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合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因时顺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日报· 2025-08-13 06:44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 传统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规模大、行业分布广、发展历史久 [1] -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组织和技术体系迭代升级 [1] - 转型升级目标是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绿色低碳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地位 [1] 传统产业升级的阶段变化 - 从"追赶型升级"转向"引领型升级",需加快形成更多引领全球发展的原创技术、标准体系与产品 [2] - 钢铁产业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半数以上,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占全球钢铁行业专利申请数量的60%以上 [2] - 从"局部性优化"转向"系统性重构",利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全链条、系统化重构 [3] - 纺织产业从单点环节自动化转向全流程数字化重构,实现高效、绿色、韧性发展 [3]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 传统产业需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原始创新和突破创新能力,解决研发投入强度偏低问题 [4] - 医药、航空航天器等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普遍在2%以上,而食品制造、纺织业等多在1%左右 [4] - 需优化研发投入结构,引导更多资源投向基础研究、原创技术等源头领域 [4] 提升融合创新能力 - 传统产业需加快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绿色能源技术等深度融合 [5] - 传统产业企业与新兴技术提供商之间存在沟通不畅与协同困难问题 [5] - 需培育专业化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商,推广低代码、模块化等技术解决方案 [6] - 促进产教融合,培养既懂行业工艺又精通智能技术的高素质工程师和管理人才 [6]
万“象”更新,中国能建第五期项目经理高级研修班全景再现~~
中国能源网· 2025-07-30 13:28
研修班概况 - 中国能建第五期项目经理高级研修班学员前往大象酒店项目开展深度研学活动[1] - 研修班学员构成:5级岗1人 6级岗20人 7级岗20人 其他岗级43人 硕士24人 本科48人[3] - 9位行业专家参与授课(4名集团内部专家 5名集团外部专家)[6] 课程内容与目标 - 课程设置3大模块(宏观视野 项目管理 综合素养)共计46课时[6] - 培养目标为打造具备职业道德 懂技术 强管理 善经营 精核算的项目经理队伍[6] 大象酒店项目特点 - 该项目为公司首个超高层装备式项目 采用巨象造型设计[8] - 项目实践聚焦绿色建造与融合创新技术[8] 学习形式与成果 - 通过象牙交锋 星火激辩等互动形式促进思维碰撞[12] - 72名学员完成研修 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19] - 活动形成群象聚力 万象更新的发展态势[1][19]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中科院院刊发文,呼吁加强基础研究
快讯· 2025-07-04 22:59
公司发展理念与战略 - 比亚迪秉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发展理念,抢抓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 [1] - 公司从电池制造起步,逐步扩展到整车研发和轨道交通创新,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 [1] - 通过30年实践,公司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1] 融合创新五大特征 - "技术基因":强调技术创新在公司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1] - "垂直整合、集成创新":通过产业链整合实现创新突破 [1] - "精准战略":制定符合行业趋势的战略规划 [1] - "人才引擎":重视人才在创新发展中的驱动作用 [1] - "绿色引领":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业务全过程 [1] 未来发展思考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升级 [1]
协同并进,各擅胜场,南方报业媒体矩阵焕新出击
南方农村报· 2025-07-04 12:07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整体战略 - 实施媒体多品牌战略,打造南方日报、南方杂志、南方网、南方农村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一批名报名刊名网,特色各异 [1] - 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实施"融合创新计划",成立集团融合运营委员会,统筹各媒体、各业务单元融合发展工作 [1] - 完善内容一体化生产、传播一体化运营、技术一体化支撑、经营一体化统筹运行机制,打造"双一流"高水平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1] - 各媒体单元协同并进、错位深耕,构筑起报刊网端微屏联动的高水平全媒体传播体系 [1] 南方杂志社 - 立足强化省委机关刊职责,打造全国省级党刊第一方阵排头兵 [2][3] - 深耕本地资源、服务广东全面深化改革,统合重构理论评论与党建板块,打造"南方理论传播全媒体主阵地" [5] - 强化用户服务驱动内容生产传播,培育新媒体品牌栏目和产品,打造南方党建智库运营体系 [5] - 推动采编队伍100%转战互联网主战场,助力其向"全媒内容官""全景运营师"转型 [6] 南方新闻网 -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为驱动,建设全国领先的科技型主流网络媒体 [8] - 推动网站和客户端向智能语料库转型,构建"粤数港"人工智能语料库,推出新闻大模型应用newsGPT [10] - 推进"学习+新闻+政务"智能化升级,打造"粤政通问"和"粤政通"平台 [10] - 建强"头啖汤""有一说一"品牌,优化"南方网评"频道建设,升级谣言鉴别智能应用"南方AI破谣局" [10] - 构建"网信创新人才库",选拔培育传播、网安、技术、运营4支专才队伍 [10] 南方农村报社 - 围绕"聚焦'三农',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的定位,构建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12] - 强化核心内容生产,开辟"乡野时光机"等全流程AI生产栏目,培育"陈皮新说""水产有种"等垂类评论IP [14] - 建强垂类矩阵,"南方农村报""大国农业"等4个百万级账号向千万级挺进 [14] - 构建农产品品牌运营管理体系和服务生态圈,发布农产品品牌价值榜单 [14] - 推动"南品北上 北品南下",建设广东农产品走向全国、各省农产品进入大湾区的桥头堡 [14] 南方周末报社 - 建立完善报网端一体化采编运营机制,持续巩固《南方周末》头部市场化机构媒体地位 [15] - 以"南周双质"内容建设为根本,以付费发展为特色,推动《南方人物周刊》打造"人物生态圈+用户社群"的新型人物杂志 [15] - 再次修订采编考评办法,指挥棒进一步向优质内容倾斜 [17] - 南方周末客户端打造全国领先的"新闻+人文"移动互动内容社区 [17] 南方都市报社 - 坚持移动优先,整合报网端编辑团队,成立一体化融媒编辑部,打造全国领先的新型都市媒体 [18][19] - 升级打造官方客户端"南都N视频",努力打造成为民生类、时尚化、年轻态、视频化、交互性头部传播平台 [20] - 构建"南都快评+ N视评+南都社论"等多维产品矩阵,输出南都观点 [22] - 依托"微文明之星""南都街坊口碑榜"等优势项目,打造微文明线索征集平台和第三方民生实事评价评议品牌 [22] - 推出"百剧千行共创计划",创作、孵化百部微短剧精品 [22] 广东教育杂志社 - 实施"媒体+教育"计划,探索思政育人体系与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 [23][24][25] - 全方位构建与广大学校、师生、家长的链接,形成分层分类、多维互动的深度链接体系 [27] - 重建服务能力、重构业务形态、重辟发展路径,全面提高服务教育、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综合能力 [27] - 依托南方+客户端建设覆盖全省的青少年成长服务数字平台 [27]
新兴技术展现巨大应用潜能
经济日报· 2025-06-25 06:08
新兴技术报告核心内容 - 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发布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涵盖能源、生物医药、低碳环保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1] - 入选技术包括结构电池复合材料、工程化活体疗法、自主生化传感、绿色固氮、协同感知、生成式水印等 [1] - 技术遴选标准综合考虑新颖性、影响力、成熟度,跨领域技术融合展现巨大发展潜力 [1] 生物技术领域进展 - 多项入选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工程化活体疗法可开发个性化诊疗方案 [2] - 生物技术进步将显著降低疾病治疗成本,改善慢性病治疗方式并减少副作用 [2] - 韩国科学技术院专家认为该技术有望改变医疗行业诊疗模式 [2] 技术应用前景 - 协同感知技术可连接车辆与城市交通网络,提升流量管理与事故预警能力 [2] - 生成式水印技术可嵌入文本图像标记,确保信息真实性并防范虚假消息 [2]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指出技术将对产业发展与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2] 技术发展挑战 - 新兴技术预计3-5年内见效,但面临地缘政治与世界经济竞争等复杂环境 [3] -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以推动技术落地 [3] - 需平衡发展安全,通过政策法规防控人身、财产及环境风险 [3]
赵福全:得生态者得汽车产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11:27
汽车产业变革与生态化发展 - 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特征是生态化发展,未来"得生态者得汽车产业" [1] - 碳中和与万物互联是驱动变革的两大核心因素,碳中和是生存基础,万物互联是重构社会的手段 [5] - 汽车从代步工具演变为移动空间、数据载体、互联节点、计算单元、智能终端和储能装置,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母生态 [5] 中国汽车市场2030年展望 - 2030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预计达3000万辆,自主品牌国内销量2220万辆(乘用车占比70%,商用车400万辆),海外销量1000万辆("中国造海外销"600万辆,"海外造海外销"400-500万辆) [4] - 合资品牌中国产海外销规模2024年80万辆,2025年90万辆,2030年150万辆 [4] - 2030年中国汽车工业总销量预计达4150万辆 [5] "新汽车"生态与产业融合 - "新汽车"是基于数据、可自进化、承载智能移动空间的新物种,其生态特征为多产业融合、多领域交叉和多主体协同 [6] - 传统垂直产业链被打破,形成信息通讯、互联网、运营商、科技公司等多方参与的立体网状生态 [6] - 企业需从制造型向科技服务型转型,整车企业需成为共创型企业,避免全栈自研,强调协同创新与研产供销服一体化 [6] 技术创新与组织变革 - 技术需与经营结合,设立CTO Plus角色统筹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大项目经理负责产品全生命周期 [7] - 分工模式为整车企业做"体"、大供应商做"块"、单个供应商做"点",企业需全栈受控而非全栈自研 [7] - 硬件同质化(大单品)+软件个性化,工程师红利最大化,资本作为生态建设的粘结剂和催化剂 [7] 全球化与AI赋能 - "新本地化"成为新型国际化模式,研发基于本地数据与场景,全球化公司需从总部主导(7:3)转向区域主导(3:7) [7] - AI是汽车产业最大应用载体,将改变产品形态、合作模式和业务边界,企业需All in AI(产品力、创造力、管理力) [8] - 融合创新需跨学科/领域/产业,实现知识、技术、虚实、团队四重融合,产品迭代需全生命周期提速(输入/定义/执行/迭代) [8] 开放创新与价值观 - 中国汽车产业需坚持开放创新,AI时代需专业知识与正确价值观并重,重视知识产权和可持续发展 [9]
中国手游出海“生意经”:百亿爆款是如何炼成的?
第一财经· 2025-05-14 18:33
爆款游戏的成功因素 - 世纪华通旗下点点互动研发的《Whiteout Survival》成为中国出海手游收入榜第一,总收入超160亿元,超过腾讯的《PUBG MOBILE》[1] - 三七互娱的《Puzzles&Survival》上线5年总流水破百亿元,远超最初预期的1000万美元月流水目标[1] - 沐瞳科技的《Mobile Legends: Bang Bang》上线近10年仍位列中国出海手游收入前十,全球累计收入突破20亿美元[5] 游戏品类融合创新 - 三七互娱通过将三消类休闲玩法与SLG重度游戏融合,成功吸引30%女性玩家,突破传统SLG以男性为主的用户结构[3] - 点点互动的《Whiteout Survival》结合策略游戏与模拟经营等休闲元素,女性用户占比超20%,在SLG品类中罕见[4] - 休闲与重度游戏的融合成为行业重要产品设计思路,可降低用户门槛并提升粘性[3][4] 数据驱动与创意平衡 - 游戏公司通过数据模型验证用户留存、付费等指标,如Supercell要求第30天用户留存率保持在20%以上[13] - 三七互娱在《Puzzles&Survival》上线前通过数据模型预测玩法接受度,实际表现远超预期[1][3] - 行业需在数据驱动与创意设计间寻求平衡,过度依赖数据会导致产品公式化[14] 本地化策略 - 本地化不仅是翻译,需深度融入目标市场文化细节,如中东角色面纱、斋月等元素[16] - 沐瞳在东南亚市场优化游戏以适应本地网络和低配机型,提升用户体验[18] - 点点互动通过招聘中东员工提升文化适配度,显著改善用户反馈[16] 长期战略与行业趋势 - 三七互娱2018年调整组织架构,聚焦MMORPG、SLG等四大赛道,实现海外收入15倍增长[10][11] - 成功厂商平均需10年探索积淀,如点点互动经历3年亏损期后实现爆发[20][21] - 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用户需求饱和,需通过差异化内容和长线运营竞争[23] 电竞与长线运营 - 沐瞳通过电竞赛事体系提升《决胜巅峰》竞技性,2024年成为全球观看时长最长移动电竞项目(4.75亿小时)[7] - 长线运营是爆款关键,《Mobile Legends: Bang Bang》上线10年仍保持收入增长[5][7]
腾讯副总裁李强:今年将是融合创业产业爆发的临界点
华尔街见闻· 2025-05-14 16:48
腾讯云融合创新战略 - 公司将融合创新与AI、出海并列为未来增长主航道 目前正处于收获期 [2] - 腾讯云属于少数在融合创新领域投入较多的云服务商 主要发挥软件侧优势而非全面参与硬件环节 [2] - 已构建全栈融合创新软件体系 包括基础软件"6T"和应用软件如腾讯会议等 适配主流国产生态 [2] 市场地位与生态建设 - 截至3月公司105款产品进入工委会软硬件图谱 产业供给能力居行业最前列 [3] - 取得2045项互认证证书 成为国产生态链核心厂商之一 [3] - 联合50多家合作伙伴开发65个行业解决方案 覆盖30多个垂直领域 [3] 行业落地与渠道布局 - 全栈软件体系已在金融、政务、医疗等六大行业建立标杆案例 [4] - 组建覆盖28个省的经销商体系 计划两年内实现全国全覆盖 [4] - 市场策略采用"标杆复制"模式 通过合作伙伴加速区域下沉 [4] 政策驱动与市场前景 - 国资委79号文要求2027年前央国企100%完成信创替代 涵盖全产业链 [6] - 行业从2023年起进入全产业链升级阶段 构建国产IT标准生态 [6] - 预计2025年将达到产业爆发临界点 当前处于"纵向深化+横向拓宽"阶段 [7] 研发投入与产业趋势 - 国内厂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生态链能力整体攀升 [2] - 行业已形成从基础软硬件到应用系统的完备生态 国产软件从"可用"向"好用"演进 [7] - 当前市场竞争不激烈 因涉及面广且厂商各有侧重 [2]
科华生物(002022) - 2025年5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8 18:28
公司业绩与经营策略 - 公司 2024 年亏损 2.34 亿,2024 年控制后业绩增加到 6.41 亿;西安天隆 2024 年度净利润 -275,495,172.54 元、2023 年度净利润 108,111,205.90 元,2022 年度净利润 1,911,662,542.36 元 [4] - 面对营收和毛利下降、净利润持续亏损局面,公司围绕“全而精”“融合创新”战略定位,以国民健康需求为导向,持续研发和营销投入,实施精益管理,挖掘提质增效潜力 [2][3] - 2025 年经营规划包括整合全球资源、推进自动化等战略落地、拥抱集采降本增效、丰富居家自检产品、完善供应链拓展海外市场、构建 IVD 产业生态 [5] 海外业务与可转债情况 - 公司国外业务占比 23%,美国市场非海外业务主要市场,相关业务收入占比较小 [3] - 2025 年 2 月 10 日董事会决定不向下修正“科华转债”转股价格,2025 年 2 月 11 日至 8 月 10 日亦不提出向下修正方案,8 月 11 日重新起算 [3] -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未转股债券数量为 2,252,131 张,每张面值 100 元,资产负债率为 24.22%,货币资金余额为 787,309,260.67 元,未来偿债资金源于经营现金流,资产偿债能力稳健 [3][4] 市场份额与产品布局 - 公司产品覆盖多领域细分市场,国内三级医院覆盖率约 60%,血站覆盖率约 40%,国家级省级疾控全覆盖、市级疾控覆盖率约 80% [5] - 2024 年新业务质谱领域取得突破,构建“前处理自动化 + 质谱检测 + 试剂配套”一体化平台 [8] 股东与管理相关问题 - 西安致同因看好公司投资价值收购股份,公司合法合规经营,不存在利益输送,子公司按规定披露信息 [4] - 公司根据发展战略和经营需要设子公司,将实施精益管理,提高治理水平 [5]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按薪酬政策和制度确定,2023 年报酬增加因引入专业团队,2024 年因统计区间变化 [7] 财务与审计相关问题 - 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按准则计提坏账准备 [9] - 天隆公司为控股子公司,公司无利益输送,有完善内控制度,董监高按规定履职 [9] - 西安天隆 2024 年营业利润为 313,465,385.25 元,净利润为 -275,495,172.54 元,不存在期间费用为负情况,公司每年聘请事务所审计,审计委员会指导内部审计 [11] 生产基地建设 - 2025 年 4 月 8 日公司与西安经开区管委会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打造医疗产业孵化创新中心和产业集聚区,协议为框架性、意向性约定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