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3-27 19:2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券商合并重组对公司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公司要保持战略定力;公司管理层回应了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国际化发展战略、行业并购趋势等热点问题 [1] 八大内涵解析“一流投行” - 2024年中信证券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增长,营收637.89亿元同比增长6.20%,归母净利润217.04亿元同比增长10.06%,总资产规模达17107.11亿元同比增长17.71%,归母净资产达2931.09亿元同比增长9.03% [2] - 张佑君称“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要抓手、资本市场独特优势和证券公司高质量发展关键方向,公司过去一年践行发展理念助力实体经济形成综合金融服务新格局 [2] - 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提出一流投行核心内涵八点内容,包括服务国家战略、以人民为中心、业务体系完善、有全球客户网络和国际竞争力等 [3] 国际化发展前景广阔 - 2024年中信证券境外业务成果显著,中信证券国际营收22.6亿美元、净利润5.3亿美元,较上年分别增长41%和116%,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4] - 境外业务发展得益于中国开放包容政策环境和公司加强自身建设发挥优势,公司与国际一流投行有差距但发展空间大 [4] - 公司国际化战略重点聚焦三方面,全力服务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加速完善全球重要金融市场业务布局、全面提升跨境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4][5] 保持内生式发展与外延式增长 - 公司董事会秘书王俊锋回应市值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涵盖坚持为股东创造价值、强化体系与制度建设、提高全球投资者关系管理质效、探索创新最佳实践四方面 [6] - 2024年公司落实“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优化分红政策首次实施中期分红派发现金红利35.57亿元,明确市值管理组织架构及职能等使框架更科学健全 [6] - 张佑君表示感受到市场竞争压力,公司要保持内生式发展与外延式增长平衡,巩固境内领先地位,做大做强国际业务 [6] - 中信证券愿景是成为全球客户信赖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将恪守发展理念,强化三大核心功能,提升三大核心竞争力 [7]
多位保荐代表人自述投行成长经历
梧桐树下V· 2025-03-20 20:54
投行行业概况 - 投行工作压力大、强度高,需要法律、财务、业务全方位能力,新人缺乏指导易陷入基础工作多年[1] - 投行部门划分包括监管法规体系、项目分类、日常工作内容、人员来源及转型路径等基础事项[5] - 行业未来趋势显示投行需积累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效率,通过量化思维和宏观数据分析行业[7][9] 投行核心技能 - 行研技能涵盖招股书核心章节分析(风险揭示、业务与技术、管理层讨论)、统计年鉴使用及餐饮/白酒/医药/汽车/房地产五大行业经营模式与财务指标[9][10][11] - 承揽技巧包括资本市场概况、渠道搭建(10类渠道优劣势分析)、企业走访准备及协议签署流程[13][17] - 尽职调查涉及12项操作流程,强调尽调清单精准性、报告起草灵活性及问题批注技巧[19][20][21][23] - 财务分析聚焦三表勾稽关系、关键指标解读及东阿阿胶5年财务案例深度剖析(17页篇幅)[27][30] - 企业估值方法包括相对估值法、绝对估值法、初创期估值法及企业提升估值的实操案例[32] IPO专项内容 - 审核重点关注财务规范、股权问题、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土地房产五大问题,需提前识别实质障碍企业[34] - 企业IPO中各部门(财务、销售、采购等)需配合规范制度、应对问询,并优化岗位职责与人员架构[35][36][38][39] 学习资料详情 - 《投行成长笔记》共312页、12万字、9章节,62%篇幅覆盖行研、承揽、尽调、财务、估值五大技能[3][9] - 内容包含投行职业规划、IPO审核要点及企业部门协作案例,语言通俗且案例接地气[3][39] - 配套学习包含纸质书、线上课程《如何评估企业上市可行性》及定制笔记本,限时8折优惠[3][42]
金融圈降薪潮求生图鉴:投行精英转行董秘,人均年薪百万?
凤凰网财经· 2025-03-12 20:52
投行转行董秘趋势 - 2023年有31名投行人转任上市公司董秘,2024年仅前两个月已达11名,超过去年总量的三分之一[4][17] - 行业数据显示5400家A股公司中211家现任董秘具有投行背景,较2023年9月的191家显著增长[21] - 投行与上市公司资本运作需求高度契合,形成人才双向流动的生态[5] 薪酬对比 - A股董秘2023年平均薪酬76.53万元,而有投行背景的211位董秘平均年薪达96.8万元,溢价26.5%[7][23] - 典型案例显示93年出生的前投行副总裁韩奋吉转任董秘后,2023年薪酬71.78万元,并通过持股平台获得1300万元股权收益[9][13][14] 转型驱动因素 - 投行降薪潮促使人才流动,部分券商投行员工反映月薪降幅达50%-70%,有保代转型做董秘[16] - 转型优势包括:免于高强度加班、薪酬提升空间大、可获取股权激励[6][22] - 专业证书比学历更重要,211位投行背景董秘中硕士占比79.1%,本科占比16.1%,博士仅3.3%[24] 典型案例分析 - 毓恬冠佳董秘韩奋吉从广发证券投行部副总裁转型,主导公司IPO后获0.21%间接持股,市值达1300万元[9][10][13] - 资深投行人夏雨扬从中金董事总经理转任千里科技董秘,拥有20年IPO保荐经验[19] - 富吉瑞董秘张大为经历投行、基金等多重金融角色转换,最终落脚上市公司[21] 行业动态 - 2024年31名投行人跳槽上市公司高管岗位,其中22人任董秘,2人任证代,7人任财务总监[17] - 转型目标企业集中于拟IPO公司和再融资需求企业,看重投行人的资源整合能力[24] - 部分案例显示投行背景董秘可能面临合规风险,如宏微科技董秘上任3个月即收警示函[27][30]
连续三年IPO颗粒无收,这家券商总经理又换人
凤凰网财经· 2025-03-11 22:00
管理层变动 - 中天国富证券总经理赵丽峰离任,原副总经理杨安西接任总经理职务 [1] - 杨安西为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湖北证监局稽查二处处长、信息调研处处长及三环集团副总裁 [2] - 2021年9月杨安西被聘任为副总经理,现升任总经理,原副总经理团队变更为张满乐、赵银丽和李丽 [2] 投行业务表现 - 2021年公司提出"精品投行"战略,聚焦投行业务差异化竞争 [3] - 2019年科创板IPO项目3单获受理,并购业务过会数量排名行业第8 [3] - 2020年创业板IPO保荐项目达10家 [3] - 2022年保荐的鑫甬生物成为创业板注册制下首例"不予注册"项目,因环保问题及信披错误 [3]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IPO项目零过会 [4] - 2024年投行业务质量评级由C类升至B类,显示业务质量改善 [6] 人员流失与监管处罚 - 保代人数从2021年初的95人降至当前36人,流失超60% [6] - 2022年因鑫甬生物项目被深交所警示,2名保代被通报批评 [4] - 2023年9月因投行业务违规被证监会约谈,涉及分管高管及质控负责人 [5] - 2024年8月因债券业务、自营业务等问题被贵州证监局责令改正,时任董事长余维佳被警示 [5] 股东结构变化 - 大股东中天金融破产重整后变更为无实控人,粤民投成为表决权最多股东 [7] - 中天金融计划剥离地产业务,聚焦金融主业(中融人寿及中天国富证券),目标五年内重新上市 [7]
服务集团、提质增效!这些券商大股东提出新要求……
券商中国· 2025-03-10 14:13
证券公司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支柱,对区域经济的战略布局起着愈发关键的作用。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近日来自央企的大股东或地方国资股东对证券公司过去一年业绩进行考核以及提出今年 新目标。尤其是近年来"新入主"券商的地方国资或央企,对其旗下证券公司有着更高期待。 近日,陕煤集团对开源证券2024年度经营业绩完成情况进行现场考核。据悉,陕煤集团是开源证券的控股股 东。 陕煤集团总会计师杨璇谈到,2025年是陕煤集团的"协同增效年",开源证券要围绕集团公司的重点工作和集团 年度经营目标任务抓好落实。其中,要求开源证券"充分发挥证券公司功能属性,深入开展宏观策略以及产业 研究,帮助企业把握行情发展机遇,为集团及成员单位提供更多投资渠道。" 央企股东也有相似要求。自2021年年底诚通集团拿下新时代证券(后更名为:诚通证券)98.24%股权后,其 对证券公司提出新的定位:服务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 2025年2月下旬,诚通证券召开2025年度经营工作会议,大股东诚通集团在会上强调,诚通证券要将自身发展 深度融入集团的整体战略,加快探索服务集团和国资央企的有效路径。 不仅在服务集团方面,地方国资股东还要求证券公司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 ...
中金银河,两大券商合并疑云
虎嗅APP· 2025-03-01 17:32
核心观点 - 中金公司与银河证券合并传闻多次引发市场关注,但双方及控股股东中央汇金均否认合并计划 [1][2] - 市场对合并预期强烈源于政策支持打造一流投行、业务互补性及高管互换等信号 [4][5][6] - 券商合并需满足特定条件(如经营困境或股东变动),而中金与银河当前经营稳健缺乏合并动力 [8][9][10][11] - 中央汇金作为股东缺乏推动合并的紧迫性,且整合难度大可能影响竞争力 [12][13][14][15][16] 市场反应与传闻背景 - 2月26日因路透社报道合并消息,中金公司与中国银河A股股价双双涨停,次日分别上涨6.7%和10% [1] - 合并传闻自2023年11月起多次出现,经济观察网引述消息称"属实",但公司公告澄清无相关计划 [1][3] 合并预期支撑因素 - 政策层面:证监会2024年3月文件明确支持头部券商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 [4] - 行业案例: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国联证券+民生证券等合并案例强化市场预期 [5] - 业务互补性:中金投行业务行业前三但营业部仅200家,银河营业部500家行业第一但投行较弱 [5] - 人事关联:2023年10月银河原董事长陈亮调任中金董事长,银河新董事长王晟曾任中金投行负责人 [5] 券商合并可行性条件 - 历史案例显示合并多因经营危机:2014年宏源证券因固收业务违规被调查后与申银万国合并 [9] - 中金2017年合并中投证券的背景是中金投行业务排名从第1滑至第7,中投证券缺乏强项 [9] - 海通证券2022-2023年净利润从行业前三跌至第27名,促使其与国泰君安合并 [10] - 民生证券因原大股东泛海集团地产危机被迫出售股权,促成与国联证券合并 [10] 股东层面阻力分析 - 中央汇金职责为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当前无明确合并动机 [12][19] - 中投公司及汇金新任领导均为银行背景,上任初期聚焦熟悉业务,券商整合非优先事项 [15][16] - 历史整合难度大:中金与中投证券合并后经历数年文化磨合,投行部门需全员重新面试定岗 [13] - 中金(精英文化)与银河(传统国企)平均待遇差异显著,整合可能引发大规模人员流失 [14] 行业整合替代路径 - 汇金更可能推动大券商整合中小券商,如新划转的东兴证券、信达证券等 [19] - 打造一流投行需强化研究能力与资产定价能力,合并仅是可选手段之一 [18][19]
金融圈,再传限薪令!券商高管不超过375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8 16:46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以来,受IPO节奏调整、降薪裁员及限薪传言影响,不少投行人选择转型,常见方向包括企业财务总监、董秘、证代,加入私募做股权投资,创业做精品投行,部分年轻投行人选择考公考编 [2][4][7]。 分组1:投行人转型现状 - 2024年以来,受IPO节奏调整、降薪裁员及限薪传言影响,不少投行人或主动或被动告别券业 [2] - 投行人转型常见方向为企业财务总监、董秘、证代,加入私募做股权投资,创业做精品投行 [2][4][7] - 2024年以来,超50位前投行人出任上市公司董秘、财务总监等,其中董秘超40位 [10] 分组2:上市公司董秘成热门转型方向 - 投行转型常见方向为企业财务总监和董秘,可获股权激励或股权,吸引力大 [7] - 少数投行人加入上市公司出任证代,有人降低对新工作职位、待遇要求 [11] - 投行人跳槽至上市公司后,新职务与原职务不完全匹配,与企业老板和投行人“看对眼”有关 [12] 分组3:考公考编成年轻投行人新选择 - 转型难度加大,部分年轻投行人将稳定性作为新工作首要考量因素,选择考公考编 [13][17] - 2024年以来,不少投行人开始着手备战考公考编,甚至有人辞掉工作全职备考 [17] 分组4:375万限薪传闻影响 - 资深保代和投行管理层面临限薪传言压力,业内流传券商高管限薪不超过375万元,特殊人才可特殊申请 [19][20] - 有资深保代认为投行仍是优质职业,建议大学在读尤其是临近毕业学生优先考虑并购重组业务方向 [20][21]
从券商小白到资深保代的投行成长记
梧桐树下V· 2025-02-09 12:43
投行行业概况 - 投行工作压力大、强度高,需要法律、财务、业务全方位能力,新人缺乏指导易陷入基础工作多年[1] - 投行部门划分、监管法规体系、职业基本技能、项目分类、日常内容、人员来源及转型趋势等基础知识需在入职前掌握[5] 《投行成长笔记》核心内容 - 全书312页12万字9章节,覆盖职业规划、行业情况及行研、尽调、财务、估值、承揽等核心技能,特别补充IPO审核重点和企业部门协作要点[3] - 第三至七章占比62%(每章约40页),聚焦行研、承揽、尽调、财务思维、估值五项核心能力[10] 行业研究技术 - 招股说明书核心内容:概览(业务亮点)、风险揭示(海外更细致)、业务与技术(行业信息)、同业竞争(法律意义)、财务会计与管理层分析(业务财务法律综合)[11] - 统计年鉴是了解区域/国家/行业的高效途径[11] - 系统分析餐饮、白酒、医药、汽车、房地产五大行业的经营模式及关键财务指标[12] 承揽业务技巧 - 资深保代分享17年经验:资本市场概况、渠道搭建维护(10种渠道按接触力/影响力/识别力三维度评估)、企业走访准备及协议签署注意事项[14] - 接触目标企业时需从专业性和用心度多维度切入以建立信任[18] 尽职调查流程 - 信息收集、核查、分析及结论推导方法论,12个操作流程详解(如尽调清单用语精准化、报告不拘泥模板可批注问题等)[20][21][22][24] 财务分析框架 - 三大报表勾稽关系、关键指标解读、数据背后逻辑,以东阿阿胶5年财务数据为案例进行17页深度剖析[28][31] 企业估值方法 - 相对估值法、绝对估值法、初创企业估值法及应用场景,结合案例讲解提升企业估值的实操策略[33] IPO专项要点 - 审核高频关注点:财务规范、股权问题、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土地房产,需提前识别实质性障碍企业[35] - 企业各部门(财务、销售、采购、研发等)在IPO中的协作规范及问询应答准备要点[36][37][39] 学习包构成 - 含《投行成长笔记》纸质版、线上课程《如何评估企业上市可行性》、梧桐定制笔记本,限时7.7折[3][43]
2025年,资本市场正在关注这3个热门领域
梧桐树下V· 2025-02-08 14:50
扫码进入页面→下滑找到"限时优惠"板块 >原因为您课程→领券免费总决课程 免费领 H 投行人的成长课 01 如何打造硬实力与软实力 由金牌讲师、资深保代 主讲,课程涵盖投行工 投行人的成长课 作必备基本功、客户合 如何打造硬实力与软实力 作要点、工作效率提升 后法以及行业未来发展 总时长1小时27分钟 方向等内容。 《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 02 市值管理》解读 由北京市金开(成都)律师 事务所律师主讲,系统 《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 梳理市值管理的政策演 市估等期》假诗 新年伊始,想必许多朋友都已经摩拳擦掌立下新一年的计划。为了帮助大家持续学习,朝自己想要的目 标前进—— 我们精选了3个热门课程,2月13日前全部免费, 以期为大家带来一个充实的开端! 开工福利到,免费领课程 点击对应课程→领券免费兑换课程 变,深入解读市值管理 的内涵、主体、路径与 禁区。 总时长53分钟 投融资协议谈判的雷区与应对 03 鎖略 聚焦投资协议谈判要点 与常见问题处理,深入 投融资协议谈判的 讲解投资估值、业绩对 雷区与应对策略 赌、股份回购等关键条 款,分享8类常见问题的 总时长1小时5分钟 解决方案和谈判技巧。 领取方 ...
今年不见年终奖
投资界· 2025-01-26 14:37
一抹缩影。 作者 I 杨继云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临近岁末,一位投资经理自我年终总结: 看了 3 0 0+ 个项目,参与 3 个现场尽调,最终上会 1 个,交割 0 . 5 个; 2 个曾经投过的项目拿 到 TS ,但真正完成再融资的是 0 ;退出 0 。 与之对应,年终奖金挂起了绿灯。 "今年年终奖,集体都只有1万。"奔波一线的投资人,对年终奖感到失望,转念又觉得在 预期之中。但也有例外——达晨财智肖冰最近一次会上聊起,募资团队奖金丰厚。 年终奖,历来都是一级市场的微观缩影。得意与失意都尽在眼前,折射的是过去一年创投 行业的浮浮沉沉。 募了150亿 团队拿到了丰厚奖金 不禁起了这一幕—— 不久前的第二十四届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首席投资官肖冰坦言: "募资团队会拿到一个很大的奖金。" 言语背后,是达晨在梳理过去一年募投管退的种种表现时,发现募资上尤为突出——"过 去一年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募资,新增加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 5 0亿"。眼前整个行业面 临着募资难,这令团队内部感到意外,因而年终奖也更为丰厚。 几家欢喜几家愁,2 0 2 4年创投圈在募资工作上的挑战有目共睹。 清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