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
搜索文档
赛事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经济日报· 2025-08-12 09:10
世运会文化展示与推广 - 世运会吉祥物"蜀宝""锦仔"设计灵感源自千年蜀锦并融入熊猫和川金丝猴元素 [1] - 奖牌"竹光"装饰太阳神鸟纹饰和城市轮廓线条 绶带由蜀绣大师织就 奖牌盒采用青神竹编工艺 [1] - 世运村文化互动体验区提供书法 武术 汉服 蜀绣 皮影等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体验 [1] - 中医药体验馆提供香囊制作和传统艾灸锤工艺体验 [1] - "世运主题大篷车队"串联四川21个市州 吸引超百万人次市民游客参与 [1] 文化消费与商业创新 - 小龙坎火锅店推出双语菜单和英文礼貌用语手册 加强员工英语培训以服务国际游客 [2] - "好运市集"融合捏面人 扎染 油纸伞 漆扇等非遗项目与巴蜀文化 [2] - 熊猫扎染系列 三国人物面塑 漆扇等非遗手作产品持续热销 累计接待全球运动员1500余人次 [2] - 世运广场集结近50个地方特色项目 呈现竹编 丝线 茶艺 银饰等巴蜀文化元素 [2]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赛事推动巴中光雾山红叶 乐山大佛 天府新区等文旅景点知名度提升 [1] - 成都打造集文化属性 商业功能与体育元素于一体的消费场景 [2] - 赛事与文旅融合将巴蜀文化韵味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 [3]
南国书香节8月15日开幕 将举办超2300场文化活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11 16:08
活动概况 - 2025南国书香节将于8月15日至19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举办,年度主题为“书香湾区·阅见世界·共享未来” [1] - 活动采用“1+1+N”模式,即1个线下主会场、1个线上云会场和N类特色分会场,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与全省联动 [1] - 线下主会场面积约4万平方米,设立四大主题展厅和24个特色馆,全省各类分会场共467个,参展总面积超100万平方米 [1] - 活动将展销境内外1500多家出版机构的近50万种出版物及文创产品,并举办2335场文化活动,其中主会场348场、分会场1987场 [1] 国际化与文化交流 - 主会场专设“阅·世界”国际文化展厅,汇聚23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成果,展销2万种来自企鹅兰登、麦克米伦等国际顶尖出版机构的原版图书 [3] - 越南作为主宾国将举办系列文化活动纪念中越建交75周年,包括主题分享、传统服饰展示及特色小吃售卖等 [3] - 活动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组织“粤版图书走出去”签约仪式,展出金庸多语种经典等海外版图书,并举办《低碳行动》全球发布会 [4] - 邀请20余位世界各国驻广州总领事参与活动,并举办经济学家郑永年的新书发布论坛 [4] 文化内容与主题展示 - 国际文化展厅重点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出版物(海外版),并设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主题展区 [2] - 主会场专设“百千万工程”摄影展,通过300余幅影像展示广东乡村振兴案例,并设有采用AI+无人机技术的“低空经济”智慧融创展区 [2] -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将举办特展、百米长卷特展及《里斯本丸沉没》等主题图书签售会 [2] - 引入世界童书与插画展,展示博洛尼亚书展插画奖及2025年度最佳童书 [3] 嘉宾阵容与文化活动 - 本届书香节汇聚众多海内外名家,重点邀请40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家代表,高品质文化活动数量同比增加22% [5] - 嘉宾包括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和梁晓声、学者戴建业、康震、郑永年,畅销书作家马伯庸、刘同,以及导演王晶、音乐人韩红等 [5] - 多位外国作家将参与活动,包括美国作家文德琳·范·德拉安南、英国插画家尼尔·帕克、荷兰科幻作家罗德里克·列文哈特等 [6] - 活动以大湾区为战略支点,通过广东馆、港澳台馆等构建立体化文化场景矩阵 [6]
“科技+文化”全球首秀,成都世运村打造温暖“世界会客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1:38
科技应用与产品 - 四川影目科技推出支持40种语言同声传译的AR翻译眼镜 通过镜片实时投射双语字幕实现无障碍交流 [2] - 搭载国产空间大模型"悠然无界"的机器狗具备防风防雨机身与50公斤负重能力 承担全天候运输及向导职能 [4] - 光耀恒拓的"耀动魔方"LED屏可承受150公里/小时球速冲击 实时生成落点偏差数据提升虚拟训练体验 [6] - 美甲机器人实现5秒快速喷绘世运会会徽与熊猫纹样图案 [6] - 纯物理灭蚊机在居住区绿地构建无蚊环境 水下机器人配备4K镜头并以双倍吸力清除微米级污染物 [6] 文化创新与商业推广 - 非遗市集融合竹编灯影、漆艺与蜀绣等传统工艺 提供剪皮影、编蜀绣等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 [8][10][12] - 崇州道明竹编非遗传承人推出融合熊猫、漆艺与竹编元素的独创盖碗茶具 由聋哑匠人参与制作 [10] - "成都礼物"文创商店展销超200款产品 涵盖文博文化、非遗时尚及城市纪念三大品类 [12] - 特色产品包括熊猫纸竹香扇、蜀锦手串及趴趴小花熊猫玩偶 匈牙利代表团进行批量采购 [12] 产业协同与本土化 - 成都世运村科技应用90%采用本土企业创新技术 形成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服务体系 [6][12] - 商业街区内设置中医理疗中心 通过艾草熏香等传统方式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12] - 智能机器狗与非遗市集动线结合 实现科技设备与人文场景的协同运营 [4][8]
“东方之桥”中华文化体验研学营在约旦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08 17:12
人民网迪拜8月8日电 (记者管克江)"东方之桥"约旦青少年中华文化体验研学营7日在安曼中国文化中心举 行结营仪式。 安曼中国文化中心同约旦资深教育顾问莉姆·侯赛因创新设计并发起此次研学活动,吸引了25位14至18岁的约 旦青少年参与。在为期五天的时间里,小伙伴们学作中国月饼、参与陶艺制作、观摩中式插花、体验中式美食、 聆听文化讲座……收获满满。 莉姆·侯赛因在结营仪式上表示,"东方之桥"不仅是中华文化研学活动,更是融合学习、成长、文化理解与社 会责任的教育平台,鼓励孩子们成长为勇担本土责任兼具全球意识的未来公民,为未来世界的美好点燃希望的火 焰。 参加研学活动的阿卜杜勒·辛迪说:"我特别喜欢把中国和约旦的文化联系起来,尤其是在了解中国的世界遗 产后,更意识到保护自然与历史的重要性。"雅丝敏·阿萨夫则被艺术体验深深打动,"我们通过艺术表达情感与身 份,我尤其喜欢关于同理心与文化联系的内容。"裘德·马尔卡维说:"我最喜欢的环节是设计印有中国元素的环保 帆布包,在团队任务中也锻炼了合作精神。" 约旦青少年在农场研学。安曼中国文化中心供图 家长们也观察到孩子的明显变化。哈雅·朱达的母亲萨贾·马贾利说:"哈雅每天都带着 ...
青春沈阳 英伦回响——记沈阳学子中英青少年人文交流营活动
人民网· 2025-08-08 10:29
教育国际化战略 - 沈阳市教育局组织51名低年级中学生参与"中英青少年人文交流营"研学活动 为期15天 旨在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 [2] - 活动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指导策划 是沈阳建设教育强国 打造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重要实践 [2] - 未来将持续推进教育对外开放 打造可复制的"沈阳样本" 为中外人文交流提供示范 [15] 跨文化教育实践 - 学生入住英国寄宿家庭 体验当地生活 通过烹饪中国菜等方式进行文化交流 [5] - 在伦敦本地学校插班学习 数学表现突出引发国际学生对中国的兴趣 [8] - 中英教师开展教育理念研讨 英国校长计划11月参加中国世界校长论坛 [9] 城市形象传播 - 学生通过迷你"复兴号"模型 沈阳故宫绘画 冬季滑雪宣传片等多元形式展示沈阳工业历史与现代发展 [10][11] - 在哈罗公学公开展演扇子舞 水墨画 中国功夫等十余个节目 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13] - 英国教育工作者对沈阳的印象从"工业城市"转变为"有历史厚度 发展速度 生活温度"的城市 [15] 学生成长与能力建设 - 学生主动承担"城市形象大使"角色 用英语 影像 美术作品等媒介传播沈阳文化 [11] - 通过独立生活 跨文化沟通等实践 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国际视野与文化自信 [2][13] - 教务人员观察到学生在文化输出过程中的显著成长 深化了对文化自信的理解 [13]
走进中国 读懂中国(览胜观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8 09:40
签证政策与入境便利化 - 中国对75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 [1] - 将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扩展至55国 [1] - 持续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并优化签证政策 [3] 入境旅游市场表现 - 北京故宫 西安兵马俑 上海外滩等标志性景点频现外国游客如潮景象 [1] - 上海主要商圈旅游购物和餐饮销售额大幅上涨 [1] - 海南三亚国际免税城单日销售额屡攀新高 收银台前排起长队 [1] 旅游消费与产业链带动 - 上海艺龙酒店外国客人增多带动营收增长 [1] - 周末韩国游客扎堆 上海涌入大量泰国游客 [1] - 酒店 餐馆 免税店等旅游产业链为城市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1] 文化体验与深度旅游 - 江西景德镇吸引外国游客体验制瓷工艺 包括制作青花瓷和绘制文化图案 [2] - 浙江杭州西湖茶楼出现日本茶道师与中国茶师交流茶艺 [2] - 四川成都火锅店有欧洲游客体验筷子涮毛肚等中国美食文化 [2] 服务升级与基础设施 - 中国在旅游接待 语言服务 支付便利等方面持续改进 [3] - 陕西西安出现外国游客穿汉服体验唐代礼仪 [3] - 云南昆明有外国背包客学习少数民族扎染和茶艺 [3] - 江苏苏州推出非遗体验项目让外国游客学习苏绣制作 [3] 国际交流与形象展示 - 旅游活动促进文明对话与跨文化理解 [2] - 通过深度体验项目展现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 [3] - 签证便利化与服务升级向世界传递开放信号 [3]
翻译,从差异中找到沟通(书里书外)
人民日报· 2025-08-08 06:40
从事翻译工作20年来,我对翻译的意义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 翻译是合作的基础,因此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没有翻译,就没有思想的交流,没有贸易,没有外交,也 没有世界文学。孔子、鲁迅、塞万提斯和洛尔迦也可能就无法超越他们所处的时空。没有翻译的话,只 有精通英语的人,才有机会阅读《哈姆雷特》和《傲慢与偏见》。当然,这些如今被视为"全球性"的作 品,如果没有早期翻译也可能不会诞生——假如没有对索福克勒斯的翻译,是否还能有莎士比亚? 翻译对许多体现人类本质的活动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它的重要性如此深远,以至于我们无法想象没有翻 译的世界。我们需要翻译,去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我们。翻译让我们能够讲述自己的故事和价值 观,展现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共同的人性之外,不同文化和社会有着各自独特的 叙事方式。这正是翻译最宝贵的启示之一:从差异中找到沟通。 翻译在各种文化和语言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为文化和语言本身,就是在不断地交 流和吸收中逐渐成形的。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在中国历史的多个阶段,翻译都是一项重要工作,它深刻 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交流与翻译史上最令人惊叹的史诗之一,是高僧 ...
外籍参赛人士乘火锅巴士品“多面”成都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20:31
活动核心内容 -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为来自荷兰、波兰、瑞士、比利时等国的9名外籍运动员、教练员与裁判员组织了火锅巴士城市文化体验活动[1] - 活动采用“移动美食+城市观光”模式,旨在让国际参赛人士在赛事前夕感受成都的多元魅力[7] 活动路线与体验设计 - 火锅巴士从成都市区的东升街启程,途经合江亭、望平街、339电视塔等地点,最终抵达东门码头,沿途展示成都古今结合的城市风貌[3] - 为适应国际友人饮食习惯,团队将麻辣火锅调整为番茄锅底,并搭配肥牛、虾滑、千层麻花、红糖糍粑等菜品及特色小吃,同时提供双语沿途历史讲解[3] 参与者反馈 - 荷兰体操技巧评判员鲁道夫对边涮肉边看夜景的体验表示赞叹,并将成都比作红糖糍粑,认为其“热情里藏着温柔”[5] - 波兰皮划艇领队马特乌什称赞成都和火锅一样具有多面性,其队友伊戈尔则对千层麻花的酥脆口感印象深刻[5] - 首次体验火锅的荷兰空手道运动员于尔斯已计划赛后重走巴士线路,以探索白天成都的故事[5] 城市文化推广举措 - 火锅巴士是“精彩世运·魅力成都”城市文化体验活动的一环,该活动共精选了包括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内的17个点位,设计出7条主题线路[7] - 活动配备了70余名工作人员,提供5种语言服务,以帮助参赛人士全方位感受城市脉动[7]
(成都世运会)外籍参赛人士乘火锅巴士品“多面”成都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15:21
活动内容 - 成都世运会外籍参赛人士体验火锅巴士美食观光活动 包括9名来自荷兰 波兰 瑞士 比利时等国的运动员 教练员与裁判员 [1] - 火锅巴士路线从东升街经合江亭 望平街 339电视塔至东门码头 展示成都古今城市景观 [3] - 活动提供番茄锅底火锅及肥牛 虾滑 豆芽等菜品 搭配千层麻花 糍粑等特色小吃 采用双语解说服务 [3] 参与者反馈 - 荷兰体操技巧评判员鲁道夫称赞边涮肉边看夜景的体验 特别认可红糖糍粑的口感 [5] - 波兰皮划艇领队马特乌什赞赏蒜香调料拌米饭的搭配 认为成都像火锅一样具有多面性 [5] - 荷兰空手道运动员于尔斯首次体验火锅即熟练使用筷子 计划赛后重走巴士线路探索成都老街 [5] 活动组织 - 火锅巴士作为"精彩世运·魅力成都"城市文化体验活动的重要环节 采用"移动美食+城市观光"模式 [7] -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精选17个文化点位 设计7条主题线路 配备70余名工作人员提供5种语言服务 [7] - 活动旨在通过美食文化交流让外国友人获得对成都的鲜活感知 增强世运会赛事文化内涵 [7]
香港故宫文博馆展出百余件莫卧儿王朝艺术瑰宝
新华社· 2025-08-07 09:44
展览概述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全新特展"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莫卧儿王朝瑰宝——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珍藏"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精选逾100件莫卧儿王朝黄金时代的艺术瑰宝 [1] - 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联合主办,展品涵盖绘画、珠宝、建筑构件、兵器、纺织品、陶瓷等类别 [1] - 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2月23日 [3] 展览特色 - 此次展览是亚洲的唯一一站,在伦敦展览的基础上突出莫卧儿宫廷与中国及其他文化交流的故事,丰富了莫卧儿王朝历史的内容 [1] - 展览邀请香港艺术家加入多媒体互动装置和香港元素,让展览更贴近香港观众 [1] - 展览提供千载难逢的机会,让观众深入探索莫卧儿宫廷的国际艺术与文化 [2] 合作背景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此次展览是双方重要的合作成果之一 [2]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孔令成表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是博物馆的立馆使命之一,此次展览有助巩固博物馆作为中外文化对话平台的关键角色 [1] 展览意义 - 展览有助于推动世界多元艺术文化交融,让观众对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互鉴有更深认识 [1] -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南亚艺术部策展人埃米莉·汉纳姆表示,非常高兴能与香港观众分享这个充满艺术与设计的历史时期的卓越工艺作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