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
搜索文档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回到内生变量的基本面
新浪基金· 2025-05-06 14:32
中美博弈与市场影响 - 中美博弈主战场在制造业及衍生服务业 长期战略与短期战术需区分 重点关注全球资金是否离开美国及战略布局突破 企业家精神是关键因素 [1] - 国内政策清晰 《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实施 一季报信息已消化 国外特朗普关税谈判无定论 美联储降息概率降低 全球流动性恐慌暂缓 [1] - 关税冲击需区分内生与外生变量 基本面影响趋势和结构 关税谈判仅影响节奏 [2] 关税冲击下的资产表现 - 大类资产涨幅前五:北证50、伦敦金、纳斯达克100、大豆、人民币兑美元 跌幅前五:原油、焦煤、创业板指、螺纹钢、美元指数 [3] - 黄金走强反映避险情绪 原油走弱预示经济衰退担忧 纳斯达克与标普500反弹显示科技行业韧性及基本面回归 [3] - 中国平准基金稳定市场 北证50走势保持科技优先结构 人民币升值反映全球资金对中国政策刺激的期许 [4][5] - 全球权益资产分化:印度、欧盟、澳洲、日本股市走高 俄罗斯、新加坡、中国股市走低 国内美容护理、商贸零售领涨 电力设备、通信等外需相关行业下跌 [5] 财政与货币基本面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高 香港资金涌入显示全球布局前瞻 国内资金面临低增长低利率环境 信用扩张周期未开启 [6] -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加大 "化债螺旋"或致利率走低 历史高收益债券的支撑基础需重新评估 [7] 产业基本面与一季报分析 - 多数行业主动或被动去库存 出口导向型产业(纺织、家具)库存积压 文化产业库存压力较小 [8] - 社会服务、电子、基础化工景气度向好 劳动密集型产业景气下降 新能源汽车出口逆势增长 [8] - 全A营收同比增速下行 上游原材料跌幅显著 对美出口产业(机电、纺织)受冲击 文化产业受益政策支持 [8] - 企业资本支出意愿创新低 受关税影响产业缩减投资 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保持支出水平 [9] 政策基本面与制度红利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是重大制度利好 将激发创新并重新分配利益 外贸形势可能好于预期 政策刺激或低于市场预期 [10] - 关税冲击分析转向结构修正 美国股市反弹或预示中国资本市场过度悲观情绪需调整 [10]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 用长期主义 打造“耐心资本+大胆资本”生态
证券时报· 2025-04-18 02:16
耐心资本与大胆资本的核心内涵 - 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本质是为科技产业服务的硬科技资本和创新资本 [1] - 耐心资本意味着长周期,大胆资本意味着愿意大投入并承担高风险,根本目的是追求高回报,这与硬科技的特点完美契合 [1] 耐心资本与大胆资本的来源与推动力 - 政府引导基金等国有资本已成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最重要的长钱提供者 [1] - 2024年,中国政府机构/政府出资平台/政府引导基金合计对新募人民币基金的出资金额占比达到44.4% [1] - 2024年,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LP的合计披露出资金额占比达84.5% [1] - 国资LP的取向将直接影响GP的取向,有耐心的LP方有耐心的GP,有大胆的LP方有大胆的GP [2] - 对引导基金考核机制和出资机制进行松绑能更好地营造创新环境,包括提高失败容忍度、减轻短期考核压力、延长投资期限、提高出资比例等 [2] - 部分地区已出台条例,如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种子直投和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 [2] 退出机制的重要性与现状 - 创造强大财富效应和建立稳定退出预期的关键在于实现IPO常态化并构建完善退出机制 [2] - 退出渠道畅通是创新资本完成募投管退良好循环的基础,退出不确定性比退出难度更影响投资者信心 [2] - 2015至2024年,VC/PE机构通过IPO方式退出的总账面回报为53056亿元,对应的总投资额为13682亿元 [3] - 同期VC/PE总投资规模为136005亿元,粗略计算仅约10%的投资实现了IPO上市 [3] - 算上账面回报,通过IPO能收回39%的成本,但这仅是账面回报尚未通过减持落袋为安 [3] - 希望A股实行更包容的上市机制,并进一步完善并购、S基金、股权转让等多元化退出方式 [3] - 包容的上市制度必须辅以严格的退市制度 [3] 形成耐心资本与大胆资本的生态系统 - 资本市场是形成耐心资本与大胆资本的直接影响因素,但最终需根植于整个社会生态系统 [3] - 做多中国的本质是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3] -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保护企业家信心是推动发展的核心要义 [3] -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来自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及安全等方面的良好预期 [4] - 对未来的良好预期源于法治社会和对民营经济坚定不移的支持 [4] - 实现股市长牛的关键因素是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核心密码是支持民营企业和培育保护企业家精神,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4]
让企业家精神在创新中激扬(财经观)
人民日报· 2025-03-31 06:00
核心观点 - 海外企业人士普遍认可中国科技实力和民营企业创新能力 突飞猛进 令世界刮目相看 中国企业家精神 生气勃勃 强劲有力 令人叹服感佩 [1] - 中国经济热点频出 包括开源大模型DeepSeek火爆全球 哪吒电影票房历史性突破 无人飞行器 人形机器人 新基建等 展现中国经济澎湃活力 市场巨大魅力 企业深厚潜力 [1] - 中国企业家精神 植根于传统价值观 礼义诚信 厚德载物 以义制利 为企业发展提供文化滋养 企业家将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紧密结合 为国担当为国分忧成为精神最厚重底色 [2] - 改革开放以来 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生力军 在党和国家持续支持呵护下 创新意识 坚韧品格 宽阔眼界等企业家精神 得到更好培植传承发扬升华 [2] - 党的十八大以来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企业家精神积厚成势 能量待时而发 近期科技创新成果喷薄即是明证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灵魂 优秀企业创新不局限于边界 DeepSeek由量化私募基金孕育 哪吒导演饺子跨界逆袭 诠释打破常规创新精神和突破自我极致追求 [2] - 中国平安在企业内部形成"在竞争中求生存 在创新中求发展"共识 面对开源大模型热潮 管理层迅速关注 鞭策科技团队加速部署 与原有智能图像大模型 智能语音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有机结合 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客户服务体验及风险管控质量 目前全集团数十家公司已接入50多款大模型矩阵 广泛应用于综合金融及医疗养老业务 [3] - 新生代科创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时助力中国平安等老牌金融企业充盈创新活力 实现新发展 以创新为纽带 中国老中青企业携手并进 企业矩阵更加雄壮有力 迈向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3] - 民营企业座谈会呈现三代民营企业家同台 包括华为任正非 新希望刘永好等老一辈代表 马化腾 雷军等中生代代表 梁文锋 王兴兴等80后90后新生代代表 是中国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力注脚 展现中国企业家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4] - 中国经济巨轮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关键时期 需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激发民营企业家创业热情和报国情怀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 民营经济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全球化竞争中开辟充满中国智慧的发展道路 [4] 科技创新成果 - 开源大模型DeepSeek火爆全球 中国科创企业在前沿技术人工智能领域以创新实力实现科技突破 [1] - 无人飞行器 人形机器人 新基建等技术引发海外热议 [1] - 近期科技创新成果喷薄 是企业家精神能量待时而发的明证 [2] - 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加快跨越式布局的消息不断传来 [3] 文化产品成就 - 《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票房实现历史性突破 许多华侨希望在当地电影院观看 [1] 企业创新实践 - 中国平安全面接入人工智能技术 全集团数十家公司已接入50多款大模型矩阵 广泛应用于综合金融及医疗养老业务 [3] - DeepSeek由一家量化私募基金孕育出来 体现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 [2] - 《哪吒》系列电影导演饺子跨界"逆袭" 体现突破自我的极致追求 [2] 企业家代际传承 - 民营企业座谈会汇聚三代企业家代表 华为任正非 新希望刘永好作为老一辈代表 马化腾 雷军作为中生代代表 梁文锋 王兴兴作为80后90后新生代代表 [4] - 三代同台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和企业家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可喜局面 [4]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支持呵护民营企业 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生力军 [2]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市场活力来自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 [2] -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蕴藏活力 [2]
你的企业文化为啥不管用?学任正非做文化教员,打造高绩效的队伍
搜狐财经· 2025-03-24 15:00
所以"企业文化"怎么来的呢?就是队伍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一种信念,有了文化才有氛围,才能达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果。 你的企业文化为啥不管用?学任正非做文化教员,打造高绩效的队伍 "我那时最多是从一个甩手掌柜,变成了一个文化教员。"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任正非的代表作,他在其中谈及了华为的企业文化,简单说就是从《华为基本法》凝聚公司上下的共识开始,华为公司才算有了自己 的企业文化。 从此,开始形成了所谓的华为企业文化,说这个文化有多好,多厉害,不是我创造的,而是全体员工悟出来的。 但我们也必须晓得,企业文化跟企业创始人的企业家精神是联系在一起的,否则不会有"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的说法,一个企业的灵魂、气质是由它的创 始人注入的。 你的企业文化为啥不管用?学任正非做文化教员,打造高绩效的队伍 哪怕已经颇具规模的公司其老板对于企业文化这个东西感到模糊,或者就是"没有实际用处"。更不用说那些小公司了,与其琢磨"文化",不如狠抓业绩管 用。 至于有些公司热衷搞企业文化,也停留在墙上标语、喊口号的层面,为自己增加点"文化味",显得"高级"一些。 实际上,企业文化不是说出来的,华为一开始也无所谓企业文化吧,在任正非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