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搜索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GEO行业研究(二):认知战争2.0-GEO如何让品牌成为生成式AI的“标准答案”
头豹研究院· 2025-06-11 20: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GEO利用生成式AI技术创建与用户意图高度匹配的内容,提升其在AI搜索中的排名和引用率,能解决企业营销痛点,是更智能、可持续的新一代品牌营销方式 [6][28][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GEO的定义 - GEO即生成式搜索引擎优化,利用生成式AI技术创建与用户意图高度匹配的内容,提升其在AI搜索中的排名和引用率,强调内容的可解析性与权威性,直接输出答案而非引导跳转 [6] AI搜索产品网页端流量情况 - 2025年3月中国AI搜索网页流量呈现高度集中的“头部效应”,Deepseek与纳米AI凭借巨大的用户规模和体验优势遥遥领先,多数同类产品面临用户习惯培养不足和差异化竞争的严峻挑战 [12] - Deepseek以4.94亿次的月访问量领先,纳米AI搜索以3.01亿次的访问量居第二,两者构成第一梯队;排名靠后的C知道、天工AI和智谱清言等月访问量均未突破500万次 [12] AI搜索产品应用端流量情况 - 2025年3月中国AI搜索产品在移动应用端的用户活跃度高度集中,夸克、豆包与Deepseek三家占据绝大部分用户,与其他产品差距巨大 [16] - 夸克月活近1.5亿,豆包接近1亿,Deepseek超7700万,构成头部阵营;腾讯元宝、Kimi智能助手和纳米AI搜索月活在两千万至四千万级别,形成第二梯队;智谱清言刚过千万,讯飞星火、通义等多数产品月活不足六百万,形成长尾 [16] 企业在营销层面的核心痛点 - 企业面临信任危机、信息缺失、竞品承压、内容失衡等营销痛点,源于内部管理短板和外部市场压力 [18][27] - 信任危机表现为价值承诺不符、沟通失实误导、危机响应不力等;信息缺失体现为用户洞察片面、价值传递不充分、内容更新滞后失准等;竞品承压包括核心市场被蚕食、行业话语权旁落等;内容失衡有内容产出效率与质量瓶颈、技术应用与优化能力不足等问题 [25][26][27] GEO如何解决企业营销痛点 - GEO能系统性应对企业营销痛点,赋能品牌实现深层次营销价值 [28] - 针对信任危机,GEO可提升信息准确与合规性、保障价值承诺一致性、增强操作透明度;针对竞品承压,能实现竞品洞察与策略反制、提升关键渠道可见度、动态适应竞争环境;针对信息缺失,可实现信息整合与完整覆盖、深化价值传递与场景适配、确保内容时效与准确性;针对内容失衡,能突破内容产能瓶颈、降低内容优化技术门槛、进行效果验证与迭代 [36][37] 传统营销与GEO的对比 - 传统营销渠道存在成本高、见效慢、转化路径长、用户信任度低等问题,GEO在用户主动搜索中以“答案”形式精准触达,具备转化链路短、长期复用、高信任、高性价比等优势 [38] - 信息流广告曝光量大但受平台算法限制、用户信任度低,GEO内容可信度高、可沉淀为长期流量资产;品牌自媒体需长期运营、转化链条复杂,GEO可缩短认知到转化的路径、提升“非关注用户”转化可能;传统SEO优化周期长、难以覆盖复杂用户意图,GEO语义理解能力强、优质内容易获推荐;明星代言与KOL合作成本高、舆情风险大,GEO成本更低、结果更可控、信任基础更高 [40]
2025年中国GEO行业研究(二):认知战争2.0:如何让品牌成为生成式AI的“标准答案”
头豹研究院· 2025-06-11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2025年中国GEO行业展开,介绍GEO及相关概念,分析AI搜索产品网页端和应用端流量情况,指出企业营销痛点,阐述GEO解决痛点的方法,对比传统营销与GEO的差异,还介绍了头豹业务合作内容和研究院方法论 [6][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GEO变革营销 GEO的定义 利用生成式AI技术创建与用户意图高度匹配的内容,提升其在AI搜索中的排名和引用率,强调内容的可解析性与权威性,直接输出答案而非引导跳转 [6] AI搜索产品网页端流量情况 - 2025年3月中国AI搜索网页流量呈现“头部效应”,Deepseek与纳米AI领先,多数同类产品面临用户习惯培养和差异化竞争挑战 [9][12] - Deepseek月访问量4.94亿次居首,纳米AI搜索3.01亿次排第二,C知道、天工AI等月访问量未突破500万次 [12] AI搜索产品应用端流量情况 - 2025年3月中国AI搜索产品移动应用端用户活跃度集中,夸克、豆包与Deepseek占据大部分用户 [14][16] - 夸克月活近1.5亿领先,豆包接近1亿,Deepseek超7700万,腾讯元宝、Kimi等形成第二梯队,多数产品月活不足600万 [16] 企业在营销层面的核心痛点 - 企业面临信任危机、信息缺失、竞品承压、内容失衡等多维营销挑战,源于内部管理短板和外部市场压力 [18][27] - 信任危机表现为信任滑坡、隐私质疑等;信息缺失体现为信息覆盖不全、更新滞后等;竞品承压包括市场份额下降、话语权旁落;内容失衡指产出效率和质量瓶颈、技术应用不足 [24][26][27] GEO如何解决企业营销痛点 - GEO提供针对性方案应对企业营销痛点,赋能品牌实现深层次营销价值 [28] - 针对信任危机,GEO提升信息准确与合规性、保障价值承诺一致性、增强操作透明度 [36] - 针对竞品承压,GEO实现竞品洞察与策略反制、提升关键渠道可见度、动态适应竞争环境 [36] - 针对信息缺失,GEO实现信息整合与完整覆盖、深化价值传递与场景适配、确保内容时效与准确性 [37] - 针对内容失衡,GEO突破内容产能瓶颈、降低内容优化技术门槛、进行效果验证与迭代 [37] 传统营销与GEO的对比 - 传统营销渠道成本高、见效慢、转化路径长、用户信任度低,GEO触达精准、转化链路短、可长期复用、信任度高、性价比高 [38] - 信息流广告曝光量大但信任度低,GEO内容可信度高且可沉淀复用;品牌自媒体需长期运营,GEO缩短转化路径;传统SEO优化周期长,GEO语义理解强;明星代言与KOL合作成本高、风险大,GEO成本低、结果可控 [40] 头豹业务合作介绍 提供会员账号、定制报告/词条、定制白皮书、招股书引用、市场地位确认、行研训练营等业务 [42] 方法论与法律声明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研究19大行业,采用多元研究方法,报告数据来自合法渠道,观点客观,报告内容会更新,不构成投资建议 [46]
突发!周鸿祎“动真格”:准备干掉360整个市场部!一年省几千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6-08 08:32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宣布重大组织变革 - 公司创始人周鸿祎宣布准备裁撤整个360市场部,预计每年可为公司节省数千万元成本 [1] - 该决策源于传统产品发布会需市场部数十人耗时半个月筹备,成本高且效果不佳 [4] 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发布计划 - 公司将于6月11日发布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周鸿祎将独自完成产品发布会作为AI能力验证 [1] - 该产品测试旨在验证AI能否使人成为"超级个体",通过指挥智能体替代传统员工工作 [4] - 若验证成功,现有市场部员工将转岗至其他部门或从事智能体开发工作 [4] 纳米AI超级搜索产品特性 - 新产品具备自主思考能力,可在无人干预情况下调用浏览器和外部工具执行任务 [6] - 区别于传统AI搜索仅生成文字答案,该产品能自动完成复杂操作流程 [6] - 2024年公司已发布三大AI原生产品:纳米搜索(原360AI搜索)、360AI浏览器和360AI办公 [6] 公司AI产品生态布局 - 4月23日发布"MCP万能工具箱",已接入超过110款工具覆盖多场景应用 [6] - 工具箱基于大模型上下文协议开发,提供免费工具且支持一键安装 [6] - 公司AI产品持续迭代升级,用户体验和用户黏性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6]
百度 (BIDU US) 短期利润承压;关注云及自动驾驶机会
交银国际· 2025-06-04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交银国际对百度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99美元/96港元(9888 HK),潜在涨幅19.2% [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百度核心收入/运营利润预计分别同比+2%/-20%,受搜索广告收入下降影响大,部分被AI云(预计同比增30%)及新业务表现抵消,利润影响或大于收入影响 [1] - 广告对公司收入贡献降至60%左右,云及自动驾驶站位领先,有机会扭转公司估值逻辑,建议关注云收入增长持续性及Robotaxi全球化推广进程 [1] 各部分总结 盈利预测变动 - 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无变动,增速分别为1.8%、5.4%、5.7% [2] - 2025年毛利润、经调整运营利润、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较前预测分别下降1.6%、7.1%、7.4% [2] - 2025年毛利率、经调整运营利润率、经调整净利率预测较前预测分别下降0.8ppts、1.2ppts、1.1ppts [2] 搜索广告业务 - 2025年1季度百度搜索广告收入同比下降6%,预计2 - 3季度同比下降11%/12%,4季度下降幅度或缓和但有不确定性,全年广告收入预计同比下降9%至660亿元 [5] - 1季度AI智能体收入占核心广告收入9%,付费广告主达3万,预计未来几个季度智能体形式收入贡献将提升 [5] 利润影响 - 广告业务运营利润率高于其他业务,广告收入负面影响加大模型投入、AI搜索额外算力成本及结构性利润压力,预计2季度百度核心业务营运利润率降至14.8%(原约18%),2025年营运利润率较前预测降1.4ppts至17.8% [5]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34,598、133,125、135,508、142,792、150,953百万元人民币 [12] - 2023 - 2027年毛利分别为69,567、67,023、63,858、69,612、75,293百万元人民币 [12] - 2023 - 2027年Non - GAAP标准下经营利润分别为28,433、26,234、20,542、23,959、26,142百万元人民币 [12] 现金流量及财务比率 -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6,615、21,234、25,134、27,869、25,644百万元人民币 [13] - 2023 - 2027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50,397、 - 8,555、 - 6,439、 - 8,739、 - 9,671百万元人民币 [13] - 2023 - 2027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4,162、 - 13,759、 - 10,330、 - 10,418、 - 10,439百万元人民币 [13] - 2023 - 2027年Non - GAAP标准下净利率分别为21.4%、20.3%、14.4%、16.0%、16.4% [13]
Why Meta Platforms Stock Jumped 18% in May
The Motley Fool· 2025-06-03 05:38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5月份累计上涨18% 主要受一季度财报超预期和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推动 [1] - 财报发布后两个交易日股价分别上涨4.2%和4.4% 5月12日因贸易战缓和单日大涨8% [4][6] 财务业绩 - 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至423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414亿美元 [4] - 每股收益大幅增长37%至6.43美元 显著超越市场预期的5.22美元 [4] - 用户增长、广告展示次数和单次广告平均价格提升共同推动收入增长 [4] 业绩指引 - 公司预计第二季度营收将达到425亿至455亿美元 [5] - 全年支出指引下调10亿美元 [5] 行业竞争环境 - 竞争对手Alphabet面临垄断指控和苹果考虑引入替代搜索引擎的双重压力 [8] - 公司在数字广告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地位有望因对手弱势而增强 [8] 宏观影响因素 - 中美同意暂时降低关税税率推动整体市场上涨 [6] - 公司业务对宏观经济敏感 主要受数字广告需求影响 [6] - 贸易战影响可能低于此前预期 [3]
谷歌的AI搜索还没上线,就已经先被骂翻了
36氪· 2025-05-30 16:07
谷歌AI战略与产品重构 - 公司在I/O开发者大会上密集发布AI新产品和新功能 几乎用AI将全部产品重构一遍 [1] - 公司将Gemini AI嵌入传统搜索引擎 推出AI Mode功能 标志着搜索业务开启全面转型 [1] AI Mode的市场影响与用户反应 - AI Mode功能率先在美国市场上线 旨在直接向用户呈现答案 省去传统搜索的多步骤过程 [3] - 该功能既安抚了资本市场 又满足用户对高效搜索的需求 但引发合作伙伴强烈不满 [3] 出版商联盟的抗议与指控 - 美国新闻/媒体联盟代表二千多家出版商发布声明 指控AI Mode剥夺出版商流量和收入 [3] - 联盟称谷歌通过强制方式获取内容而未给出回报 并指责此行为为"盗窃" [3] - 出版商不满公司单方面决策 内容许可未被考虑 退出机制要求完全脱离谷歌搜索体系 [5] 谷歌的内容策略与技术解释 - 公司决定出版商若不希望内容出现在AI Mode中 必须完全退出谷歌搜索体系 [5] - 搜索负责人解释称 允许选择性退出会带来"巨大复杂性" 且需为每个功能建立不同模型 [5] - 公司采取一刀切策略 不加入AI Mode的网站将被爬虫屏蔽或加入黑名单 [7] 谷歌搜索的流量统治地位 - 谷歌搜索在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期间访问量达1.86万亿次 日均搜索量数亿次 [7] - 搜索服务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十亿级活跃用户 [7] - 即使最受欢迎的ChatGPT每日访问量也不足谷歌搜索的1/35 [7] 广告联盟与变现能力挑战 - 谷歌广告联盟是全球领先数字广告平台 为网站连接广告主的关键中介 [9] - 退出谷歌体系意味着出版商网站变现能力大幅下降 [9] - 出版商认为加入AI Mode无可见好处 传统广告模式与AI聊天机器人存在根本冲突 [9] AI模式下的广告收益计算问题 - 传统广告联盟按独立IP和PV等标准核算收入 AI Mode下收益计算方式模糊 [11] - AI从全网数据归纳总结 用户看到生成内容而非直接网站内容 导致广告展示对象不明确 [11] - 缺乏核算数据标准 出版商担忧收入分配完全由公司主导 [12] 用户行为与广告效果变化 - 绝大多数用户不进行事实核查 只要AI答案不离谱即接受 [14] - AI的"一问一答"模式使传统"竞价排名"广告无法适配 直接插入广告影响体验 [14] - AI搜索独角兽Perplexity尝试向广告主兜售广告位但收效甚微 [14] 实证数据与行业影响 - 《每日邮报》网络版MailOnline在AI概览功能上线后 CTR从13%下降至5%以下 [14] - AI概览仅总结查询概要 而AI Mode完全取代传统搜索链接 预期影响更严重 [16] - 出版商预计数字广告收入将大打折扣 面临真金白银损失 [16] 行业生态链变革 - AI Mode不仅变革公司自身业务 更对全球网站站长产生连带冲击 [16] - 行业体验"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效应 传统流量分配和收入模式被颠覆 [16]
谷歌搜索推出AI模式:便捷背后的“坑”
环球网· 2025-05-30 10:22
谷歌AI搜索功能 核心观点 - 谷歌推出全新AI搜索功能AI模式 该模式直接出现在搜索界面的新标签页中 提供AI生成的回答并显示相关链接列表 [1] - AI模式在初步体验中表现出便捷性 但也存在许多失误 [1] - 谷歌强调AI模式不会取代传统搜索 而是作为补充 公司表示该功能仍处于初期阶段 将根据用户反馈不断改进 [4] 功能表现 - 用户测试发现AI模式在规划生日派对、寻找洗车服务和购买特定商品时表现不佳 例如提供错误价格信息(25美元实际65美元)和错误商品信息(未找到异国风味辣椒酱) [4] - 在寻找有野餐桌的公园时 AI模式提供的列表中包含没有桌子的公园 [4] - 在产品研究方面展现潜力 例如生成幼儿汽车座椅的价格和功能对比表格 大幅节省时间 [4] 公司态度 - 谷歌高管Robby Stein表示 希望AI模式在处理更难、更具体的问题时表现出色 尤其是在反复尝试完成某件事的场景 [4]
GEO,是门好生意吗?
钛媒体APP· 2025-05-28 10:31
智能体元年与GEO市场背景 - 2025年被业界定义为智能体元年 大厂和企业纷纷押注智能体业务 [2] - 悠易科技从MarTech智能营销转向智能体业务探索 核心关注AI搜索与品牌传播结合点 [2] - AI搜索对00后AI原生用户心智占领显著 品牌方需确保投放内容被大模型收录 [2] GEO概念与运作逻辑 - GEO(生成引擎优化)替代传统SEO 成为AI搜索时代品牌传播核心事项 [2] - 示例:预算5000元手机通过GEO优化 可出现在AI搜索推荐排名中 [3] - GEO需模拟大模型收录规则 验证内容是否进入Top50候选池 [5] 悠易GEO智能体技术方案 - 产品核心功能:验证传播内容被大模型收录 提供GEO优化建议 [4] - 技术实现:多层级规则引擎模拟主流大模型检索流程 跨平台适配DeepSeek/豆包等 [4] - 应用案例:头部手机品牌和3C电子企业已采用 实现内容生产到效果验证闭环 [4] 大模型收录规则差异 - DeepSeek搜索70%内容来自开放生态 门户/社区类媒体优先 热点有72小时窗口期 [5] - 豆包倾向字节系内容 元宝偏好微信公众号/小程序 侧重第三方媒体解读 [5] - 大模型采用"收录黑盒→引用黑盒→结果生成"双层机制 规则不透明 [5]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红杉预测2029年AI搜索市场规模达3600亿美元 2025年垂直智能体市场突破200亿美元 [7][8] - 悠易科技为GEO智能体配置20人研发团队 996工作制冲刺5月产品上线 [6] - 大厂频繁接触悠易科技 拟引进为平台智能体交付服务商 [6] 商业模式与算法公正性 - AI搜索广告模式需平衡精准匹配与算法公正 平台方测试多种商业模式 [7][8] - 浏览器平台设置专业团队过滤恶意信息 广告内容需通过价值观核查 [7][8] - GEO优化内容是否被用户接收 取决于平台对广告嵌入方式的规则设计 [8] 垂直智能体发展趋势 - GEO智能体作为营销类垂直智能体雏形 需用户/品牌方/平台方共同推动发展 [9] - 红杉预测AI应用将从通用工具转向垂直领域 催生"一人独角兽"企业 [8]
Google搜索转型,Perplexity入不敷出,AI搜索还是个好赛道吗?
Founder Park· 2025-05-27 20:20
行业趋势 - Google在2024年开发者大会上推出由Gemini驱动的AI搜索模式AI Mode,标志着从传统"关键词+链接列表"转向"自然语言交互+结构化答案"的新范式 [2] - 2024年Google搜索业务贡献1750亿美元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但AI搜索转型可能冲击这部分核心收入 [4] - 研究机构伯恩斯坦数据显示,算上AI ChatBot后Google搜索市占率从90%+降至65%-70%,迫使Google加速转型 [4] 市场竞争格局 - 前小度CEO景鲲开发的AI搜索引擎Genspark于2025年4月宣布关闭搜索产品线,转型AI Agent [6] - Perplexity在2024年用户访问量增长186%至1.29亿,但实际订阅收入仅3400万美元,净亏损6800万美元 [9] - 2024年8月至2025年4月AI搜索赛道融资总额8.93亿美元,较前期下降30%,其中Perplexity和Glean合计占比85% [11][12] 产品发展动态 - 通用AI搜索产品数量从15款减少至10款,融资向头部集中,中小创企生存环境恶化 [11] - 行业转向垂类搜索场景,如医疗(Consensus)、法律(Qura)、视频(Twelve Labs)、求职(Micro1)等专业领域 [26][27][30][32] - LlamaIndex作为RAG基础设施获得2750万美元融资,支持企业私域数据搜索应用 [31] 技术演进影响 - OpenAI o1推理模型显著降低AI搜索幻觉率,使ChatGPT等通用产品能整合搜索功能 [22][23] - Twelve Labs开发多模态视频理解技术,实现自然语言搜索视频内容并自动标记关键片段 [39] - Infactory采用混合架构,仅用大模型解析用户意图,后续搜索环节规避幻觉问题 [42] 商业化挑战 - Google尝试在AI Mode中嵌入"Sponsored"广告,但初期数据显示可能降低广告点击率(CTR) [43] - Perplexity等产品面临"补贴无法转化收入"困境,付费用户占比仅16% [9] - 垂类搜索通过专业场景(如法律条文检索、医学论文查询)构建差异化壁垒 [27][30]
付费阅读仍是最大收入来源,知乎发布一季度财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7 17:53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7.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694万元 [1] - 付费阅读业务贡献4.18亿元营收,占比57.3%,为最大收入来源 [1] - 营销服务业务营收1.97亿元,占比27% [1] - 职业教育业务营收9453万元,占比13% [1] 用户运营 - 第一季度日活用户使用时长38分钟,同比增长17.6% [1] - 月活跃用户规模基本持平,核心用户留存率环比同比均提升 [1] - 月均付费会员1420万,呈现上涨势头 [1] - 知乎直答月度活跃用户超过千万,季度末较季度初月活增长逾37% [2] 内容生态与AI应用 - 知乎专业内容被AI智能助手引用率为29.9%,在内容社区中居首 [1] - AI相关高等级创作者活跃度提升,产出的AI相关专业内容同比增长46% [1] - DeepSeek、宇树、月之暗面、阶跃星辰等AI明星创业公司及科研人员入驻 [1] - 2024年度新知答主名单中AI从业者占比显著攀升 [1] - 知乎直答接入"满血版"DeepSeek-R1,支持搜索结果直接溯源知乎答主真实创作 [2] 管理层观点 - 公司自上市以来首次于第一季度录得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延续第四季度盈利势头 [2] - 核心用户留存率、日活跃用户访问时长及创作者活跃度持续提升,体现社区活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