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单边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时评|弘扬“中国-中亚精神” 谱写合作共赢新华章
新华社· 2025-06-22 22:27
中国-中亚合作成就 - 中国与中亚国家推动丝绸之路兴起与繁荣 形成历史交往佳话 [1] - 双方成为命运与共的好邻居 好朋友 好伙伴 好兄弟 [1] - 经贸往来量质齐升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绿色能源协同开发 文明交流互鉴共生 [1] - 开创亚欧大陆睦邻安邻富邻新局面 形成"中国-中亚精神" [1] - 打造区域合作样板和典范 [1] 当前合作环境 -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1] - 单边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国际产供链布局遭到破坏 [1] - 全球贸易前景蒙上阴影 [1] - 合作面临多重风险挑战 [1] 未来合作方向 - 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重视同中亚地区交往 [2] - 与中亚国家做大互利互惠蛋糕 为地区经济注入稳定性 [2]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 区域合作机制深化发展 [2] - 加快开展丰富多元的新领域合作 实现创新协同发展 [2] - 以更开放姿态 更坚定步伐共同书写区域繁荣新篇章 [2] - 为动荡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与正能量 [2]
特朗普打脸马克龙,多边主义脑死亡后谁说了算?
虎嗅· 2025-06-22 09:20
G7会议动态 - 特朗普提前离会导致G7实质降级为G6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短暂出席后提前回国 [1] - G7仅通过加拿大总理发表"主席声明" 未达成实质性联合声明 [1] - 马克龙试图挽尊称美国承诺推动以伊停火 遭特朗普公开驳斥为"小丑行为" [1] 多边主义历史演变 - 国联是首个系统性多边治理尝试 但因大国否决权导致功能瘫痪 [5] - G7起源于1973年美欧财长"图书馆小组" 1976年形成固定机制 1997-2014年曾扩容为G8 [7] - G20成为冷战后多边主义最大成果 占全球GDP85%和人口2/3 但2008年后效能衰退 [8] 多边主义结构性困境 - 新自由主义衰弱导致产业空心化 发达国家转向隐蔽保护主义 [11] - 决策机制存在根本矛盾:主权国家难以服从更高层级决断 欧盟被迫采用全体一致原则 [12] - 共识机制崩溃加剧 个体唯我论盛行使价值判断难以妥协 如环保与就业的对立 [15][16] 大国协调机制崛起 - 双边/单边主义成为新主流 如中美贸易谈判绕开WTO直接博弈 [21] - 决策主体精简降低政治成本 俄乌谈判体现美俄主导欧洲边缘化 [21] - 多维势力范围叠加:英法保持文化规则影响力 印度巴西形成区域制衡力量 [22] 地缘政治格局重构 - 欧盟对俄石油限价从60美元/桶降至45美元 因美国不配合导致制裁失效 [4] - 联合国退化为危机信息传递平台 实际影响力被评不如单个国家队 [23] - 欧洲试图将多边主义与美单边主义捆绑 如冯德莱恩呼吁联合抗中 [20]
美国科学家缺席的背后
新华社· 2025-06-22 06:32
美国政府政策对海洋科研的影响 -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新财年面临25%的预算缩减,已有超过1500名工作人员遭解雇或劝退 [2] - 美国近期政策降低了国际社会对其参与国际合作的预期,最终美国只派出"技术和工作层面"的代表参加联合国海洋大会 [2] - 美国近期在海洋科研等领域的政策给全球海洋科研和保护行动蒙上阴影,影响持续时间尚不确定 [2] 国际社会的反应 - 联合国海洋大会期间,多位领导人强调要践行多边主义,反对海洋事务上的单边主义 [3] - 国际社会认为美国需要认识到与各国共享地球并共担责任的重要性 [3] -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国际海洋行动和进展不会因美国立场而止步 [2] 具体案例影响 - 美国科学家萨拉·库利在政府换届后的联邦机构"裁员潮"中失业,被迫退出重要国际科学会议 [1] - 除了库利,还有几名来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科学家无奈缺席"同一个海洋科学大会" [1] - 库利经历了两次解雇过程,先是停薪留职无权进入实验室,后被彻底辞退 [1] 更广泛的政策影响 - 美国政策将在海洋预测预报、数据同化、国际合作等方面造成严重阻碍 [2] - 美国已经宣布要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并在世界卫生组织大流行协定谈判中没有参与 [2] - 美国联邦科学领域的混乱状况正在破坏对全球海洋保护、可持续资源管理和气候韧性至关重要的多边合作 [2]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将出席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凤凰网财经· 2025-06-20 20:47
全球治理与多边主义 -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将出席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强调多边主义是应对全球挑战的有效途径[1][3] - 当前全球面临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危机、经济复苏不明朗等多重挑战,多边治理框架遭遇单边主义冲击[3] - 互联互通和供应链合作是全球化关键,但近年受疫情、极端天气、地缘冲突等因素冲击,面临政治化、武器化挑战[4] 中国在全球化的角色与实践 - 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等机制推动全球化,2024年自共建国家进口9.86万亿元,占进口总值53.6%[5] - 中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零关税待遇,带动相关国家进口增长18.1%,预计2030年累计进口发展中国家商品超8万亿美元[5] - RCEP推动区域内90%货物零关税,东盟与中国中间品贸易占比提升至67%,22个自贸试验区贡献全国1/5外商投资与进出口[5] 中国企业出海与全球化实践 - 2023年中国非金融对外投资企业数和金额分别增长23.1%和11.4%,境外企业缴纳税金753亿美元,雇用外方员工257万人[7] - 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共享、本地化运营和标准输出构建全球利益共同体,但面临结构性矛盾与外部环境掣肘[7] - 凤凰网主办"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汇聚全球治理领袖、主权基金和标杆企业,搭建政策与市场协同平台[8] 全球化未来路径 - 潘基文倡导摒弃冷战思维,深化数字贸易规则共建和绿色关税体系协同,推动全球化从存量争夺转向增量创造[4] - "一带一路"和RCEP等机制优先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政策标准"软联通",释放区域发展潜力[6] - 中国企业出海需系统性协作平台,以技术创新和文化交融推动全球化,而非零和博弈[8]
中欧就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议题进行了磋商,为中欧今年重要议程做好准备
第一财经· 2025-06-20 19:56
中欧经贸关系 -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就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贸易救济案件、出口管制、市场准入等经贸议题进行深入磋商 [1] - 双方一致同意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为中欧今年重要议程做好经贸准备 [1] - 中方高度重视中欧经贸关系,一直与欧方保持各层级密切沟通,推动双边贸易投资合作健康稳定发展 [3] 中欧贸易争端 - 欧盟委员会决定限制中企参与价值超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招标,欧方称这是对中国限制在华欧洲公司的回应 [6] - 中方反对欧盟利用单边工具破坏公平竞争,构筑贸易壁垒,认为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6] - 欧盟中国商会对欧盟拟根据《国际采购工具》对中资企业采取限制性措施表示严重关切,认为这将冲击中欧医疗领域互信与合作基础 [7] 产业补贴与市场竞争 - 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坚持开放、公平、合规原则,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产业发展靠技术创新、产供链体系、市场竞争和人力优势 [3] - 欧盟2021年至2030年间将提供超过1.44万亿欧元的各类补贴,截至2024年已实际发放超过3000亿欧元 [4] - 欧盟出台了一系列经贸"工具箱",公开提出优先购买欧洲产品,中方呼吁摒弃双重标准,更多开放合作 [4] 医疗器械行业 - 欧盟禁止中国医疗器械制造商未来5年内参与价值超过500万欧元的欧盟公共采购项目招标 [6] - 欧洲医疗器械企业在中国市场享受高度开放红利,深度参与中国医疗体系现代化进程 [7] - 中国企业在欧盟市场为当地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就业吸纳做出实质贡献 [7] 中欧合作前景 -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方将与欧方一道推动中欧经贸合作提质升级,解决彼此关切 [3] - 中方愿同欧方加强沟通协调,妥善处理贸易分歧,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 [4] - 中方坚决反对任何损害中国发展权利或牺牲中方利益换取自身利益的企图 [5]
周密:维护贸易规则需要勇气和责任
搜狐财经· 2025-06-19 07:09
美国对越南施压减少使用中国科技 - 美国在关税谈判中要求越南减少本土组装出口设备对中国科技的依赖,目标是加速中美高科技领域脱钩 [1] - 美国将"减少对中国依赖"作为与其他国家关税谈判的重要筹码,以攫取更多利益 [1] 美国单边关税政策的影响 - 美国自4月起实施"对等关税",严重冲击国际贸易体系,增加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压力 [1] - 部分经济体选择不对抗美国单边关税,希望免受冲击或从其他国家更高关税中获利 [1] - 钢铁、汽车等额外关税持续存在,美国可能以"国际紧急经济状态"为由加征新关税 [2] - 加拿大曾为保住钢铝关税豁免地位让出乳制品市场,但7年后仍未能获得豁免 [2] 美国高关税的经济后果 - 美国设定的10%最低税率比WTO承诺的最惠国关税高出近200% [2] - 高关税导致美国进口商面临涨价或业务收缩的选择,供应链成本难以降低 [2] - 美国制造业依赖进口原材料和中间品,关税将增加进口成本并削弱出口产品竞争力 [2] 对多边经贸体系的破坏 - 单方面对美让步可能破坏WTO成员间的互信关系,引发连锁反应 [3] - 破坏规则将导致市场秩序混乱,长期影响资源供给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3] 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应对策略 - 美国市场重要但并非唯一,企业需综合考虑收益和风险 [4] - 保护性贸易措施和政策频繁调整可能劝退外资企业 [4] - 南南合作和区域经贸机制的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4] -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增强协同能力,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供需对接 [4]
总统当不成了?加州“造反”!特朗普在以美国国力做代价,不简单
搜狐财经· 2025-06-17 22:57
加州对特朗普钢铝关税政策的法律挑战 - 加州作为民主党铁票仓,针对特朗普重启的钢铝关税政策发起法律挑战,反映政治博弈加剧 [1] - 关税导致加州制造业采购钢材成本飙升7%,每生产100万美元产品需额外增加7万美元成本 [1] - 运输业燃油附加费猛涨,物流企业面临巨大成本压力 [1] 钢铝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钢铝关税使全美企业每年多支出230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增加数十万美元成本 [3] - 关税导致4万多个工作岗位消失,工人被迫失业 [3] - 全球钢铁贸易量在关税实施后半年内减少12%,引发国际供应链震荡 [3] 农业出口受关税反制冲击 - 美国农产品出口受反制措施影响,大豆、肉类市场份额下降 [3] - 加州柑橘出口量从年10万吨锐减至不足5万吨,果农收入大幅下滑 [3] - 坚果等农产品出口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3] 两党经济政策分歧与州级反抗 - 民主党主张多边合作降低贸易壁垒,与特朗普单边关税政策形成对立 [5] - 加州通过法律手段反对关税,纽约、华盛顿州可能跟进,加剧联邦与州级矛盾 [5] - 政策反复导致企业运营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复苏难度提升 [5] 政治博弈下的经济代价 - 企业持续承担关税导致的额外成本压力 [7] - 供应链中断和出口下滑对行业造成长期结构性影响 [7] - 政治斗争使普通民众和企业成为实际经济损失承担者 [7]
深夜!商务部,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6-17 22:39
中非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中方将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1] - 该协定是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创新自贸协定 旨在扩大自主开放并推动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地 [1] - 协定顺应经济全球化方向 回应非洲国家期待 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1] 协定实施路径与目标 - 商务部将按照平等协商 互利共赢原则推动与非洲国家商签协定 [2] - 中方将考虑非洲国家实际情况和诉求 就贸易便利化 包容性增长 供应链韧性等模块开展磋商 [2] - 目标为尽早达成符合双方利益的协定 最终实现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2] - 协定将为中非深化经贸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树立全球南方合作新标杆 [2] 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支持措施 - 中方已于2024年12月1日给予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3] - 中方愿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多对华出口便利 支持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利用"零关税"待遇 [3]
习近平: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注定伤人害己
快讯· 2025-06-17 21:14
全球贸易格局 - 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处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阶段,国际局势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1] - 强调关税战和贸易战没有赢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将导致双输局面 [1] - 提出历史发展应向前推进,国际社会需保持团结而非分裂 [1] 国际合作主张 - 倡导通过公平正义和互利共赢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1] - 反对回归丛林法则,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全球治理方向 [1]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解读中国愿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
快讯· 2025-06-17 20:52
中非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商务部称该协定是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创新自贸协定,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1] - 协定是扩大自主开放的具体行动,旨在推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地,服务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1] - 中非决心共同应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挑战,为全球贸易发展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1] - 协定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回应非洲国家期待,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