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搜索文档
“中药热”继续,又一家登陆港股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8 21:33
导语 :中药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受到政策支持、消费者对健康产品需求增加等因素推动。 近期,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引发行业关注。此次 IPO,公司拟 发售一定数量的 H 股(视乎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联席保荐人为广发证券(香港)和农银国 际 。 虽然招股书中暂未明确披露具体融资规模,但从其发展规划来看,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中药饮 片产能、升级数字化智能生产系统、拓展销售及营销活动、发展面向消费者业务、建立海外销售渠 道、进行战略性投资及潜在收购等方面,旨在进一步巩固其在中药行业的地位,拓展国内外市场版 图。 四川新荷花是中国领先且最大的中药饮片产品供应商之一,按 2023 年中药饮片产品收入计算,在 中国排名第 2 位,且是前五大市场参与者中增长最快的,2022 年至 2024 年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 27%。 公司采用双支柱战略,一方面通过线下渠道及数字平台服务企业客户,另一方面提供以消费者为导 向的健康产品,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在产品方面,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线,涵盖 770 多种饮片产品,包括毒性饮片和普通饮片。其中, 毒性饮片市场领导地位显著,生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 ...
国办印发!
证券时报· 2025-03-20 20:25
文章核心观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实现常用中药材规范种植和稳定供给,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1] 各部分总结 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 - 加大中药资源保护力度,编制规划,修订条例,完善分级保护制度,加强药用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 [2] - 规范珍稀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依法保护野生动植物,建立调查机制,开展技术攻关,编制矿物药使用清单 [2] - 推进中药资源统计监测,加强数据库建设,完善统计,促进部门数据互通共享,强化信息分析和预警 [2] 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 - 发展中药材现代种业,制定管理办法,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推广优质种子种苗 [3] - 推进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推行规范种植,发展林草中药材,推进农药登记,加强技术创新,鼓励获得国际认证 [3] - 加强中药材流通和储备体系建设,建设产地加工基地和产地仓,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质量监管,完善价格监管机制,提升储备和供应保障能力 [4] 加快推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 -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更新产业链图谱,培育壮大企业,发展产业集群,打造特色产业高地,鼓励并购重组,促进产业延链发展 [5] - 提升中药制造品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延伸产业链,健全追溯体系,突破关键技术和装备 [5] - 培育名优中药品种,加强炮制技术传承创新,支持大品种创新改良,推进古代经典名方制剂上市 [5] - 打造知名中药品牌,推动老字号企业加强文化传承和品牌建设,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 [6] 推进中药药品价值评估和配备使用 - 强化临床价值评估,开发评价大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路径,推动评价结果与目录调整联动,鼓励开展评价研究 [7] - 加强中药配备使用,强化临床指导作用,优化采购政策,推动赋码监测,支持制剂调剂使用,鼓励建设基层共享中药房 [7] 推进中药科技创新 -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有组织科研,加强基础研究和监管科学,加大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建设科研平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9] - 加强中药创新研发,加大科技计划支持,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推出创新药,挖掘转化医疗机构制剂和验方,鼓励儿童药品研发,提升民族药开发水平 [9] 强化中药质量监管 - 完善中药标准体系,实施标准化行动,完善各类标准,加强统筹管理,推广数字化标准 [10] - 健全中药监管体系,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优化审评审批流程,建设审评标准体系,加强说明书管理,完善批准文号退出机制,规范制剂注册管理 [10] 推动中药开放发展 - 促进更高水平开放,完善国际合作机制,推动“走出去”,参与国际规则制修订,加强产业平台建设 [11] - 维护产业发展安全,完善保护体系,加强资源和技术保护,建立产业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11] 提高综合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 - 加强统筹领导,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健全工作机制,提供服务,推广经验,弘扬文化,加强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 [12] - 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完善人员流动机制,建设传承工作室,培养各类人才 [13] - 加强资金支持,统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支持企业融资,加大保险保障力度 [13]
牛黄战争:贵过黄金的中药材,吸引南美毒枭入局
36氪· 2025-03-15 22:56
文章核心观点 真想将牛黄价格打下来,人工研制将是人性且高效的方式,中药行业需在患者需求与动物保护间寻求平衡,沿绿色、可持续发展趋势前进 [1][60] 中国牛黄搅动南美 - 牛黄是黄牛或水牛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正常情况下牛患胆结石概率仅1 - 2‰,100万头牛才产出3 - 4公斤牛黄 [7] - 巴西屠宰场员工发现牛黄可获佣金,高价诱惑下全球牛肉主产区掀起寻牛黄热潮,澳洲、巴西等地出现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 [9][11] - 2023年9月19日巴西三名武装分子劫走价值约125万元的牛黄,美国德州也有牛黄抢劫和走私案件,这些牛黄多流向中国香港、上海和北京 [12][14][15] - 2025年广州海关缉私局打击牛黄走私案,涉案团伙走私案值超23.6亿元,还冒用身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额达55.1亿元 [16][17][18] 牛黄暴涨的底层逻辑 - 牛黄爆火源于中医市场刚性需求,《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功效,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2023年港大研究证实安宫牛黄丸对中风治疗效果明显 [21][24][25] - 中国本土牛黄产量无法满足需求,依赖进口,但2000年后因疯牛病蔓延禁止进口牛源性材料制备中成药 [27][33][34] - 国内天然牛黄产量约600公斤,市场需求5000 - 6000公斤,供需严重失衡致价格走高,2023年7月涨至165万元/公斤 [28][31] - 2024年7月国家拟放开进口试点,但因禁止从主要出口国进口及全球产量不足,价格仅小幅回落,仍维持在140万元/公斤左右 [36][40][42] - 牛黄价格上涨使同仁堂港版安宫牛黄丸提价,消费者负担加重 [43] 逆天中药,不止牛黄 - 动物药材面临挑战,片仔癀中牛黄和麝香原材料成本占90%,麝香获取需猎杀雄麝,导致林麝等种群数量大幅减少 [48][50][52] - 阿胶核心原料驴皮供不应求,国内产量不足,非洲驴皮被炒作,引发偷驴现象,多国禁止驴皮交易 [53][54][57] 行业发展方向 - 中药行业需在患者需求与动物保护间寻求平衡,沿绿色、可持续发展趋势前进 [59][60] - 一方面通过现代技术分析提炼有效成分替代动物用药,如青蒿素;另一方面规范和鼓励动物饲养,人工麝香研制成功证明此途径有效,人工研制牛黄或可降低价格 [61][62][63]
中药新药:传统与创新的共同发展
Wind万得· 2025-03-08 06:45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出台政策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上市,中药新药研发积极性增加,但中药国际化面临评价体系挑战,资本市场对中药领域的投资热度有望提升 [1][2][3] 古代经典名方 - 古代经典名方指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2018年以来国家已发布324首方剂 [2] - 国家出台政策支持中药新药研发创新,简化经典名方和中药改良型新药审批流程,缩短审评时限,医保新增中成药提高市场可及性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实施简化注册审批 [3] - 2024年新版医保目录纳入3种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剂研发的新药,2022 - 2024年古代经典名方中药申请上市品种数从2个升至28个,批准上市品种数由1个升至8个 [4] 中药的国际化 - 中药新药研发积极性增加,2023年我国创新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54件,同比增加38.46%,改良型中药IND 21件,同比增加23.53% [6] - 古代经典名方新药注册按中药3.1类审评流程可豁免临床研究,但功能主治限于传统中医证侯,确定现代临床疾病为主治范围仍需临床研究 [6] - 中药海内外临床试验数量增加,但面临挑战,如“中风醒脑方”研究显示现有评价体系难以准确评价中药有效性 [6][7] - 我国在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评价体系方面做出努力,包括创新质量评价模式、开展临床试验再评价、推动国际标准制定推广、推动国际科研合作成果推广 [9] - 中医在29个国家和地区获政府立法承认,18个国家和地区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中药国际认可度提高 [10] 资本市场动态 - 中药领域政策支持下受关注,但资本市场热度集中在二级市场,知名中药厂商多已上市且具国资背景,产品矩阵丰富 [11] - 一级市场投资者更青睐前沿创新疗法,中药领域布局集中在产业链整合发展,如片仔癀、云南白药设立基金 [12] - 2023年以来我国一级市场围绕中药领域发生融资案例13起,获投领域集中在中药材种植及中成药领域,新药领域投融案例较少 [13]
连亏五年!龙津药业走到退市边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6 14:07
公司财务与退市风险 - 公司股票或触及财务类终止上市情形 已多次发布退市风险提示 [1] - 2019年以来连续五年亏损 2024年预计归属净利润亏损2981 62万元至4437 76万元 扣非后亏损3800 34万元至5656 32万元 [4] - 2023年营业收入8662 25万元 同比下降29 56% 因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 股票自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5] 核心产品与市场表现 - 注射用灯盏花素曾占公司90%以上营收 2013年销量达3452万支 但2017年后销量从2858万瓶降至2021年1278万瓶 [3][7] - 2021年参与集采时价格从228元/盒降至75 31元/盒 降幅67% 但首年约定采购量仅370多万支/瓶 分得份额有限 [8][9] - 产品结构单一 过度依赖灯盏花素 化学仿制药收入规模小 首个获批化学仿制药戈力多直至2024年底才出现 [9] 行业政策与监管影响 - 中药注射剂院内市场规模从2016年880 58亿元骤降至2022年406 14亿元 缩水超50% [11] - 2017年医保目录限制灯盏花素在二级以上医院使用 适用范围收窄至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期患者 [7] - 国家药监局2018年起连续要求修改中药注射剂说明书 限制使用场地和人群 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无法医保支付 [8] 行业挑战与转型尝试 - 企业面临安全性再评价 医保限制 舆论信任危机 集采价格压力 研发创新难度大等五大挑战 [13] - 公司曾尝试转型工业大麻(2019年投资云南牧亚)和大健康产业 但未形成新增长点 [9] - 行业专家建议通过再评价 临床循证研究 产品结构优化应对挑战 可拓展口服制剂 药食同源产品及国际市场 [15][16] 行业同类案例 - 大理药业2025年首家退市 核心产品醒脑静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因集采销量下滑 总市值连续20日低于5亿元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