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育友好型社会
icon
搜索文档
延长婚假至15天,湖北推出30条生育友好措施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23:31
7月14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更加务实有效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的若干措施》,明确延长婚假至15天。 上述《措施》从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和加强住房支撑保障等方面,共提出30 条具体措施。 在完善婚育休假制度方面,多渠道统筹资金,建立合理的成本共担机制。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职工,在 享受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延长婚假至15天。 在生育医疗保障方面,扩大覆盖面,并提高生育医疗保障待遇水平。将生育保险门诊产前检查待遇标准 上限统一上调至1000元。全面推行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参保女职工本人,实行生育津贴"即申即办"。 在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方面,到2027年,全省总托位数稳定在30万个以上,其中普惠托位占比逐步提升至 60%以上,实现"愿托尽托"。鼓励街道社区通过减免租金、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委托经营等方式,建 设一批连锁化、小微型"家门口"托育点,推动形成5—10分钟托育服务圈。 在落实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方面,全面落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 扣除、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等政策。 在扩大改善性住房有效供给方面,对购买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
北京: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
快讯· 2025-07-10 11:56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 [1] - 鼓励金融机构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提高老年群体金融服务可得性 [1] - 鼓励养老机构、家政服务企业、物业公司等提供多样化养老照护服务 [1] - 加大康复辅助器具推广力度,打造适老化改造公共样板间 [1] - 规范上门助浴、陪诊助医等新业态发展,优化社区助餐配送服务 [1] 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 - 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为托育服务提供支持,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1] - 持续拓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线上线下应用场景 [1] 银发经济新业态发展 - 丰富银发经济新业态,针对老龄人群和备老人群不同需求,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 [1] - 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1] - 鼓励开发适合老龄人群和备老人群的自驾游、康养游等旅游产品 [1] - 鼓励开发老年人兴趣课堂,打造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文艺空间 [1]
国家级催婚:日本「单身税」要来了,影响有多大?
36氪· 2025-07-05 20:26
日本人口危机与生育政策 核心观点 - 日本面临严峻人口危机,总人口连续14年下降,2023年出生人口跌破70万创新低[17][18] - 政府计划2026年实施"儿童与育儿支援金"制度,按收入阶梯征收2400-12000日元/年税费补贴育儿家庭[5][6] - 30年累计投入超66万亿日元(约3万亿人民币)刺激生育,但生育率仍持续下滑[31][37] 人口现状 - 总人口从1.28亿降至1.238亿,国民人数萎缩至1.2亿,2023年减少近90万人[17][18] - 2023年结婚登记数不足50万对创1945年来新低,独居家庭占比达38%[24][25] - 预测2035年15岁以上人口半数单身,1/3男性和1/5女性终身不婚[26] 生育刺激政策 - 现行补贴:一次性生育补贴50万日元(约2.5万人民币),0-3岁儿童每年12-18万日元补贴[33] - 教育支持:幼儿园至高中免费,三孩家庭公立大学学费全免(含医科)[34][35] - 新征税方案:2026年起年收入200万日元者缴2400日元,1000万日元者缴12000日元,逐年递增[6] 社会文化因素 - "三不主义"(不结婚/不生育/不买房)盛行,东京52%家庭为独居[22][25] - 经济停滞、阶层固化、职场内卷成为隐性生育抑制因素[41] - 政策仅能减缓下滑速度,难以逆转代际生育惯性[38][42] 国际比较 - 历史案例:苏联曾征"无孩税",韩国21%民众支持"单身税"[13][14] - 日本特殊性:生育率世界垫底+老龄化率全球第一+单身比例最高[20]
超凡守护再启程,金领冠50°超凡守护公益行动走进贵州省镇宁县
中国食品网· 2025-07-04 15:01
公益行动 - 金领冠50°超凡守护公益行动向贵州省镇宁自治县捐赠总价值超过百万元的婴幼儿奶粉和孕妇奶粉产品[1] - 该项目自2024年启动至今已累计捐赠超过600万元营养物资,覆盖全国7省21县近5000个母婴家庭[4] - 活动组织200余名乡村医生参与母婴知识培训,后续将助力提升地方母婴健康水平[6] 品牌发展 - 金领冠以守护中国宝宝健康成长为己任,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升级产品[9] - 公司持续开展科学喂养理念普及和孕产妇关爱举措,营造更友好的养育环境[9] - 品牌秉承超凡守护理念,通过社会实践和优质产品服务提升中国母婴健康水平[11] 行业响应 - 伊利集团率先开启"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响应国家鼓励生育政策[11] - 该计划为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600元营养补贴及多款免费孕养期产品[11] - 计划包含12大项育儿权益,已成功服务超50万人次[11]
幸运咖全国门店数突破6000家;王老吉再发力日本市场丨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2 07:24
生育鼓励政策与企业行动 - 吉林省出台生育假期成本补贴政策 对落实180天产假并缴纳社保的用人单位给予每名生育女职工2000元补贴 [1] - 多地正在完善生育假期成本分担机制 三七互娱、劲牌公司、小鹏汽车、携程、快手等知名企业推出员工生育鼓励措施 [1] - 企业鼓励生育有助于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员工凝聚力 但需要建立更多成本分摊机制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1] 幸运咖市场扩张 - 幸运咖全国门店突破6000家 覆盖30个省级行政区300多座城市 [2] - 作为蜜雪集团旗下品牌 主打5-10元价格带 近期针对北上广深等6个城市推出单店34000元加盟扶持政策 [2] - 中国现磨咖啡市场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9.8% 是现制饮品中增速最快品类 [2] 王老吉海外拓展 - 王老吉与日本双叶产业株式会社达成合作 将共享渠道资源加速日本市场开拓 [3] - 自2020年进入日本市场后 已进驻唐吉诃德、全家、罗森等主流零售渠道 [3] - 此次合作有望提升王老吉海外市场份额和品牌价值 [3] 蔡崇信体育投资 - 蔡崇信旗下布鲁克林篮网队在NBA选秀中创纪录地首轮选中5名新秀 [4] - 其控制的纽约自由人队在WNBA也取得显著成绩 [4] - 蔡崇信将体育视为商业实践平台 强调体育精神与商业原则的相通性 [4]
越来越多知名企业宣布发钱奖励生娃
第一财经· 2025-06-30 17:56
地方政府生育假期补贴政策 - 吉林省明确2025年1月1日后对落实180天产假并为女职工缴纳社保的用人单位给予每名生育女职工2000元补贴 [1] - 四川省拟调整婚假至25天、生育假至150天 并建立生育休假成本共担机制 [1] - 上海市对女职工产假期间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保费用给予50%补贴 持续6个月 [2] 企业生育激励措施 - 三七互娱设立"三七新生代基金" 预算超千万元 一年内发放2712万元生育红包覆盖134个员工家庭 [2] - 劲牌公司新增生育福利 二孩奖补1万元 三孩奖补2万元 [2] - 小鹏汽车推出"小鹏新生计划" 二胎或双胞胎补贴1万元 三胎补贴3万元 [3] 行业趋势与专家观点 - 2021年以来超10家知名企业推出生育激励措施 包括现金补贴和延长产假 [3] - 企业生育激励措施有助于提升社会生育氛围 同时增强企业美誉度和员工凝聚力 [3] - 专家建议建立更多生育成本分摊机制以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3]
吉林给用人单位发生育假期成本补贴,更多企业发钱奖励生娃
第一财经· 2025-06-30 17:39
政策支持 - 吉林省明确2025年1月1日后对落实180天产假并缴纳社保的用人单位给予每名生育女职工2000元补贴 [1] - 四川省拟调整婚假至25天、生育假至150天,并建立生育休假成本共担机制 [1] - 上海市对女职工产假和生育假期间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保费用给予50%补贴,持续6个月 [2] 企业举措 - 三七互娱设立"三七新生代基金"并注入超千万元预算,一年内已向134个员工家庭发放271.2万元生育红包 [2] - 劲牌公司新增生育福利:二孩奖补1万元、三孩奖补2万元 [2] - 小鹏汽车推出"小鹏新生计划":二胎或双胞胎补贴1万元、三胎补贴3万元 [2] - 自2021年以来已有超过十家知名企业发布鼓励生育措施,包括现金补贴和延长产假等 [3] 行业影响 - 企业参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有助于提升员工凝聚力和企业美誉度 [3] - 需要建立更多生育成本分摊机制以减轻企业经营压力 [3]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这些地方已实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3:04
生育保险政策更新 -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文件支持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参保人[1] - 国家医保局推动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流程 全国13个省份已实现直接发放至个人[2] - 云南省将于7月底前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达个人 全国近六成统筹区完成流程改造[2] 政策覆盖区域 - 已实现生育津贴直发的省份包括山西 内蒙古 黑龙江 上海 福建 山东 湖北 海南 重庆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
生育津贴直发个人增加职工获得感
北京青年报· 2025-06-27 09:21
生育津贴直发政策 - 全国1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所有统筹区生育津贴可直接发放至个人 全国近六成统筹区实现直接发放至个人 [1] - 传统模式需经过用人单位中转 流程耗时半年以上 涉及纸质材料提交和单位跑腿办理 [1] - 部分企业存在截留津贴差额现象 出现"产假未休满就被要求返岗否则扣发津贴"等问题 [1] - 灵活就业群体面临"津贴无处可领"困境 跨地区就业者可能遭遇发放断档 [1] 直发模式优势 - 通过医保系统与银行账户直连通道实现线上电子材料提交 审核后直接划入个人账户 [2] - 发放权从企业转移至社会保障体系 避免单位克扣款项 消除女职工隐私泄露顾虑 [2] - 对灵活就业人员意味着生育保障从"单位福利"转变为"社会福利" [2] - 能够及时足额到账 直接降低家庭养育成本 [2] - 减少企业经手环节 有助于消除用人单位对育龄女性的隐性歧视 [2] 政策联动与执行挑战 - 可与托育服务 税收减免等政策形成联动 构建覆盖生育全周期的支持网络 [2] - 部分地区因技术壁垒或观念滞后未能跟进改革 需建立全国统一发放标准与监督机制 [2] - 需探索跨省医保数据共享平台 解决人户分离家庭的申领难题 [2] -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就高补差"争议需出台全国性指导意见 避免"同省不同策"情况 [2] 政策意义 - 生育津贴应做到资金流转畅通无阻 体现对女性生育的尊重 [3] - 精准抵达需要帮助的家庭 避免母亲为权益保障奔走维权 [3] - 有助于实现生育友好型社会 [3]
多方协同全方位支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证券时报· 2025-06-13 01:52
全球生育率下降现状 - 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生育率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下降,覆盖14个国家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一,少子化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1] - 日本2024年新生儿数量约68.6万人(首次跌破70万),总和生育率1.15,均创历史新低[1] - 美国2024年新生儿略超360万人,总和生育率约1.63,持续处于历史低位[1] 生育率下降原因分析 - 39%受访者将经济压力列为首要障碍,其他因素包括养育成本高、工作不稳定、住房昂贵、对世界局势担忧及缺乏合适伴侣[1] 低生育率的经济社会影响 - 长期低生育率将耗尽"人口红利",引发劳动力结构性供需失衡,侵蚀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基石[2] - 生育率深刻塑造国家人口结构,影响经济活力、社会运转和文化传承等可持续发展根基[2] 中国生育支持政策动态 - 国家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2] - 多省市延长婚假产假:四川拟将婚假延长至25天,产假在98天基础上按孩次分别延长90/120/150天[2] - 上海、湖北等地计划出台延长婚假办法,保障产假/护理假/育儿假落实,推出育儿补贴和产假社保补贴[2] - 发改委表示支持有条件地区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参保人并简化流程[2] 应对低生育率的系统性方案 - 需政府、社会和国际多方协同:政府优化政策工具箱,社会培育生育友好氛围,国际组织协助发展中国家提升民生保障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