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环境
icon
搜索文档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二十二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大众日报· 2025-06-19 09:04
环保督察信访件分布 - 6月18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第二十二批信访件248件(重点关注件14件),其中来电70件、来信178件 [1] - 信访件地域分布:济南市64件、青岛市25件、淄博市27件、枣庄市7件、东营市10件、烟台市15件、潍坊市16件、济宁市10件、泰安市10件、威海市4件、日照市12件、临沂市26件、德州市4件、聊城市5件、滨州市8件、菏泽市3件、省直2件 [1] - 截至18日累计交办信访件3428件(重点关注件257件),累计地域分布:济南市602件、青岛市520件、淄博市224件、枣庄市142件、东营市107件、烟台市301件、潍坊市250件、济宁市146件、泰安市115件、威海市106件、日照市155件、临沂市377件、德州市58件、聊城市96件、滨州市148件、菏泽市72件、省直9件 [2] 生态环境问题分类 - 第二十二批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380个,其中水污染78个、大气污染106个、土壤污染57个、生态破坏62个、噪声污染52个、海洋污染1个、其他问题24个 [1] - 累计涉及生态环境问题4256个,其中水污染798个、大气污染1284个、土壤污染693个、生态破坏685个、噪声污染529个、辐射污染25个、海洋污染31个、其他问题211个 [2]
当生猪养殖污染治理与泡桐产业相遇,福建三明的EOD模式作用大
中国环境报· 2025-06-18 09:33
生态经济循环发展模式 - 三明市创新开展乡镇EOD模式试点,探索生猪养殖污染治理与新型泡桐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盈利反哺生态环境治理 [1] - 通过引入经济和生态价值高的优良速生树种进行粪污消纳,解决传统生猪养殖行业粪污产生量大、污染物浓度高的问题 [1] - 三明市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创新投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山入林,为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1] 政企银保四维联动机制 - 三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实施方案,推动EOD项目的策划、实施和全过程监督 [2] - 引入中铁、中建等国企央企和上海、福建多家创新型企业参与项目 [2] - 与光大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动,优化项目审核评估流程 [2] - 探讨研究泡桐种植保险、泡桐价格指数保险,降低项目实施风险 [2] 多重效益协同共赢 - 新型泡桐每亩粪污消纳能力约是水稻田的5倍,显著提升单位面积土地污染消纳能力 [3] - 项目中标价格5.77亿元,计划建设新型泡桐基地4万亩,每亩收益约是传统树种6倍 [3] - 项目经营期预计年均利润总额3000万元,通过木材销售、林下经济、文旅康养、林业碳汇等路径实现收益 [3] - 泡桐花具有赏花和药用价值,为打造"泡桐"小镇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奠定基础 [3] 可复制的绿色发展经验 - 胡坊镇规范项目程序,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中标企业和明溪城发集团按9∶1股权比例设立项目公司 [4] - 以生态环境治理促进林业产业提效增值,项目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探索"两山"转化新途径 [4] - 三明全市共有生猪规模养殖企业400余家,年存栏120余万头,胡坊镇EOD项目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经验 [4]
赵一德到安康市白河县调研废弃硫铁矿污染治理情况时强调巩固治理成果 健全长效机制 全力保障汉丹江流域生态安全
陕西日报· 2025-06-18 07:08
硫铁矿污染治理调研 - 省委书记赵一德调研安康市白河县废弃硫铁矿污染治理情况 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坚决扛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政治责任 [1] - 实地察看白河县硫铁矿二工区废弃矿点污染整治现场 包括矿硐封堵、矿坑填埋等情况 指出废渣清运是当前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1] - 强调要继续落实好"驻场督办、联合审查、定期调度、动态评估"机制 加快剩余废渣清运进度 强化废渣运输交通保障 [1] 污染治理具体措施 - 详细了解白河县废弃硫铁矿废石贮存场废渣处置情况 强调要把牢工程质量关 加强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 [1] - 要求做好巡护监管、水质监测等工作 严守不发生污染物渗漏、外溢的底线 [1] - 到白河县矿山生态修复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了解区域硫铁矿治理总体方案实施情况和工作进展 [1] 水源地保护与生态修复 - 强调要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 全面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 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2] - 要求持续深化陕南硫铁矿污染专项整治 高质量完成白河县硫铁矿剩余矿点治理任务 [2] - 提出要扎实开展治理项目整体评估 及时总结治理经验和技术成果 积极推进相关标准制定工作 [2] 流域环境综合治理 - 要求举一反三开展流域环境污染防治 突出抓好涉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2] - 强调严格固体废物规范处置 常态化开展过境危化品运输车辆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2] - 提出要扎实推进水源涵养 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 加快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2] 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 要求加强水生生物保护恢复 不断提升流域河湖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 - 提出要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健全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 [2] - 强调要系统提升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水平 [2]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6-18 05:40
水环境治理成效 - 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达90.4% 首次突破90% [1] - 长江干流连续5年 黄河干流连续3年保持Ⅱ类水质 [1] - 南京月牙湖通过2016年起的水环境综合整治 从黑臭湖转变为"水下森林"和鸟类乐园 [1] 治理挑战与政策部署 - 黑臭水体根治难度大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仍处起步阶段 [1] - 生态环境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为"水十条"后全面部署水生态保护的新政策 [1] 系统化治理案例 - 厦门筼筜湖通过"海域、流域、全域"协同治理 从臭水湖转型为城市会客厅 [2] - 深圳东莞建立茅洲河流域协调机制 水质从重度黑臭提升至Ⅲ类 [2] - 浙皖实施四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 千岛湖水质稳定维持Ⅰ类 [2] 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 安徽宣城依托青弋江流域资源 建成18个生态型景区和1072家民宿 形成人水共生模式 [3]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可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推动绿色转型 [3]
中央督察组两次点名,中卫市委表态
新京报· 2025-06-17 21:46
会议指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中卫市典型案例,反映出中卫市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力度不 够,相关部门对侵占草原等违法行为监管缺位,对矿山生态修复放松要求,有关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 侵占草原、沙地等生态破坏问题持续存在。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典型案 例整改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反思,以案 为鉴、警钟长鸣,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落实,确保问题真改实改、全面整改。 宁夏中卫市广播电视台消息,6月16日晚,中卫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中 卫市典型案例整改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刘国强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全面落实中 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要求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安排部署,深刻警醒、汲取教训,直面问题、照单全 收,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务实的举措、最严格的要求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典 型案例整改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洪海出席并讲 话。市领导佘瑞东、胡斌、刘凯华、于建文、赵会勇、丁博韬、陈贵贞、康俊杰参加。 会议要求,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 ...
新京报评论:中央督查两次点名,中卫市生态监管何以一再失守?
新京报· 2025-06-17 17:36
生态环境破坏案例 - 国溢铁路道砟公司占用中度沙化土地和其他草地露天堆放废渣和成品料且停产后未按要求清理平整和覆土植绿 [3] - 明巨电石公司在矿区范围外建设办公区和生产厂房并大面积侵占草场 [3] - 两公司违法行为长期存在因当地林草部门未依法处理 [3] 监管问题 - 当地林草和生态环境部门对违法行为监管缺位直至中央督察组暗查后才督促整改 [3] - 中卫市此前在2021年督察中就因非法越界采矿和"挖湖造景"问题被点名但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4] - 2025年4月中卫市曾问责16名干部但此次通报显示监管漏洞仍未解决 [6] 区域生态背景 - 中卫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生态脆弱植被覆盖稀疏黄土裸露比例大 [4] - 当地虽推进治沙种绿但植被覆盖仍是治理重点需常态化监管 [4] 整改与问责 - 中央督察组要求当地彻底调查并严肃问责以推动日常监管深入 [6] - 需提升监管效能堵塞漏洞规范企业行为守护生态环境 [6]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二十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大众日报· 2025-06-17 09:03
环保督察信访情况 6月16日第二十批信访件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信访件197件(重点关注件15件),其中来电74件,来信123件 [1] - 信访件涉及济南市34件、青岛市35件、淄博市7件、枣庄市11件、东营市5件、烟台市24件、潍坊市14件、济宁市5件、泰安市7件、威海市9件、日照市21件、临沂市11件、德州市1件、聊城市5件、滨州市7件、菏泽市1件 [1] - 涉及生态环境问题298个,其中水污染问题61个、大气污染问题90个、土壤污染问题58个、生态破坏问题37个、噪声污染问题36个、辐射污染问题2个、海洋污染问题1个、其他问题13个 [1] 截至6月16日累计信访件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累计向山东省交办信访件3039件(重点关注件233件) [2] - 信访件涉及济南市517件、青岛市480件、淄博市192件、枣庄市132件、东营市94件、烟台市275件、潍坊市220件、济宁市131件、泰安市96件、威海市96件、日照市135件、临沂市326件、德州市53件、聊城市83件、滨州市137件、菏泽市65件、省直7件 [2] - 涉及生态环境问题3653个,其中水污染问题677个、大气污染问题1107个、土壤污染问题602个、生态破坏问题590个、噪声污染问题448个、辐射污染问题23个、海洋污染问题30个、其他问题176个 [2]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集中通报典型案例
人民日报· 2025-06-17 05:58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案例通报 - 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山西、内蒙古、山东、陕西、宁夏5省(区)及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3家央企开展督察 [1] - 督察重点包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政策衔接、区域协调机制等共性问题,以及各省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1] - 发现多起不作为、慢作为及形式主义问题,要求推动整改 [1] 内蒙古通辽市生态问题 - 通辽市违法开垦草原超3600亩,其中扎鲁特旗查布嘎图苏木保安村1560亩、乃林嘎查1760亩 [2] - 科尔沁草原修复工程中6个重点项目未按期完成,包括北部山区9.5万亩植被恢复任务滞后 [2] 陕西省榆林市水土流失治理问题 - 榆林市11个县未印发水土保持规划,导致治理工作无规可循 [2] - 定边县、绥德县水土流失治理仅完成省级目标的54%和68% [2] - 淤地坝建设管护滞后,787座老旧淤地坝中56.5%未开工 [2] 宁夏中卫市矿山生态破坏 - 明巨电石公司违规占用草原205亩未办理手续 [3] - 国溢铁路道砟公司超范围侵占沙化土地7亩、草地134亩,未采取防沙措施 [3] - 部分矿区生态修复验收通过但实际效果不达标 [3] 后续工作 - 督察组将继续调查核实并推进整改 [4]
2025年济南市“百场万企”供需对接活动已累计举办183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6-16 22:40
济南市工业稳产优供助力提振消费行动 -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启动2025年"百场万企"供需对接活动,累计举办供需活动183场,覆盖企业5400余家次 [1] - 活动旨在完善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渠道,集聚科研院所、服务机构、商会协会、金融资本等各方资源,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 [1] - 下一步将深化与山东省"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行动、"一起益企"服务行等活动衔接,继续做好"百场万企""泉心优供"系列对接活动 [1] 产业链精准匹配 - 聚焦全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34条重点产业链,建立供需"三张清单",计划每条标志性产业链每年组织4场以上"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供需对接活动 [2] - 支持中小企业"卡位入链",推动大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协作、产销衔接等关键要素方面加强融通合作 [2] - 着力打造能级更高、结构更优、配套更全、协作更强的产业链体系 [2] 企业市场拓展 - 持续开展"进企业、解难题、稳增长"活动,建立企业诉求办理常态化渠道,鼓励"链主"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开放供应链 [2] - 深化区域供需对接,加强跨区域资源整合与产业协作,推动济南都市圈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2] - 支持各区县立足本地重点产业链分行业举办特色化供需对接活动,强化信息共享与优势互补 [2] 产业生态环境优化 - 集聚科研院所、服务机构、商会协会、金融资本等各方资源,促进要素、产品、资源高效流通 [3] - 做实常态化融资对接机制,持续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等活动,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产品和服务 [3] - 推进制造业研发中试平台优化布局、共享共用,定期征集发布大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榜单,组织中小企业"揭榜"攻关 [3]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十九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大众日报· 2025-06-16 09:17
环保督察信访件情况 - 6月15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第十九批信访件219件,其中重点关注件20件,来电68件,来信151件 [1] - 第十九批信访件涉及济南市47件、青岛市28件、淄博市13件、枣庄市14件、东营市5件、烟台市15件、潍坊市12件、济宁市14件、泰安市5件、威海市9件、日照市6件、临沂市24件、德州市5件、聊城市8件、滨州市8件、菏泽市5件、省直1件 [1] - 第十九批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337个,其中水污染70个、大气污染92个、土壤污染62个、生态破坏37个、噪声污染49个、辐射污染2个、海洋污染3个、其他问题22个 [1] 累计信访件数据 - 截至6月15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累计向山东省交办信访件2842件,其中重点关注件218件 [2] - 累计信访件涉及济南市483件、青岛市445件、淄博市185件、枣庄市121件、东营市89件、烟台市251件、潍坊市206件、济宁市126件、泰安市89件、威海市87件、日照市114件、临沂市315件、德州市52件、聊城市78件、滨州市130件、菏泽市64件、省直7件 [2] - 累计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3355个,其中水污染616个、大气污染1017个、土壤污染544个、生态破坏553个、噪声污染412个、辐射污染21个、海洋污染29个、其他问题163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