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
搜索文档
ECGI Holdings Launches Uplist Ventures to Accelerate Public-Ready Startups
Globenewswire· 2025-05-29 21:00
文章核心观点 - ECGI Holdings宣布推出Uplist Ventures,投资有潜力进入公开市场的初创公司,填补市场空白,为创始人与股东创造价值 [1][3][4] 分组1:Uplist Ventures投资情况 - 投资范围覆盖种子轮到B轮公司,偏好A轮和B轮阶段已产生收入的初创公司 [2] - 专注人工智能、SaaS、垂直软件、医疗技术和区块链等创新与需求结合的领域 [6] 分组2:市场空白与机会 - 多数风投要求20%的月增长率,使年增长率20% - 50%的优质企业难以获得后期资金,Uplist Ventures认为这是为创始人与股东创造价值的机会 [3][4] 分组3:战略优势 - 作为上市公司,ECGI能为初创公司创始人提供独特的变现和曝光途径,包括进入资本市场、准备上市和合规支持、运营指导和公开市场信誉等 [5] - 公司旨在将Uplist Ventures转变为未来分拆或子公司的供应系统 [5] 分组4:评估标准 - 种子轮阶段要求产品与市场匹配、创始人与市场匹配、有早期收入(月经常性收入1万美元以上)、可衡量的早期采用和反馈循环 [6][8] - A轮和B轮阶段要求年经常性收入500万美元以上、年营收增长至少25%、高效的单位经济效益(客户终身价值至少是客户获取成本的3倍) [8] 分组5:ECGI现有投资 - 在葡萄栽培领域,拥有并管理Vintner's Caldera Ranch,服务2520亿美元的全球奢侈葡萄酒市场和1210亿美元的短期租赁市场 [9] - 在时尚和马术领域,战略投资Pacific Saddlery,涉足65亿美元的马术服装市场和110亿美元的马术设备市场 [10]
Aurora(JG)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9 20: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Q1营收89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是转型纯SaaS以来Q1季度最高营收 [7] - 毛利润同比强劲增长27%,达到过去九个季度以来的最高值,毛利率环比提高530个基点 [9] - 调整后EBITDA连续第七个季度实现盈利 [9] - 净美元留存率为96%,反映出公司较高的客户留存率以及通过升级和扩展实现增销增收的能力 [25] - 递延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569亿元人民币 [25]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53天,略高于Q4,主要是由于春节假期收款较慢 [26] - Q2营收指引在8750万元至9050万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10% - 14% [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开发者服务 - 开发者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9%,环比下降12%,其中订阅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环比下降2%,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9%,环比下降46% [12] - 订阅服务收入连续四个季度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国内和海外市场均实现同比增长,Engage Lab收入同比增长127% [13] 参与业务 - Q1签约合同总价值突破1.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Q3增长10倍,客户数量增长25%,达到848家,Engage Lab收入同比增长127% [14][15] 垂直应用 - 垂直应用收入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20%,其中金融风险管理收入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36%,市场情报收入同比下降26%,环比增长4% [18][2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投入更多资源发展企业AI代理平台并进行全球扩张 [10] - 金融风险管理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Q1是一个由全球化驱动的加速增长季度,各业务线均表现出色,为2025年剩余时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 - 公司相信这种增长势头将延续到2025年的其他季度 [29] 其他重要信息 - Q1运营费用同比增长14%,主要归因于销售和营销部门,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至2460万元人民币,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增长34%至3330万元人民币,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 [22][2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3.76亿元人民币,总负债为2.616亿元人民币 [27]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回购了1.6万份美国存托股票,自回购计划开始以来,累计回购了29.5万份美国存托股票 [3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请提供Engage Lab业务未来的展望 - 公司在全球舞台上有能力赢得大合同,Q1新签的6000万元人民币合同来自中国以外的不同客户,产品和服务满足全球客户需求,客户愿意签订多年合同 [36] - 目前Q2不太可能再获得6000万元人民币的新签合同,但这为未来取得重大胜利提供了经验,随着公司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未来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37][38] 问题:公司何时能实现季度净利润 - 公司营收增长38%,毛利润增长27%,运营费用仅增长14%,这种业务模式有利于实现盈利 [42] - 公司需要在研发和营销方面投入一定费用以维持业务的持续增长,如金融风险管理业务的增长得益于产品升级,Engage Lab业务的全球拓展得益于营销活动 [43][45] - 公司需要在支出和业务增长之间取得平衡,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实现净利润的目标迟早会实现 [46]
从失业到年入180+万元!仅用3周,他做出“爆款”插件:团队总共2人,原本只想糊口
猿大侠· 2025-05-29 11:35
公司背景 - 公司开发了一款名为Perfect Wiki的SaaS产品,专注于解决Microsoft Teams内置Wiki的痛点,主打简单好用、无需跳转的理念 [1] - 公司由创始人Ilia创立,团队规模极小,仅2人核心成员,未接受任何外部融资 [1][11] - 产品上线5年,年收入稳定在25万美元(约182万元人民币),服务全球500+家企业客户 [1][8] 产品开发历程 - 产品灵感源于2020年疫情期远程办公趋势,创始人观察到Teams用户对内置Wiki的普遍不满(卡顿、编辑不便、功能缺失)[5] - 首版产品仅用3周开发完成,核心功能包括页面创建/编辑和全文搜索(Teams原生Wiki缺失的功能)[6] - 技术栈采用Node.js+Express后端和React前端,确保开发效率 [7] - 产品通过微软Teams应用商店分发,上线即获自然流量,因"wiki"关键词搜索排名第一 [7] 产品差异化优势 - 深度集成Teams环境,避免Notion/Confluence等工具需跳转的体验断裂 [10] - 坚持"简单至上"原则,仅保留核心功能,操作体验类似Word [10] - 相比微软自家产品Viva/Loop更轻量易用 [10] - 公司自身就是产品重度用户,用其管理内部文档和开发计划 [13] 用户获取与运营 - 初期通过Teams应用商店自然获客,零成本获取首批用户 [7] - 核心用户来自对Teams原生Wiki不满的企业 [10] - 建立直接用户沟通渠道,通过聊天窗口/demo演示/季度调研收集需求 [13] - 功能开发严格遵循用户反馈,如页面内搜索、每周更新摘要等需求均来自用户建议 [13] 商业模式 - 主要成本构成:Google Cloud(500-1000美元/月)、Algolia搜索服务(400-500美元/月)、其他SaaS工具(<350美元/月)[18] - 人力成本极低,仅外包部分营销/内容工作(<500美元/月)[12][18] - 月收入约2.1万美元,扣除成本后利润率较高 [17][19] 发展战略 - 从单一Teams插件扩展至Slack/ChatGPT支持,并开发网站嵌入式聊天机器人功能 [22] - 持续优化搜索功能,增加新集成 [22] - 坚持用户需求驱动的发展路径 [22] 行业洞察 - 疫情催生远程办公工具热潮,但配套知识管理工具存在市场空白 [2][5] - 平台生态(如Teams应用商店)为小型开发者提供流量红利 [7] - 细分领域工具通过解决单一痛点即可实现商业成功 [20]
日本的SaaS+AI市场究竟是怎么样的?
虎嗅· 2025-05-24 11:38
日本SaaS市场现状 - 日本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GDP达4.8万亿美元但SaaS渗透率低于10%仅为欧美市场的1/5 [1][11] - 硬件技术领先但企业软件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水平依赖传真机实体印章和Excel手工处理 [4][5] - 疫情成为数字化转型关键转折点远程办公比例从不足10%爆发式增长且趋势持续 [13][15][17] 市场发展潜力 - SaaS行业处于美国2008年左右的黄金爆发期预计有7-10年高速增长窗口 [20][64] - 99%本土SaaS公司仅专注日本市场形成"金丝雀陷阱"现象 [26][27][31] - 国际创业者占比显著提升东京成为多元化创业中心成本优势明显 [35][36] 文化特征与挑战 - 销售周期长达6-12个月需7次以上面对面会议建立信任 [23][54] - 企业决策需全员认可创新阻力大产品需适配现有流程 [7][25][60] - 质量要求严苛需提供"全面解决方案"而非单一功能 [25][57][60] 未来趋势 - 劳动力缺口2030年达900万将推动AI和自动化SaaS需求激增 [40][41][45] - 中小企业可能比大企业更快采用AI解决方案 [41][44] - 政府推出税收优惠等政策加速数字化转型 [44] 市场进入策略 - 必须建立本地合作伙伴关系依赖系统集成商渠道 [24][56] - 采用"SaaS+咨询"混合模式弥补长销售周期 [24][58] - 产品需深度本地化而不仅是语言翻译 [55][56]
聚水潭再冲港股:年营收破9亿,运营亏损缩减,IPO之路何时圆?
搜狐财经· 2025-05-23 09:48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近期更新招股书并正式迈出在港交所上市关键步伐 自2023年6月首次提交招股书后经过近两年筹备迎来新进展[1]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以电商SaaS ERP为切入点进入市场 后发展为以SaaS ERP为核心集多元化商家服务于一体的SaaS协同平台[1] - 业务覆盖全国 设立超过100个线下服务网点 服务范围涉及超过500个城镇[1]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5.23亿元增长至2024年9.1亿元 呈现稳步增长态势[3] - 毛利率逐年上升 2024年毛利率达68.5%[3] - 2024年经营亏损6209万元 较上一年度有所收窄[3] - 年内利润从亏损转为微利 2024年实现盈利1058万元[3] - 经调整净利润2024年达4899万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负债净额高达36.5亿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85亿元[3] 现金流量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279170千元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77252千元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3175千元[4]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188743千元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1085276千元[4] 股东结构与融资 - 执行董事包括骆海东、贺兴建、李灿升和王瑜 非执行董事包括WangDonghui、陈洪亮和周逵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罗玫、李嘉俊和盛凯强[4] - 获得红杉智盛、高盛、中金共赢基金、蓝湖资本和GGV等知名投资机构投资[4] - 2020年C轮融资2.86亿元 投后估值达60亿元[5] - IPO前骆海东直接持股22.81%为最大股东 其他重要股东包括贺兴建、红杉智盛、李灿升及多家投资机构[5]
昨日有2家SPAC申请美国IPO,2家SPAC完成定价
搜狐财经· 2025-05-22 14:09
INFINT Acquisition 2 IPO - 计划通过IPO筹集1亿美元资金 以每股10美元价格发行1000万个单位 每个单位包含1股普通股和十分之一股份的后续获取权 [1] - 专注于金融科技领域 目标子行业包括银行和支付、资本市场、数据分析、保险和投资管理 [1] - 由Sapta Group负责人Alexander Edgarov领导 管理层此前完成过与数字支付平台Currenc Group的SPAC合并 [1] - 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 暂未确定股票代码 [1] FIGX Capital Acquisition IPO - 计划通过IPO筹集1.31亿美元资金 以每股10美元价格发行1310万个单位 每个单位包含1股普通股和半份认股权证(行权价11.5美元) [3] - 瞄准金融行业集团(FIG)领域 重点关注差异化私人财富/资产管理公司 目标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多资产基金管理公司 [3] - 由Gerken Capital Associates创始人Lou Gerken领导 该公司专注于新兴市场另类资产管理 [3] - 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 股票代码为FIGXU [3] ProCap Acquisition IPO - 实际发行2200万个单位(超原计划200万个) 筹集2.2亿美元资金 每个单位包含1股普通股和三分之一认股权证(行权价11.5美元) [5] - 专注于美国金融服务行业 由Professional Capital Management创始人Anthony Pompliano III领导 [5] - 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 股票代码为PCAPU [5] Armada Acquisition II IPO - 通过发行2000万个单位筹集2亿美元资金 每个单位包含1股普通股和半份认股权证(行权价11.5美元) [6][7] - 目标行业为金融科技、SaaS和人工智能 由Cantaloupe前CEO Stephen Herbert和前总法律顾问Douglas Lurio共同领导 [6][7] - 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 股票代码为AACIU [7] 账簿管理人信息 - INFINT Acquisition 2由罗斯资本担任独家账簿管理人 [2] - FIGX Capital Acquisition由Cantor Fitzgerald担任独家账簿管理人 [4] - ProCap Acquisition由BTIG担任独家账簿管理人 [5] - Armada Acquisition II由Cohen & Company Securities和Northland Securities担任联席账簿管理人 [7]
金蝶国际云化“蝶变”之后,再看企业级 Agent
国金证券· 2025-05-21 21: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云 SaaS 公司,云转型成功,财务指标多维优化,具备抗周期增长韧性、高人效客户粘性和现金流前置获取等优势 [8][23] - 公司三类 SaaS 产品助力不同规模客户国产替代和数字化转型,成长驱动明确 [8] - Agent 落地有望参与客户收入分成,公司在 AI 领域布局领先,苍穹 AI 云平台初具 Agent 能力 [8][10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上云之后:抗周期增长韧性+高人效客户粘性+现金流前置获取 - 产品形态从 ERP License 转变为云原生 EBC,从单体架构转变为平台生态,历经五个发展阶段 [14][18] - 2024 年云服务收入占比超 80%,云转型推动财务指标多维优化,包括收入增长韧性增强、人均创收提升、成本结构改善和现金流健康等 [23][29] 二、成长驱动:高性价比 SaaS 产品助力三类客户国产替代+数字化转型 - 苍穹&星瀚:业内首个云原生 EBC,受益于信创驱动的国产替代需求,2024 年 NDR 为 108%,签约客户达 2,110 家,潜在市场空间约 100 亿元 [54][60] - 星空:赋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受益于政策驱动的市场需求,2024 年收入约 21.5 亿元,潜在市场空间约 70 亿元 [61][67] - 星辰:业财税智能闭环破解小微企业痛点,续费率持续向上,2024 年小微财务云收入 12.3 亿元,覆盖 43.5 万小微企业,SaaS 市场约为 100 亿元 [73][81] 三、AI+SaaS:从交付效率到交付效果,Agent 的实质是打造“数字化员工” - DS 开源模型实现十倍降本,SaaS 掌握“数据+入口”壁垒,驱动数字劳动力革命 [82][87] - 多模态大模型重构技术业务逻辑,Agent 化商业模式有望参与收入分成,商业模式从 CapE 到 OpEx,再到 VabEx [93][98] - 公司从“云原生”到“AI 原生”,苍穹 AI 云平台初具 Agent 能力,可应用于多个业务场景 [105][112] 四、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公司 25 - 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0.1/80.5/93.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4.9/10.7 亿元 [3] - 采用市销率法,给予公司 25 年 8 倍 PS 估值,目标 16.98 港元/股 [3]
AI智能体将呈爆发式增长 金蝶中国执行副总裁赵燕锡:越来越多产品会转向“按成果收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1 12:17
行业趋势 - SaaS行业不会终结但AI智能体将呈现爆发式增长[1] - 企业管理信息化已从MRP进化到EMAI(企业管理AI)[1] - 工作场景下AI智能体采用率未来3年将超过50%[1] - 生成式AI时代即将终结 AI智能体成为下一代AI核心发展方向[1] - 2025年有望成为智能体应用爆发元年[1] 公司战略与产品 - 金蝶发布五大智能体和苍穹Agent平台2 0包括财报分析 企业问数 招聘 差旅 企业知识智能体[2] - 金蝶将全面转型为"企业管理AI公司"目标3至5年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管理AI厂商"[2] - 产品收费模式从"按功能收费"转向"按成果收费"(RaaS Result as a service)[2] - 差旅智能体按出差行程数量收费是RaaS模式的一种体现[2] 商业模式挑战 - 从"交付工具"到"交付结果"的商业模式转变面临挑战[2] - 最大挑战在于结果的正确性和效果客户付费衡量标准为结果是否有帮助和正确[2]
Intellinetics(INLX)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4 05: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为42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50万美元下降5.8% [11] - SaaS(包括托管收入)本季度增长9.8%,从去年同期的140万美元增至150万美元 [11] - 软件维护服务收入下降2.2万美元,降幅6.4% [12] - 专业服务收入下降13.2%,从去年同期的250万美元降至220万美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从去年的55%降至本季度的51% [12] - 综合毛利率从去年的64.3%提高至67.6%,增长322个基点 [12] - SaaS毛利率从去年的84.6%提高至86.1%,增长142个基点 [13] - 运营费用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290万美元增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360万美元,增长21.1% [13]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72.8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7.5万美元 [13] - 每股亏损从去年的0.04美元增至0.17美元 [14] - 本季度调整后EBITDA为7.7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67.3万美元 [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SaaS业务增长9.8%,主要得益于应付账款自动化业务的早期成功 [11] - 软件维护服务收入下降6.4%,源于对本地解决方案客户支持协议的维护收入减少 [12] - 专业服务收入下降13.2%,主要是由于业务时间安排问题 [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认为应付账款自动化解决方案是一个变革性机遇,计划继续投资以推动产品快速采用,通过与现有合作伙伴的持续成功推广,在未来四到五年内快速增长SaaS收入 [5] - 计划加强开发能力,更快地将功能推向市场,并与新的ERP建立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6] - 2025年继续加强和制度化销售工具和流程,招聘了销售工程师、高级应付账款自动化解决方案顾问和销售副总裁 [6][7] - 投资IT基础设施和控制以获得SOC 2认证,认为认证能带来诸多好处,包括增加客户信任和忠诚度、改善网络安全风险缓解,并在与不合规的SaaS提供商竞争中创造优势 [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预计2025财年营收将同比增长,特别是SaaS收入,并保持正的调整后EBITDA,但由于销售和营销投资增加,2025年调整后EBITDA将比2024财年减少一半以上,预计这些投资将在2025年底及以后带来回报 [17] - 近期政治事件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过去,公司产品和服务有望受益于市场顺风 [1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提交了Form S - 3的货架注册文件,以便迅速采取行动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表 [1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第一季度新增的七个客户实施后会有多少客户使用SaaS产品,以及这些实施对年度经常性收入意味着什么 - 目前约有22 - 23个客户使用应付账款自动化SaaS产品,但暂时无法提供即将上线客户的经常性收入数据 [20] 问题: 采购订单业务的情况如何 - 采购订单业务在4月进行了首次发布,已进行了四到五次演示,产品外观和感觉获得了良好反馈,后续还有进一步的发布计划 [21][22] 问题: 客户在实施时间上是否有犹豫 - 市场上的逆风,如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关税以及建筑行业的高利率,影响了公司关键客户群体(建筑行业)的业务,但并非客户对购买公司产品有犹豫 [24][25] 问题: 专业服务新订单的利润率是否稳定 - 专业服务新订单利润率稳定,公司此前有一个大订单因客户原因延迟,现在已确定开始该项目,加上3月签订的240万美元订单和88万美元的项目,公司目前有超过300万美元的工作待完成,有助于业绩恢复到历史水平 [26][27] 问题: 公司是否仍服务于超过600个K - 12客户 - 公司仍服务于超过600个K - 12客户,4月初对K - 12销售团队进行了应付账款自动化和捕获即服务解决方案的培训,并已开始在该市场销售,已售出4 - 5个,几个beta测试站点效果良好,还获得了爱荷华州独立学区的好评和推荐,同时与K - 12合作伙伴Software Unlimited重新协商了合同,该合作伙伴将销售和代表应付账款自动化产品 [28][29][30]
Intellinetics(INLX)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4 05: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42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50万美元下降5.8% [11] - SaaS(含托管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40万美元增长9.8%至150万美元 [11] - 软件维护服务收入下降2.2万美元,降幅6.4% [12] - 专业服务收入从去年同期的250万美元下降13.2%至220万美元,占总营收比例从去年的55%降至51% [12] - 综合毛利率从去年的64.3%提高322个基点至67.6%,SaaS毛利率从84.6%提高142个基点至86.1% [12][13] - 运营费用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290万美元增长21.1%至360万美元 [13] - 第一季度净亏损72.8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7.5万美元,每股亏损从去年的0.04美元增至0.17美元 [13][14] - 调整后EBITDA为7.7万美元,去年同期为67.3万美元 [14] - 截至3月31日,现金210万美元,应收账款净额140万美元,总资产1800万美元,总负债760万美元,其中递延收入290万美元,债务本金135万美元 [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SaaS业务因应付账款自动化的早期成功而增长,软件维护服务按预期下降,专业服务收入因时间问题减少 [11][12] - 应付账款自动化解决方案为公司提供有机增长机会,计划继续投资以推动产品快速采用,与房屋建筑商ERP合作伙伴在2月和3月各达成两笔订单,与K - 12合作伙伴在第一季度达成三笔订单 [5] - 专业服务业务本季度表现疲软,但订单已回升,本周开始恢复历史水平的工作 [8][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计划转型为以SaaS为主导的公司,为数字转型领域的客户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继续投资应付账款自动化产品,增强开发能力,拓展新的ERP合作伙伴关系 [5][6] - 2025年加强销售工具和流程,招聘有经验的人员,投资IT基础设施和控制以获得SOC 2认证,认为认证可带来竞争优势 [6][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应付账款自动化是变革性机会,当前是投资扩大业务的时机,希望抓住市场机会 [5][6] - 预计2025财年营收同比增长,特别是SaaS营收增长并保持正的调整后EBITDA,但2025年调整后EBITDA将比2024财年减少一半以上,因销售和营销投资增加,预计在2025年底及以后获得回报 [16][17]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第一季度新增的七个客户实施后会有多少客户使用SaaS产品,以及这些实施对年度经常性收入意味着什么 - 目前约有22 - 23个客户使用应付账款自动化SaaS产品,暂时无法提供即将上线客户的经常性收入数据 [19] 问题2: 采购订单方面的情况如何 - 4月发布了采购订单的首个版本,已进行四到五次演示并获得良好反馈,但这只是首个版本,后续有开发计划 [20] 问题3: 客户在实施方面是否有犹豫 - 客户的犹豫主要源于市场因素,如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关税以及建筑行业的高利率,影响了公司关键客户群体建筑行业的业务,而非对产品本身的犹豫 [23][24] 问题4: 专业服务新订单的利润率是否稳定 - 专业服务新订单利润率稳定,此前有一笔订单因客户原因延迟,目前公司积压订单超300万美元,有助于业绩恢复到历史水平 [25][27] 问题5: 公司是否仍服务超过600个K - 12客户,该业务情况如何 - 公司仍服务超过600个K - 12客户,4月初推出应付账款自动化和捕获即服务解决方案,已培训销售团队并开始销售,有几个beta测试点表现良好,与K - 12合作伙伴重新协商合同,对方将销售和代表应付账款自动化产品,预计该业务有良好增长 [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