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

搜索文档
港股收评:恒指跌0.04%科指涨0.12%!耀才证券涨81%,内银股走强盛京银行涨8%,京东涨2%,中广核电力涨超2%
和讯网· 2025-04-28 17:06
内银股表现 - 盛京银行股价上涨8.16%至1.060港元,领涨内银股板块 [2][4] - 青岛银行上涨7.23%至3.560港元,重庆银行上涨5.78%至7.500港元,江西银行上涨5.33%至0.790港元 [4] - 光大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银行涨幅介于1.02%-4.29% [4] - 中信证券认为银行股具备财务数据平稳、分红价值确定、估值波动偏低等优势,建议增配 [2] 银行业基本面 - 内地银行将于本月下旬公布首季度业绩,已披露年报和预增情况符合市场预期 [2] - 2025年资本市场可能受中美关税、国内政策预期差、经济运行等因素影响,波动率或持续偏高 [2]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微跌0.04%至21971.96点,恒生科技指数微涨0.12%,国企指数持平 [3] - 科网股分化,京东集团涨超2%,美团涨超0.5%,联想集团跌超1% [3] 核电行业动态 - 中广核电力股价上涨2.45%至2.510港元,中广核新能源上涨2.20%至2.320港元 [5][6] - 国务院核准5个核电新项目,包括广西防城港、广东台山、浙江三门等共10台新机组 [5] 耀才证券收购要约 - 耀才证券金融股价一度暴涨96%,蚂蚁财富子公司以每股3.28港元发起要约收购,较前收盘价溢价17.6% [6]
蓝佛安在美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4-25 09:25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核心议题 -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关税战和贸易战进一步影响经济金融稳定 [1] - 中方主张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议 [1] - 呼吁加强多边合作完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 推动多边开发银行改革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股权审议 [1] - 建议务实完善《缓债倡议后续债务处理共同框架》 激励金融机构为脆弱国家提供债务支持 [1] 非洲发展相关倡议 - 提议为非洲发展汇聚更多资源 加强非洲机构能力建设 [1] - 建议以数字化和绿色转型为契机 为非洲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1] 中国政策立场 - 中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介绍了支持非洲发展的重要举措 [1] 双边会谈情况 - 中方与南非 欧盟 巴基斯坦 德国 韩国 印尼 英国 日本及世行行长举行双边会谈 [2] - 会谈内容涉及宏观经济形势 G20财金议题及双边合作 [2]
蓝佛安,最新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5 09:20
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稳定 -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关税战和贸易战进一步影响经济金融稳定 [1] - 中方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贸易和关税争议 同时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1] - 各方应加强多边合作完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 包括推动多边开发银行改革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股权审议 [1] 国际金融架构与债务处理 - 需务实完善《缓债倡议后续债务处理共同框架》实施 激励国际金融机构和私营部门为脆弱国家提供债务和流动性支持 [1] - 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是完善全球金融体系的关键环节 [1] 非洲发展与资源整合 - 各方应为非洲发展汇聚更多资源 加强非洲机构能力建设 [1] - 数字化和绿色转型是推动非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1] - 中方介绍了支持非洲发展的重要举措 [1] 双边交流与合作 - 中方与G20主席国南非 欧盟 巴基斯坦 德国 韩国 印尼 英国 日本及世行行长等举行双边会谈 [2] - 会谈内容涵盖宏观经济形势 G20财金渠道重点议题及双边合作 [2]
蓝佛安最新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4-25 08:17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核心议题 -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关税战和贸易战进一步影响经济金融稳定 [3] - 中方主张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通过平等对话解决贸易争议 [3] - 需加强多边合作完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 推动多边开发银行改革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股权审议 [3] - 应务实完善《缓债倡议后续债务处理共同框架》 激励国际金融机构和私营部门支持脆弱国家应对债务挑战 [3] 非洲发展相关举措 - 呼吁为非洲发展汇聚更多资源 加强非洲机构能力建设 [3] - 以数字化和绿色转型为契机 为非洲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3] - 中方介绍了支持非洲发展的重要举措 [3] 中国经济与双边交流 - 中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蓝佛安阐述了政策取向 [3] - 会议期间与南非 欧盟 巴基斯坦 德国 韩国 印尼 英国 日本等财长及世行行长举行双边会谈 讨论宏观经济形势和G20重点议题 [4]
银行股热度持续攀升 去年四季度业绩改善“强势出圈”
证券时报· 2025-04-25 06:13
银行股市场表现 - 4月以来9只银行股股价盘中创历史新高,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其中中国银行收盘上涨2.1%,农业银行上涨2.01%,工商银行上涨1.83% [1][2] - 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江苏银行等9只银行股本月盘中股价均创历史新高 [2] - 上海银行年内股价涨幅达15.52%,工、农、中、建四大行年内涨幅均超6% [2] - 银行指数4月24日收盘涨1.16%,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1][2] 资金流向与机构观点 - 农业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近5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工商银行、无锡银行、邮储银行获净流入均超6000万元 [3] - 多家机构认为一季度银行财务指标和资产质量总体稳健,行业基本面具备相对稳健特征 [3] - 广发证券指出银行股作为指数重要组成部分对指数稳定起重要作用 [4] 业绩表现 - 截至4月24日,36只银行股发布2024年度报告或业绩快报,33只盈利同比增长,整体报喜比例超九成 [5] - 浦发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3.31%,信贷净增量创历史新高,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19bps [5] - 2024年第四季度36只银行股合计归母净利润超4800亿元,同比增长5.66%,青岛银行、渝农商行等9只银行股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 [5] - 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2024年度业绩向好 [5] - 5只银行股发布2025年一季报或快报,常熟银行、南京银行等4只净利润同比增长,平安银行小幅下降 [6] - 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表示一季度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经营效益提升 [6] 分红情况 - 29只银行股发布2024年报分红计划,合计现金分红3578.44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分红金额均超500亿元 [7] - 银行板块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达6161.26亿元,超过2023年的6133.5亿元,创历史新高 [8] - 工商银行全年现金分红1097.73亿元,连续9年增长,每10股派1.646元 [8] - 宁波银行2024年分红金额同比增50%至59.43亿元,杭州银行、浦发银行分红增幅均超25% [8] - 12只银行股2024年度分红金额超百亿元 [1][8]
险资“盯上”城商行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23 21:33
险资增持银行股趋势 - 2025年以来险资已举牌4家银行,包括杭州银行、招商银行等,其中招商银行被平安人寿两次举牌持股比例超10%[4][7] - 险资持股市值前10个股中有7只为银行股,平安人寿四度举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和农业银行[7] - 新华保险首次大手笔增持杭州银行3.3亿股[4][7] 险资偏好银行股的核心动因 - 银行股具备"类债"属性,农业银行H股股息率达6%远超债券收益,满足险资3.5%负债端成本覆盖需求[9] - 新会计准则下高股息银行股可放入FVOCI账户,市值变动不影响利润表,仅股息分红计入投资收益[11] - 银保渠道因手续费较低成为新业务价值增长点,头部险企一季度银保保费异军突起[12][13] 银行资本补充需求 - 四大行拟通过定增募集5200亿元,建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净息差分别降至1.51%、1.40%、1.27%、1.87%[15] - 城商行不良贷款较高且抗风险能力弱,山西银行、南京银行等已获国资增持但需多渠道补充资本[15] - 39家险企尚余参控股银行空间,其中国寿等6家可再参股1家,新华保险等33家可参股2家或控股1家[18] 政策环境优化 - 六部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缓解险资对银行股短期波动顾虑[16] - 4月监管放松险资权益投资比例预计释放1.5万亿增量资金[17] - 银行监事会取消可能带来董事会席位调整,为险资持股创造新空间[18] 实施难点与挑战 - 险资更偏好国有大行因其信用风险低、分红稳定,而急需资金的城商行多不符合市场化风险收益标准[19] - 银行股长期"破净"导致定增需按净资产定价,溢价发行可能短期拉低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19][20] - 权益投资折算认可资产比例较低,若银行盈利未达预期可能导致险资长期浮亏[20][21]
大股东高管齐出手 多家A股银行获“真金白银”增持
证券日报· 2025-04-11 23:42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以来A股上市银行董监高及大股东纷纷增持,4月以来增持加速,有政策与监管引导、市场信心传递和估值修复需求等原因,此次增持体现产业资本与内部团队对银行基本面的信心,预计会带来多方面影响,未来银行股东增持规模和参与银行数量将增长且会分化 [1][3][4] 增持情况 - 4月8 - 9日,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成都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等6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增持计划,增持主体涵盖大股东及核心管理层 [1] - 4月9日,华夏银行部分董监高及业务骨干拟6个月内以不低于3000万元自有资金增持;江苏银行高管、部分董监及中层以上干部计划增持不低于2000万元A股股份 [2] - 4月8日,邮储银行控股股东已增持1991.02万股A股,占比0.02%,后续拟继续增持;成都产控和成都欣天颐计划增持不超7958.87万股、不低于3979.44万股,占比分别不超1.878%、不低于0.939%,增持价不超17.59元/股 [2] 增持原因 - 政策与监管引导,监管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增持等提升投资者回报,部分银行响应号召 [1] - 传递市场信心,推动股价向内在价值回归,部分银行经营向好提供基本面支撑,高管增持绑定个人与公司利益,增强企业内部稳定性 [1] 增持性质与影响 - 既有地方国资平台战略增持,也有银行核心管理层及业务骨干自愿增持,体现对银行基本面信心,符合监管信息披露要求 [3] - 预计带来三方面影响:提振市场情绪,吸引长期资金配置银行板块;高管与公司深度绑定,优化治理结构,提高分红比例;稳定银行股价,助力大盘企稳 [3] 未来趋势 - 预计2025年银行股东增持规模持续扩大且分化,国有大行可能主导增持,股份行和城商行高管及核心员工增持补充,区域性银行若有股东支持有望加入,低估值、高分红潜力和业绩改善明显的银行更可能参与 [4] - 受政策引导和低估值高股息利好推动,银行股东增持规模和参与银行数量将增长 [4]
中泰证券:“对等关税”背景下 银行股红利属性凸显
智通财经· 2025-04-06 20:3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泰证券认为“对等关税”对我国经济总量和结构影响深刻,对银行业贷款需求和净息差带来额外压力,但资产质量能保持稳健,影响可控,银行股红利属性凸显,建议关注银行股投资价值,关注大行、招行和优质城农商行 [1] “对等关税”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机制 - 经济层面外需走弱使出口相关企业经营承压,银行相关客群信贷需求、贷款利率、资产质量面临压力且不同客群差异大 [2] - 政策层面政策宽松加码,内需领域政策或提振零售信贷需求,降准降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2] - 投资层面银行板块红利价值提升,有助于资本补充 [2] “对等关税”对我国信贷需求影响 - 总体压力增加,客群需求分化,经济压力增加使贷款需求下行,GDP增速下行1个点对应信贷增速下行1个点,对应信贷增量减少2.6万亿元 [2] - 出口相关客群需求下行,悲观情况测算2025年信贷增量面临2139亿元缺口,占全年新增贷款的1.2%左右 [2] - 消费相关客群和企业或获支撑,2024新增消费贷1.24万亿元,占全年新增贷款比重为6.9% [2] “对等关税”对我国息差影响 - 增加额外压力,中长期可控,需求下降带来贷款利率压力,信贷增速下行1个点可能带来息差下行14bp,外需相关客群信贷缺口造成息差压力,零售领域对息差形成支撑 [3] - 货币政策变化降低资金成本 [3] - 中长期看银行息差接近底部,在5%的资产规模增速和资产质量稳定情况下,中长期息差底线约为1.24%,当前行业息差已接近底线 [3] “对等关税”对我国资产质量影响 - 压力不大,能保持稳健,出口相关客群中制造业和个人经营贷受关税影响更直接,上市银行制造业和个人经营贷合计占比17.7%,结合对美出口占比14.7%,相关领域最大敞口为2.6% [3] - 其他风险客群中地产压力最大时期已过,未来取决于银行自暴露和处置节奏;城投通过化债化解风险,层级提升、压力改善,未来延续时间换空间方式;零售在政策支撑下预计不良抬头趋势有改善 [3] - 中长期银行大部分客群有政策支撑,资产质量压力不大 [3] 投资建议 - “对等关税”背景下银行股红利属性凸显,建议关注银行股投资价值,关注大行、招行和优质城农商行 [1][4] - 一季度国债收益率上行趋势面临边际变化,银行板块高股息性价比提升 [4] - 投资主线一是高股息的大型银行,如六大行和招商银行;二是拥有区位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如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齐鲁银行等 [4]
国有大行重磅官宣!新一轮股权融资开启
Wind万得· 2025-03-31 06:34
3月30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四家国有银行相继发布重磅公告,宣布通过 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的方式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据公告来看,各家银行募资规模有所不同,增资方案也是"一行一策"。 机构指出,本轮注资是自 2010 年以来主要国有大行统筹推进的新一轮股权融资,旨在应对资产和内生 资本补充速度剪刀差背景下的资本压力。 // 国有大行重磅公告 // 中国银行公告称,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的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 1,650 亿元(含本数), 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增加本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募集资金规模以经相关监管机构最终审核 批准的发行方案为准。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发行对象为财政部。本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 6.05 元 / 股,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 20 个交易日(不含定价基准日)本行 A 股股票交易均价的 80% 。 (来源: 中国银行公告) 建设银行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的议案,旨在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本次向特 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的价格为 9.27 元 / 股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 20 个交易日(不含定价基准日)本 行 A ...
银行|量化回测:银行“质优”与“价美”的回测视角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2 08:19
文 | 肖斐斐 彭博 胡家俊 林楠 李鑫 从银行板块量化回测结果看:低估值策略小幅贡献超额收益,同时可有效降低回撤;基本面因子中,高ROE和高"拨贷比-不良率-关注率"策略表 现占优,而短期改善策略表现均不佳;所有策略中,基于基本面+估值因子的高ROE/PB和高"(拨贷比-不良率-关注率)×股息率"策略,2 0 11 年以来累计超额收益均达到3 0 0%+且超额稳定,反映"质优"与"价美"对银行股投资的重要性。 ▍ 报告创新:基于量化回测的银行股选择和交易策略研究。 量化回测是借助历史数据对交易策略进行回测和评估的量化方法,过往主要是量化研究人员运用其对全市场普适性投资策略进行比较研究。对 于行业研究员而言,基于行业特有的基本面指标、财务指标以及业务指标,往往能构建更为高效的行业交易策略体系,若配合以量化回测工 具,则可更加深入地分析研究相关指标在行业投资中的重要性。本篇报告通过Ma tl a b搭建回测平台,探索将量化回测工具运用于银行股投资策 略的分析与比较中,旨在寻找占优的银行股选择和交易策略。 2)盈利因子:估值下行期,盈利改善对超额回报效果不显著。回测区间内,高ROE和高利润增长策略的超额收益不足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