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民健身
icon
搜索文档
微视频丨总书记与全民健身的故事
新华社· 2025-08-07 21:51
体育事业发展政策导向 - 体育强国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将人民作为体育事业发展主体 [2] - 发展体育运动和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 [7] 群众体育活动成果 - 1984年正定县全民运动会设立10个项目 吸引1300余人参与 [3] - 北京冬奥会推动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46亿人 参与率达24.56% [6] 全民健身战略实施 -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旨在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4] - 通过冬奥契机突破自然条件限制 扩大冰雪运动覆盖范围 [5] - 全民健身风气形成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核心动力 [7]
动起来!从第17个全民健身日看健康中国新坐标
新华社· 2025-08-07 21:49
全民健身发展现状 - 全民健身日已设立17年,"运动是良医"理念深入人心 [2] - 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至15.0% [5] -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9年19.17%提升至2024年31.87% [8] 运动健康产业模式 - "互联网+健身"兴起,智能手环、AI健身镜等技术普及 [5] - 国家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扩大健康小屋社区覆盖率,建设健康主题公园等设施 [5] - 传统体育项目如八段锦、太极拳等通过社区教学和志愿服务推广 [4] 全民健身活动案例 - 第九届"万步有约"健走大赛吸引全国近19万人参与 [4] - 贵州"村超"、江苏"苏超"等民间赛事引发社交媒体亿万人次围观 [7] - 高架桥下运动公园、废旧厂房改造体育园区等空间利用率提升 [8] 健康理念转变 - 从"治已病"转向"防未病","运动处方"有效防控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3][4] - 体育课成为校园培养身体素养的核心课程,家庭运动成为亲子互动纽带 [7] -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9岁,健康指标达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2] 基础设施建设 - "15分钟健身圈"城乡覆盖,24小时健身房等设施激增 [8] - 北京开展打花棍、通背拳等传统体育社区教学活动 [4] - 浙江通过面对面教学推广八段锦、健身气功等项目 [4]
夏日夜练“火”起来:带动全民健身 点燃夜间消费新热潮
央视网· 2025-08-07 11:30
夜间健身消费趋势 - 各地推出夜练新模式和延长场馆时间带动全民健身并点燃夜间消费新热潮 [1] - 湖北黄石福客体育运动中心每晚接待运动爱好者超300人 为前几个月两倍 [1] - 运动中心通过积分兑换优惠券等活动实现流量到消费转化 [3] 场馆服务创新 - 场馆新增360度进球捕捉系统 可自动记录比赛并支持回放下载专属瞬间 [3] - 推出乒乓球羽毛球等十多类培训课程满足多元需求 [3] - 设计差异化阶梯式夜间体育服务产品 全民篮球挑战赛按年龄群体分10组别吸引500多人参与 [4] 亲水体育项目发展 - 湖南益阳沅江市开展摩托艇和桨板等户外亲水项目 为市民游客提供夏日清凉体验 [6] - 水上项目结合洞庭湖自然景观 形成体育与旅游融合消费场景 [6]
镜观·回响|保障人民健康 筑牢幸福根基
新华社· 2025-08-07 10:24
健康中国战略推进 - "十四五"规划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1] - 我国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就[1] - 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不断扩容,区域布局日趋均衡[4] 基层医疗服务提升 - 北京朝阳区通过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织密基层医疗网络,发展专病特色科室[6] - 辽宁"菊香爱心团队"开展大型义诊近百次,诊治群众超6万人次,举办健康科普讲座超60场[7] - 重庆高新区通过"智慧养老云平台"为困难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9] 中医药产业发展 - 我国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推动中西医药优势互补[11] - 江西樟树市中医药企业借助科技创新,由传统制药向智能制药转化[13] - 甘肃陇西县推行产地种植标准化等举措,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15] 生物医药创新 - 康方生物已开发超50个创新候选药物,其依沃西单抗注射液2024年获批上市[17] - 截至2025年6月,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链聚集企业超千家,营收超千亿元[19] 全民健康促进 - 宁夏银川市开展千人健身操展演活动[21] - 山东宁阳县新建体育健身公园,打造"10分钟体育健身圈"[21] - 石家庄市打造城市绿道健身体系,加强环城绿道与中心城区衔接[23] 心理健康服务 - 长沙岳麓区实验小学通过"心语花溪"心理成长中心开展多样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5] - 杭州市开设体重管理门诊,提升市民健康管理意识与技能[26]
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这样打通(建设体育强国)
人民日报· 2025-08-07 06:49
全民健身政策与设施建设 - 多地推出举措打通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包括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加大运动场地供应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 [6] - 山东平原县2023年以来新增健身场所167处,新建改造口袋公园9个,新建健身广场5个,实现180个农村社区体育健身场地全覆盖 [11] - 平原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1平方米,位居山东省前列,并形成"十分钟健身圈" [11] 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 - 全国现有300多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需要更加系统化,重培训也重实践指导 [9] - 北京社会体育指导员仝保民开展线上教学超600小时,创编30多套太极拳等视频教材,发表30余篇教学图文 [8] - 体育教师、运动员、科研人员等纷纷加入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行列 [8] 地方体育设施开放政策 - 山东平原县要求12处机关单位和64所中小学体育场地"能开尽开",任继愈小学每天清晨傍晚对市民开放,节假日延长开放时间 [12] - 平原县全民健身中心配备4块板式网球场地并免费对外开放,职业中专、公园等地也增设该设施 [10][11] 体育社会组织与赛事推广 - 南宁市网球协会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系列赛,周末甚至举办多场比赛 [14] - 南宁网球俱乐部联赛已举办两届,吸引10多家俱乐部200多名选手参赛,"飞象杯"青少年赛吸引国内外数百名选手 [14] - 南宁网球协会累计服务群众超2.5万人,推动全年龄段公益网球课进社区 [15] 新兴运动项目推广 - 山东平原县板式网球成为群众健身"新宠",因其趣味性强且容易上手 [10] - 琵琶湾公园体育功能区包含板式网球场、健身步道和乒乓球桌等多元化设施 [11]
让“健身圈”成为“幸福圈”(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8-07 06:49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7日 15 版) (责编:白宇、卫嘉) 北京志愿者10多年投身全民健身指导、山东平原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1平方米、广西南宁市网球赛 事遍地开花——三组镜头看似独立,实则共同勾勒出一幅健康中国的生动图景。服务、场地、赛事,如 同多个支架,托起打通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的民生承诺。 打通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不只是物理距离的缩短,而且让民生温度更暖、发展刻度更细。从基础设 施的"毛细血管"深入社区街道,到专业指导、赛事活动"精准投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不只是顶层设 计,更是切切实实、触手可及的日常福祉。这背后,是政府的精准施策,是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也折 射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当运动健身从"奢侈品"变为"日用品","健身圈"便成了"幸福圈"。当每一个人都能在运动中有所收获, 健康中国便有了更蓬勃的生命力。 ...
2025年中国磁控健身车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研判:“全民健身”浪潮下,磁控健身车消费需求旺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4 14:33
磁控健身车行业概述 - 磁控健身车通过磁铁与金属飞轮的距离调节阻力,具有磨损小、用力均匀、耐用等特点,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类型[3] - 与普通健身车相比,磁控健身车已成为家庭选购的热门健身器材之一[3] 行业发展背景 - 中国磁控健身车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城镇化进程和居民收入提升推动健康消费意识增强[5] - 2024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89万亿元,消费升级和政策利好驱动行业多元化、品质化发展[5] 行业发展历程 - 1983年芬兰诞生全球第一台磁控健身车,创新技术带来革命性变化[7] - 90年代集成电子显示屏和心率监测功能,21世纪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融合大数据和社交互动功能[7]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钢材、铝合金、塑料、橡胶、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和零部件[9] - 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终端为家庭用户及商用客户[9] 钢材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 - 钢材在车架主体结构、传动系统和核心承重部件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11] - 中国钢材产量从2017年10.5亿吨增长至2024年14亿吨,年复合增长率4.2%[11]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市场规模达79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89%[13] - 磁控健身车市场规模从2017年3.48亿元增长至2024年7.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7%[14]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如爱康、诺德士等占据高端市场,国内品牌如英派斯、舒华等占据中高端市场[17] - 低端市场同质化严重,行业向智能化、个性化转型[17] 重点企业分析 - 英派斯2024年体育健身产品销售收入12.14亿元,同比增长35.58%[19] - 舒华体育2024年健身器材营业收入11.07亿元,连续七年入选"中国轻工业健身器材行业十强企业"[21]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化:集成生物识别技术,AI算法自动调整阻力,与智能家居生态联动[23] - 个性化:基于大数据生成定制化方案,模块化设计和3D扫描技术应用[24] - 社交化:VR技术引入沉浸式场景,强化社交平台功能,构建闭环生态体系[25]
上半年全市新改建41片球类场地
南京日报· 2025-08-04 10:52
"以前想打球就得'出岛',路上来回两小时;现在下楼拐个弯,新球场随时能组队!"家住江心洲的 篮球爱好者李辛,最近总在朋友圈晒出傍晚在E3 PARK体育公园打球的视频——这片7月初刚投用的健 身公园,成了周边居民的新聚集地。 2025年上半年,南京用一组扎实的数据回应了市民"健身去哪儿"的期盼:作为本年度民生实事任 务,截至6月底,全市已新改建41片球类场地,超额完成半年目标。一个个"见缝插针"建起的健身场 地,正让更多市民体验到"家门口"的幸福。 生态里嵌体育公园,江心洲的"运动+氧吧" 7月27日傍晚,E3 PARK体育公园刚开放迎客一月不到,就成了网红打卡地。沿着彩虹健身步道走 进公园,左手边依次路过室外网球场、街头篮球场,尽头还有2片足球场;右手边则分布着儿童游乐 场、沙坑以及儿童泵道,供孩子们骑平衡车玩耍。伴着落日余晖,孩子们在泵道上喜笑颜开,家长们则 在另一边的篮球场上奋力争抢。 "这片场地以前是闲置的空地,现在不仅能运动,还能看景。"自从7月1日E3 PARK体育公园开放以 来,家住附近小区的王一洲每天都会带着儿子来公园,"我在球场和朋友约球,孩子就在旁边游乐场自 己结交小伙伴,在这里我们都能找到 ...
德州群众体育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成为发展新引擎、生活新风尚
大众日报· 2025-08-04 10:11
体育消费需求释放 - 群众体育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成为发展新引擎和生活新风尚[1] - 骑行爱好者购置专业装备 例如花费超1万元购买公路自行车并配备骑行服和锁鞋[1] - 家长愿意为子女体育培训付费 例如支付1299元购买暑期体能训练课程[2] 赛事活动带动消费 - 上半年举办286项体育赛事 包括2项国际级和6项国家级赛事[4] - 赛事吸引超70万人次参与 例如村BA篮球联赛吸引线上线下超5万人次观赛[2][4] - 赛事带动周边消费超百万元 例如昆仑购物广场和餐饮金街生意火爆[2] 基础设施完善 - 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已达100% 各县区均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3] - 沿运河建设骑行绿道和马拉松赛道 体育公园配备塑胶跑道和多功能球场[3] - 商业健身房和专业运动俱乐部数量稳步增长 满足专业化健身需求[3] 消费理念升级 - 体育消费从装备购买向服务体验拓展 例如武术联赛设置中医推拿体验区[2][3] - 覆盖全年龄段的体育消费图景形成 从老年人太极到青少年专业培训[3] -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成为新消费理念 体现健康投资意愿增强[2]
德州 |德州群众体育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成为发展新引擎、生活新风尚
大众日报· 2025-08-04 08:58
核心观点 - 德州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体育产业成为城市发展新引擎和生活新风尚 [1][2][4] 体育消费升级 - 市民体育消费金额显著提升 例如购买万元级公路自行车及专业运动装备 [2] - 体育培训消费增长 暑期儿童体能训练课程费用达1299元 [3] - 消费理念从"请人吃饭"转向"请人出汗" 体育体验式消费成为新趋势 [2][3] 赛事活动规模 - 上半年举办286项体育赛事 包括2项国际级和6项国家级赛事 [5] - 单场"村BA"篮球联赛吸引超5万人次观赛 带动消费超百万元 [3] - 下半年计划举办300余项赛事 包括德州运河马拉松等大型活动 [5] 基础设施完善 - 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已达100% 所有县区落实公共体育场馆低价开放政策 [4] - 沿运河建设专业骑行绿道和马拉松赛道 体育公园配备塑胶跑道和多功能球场 [4] - 商业健身房和专业运动俱乐部数量稳步增长 满足个性化健身需求 [4] 产业链延伸 - 体育消费从装备购买延伸至服务体验 形成全周期消费场景 [4] - 武术联赛融合文化展演与中医养生 设立装备展销和教学互动区 [3] - 体育+消费+潮流模式成熟 通过赛事进商圈等活动促进消费联动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