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文化传播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跨文化传播创新,2025中外文化网络交流和创新传播大会在沪举行
新浪财经· 2025-07-20 22:31
大会概况 - 2025中外文化网络交流和创新传播大会在上海杨浦滨江举行,主题为"入耳 入脑 入心",聚焦互联网时代的跨国文化交流与合作 [1] - 大会由上海市委网信办、上海市政府新闻办等指导,上海市互联网业联合会和杨浦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智通财经、杨浦区融媒体中心承办,浦发银行独家支持 [1] - 上海市互联网业联合会会长姜迅指出,文化产业、文化活动和文化交流正成为重要的新增长极 [1] 政策与规划 - 上海"沪九条"明确将杨浦、黄浦打造为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 [2] - 杨浦区提出"YOUNG立方"政策,聚焦创空间、创服务、创政策、创声浪四大任务,构建互联网内容创作友好生态圈 [2] 企业代表发言 携程集团 - 携程集团副总裁王强强调发展入境旅游的价值在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网络平台在促进中外交往中大有可为 [4] 阅文集团 - 阅文集团副总裁杨晨提出IP出海四大路径:内容为王、全产业链发力、拥抱AI技术、共建行业生态矩阵 [6] 哔哩哔哩 - 哔哩哔哩副总裁周奕表示平台坚持创作者优先与正向价值引领,覆盖国风、国创等领域,助力青年讲述中国故事 [8] 腾讯 - 腾讯文化与内容事业部总经理李海浩从技术、内容、价值三维度阐述创新文化传播策略,强调深耕数字生活底座和构建文化全产业链 [10] 《上海日报》工作室 - "鸭梨山大的Alex"主理人认为真实的小故事是跨文化传播的"流量密码",致力于展示真实、有温度的中国 [12] 案例与趋势 - 上海社科院张雪魁以"甲亢哥中国行"为例,说明用户参与的跨文化传播可跨越政治隔阂和文化偏见 [15] - 复旦大学沈逸指出AI时代需中国学者和企业主导治理机制,塑造全球AI价值规范 [17] 圆桌论坛 - 圆桌论坛围绕中国文化出海与传播创新展开,参与者包括叠纸游戏、日本7&8株式会社、浦发银行及小红书、B站博主代表 [19]
自带艺术与技术“双Buff”跨文化传播“破圈” 千亿级游戏市场凸显人才需求
央视网· 2025-06-17 15:00
游戏产业的正向价值与政策支持 - 游戏正向价值伴随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不断被挖掘 [2] - 2025年以来国家层面持续释放游戏"出海"业务积极信号 [2] - 2025年4月国务院批复方案将游戏"出海"纳入国家服务业开放试点框架 [16] 游戏教育的升级与学科建设 - 中国游戏教育从"挂靠专业"升级为独立学科 人才培养进入系统化"2 0"版本 [3] - 游戏产业是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传播链关键环节 [3] - 课程覆盖游戏设计全领域 包括概念设计 美术设计 用户体验 交互动画 游戏叙事等 [6] 游戏行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 需兼具艺术与技术双重能力 掌握设计制作硬核技术同时具备传统文化底蕴 [9] - 创意能力和文化探索能力成为招聘核心"软实力" [15] - 职业方向涵盖游戏研发 数字创意 广告新媒体等多领域 [11] 游戏市场规模与产业影响 - 2024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超3200亿元 用户规模达6 74亿 [12] - 游戏产业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构建 提供娱乐社交等功能 [12] - 行业衍生出电竞 衍生品等周边产业 构成文化行业最大单一类别 [17] 代表性产品与行业标杆案例 - 《黑神话:悟空》带动国内硬件市场 文旅消费热潮 [15] - 国产3A游戏助力中国游戏"出海"收入连续5年超千亿元 [15] - 头部企业持续投入内容更新 如场景搭建 角色设计等全流程制作 [14][15]
寻找消费力 | 泡泡玛特公共事务总经理王涛:潮玩IP需要长期投入不断吸引消费者
北京商报· 2025-05-28 16:24
行业增长趋势与细分机会 - 全球潮玩市场规模从2015年87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近400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64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6.94% [2] - 毛绒品类成为行业热点,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年增速15%,泡泡玛特毛绒品类收入实现1289%爆发式增长 [2] - 积木、饰品等细分品类潜力显著,公司基于IP的积木产品表现良好,独立饰品品牌POPOP即将开设首家正店 [2] 消费者运营策略 - 线下门店优化注重服务与体验升级,通过主题场景设计和互动性陈列减弱商业属性,强化文化包裹感 [3] - 线上私域运营成熟,抽盒机与内容电商重塑直播间定位,搭建多品类自营直播间推动新客增长 [3] - 截至2024年底,泡泡玛特中国内地累计注册会员达4608.3万人,全年新增1172.9万人 [3] 全球化与跨文化产品策略 - 潮玩具备普适性特征,公司通过本土化产品设计实现跨文化传播,如泰国LABUBU泰服系列、卢浮宫名画衍生品 [4] - 签约当地艺术家开发区域化IP,如泰国市场CRYBABY(泰国艺术家Molly)、北美市场Peach Riot(美国艺术家Libby) [4] 潮玩与流行文化融合 - 与游戏、动漫IP联名效果显著,如《王者荣耀》《原神》《蛋仔派对》及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联名手办 [5] - 跨圈层合作突破用户边界,未来将持续探索与优质IP的联动开发 [5]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 IP孵化与运营为核心能力,长期投入验证可持续性,如LABUBU十周年、Molly二十周年仍保持活力 [6][7] - 为不同IP定制开发方向,深挖内核并创新产品模式,强化情感连接 [6] 未来发展方向 - 定位为以IP运营为核心的潮流文化娱乐集团,探索中国特色的IP生态路径,如LABUBU全球爆火案例 [8] - 目标成为全球化的千亿级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推动IP商业化与国际化传播 [8]
从单向输出到共情共鸣 中式舞剧全球圈粉
北京商报· 2025-05-25 22:33
文化出海现状与挑战 - 文化出海面临语言翻译、渠道控制、文化理解、法律政策等多重壁垒 [1] - 舞台演出因依赖现场体验而在出海过程中更具挑战性,但也因其独特性更易讲述中国故事 [1] - 舞剧《咏春》通过市场化商演方式突破海外市场,改变传统政府全资保障的文化交流模式 [3][4] 成功案例与市场表现 - 周杰伦吉隆坡和新加坡演唱会门票秒空,新加坡国家体育场连开两场座无虚席 [3] - 舞剧《咏春》2023年9月开启海外巡演,2024年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连续演出9天12场,平均上座率80% [4] - 巴黎会议宫4场演出平均上座率高达97%,截至俄罗斯巡演前已在47座城市演出242场 [4] - 浙江婺剧团出访119次,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演出340多场 [6] 内容创作与国际化策略 - 《咏春》以中国功夫和中华武术精神为核心,融合咏春拳和香云纱非遗元素 [3][4] - 民族元素与现代审美交融,如话剧《青蛇》《西游记》《黄粱一梦》取材古典名著或民间传说 [5] - 浙江婺剧团根据海外观众偏好打磨剧目,降低语言障碍并优化道具设计以节省成本 [6] - 海外市场需求受思乡情影响,乐队和艺人出海演出票房表现良好 [6] 跨文化传播与艺术创新 - 话剧《恋爱的犀牛》虽含北京俚语和跳跃剧情,仍打破多国剧场上座率纪录 [7] - 纯肢体戏剧《水生》融合传统傩戏与西方形体戏剧,以肢体语言传递中国故事 [7] - 海外商业演出需完成从"猎奇式观看"到"价值认同"的跨越,注重精准跨文化传播 [8] 长期发展与战略方向 - 文化出海需拓展贸易渠道、加强精准宣传、提高受众触达率,实现有效传播 [8] - 通过美学共振(如《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提升中国文化全球叙事能力 [8]
甲亢哥中国行:8城的流量对撞实验,哪城最佳?
36氪· 2025-04-11 22:04
核心观点 - 美国YouTube博主甲亢哥(iShowSpeed)的中国行取得巨大成功,两周内YouTube粉丝增长200余万,国内全网粉丝突破557万,平均每场直播观看人数突破800万[5] - 中国行由East Goes Global和88rising两家公司操盘,分别负责行程安排和社交媒体运营[7][34] - 外国网红在中国破圈需要闯过城市选取、行程安排和线上推广三重关卡[7][19][34] 运营公司分析 - East Goes Global负责甲亢哥行程安排,曾操作结石姐和亚当·兰伯特来华[19] - 88rising负责国内社交媒体运营,签约艺人包括王嘉尔和knowknow等[7][34] - 两家公司分别专注于西方明星来华和音乐人出海运营[7][19][34] 城市选取策略 - 甲亢哥走访上海、北京、郑州、成都、重庆、香港、深圳和长沙八座网红城市[10] - 城市选取注重视觉冲击力和"抽象艺术家"人设的化学反应[7] - 成都、重庆等地本地网红乱入直播制造大量节目效果[12][15][17] 行程安排亮点 - 标准化流程包括商业街区体验和地标打卡,如南京东路、八达岭长城等[20][22] - 少林寺直播成为首个高潮,功夫片戏码吸引全球观众[12] - 卤鹅哥意外成为最受欢迎角色,展现中国真实有趣一面[24][26][30] 线上推广成效 - 甲亢哥在国内主流平台开设账号,抖音粉丝达419万,占比75%[36][40] - 与大张伟合体视频实现全网发布,成为破圈关键[34][37] - 乱入网红发布相关内容形成二次传播,如Sam Pepper视频获1.6万点赞[38][40] 数据表现 - YouTube粉丝数达3837万3848[4] - 中国行期间YouTube粉丝增长200余万[5] - 国内全网粉丝突破557万,抖音占比419万[5][40] - 与田一鸣合唱视频海外播放量达4138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