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入境游
icon
搜索文档
旅游上市公司年报扫描 入境游有望带来新发展契机
证券日报· 2025-04-30 02:13
旅游及景区行业2024年年报表现 - 22家旅游及景区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 其中8家出现亏损 [1] - 1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上涨 其他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 [1] - 传统旅游业务面临转型升级挑战 新项目发展不及预期是部分企业业绩欠佳主因 [1] 云南旅游业绩分析 - 传统旅游业务受客单消费下降影响 旅游文化科技板块新项目拓展不及预期 收入同比下降 [1] - 报告期内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较同期增加 [1] - 参股企业项目确认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亏 [1] 桂林旅游市场展望 - 旅游需求持续增长 旅游市场有望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1] - 中国免签政策放宽 入境旅游市场将迎来良好发展 [1] - 公司注重文旅融合 深挖文化底蕴 提升服务质量 创新旅游体验以吸引境外游客 [2] 入境游市场前景 - 从业者普遍看好入境游市场 认为旅游资源潜力释放将改善上市旅游公司业绩 [2] - 政策支持为行业带来新机遇 当前是入境游市场发展关键时刻 [2] - 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和自然风光兴趣快速增长 但政策效果需时间显现 市场反馈尚未达顶点 [2]
“在外滩逛了五分钟,耳边飘过的外语比普通话还多”
36氪· 2025-04-29 17:54
2025年的第一批"闯中人"已经准备好了。 中国旅游的文旅部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73%,收入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恢复至2019年水平。有网友调侃:"在 外滩逛了五分钟,耳边飘过的外语比普通话还多。" 这可能要归结于两次有效曝光。一是,关税战下的TikTop直播,简单粗暴地"暴露了"中国网购的成熟和美好,点燃了海外游客的闯中心。 二是前不久,火遍全球的网红"甲亢哥"来到中国,首站来到了上海。当他开直播走遍大街小巷,全球网友看到了一个跟印象中完全不同的中国:现代、繁 华、友好。 随着"甲亢哥"陆续去往北京、成都、重庆等城市开直播,向全球展示中国城市的魅力,许多国外网友的固有认知被不断颠覆。"甲亢哥"的视频评论区涌现 大量留言:"被西方媒体骗了20年""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上海的外滩、河南的少林寺......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打卡圣地"。 这些火爆数据的背后,是便利通道和文化输出的双重推力在发挥作用。随着大量海外游客的入境,国内的消费市场也在发生变化。今年五一,注定是一场 商业与文化蓬勃生长的热烈假期。 入境游如何火爆? 旅游热门城市,正在被海外游客"刮分"。 有人调侃,韩国遍地 ...
入境游火爆 开放中国的生动注脚
广州日报· 2025-04-29 03:07
文章核心观点 一系列免签政策红利释放使“中国游”持续升温,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开放格局成效显著,入境游不仅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还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认同,未来需继续释放政策红利优化旅游生态 [1][2][4] 入境游市场现状 - 今年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达921.5万人次,同比增长40.2% [1] - 2024年我国接待外国旅客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6%,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 [1] 开放举措 - 对38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对54个国家实行过境免签并将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 [2] - 离境退税等政策持续加力,广州借广交会扩大“即买即退”政策覆盖范围,简化退税流程 [1][3] 入境游的影响 - 为地方经济带来直接增长,可通过优化服务链条增强游客消费黏性,形成良性循环 [3] - 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外国游客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自来水” [4] 未来展望 - 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推动“流量”与“留量”同步提升,让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2] - 继续打好政策“地基”、升级服务“软件”、厚植文化土壤,优化旅游生态 [4]
外交部说欢迎外国朋友五一来中国
快讯· 2025-04-28 15:41
入境游市场表现 - 五一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 [1] - 来华扫货成为跨境旅游新趋势 外国游客携带大旅行箱采购现象显著 [1] - 离境退税政策持续加力 推动"购在中国"消费热潮 [1] 消费市场特征 - 中国消费市场展现强大魅力 涵盖国际精品 国货潮品 特色美食 非遗文化等多品类 [1] - 外国采购商云集中国展会 各国消费者踊跃探店拔草 [1] - 中国制造以优质优价优势进入国际家庭 [1] 政策支持 - 外交部明确表态欢迎外国游客五一期间来华旅游消费 [1] - "游在中国"热度持续 "购在中国"形成规模效应 [1]
入境游再迎政策利好 上市公司多维布局抢抓“国际流量”
证券日报· 2025-04-28 00:47
政策优化 - 商务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提出8条具体措施,包括推动离境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丰富离境退税商品供给、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 [1] - 离境退税起退点下调至200元人民币,降低退税门槛并提升现金退税限额,改善境外旅客购物体验 [1] - 政策优化有望促进旅游及相关服务业发展,间接推动零售、餐饮、住宿等多个行业繁荣 [1] 入境游市场表现 -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40.2%,其中免签入境占比达71.3% [2] - 一季度重庆市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办理离境退税金额均同比增长近5倍 [3] - 北京市开具离境退税申请单份数同比增长128%,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2.7亿元,同比翻一番 [3] - 四川省办理离境退税境外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04.78%,退税商店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00.91%,办理退税额同比增长211.64% [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建议利用新科技创造旅游新场景,加强文化创意,推动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 [3]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吴丽云建议开发体现中国文化独特性的体验产品,优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提升多语种服务、数字导览等配套能力 [3]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发展入境消费,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优化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支持开设免税店和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2] 公司布局 - 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表示阿里片区景区入境游业务显著提升,着力发展国内及入境游徒步线路、象雄文明探秘等深度体验产品 [4] - 众信旅游集团推出移动支付体验项目,帮助境外游客适应数字化消费场景,本土科技品牌如小米、华为成为入境消费重要增长点 [4] - 北京神舟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将畅通产业链,优化产品供给,为不同目标客群设计差异化入境产品 [4] -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将加强政府合作和重点客户联系,提升专业定制旅游产品能力,适应散客化趋势 [5]
深圳“五一”旅游热度国内第四 多项利好助推入境游订单激增187%
深圳商报· 2025-04-19 07:28
跨市住宿订单占比大 清明假期刚过,国内旅游市场火速切换至"'五一'备战模式"!交通运输部预测,"五一"期间日均跨区域 人员流动量将超2.7亿人次。携程数据显示,近一周境内酒店搜索热度环比暴涨100%,机票搜索热度飙 升80%。 【深圳商报讯】(记者范宏韬)"五一"黄金周临近,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近日,携程发布的《五一 旅游出行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假期旅游消费呈现"长线爆发、跨境双向升温、县域逆袭"三大特征。此 外,深圳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87%,在"五一"入境游国内热门目的地中位列第四。 入境旅游订单量大增 连月来,网红博主"甲亢哥"《中国奇遇记》系列短视频在海外社媒实现裂变式传播,拉动"五一"期间入 境酒店搜索指数同比激增200%。此外,在近期出台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举措的助推 下,"五一"黄金周又迎来了入境游大爆发。报告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五一"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 长173%,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重庆、青岛、杭州、昆明和西安入围"五一"入境游Top10热 门目的地。截至4月16日,深圳"五一"假期机票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28%,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87%。 纵观全国,韩国 ...
第一批挣到外国人钱的年轻人,已经不上班了
创业邦· 2025-03-29 11:08
入境游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入境游因免签政策升级迎来流量激增,俄罗斯游客数量翻两番[5] - 成都成为热门目的地,俄语导游需求旺盛,订单排至6月[5] - 上海骑行团受欧洲游客青睐,私人定制导游日薪达1000元[12][16] - 东南亚市场成为国内旅行社拓展重点,创新获客方式如短视频矩阵引流[23][24] 新兴商业模式 - 兼职导游半年收入4万元,俄语翻译时薪500元起[4][7] - 创业者通过海外社媒获客+国内地接模式,单月咨询量达5000人次[23][24] - 定制化路线如广东美食游、贵州民宿探险客单价4000元,利润率15%-25%[25][26] -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3天涨粉30万,70万海外用户创造内容变现机会[18][19] 跨境电商案例 - 00后团队在TikTok卖水晶,成本75元产品溢价6-7倍,3个月回本[32][33] - 差异化策略:为水晶附加故事营销,目标25-40岁美国女性客群[33] - 独立站+直播模式,单场观看量破万,日均3-5单即超国内300单利润[32] 内容创作风口 - 1分钟内短视频成爆款关键,AI辅助文案+提词器拍摄提升效率[18][19] - 网络梗、表情包解读视频获18.8万赞,粉丝群沉淀300+高净值用户[19][20] - 西装人设强化IP形象,但变现路径尚不明确,缺乏品牌合作[20] 行业竞争动态 - 低价内卷阶段新疆团降至1799元,10月后市场回归理性[25] - 旅行社转型细分领域:探亲游、文化体验(做生煎包、绘画)[16][26] - 技术门槛:无人机拍摄效果不及手机剪辑,内容测试优化成核心[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