巡检、咖啡机器人路径优化等场景 [4][5] GeoScan S1产品亮点 - 国内最强性价比实景三维激光扫描仪,首发价19800元起 [7][14] - 每秒20万级点云成图,70米测量距离,360°全域覆盖,支持20万平米以上大场景 [7] - 轻量化设计仅1.9kg(含电池),续航3-4小时,配备5.5寸触控屏 [25] - 多传感器融合包括RTK、3D激光雷达、9DOF IMU、双广角相机等 [18] 技术参数 - 相对精度优于3cm,绝对精度优于5cm [25] - 采用Intel N5095处理器,4核2.0GHz,16G内存/256G存储 [25] - 支持pcd、las、ply等多种数据格式导出 [25] - 微秒级同步技术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33][34] 应用场景 - 适用于写字楼、停车场、工业园区、隧道、森林、矿场等复杂环境 [39][48] - 支持跨平台集成,适配无人机、无人车、机械狗、人形机器人等多种负载平台 [45] - 3D高斯模块可选配,实现高保真实景还原 [52] 产品版本 - 基础版19800元,深度相机版23800元 [60] - 3DGS在线版39800元(含云服务),离线版67800元 [60] - 提供1年售后服务 [65]
奥比中光20250715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公司 奥比中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技术优势**:奥比中光是国内唯一实现深度相机全流程自研的公司,从芯片到算法均自主研发,在一致性和降本方面有明显优势,且产品已开始引领全球技术水平,如在测量范围、分辨率、精度和功耗等方面优于英特尔 RealSense,价格有至少 20%的优势 [2][4][12] - **生态合作**:通过与英伟达、李飞飞等建立生态合作关系,扩大在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业务规模,巩固技术领先地位,提升市场影响力,促进产品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2][5] - **收入增长预期**:未来几年预计迎来收入爆发式增长,2025 年预计收入达 8 - 10 亿元,较 2024 年增加约 2 亿元,增长来自创想 3D 扫描仪及下游机器人订单增长 [2][6] - **收入来源**:主要收入来自 3D 视觉模组、终端产品模组等,生物识别占比 40% - 50%,Aiot 占比超过 50%,未来增长点集中在 Aiot 和工业应用领域 [2][7] - **市场份额**:国内机器人公司采用奥比中光深度相机方案的渗透率达 70% - 80%,国内市场份额主要由其占据,北美和欧洲市场有被替代趋势,预计长期市场空间可达千亿级别,中短期可达 500 亿左右,有望长期保持 30% - 50%的市占率 [2][9][13] - **盈利预期**:2025 年预计利润 7000 万元,2026 年有望超 3 亿元,2027 年或达 5 亿元以上,利润增速显著,长期看好其市值有望达 500 亿元 [4][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人才激励**:前几年发放接近 10 亿元激励费用挽留核心研发人才,虽导致前期利润为负,但确保技术领先,目前股权支付费用逐渐归零,核心技术成熟,利于控制成本和提升盈利能力 [8] - **机器人价值量**:目前单个机器人价值量在 5000 - 10000 元之间,每个摄像头成本约 2500 元,一个机器人通常用 2 - 4 个摄像头,高端型号用 6 - 8 个,随生产规模扩大摄像头价格可能下降,但每台机器人使用摄像头数量或增加,提升整体价值量 [10] - **深度相机优势**:相比特斯拉 2D 方案,深度相机有更高性价比和更低算力要求,大多数公司采用 3D 深度相机更具优势,长期来看深度相机渗透率和市场占有率将提升 [11][16] - **市场表现**:绑定微软、英伟达和李飞飞等,英伟达机器人平台被全球 80%以上机器人研发团队使用,该平台唯一推荐使用奥比中光深度相机,李飞飞实验室也采用其产品进行研究,增强品牌效应和客户拓展优势 [15]
从25年顶会论文方向看后期研究热点是怎么样的?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06 16:44
计算机视觉与自动驾驶研究热点 - 2024年CVPR和ICCV两大顶会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四大领域:通用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相关、具身智能、3D视觉 [2] - 通用计算机视觉细分方向包括diffusion模型、图像质量评估、半监督学习、零样本学习、开放世界检测等 [3] - 自动驾驶领域聚焦端到端系统、闭环仿真3DGS、多模态大模型、扩散模型、世界模型、轨迹预测等技术 [3] - 具身智能领域重点研究方向为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零样本学习、机器人操作、端到端控制、sim2real迁移、灵巧抓取等 [3] - 3D视觉领域热点包括点云补全、单视图重建、3D高斯泼溅(3DGS)、3D匹配、视频压缩、神经辐射场(NeRF)等 [3] 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方向 - 自动驾驶核心技术涵盖大模型应用、VLA系统、端到端解决方案、3D高斯泼溅(3DGS)、BEV感知、多传感器融合等 [4] - 具体技术分支包括毫米波雷达与视觉融合、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多传感器标定、车道线检测、在线地图构建、Occupancy网络等 [4] - 决策规划领域涉及高性能计算、语义分割、轨迹预测、世界建模、3D目标检测等关键技术 [4]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技术 - 具身智能核心方向包括视觉语言导航、强化学习、Diffusion Policy、具身交互、机器人位姿估计等 [4] - 机器人控制技术覆盖运动规划、双足/四足机器人控制、遥控操作、触觉感知、SLAM等 [4] - 零样本学习在具身智能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4] 3D视觉与通用CV技术 - 3D视觉关键技术包含点云处理、3D高斯泼溅(3DGS)、SLAM等 [4] - 通用计算机视觉持续关注diffusion模型、图像质量评估、半监督学习等基础方向 [4] - 零样本学习在通用CV和具身智能领域均具有交叉应用 [3][4] 学术成果与科研支持 - 自动驾驶领域已有2篇论文被CVPR 2025收录 [3] - 科研支持范围覆盖自动驾驶顶会(CCF-A/B/C)、SCI各分区期刊、EI/中文核心等 [4] - 技术支持方向包括毕业论文、申博研究、学术竞赛等应用场景 [4]
ArtGS:3DGS实现关节目标精准操控,仿真/实物双验证性能SOTA!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7-04 17:48
研究背景与出发点 - 关节目标操作是机器人领域的关键挑战,核心难点在于复杂的运动学约束和现有方法有限的物理推理能力 [3] - 传统方法如端到端强化学习或模仿学习需要大量数据但常因缺乏物理知识导致动作违反约束 [3] - 3D视觉方法如GAMMA、RPMArt存在点云稀疏性、无序性和时间一致性不足的问题 [3] - 提出ArtGS框架通过扩展3D高斯溅射整合视觉-物理建模,优化关节骨骼参数保证物理一致性 [3] 核心框架与技术细节 - ArtGS包含三个关键模块:静态高斯重建、VLM基于骨骼推理、动态3D高斯关节建模 [4] 静态3D高斯重建 - 通过3D高斯溅射从多视图RGB-D图像重建高保真3D场景,场景表示为3D高斯球集合 [5] - 利用URDF文件和改进的Denavit-Hartenberg正运动学构建变换矩阵控制高斯点运动 [5] VLM基于骨骼推理 - 借助微调的视觉-语言模型InternVL-2.5-4B初始化关节参数估计 [6] - 通过3DGS新视图合成能力生成目标正视图辅助VLM输出视觉问答结果 [6] - 对旋转关节和移动关节分别采用PCA和边界框叉积方法估计初始关节参数 [8][9] 动态3D高斯关节建模 - 通过阻抗控制实现机械臂与环境的交互,结合微分渲染优化关节参数 [10] - 高斯点的均值和旋转因子通过线性混合蒙皮变换到关节空间 [10] - 通过最小化包含L1损失、结构相似性损失和正则化项的损失函数优化关节参数 [10]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关节参数估计 - ArtGS在关节轴误差和关节原点误差上显著低于ANCSH、GAMMA、Ditto等方法 [12] - 例如在洗碗机上ArtGS的AE为3.01°、OE为2.17cm,远低于ANCSH的15.32°和9.26cm [13] 关节目标操作 - 模拟环境中ArtGS操作成功率达62.4%-90.3%,显著高于TD3的3.1%-6.6%和Where2Act的8.4%-11.2% [14][15] - 真实世界实验中ArtGS对抽屉操作成功率达10/10,对柜子达9/10 [17] 关键能力验证 - ArtGS能通过3DGS可微分渲染优化参数,即使VLM初始轴估计误差超过20°仍能提升操作成功率 [19] - 具备跨机械臂适应性,能精确重建Franka、xArm7等不同机械臂 [19] 总结与展望 - ArtGS将3D高斯溅射转化为关节目标的视觉-物理模型,提升优化效率并解决遮挡问题 [20] - 未来方向将扩展至更复杂场景,提升对多关节、高动态目标的建模与操作能力 [21]
从看见到看懂 机器人之“眼”看世界
金融时报· 2025-06-30 20:22
3D视觉技术与机器人产业 - 奥比中光展示的机械手可在3D视觉下实现360度灵活抓取 体现精密机械与人类意识的协作 [1] - 机器人需要AI视觉与3D视觉获取环境感知能力 实现从"看见"到"看懂"的跨越 [1] - 政策明确推动机器视觉与机器人技术融合 覆盖教育、物流等应用领域 [2] 行业发展趋势 - 机器人被视为3D视觉技术最重要的应用载体 行业专家预测机器人将成为增长最快领域 [3] - 中国服务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市场中 奥比中光市占率超70% [3] - 2025年中国视觉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1873亿元 3D视觉技术需多学科深度耦合 [4] 公司技术布局 - 奥比中光构建机器人视觉产业中台 布局结构光、iToF、Lidar等主流3D感知技术 [3] - 公司技术矩阵已发展到"双目视觉+多线雷达"阶段 支撑机器人精准操作需求 [3] - 具身智能产业加速落地 3D视觉技术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3] 资本支持与企业发展 - 2015-2020年30家机构战略入股奥比中光 近期拟募资21.87亿元投入AI视觉研发 [7] - 金融政策强调壮大耐心资本 支持科技领军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7] - 奥比中光案例体现资本对科创企业的关键支撑作用 [6][7]
具身的秋招马上要开始了,去哪里抱团呀?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6-28 15:48
行业发展趋势 - 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成为AI技术发展的主线 支撑了近一半的技术路线和融资金额 [1] - L2~L4自动驾驶功能逐步实现量产 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械狗等具身智能产品完成复杂动作演示 [1] - 行业对技术和人才需求旺盛 尤其在自动驾驶、具身智能、3D视觉和机器人领域 [1] 求职社区概况 - AutoRobo知识星球专注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和机器人方向的求职交流 成员近1000名 [2] - 成员包括地平线、理想汽车、华为、小米汽车等公司的社招人员以及2024-2025届秋招学生 [2] - 社区提供面试题目、面经、行业研报、谈薪技巧、内推资源和简历优化等服务 [2] 招聘信息 - 日常分享算法、开发、产品等岗位信息 涵盖校招、社招和实习机会 [3] - 寒武纪持续招聘2026届实习生 包括C++开发、PyTorch框架研发和软件测试开发等岗位 [4] 面试资源 - 汇总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方向的"一百问"系列 涵盖毫米波视觉融合、BEV感知、多传感器标定等核心技术 [6][7] - 具身智能领域包含Occupancy感知、相机标定、端到端自动驾驶等专项问题 [8][12] - 整理社招/校招全流程面经 包括代码题、项目细节和面试复盘 [15][19] 行业研究 - 提供领域研报帮助理解行业发展状态、前景和产业链 如世界机器人报告、中国具身智能创投报告等 [13][14] - 深度分析具身智能技术路线、市场机遇和人形机器人量产硬件等专题 [14] 职业发展支持 - 汇总机器人、自动驾驶和AI类专业书籍 构建知识体系 [18] - 分享谈薪技巧、HR面常见问题和岗位薪资谈判策略 [17][20] - 提供转行经验、面试官建议和岗位技能树等职业指导 [20]
【私募调研记录】远望角投资调研奥比中光
证券之星· 2025-06-25 08:10
公司调研信息 - 奥比中光在机器人领域提供全技术路线3D视觉传感器和整体解决方案 应用场景包括商用服务 养老康复 家庭护理 物流配送 农业智能化等 [1] - 公司与消费级3D打印龙头创想三维合作开发消费级3D打印机和高精度手持3D扫描仪 并与佩极眼镜合作推出3D打印定制眼镜 [1] - 公司为天工机器人提供Gemini330系列深度相机 新品Gemini435Le应用于智能物流 机器人等工业自动化领域 [1] - 3D视觉传感器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 功能包括空间扫描 骨架/手势追踪 定位导航 三维重建等 [1] 机构背景 - 深圳市远望角投资管理企业成立于2014年12月30日 核心团队由两位原公募基金经理和一位原上市公司高管组成 从业年限均超10年 [2] - 公司投研团队经验丰富 成立以来以优秀风控和稳健收益获得专业机构认可 入选多家券商 银行 FOF白名单 [2] - 公司2019年荣获中国证券报中国私募基金金牛奖三年期金牛私募管理公司 中国基金报私募基金英华奖中国私募基金成长奖和最佳产品奖 [2] - 2018年获得新浪财经第二届中国私募基金业金刺猬奖最具潜力奖 证券时报年度金长江奖年度优秀私募基金经理等行业奖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