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突遭立案调查!老牌中成药企嘉应制药的“三维危机”:研发萎缩、集采重创与高管“出走”
华夏时报· 2025-06-05 20:19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问题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暴露长期治理缺陷 [2][3] - 2024年第四季度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合计1039.93万元,2025年4月才补充披露 [3] - 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期间,子公司向关联方非经营性转出资金1.7亿元,向非关联方转资6500万元,未经审批且延迟披露 [3] - 独立董事李善伟因内幕交易违规减持9100股被监管处罚 [3] - 2025年3月至5月,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核心高管密集离职,治理架构稳定性受冲击 [4][5] 财务业绩与核心产品表现 - 2024年营收3.76亿元,同比下滑29.46%,连续两年双位数下滑(2023年降19.11%) [6][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061.16万元,同比腰斩39.94%,净利率从6.44%降至5.48% [6][7] - 核心产品接骨七厘片/胶囊营收下降41.05%,占营收比重从59.10%降至49.38%,毛利率下滑4.35个百分点至76.99% [9][10] - 另一主力产品双料喉风散/含片营收下降19.62%,其他产品线普遍下滑,仅重感灵片增长14.01%但占比不足8% [9][10]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2亿元同比增长28.83%,净利润1540.33万元高增197.23%,但经营现金流净额-1183.38万元,同比下降193.73% [11][12] 研发投入与行业挑战 - 2024年研发费用675.72万元同比减少33.09%,占营收比重降至1.8%,研发团队从42人缩减至30人 [14]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继续同比缩减16.34%,长期创新能力存疑 [14] - 中成药集采导致核心产品量价双杀,行业政策收紧加剧竞争压力 [2][9][15]
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5 05:21
公司违规行为 - 公司未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1]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17,619,169.86元 [1]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文青、董事会秘书胡丽平、财务总监朱建锐对上述违规行为负主要责任 [1] 监管措施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决定对公司及郑文青、胡丽平、朱建锐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2] - 监管措施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 - 公司需在收到决定书后30日内向监管局报送书面报告 [2] 公司回应 - 公司及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决定》中指出的问题,将加强证券法律法规学习 [3] - 公司承诺提高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 - 本次监管措施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3]
先因关联方资金占用,后因不披露去年业绩预告 瑞贝卡董事长一个多月被警示两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00:10
公司违规与监管警示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文青、董事会秘书胡丽平、财务总监朱建锐因未披露2024年年报业绩预告被监管警示 [1][2] - 上述责任人一个多月内两次被警示,4月底因多份财报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问题被警示 [2][3] - 河南证监局查明公司存在5项违规: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及资金占用事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内幕信息登记不规范、部分董事监事薪酬未经股东大会审议 [3] 财务表现与业绩变动 - 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亏损1.18亿元,未按规定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业绩预告 [2] - 2023年公司净利润为1230.23万元,2024年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1.1%但营销费用增长62%导致亏损 [2] - 控股股东2024年期初资金占用余额3亿元,全年累计发生额10.5亿元,偿还总额13.6亿元,期末余额为零 [4][5] 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 - 控股股东通过第三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2024年期初余额3.09亿元,资金用途为贷款周转 [5] - 年审会计师已出具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专项说明,确认占用资金已全部清偿 [5] - 公司承认内控缺陷,表示已完成整改并加强相关人员证券法规学习 [4][5] 行业与业务背景 - 公司主营业务为假发制造,2024年加强跨境电商独立站等新渠道推广导致营销费用大幅增加 [2] - 公司表示已收回全部被占用资金,并对内控缺陷进行整改 [4][5]
*ST京蓝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
中国经营报· 2025-06-03 22:57
公司信披违规事件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这是短期内第二次因信披问题被立案 [2] - 2023年11月黑龙江证监局认定公司存在多项信披违规:2021-2022年报未按规定披露商誉减值信息、少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和坏账准备,被处以300万元罚款 [2] - 公司曾承诺将吸取教训强化内部治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2] 财务表现分析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持续下滑:7.38亿元→1.95亿元→1.49亿元(同比下降23.69%) [3]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53.69%至3.7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1亿元(同比减少110.41%),扣非净利润-1.19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6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295万元 [4] 业务发展状况 - 主营业务为工业及城市固废处置、耕地土壤治理等环保领域 [3] - 2024年亏损主因:并购项目处于整合期(9月起才产生收入)、原有土壤修复业务新接订单少(营收从1.42亿元大幅下降) [3] - 一季度亏损解释:春节停产导致固废资源化利用行业利润减少,叠加年度检修费用影响 [4] 行业背景 - 环保行业在政策驱动下前景广阔 [3] - 含锌铟固危废资源化利用行业存在季节性特征,一季度常处于微亏状态 [4]
*ST京蓝遭二次立案!信披违规再触监管红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22:40
公司动态 - 京蓝科技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立案不会对日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3.78亿元 同比增加153.69%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1亿元 2025年一季度收入1.26亿元 归母净利润-1295万元 [2] - 公司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亏损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7亿元 -23.55亿元 -12.75亿元 -13.56亿元 2023年净利润10.56亿元实现扭亏 但扣非净利润亏损13.98亿元 [2]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业及城市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及二次资源综合回收 土壤修复 耕地土壤环境综合治理保护 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2] 历史违规记录 - 2023年11月24日公司曾因信息披露违规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 涉及2021年 2022年年度报告未按规定披露商誉减值信息 2021年度少计提商誉减值损失 [3] - 公司2021年度 2022年度还存在少计提坏账准备的问题 [3] - 时任董事长 总裁 代董事会秘书郭绍增和财务负责人高红因对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行为负责而受到证监会处罚 [3]
思美传媒信披违规遭监管重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22:28
公司股价表现 - 6月3日思美传媒股价上涨2.19%,收盘价为5.6元/股 [2] 监管处罚事件 - 2024年11月1日四川旅投集团、朱明虬、任丁收到浙江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2] - 2024年1月20日公司公告显示,1月19日已收到浙江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2] 信披违规行为 - 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朱明虬及一致行动人转让29.99%股份时,隐瞒《收购备忘录》中关于"2019年度审计净利润低于2.5亿元需现金补足差额"的业绩补偿条款 [3] - 该重大信息直至2023年12月23日才通过补充公告披露,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 [3] 误导性陈述事件 - 2023年11月27日公司在互动易平台声称"抖音超市现阶段由本公司代运营",导致股价午后涨停 [4] - 当日收盘后改口称仅代运营单个直播间,次日抖音电商官方微博证实公司此前表述与事实不符 [4] - 该行为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关于禁止误导性陈述的规定 [4]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湖北证监局警示函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4:31
警示函事件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432.62万元,较2023年减少75.94%,但未按规定披露业绩预告 [1] - 公司业绩快报与年报数据存在重大差异:快报显示营收87494.52万元、归母净利润7137.45万元、扣非净利润4531.5万元,而年报更正后营收69206.87万元、归母净利润2432.62万元、扣非净利润941.23万元 [2]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董事长吴轩、财务总监王树、董秘曹卫斌)因信息披露违规被湖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 [3] 内部控制问题 -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7] - 因内部控制问题,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8] - 公司已采取修订治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组织高管培训等措施改善内控 [9][10] 整改措施 - 公司已召开董事会修订部分治理制度,并通过股东大会修订《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9] - 公司加强董事、监事、高管及关键岗位人员的法规培训 [10] - 公司积极与监管部门沟通协作,接受监督 [11]
业绩变脸上市公司大盘点:熊猫金控、奥维通信、南华生物等14家信披恐违规
搜狐财经· 2025-06-01 17:20
上市公司业绩变脸情况汇总 核心观点 - 2024年年报披露后,14家上市公司出现业绩变脸,从预告盈利转为亏损或触及退市风险警示[3][4] - 业绩变脸主因包括计提大额减值、收入确认调整、信用风险暴露等财务问题[5][6][11][12] - 多家公司因信息披露违规收到证监局警示函,涉及未及时提示退市风险[14][16][24][28] - 业绩修正后股价普遍暴跌,部分个股连续多日跌停,跌幅最高达60%[5][6][19][30] 重点公司案例分析 熊猫金控(*ST熊猫) - 业绩修正:从预盈3000-4500万元下修至亏损4.6-4.8亿元,主因新增5.8亿元信用减值损失[5] - 股价表现:连续4个交易日跌停[5] - 监管措施: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5] 奥维通信(*ST奥维) - 业绩修正:营收从4.5-5.2亿元下修至2.8-2.99亿元,触发退市标准[6] - 股价表现:连续3个交易日跌停,单日跌幅10%[6][7] 华西能源(ST华西) - 业绩修正:从预盈3500万元转为亏损3.81亿元,利润总额降幅达409.23%[8] - 财务数据:2024年营收25.9亿元(+38.9%),但亏损扩大至3.48亿元[9] - 监管措施:年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4月30日起被ST[10][11] 南华生物(*ST生物) - 业绩修正:从预盈1250-1550万元转为亏损1900-2100万元[11] - 调整原因:0.35亿元收入不予确认及应收账款减值[12] - 股价表现:连续4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39%[12] 赛隆药业(*ST赛隆) - 业绩修正:从预盈450-650万元转为亏损3314.56万元,营收2.64亿元[13] - 监管措施:广东证监局认定其未及时提示退市风险[14] 惠发食品 - 业绩修正:从预盈260-370万元转为亏损1658.59万元[22][23] - 监管措施:山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24] 汇金科技(*ST汇科) - 业绩修正:营收8925-9420万元(原未披露),亏损扩大至2220万元[29] - 股价表现:三天累计跌幅59.41%,市值蒸发超60%[30][31] 行业影响 - 涉及行业包括光伏、半导体、医药、食品等跨领域企业[17][19][21][22] - 退市新规执行力度加强,营收低于3亿元且亏损成主要触发条件[6][13][16] - 律师已针对14家公司启动投资者索赔程序,索赔窗口期集中在2025年1-4月[5][6][8][11]
每周股票复盘:ST百利(603959)收到证监会处罚告知书,未触及退市
搜狐财经· 2025-05-31 18:00
公司公告汇总 ST百利及其子公司在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期间与七家供应商签订合同并支付预付款项共计19,191万 元,但供应商未按约供货,款项被转至其他账户,用于偿还王海荣个人债务或出借第三方。截至2024年 12月31日,王海荣已偿还全部本息。此外,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 未按规定披露上述资金占用事项,存在重大遗漏。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拟决定:对ST百利责令改 正,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400万元;对王海荣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600万元;对王伟给予警告,并处 以罚款80万元;对虞兰剑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50万元。王海荣还将被采取3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公 司表示,本次处罚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生产经营正常。公司将加强内部治理,提高信息披露 质量。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 投资建议。 截至2025年5月30日收盘,ST百利(603959)报收于4.13元,较上周的3.93元上涨5.09%。本周,ST百利 5月30日盘中最高价报4.14元。5月26日盘中最低价报3.81元 ...
2023年转让股权今年才披露,珍宝岛被上交所通报批评 公司刚称“对信披违规责任人降薪罚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1 10:19
信披违规事件 - 上交所对珍宝岛及多名高管予以通报批评 因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1] - 未披露交易涉及2023年子公司虎林方圣100%股权转让 交易金额4.25亿元 净收益4.2亿元 占2022年净利润227% [1][2] - 交易延迟至2025年4月才补充披露和审议 原因为时任董秘交接工作中未识别审议标准 [3] 交易细节 - 出售标的虎林方圣持有黄芪注射液等多项药品批文 与现有批文属同品种不同规格 [2] - 根据上市规则 交易利润超上年净利润50%且金额超500万元需披露并提交股东大会 [2] - 2022年公司净利润1.85亿元 该交易收益远超规定标准 [2] 历史信披问题 - 2024年4月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8000万元未及时披露 被黑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4] - 2024年因多期定期报告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 被上交所通报批评 [4] - 公司对相关责任人采取降薪罚款和内部通报处分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亿元、31亿元、27亿元 呈持续下滑趋势 [5]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530万元 同比下滑74%(去年同期2.9亿元) [5] - 业绩下滑主因第三批中成药集采延期执行 预计集采执行后销量将显著提升 [5] - 集采中标产品包含消栓口服液等新增品种 有望带来可观新增收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