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蝶云
icon
搜索文档
从云到AI,中国企业软件的历史级机会
观察者网· 2025-11-18 01:38
行业转型趋势 - 企业软件向AI转型是明确行业趋势,金蝶将“金蝶云”品牌升级为“金蝶AI” [2][4] - AI转型分为两方面:传统企业软件整体架构向AI原生转型,以及厂商自身AI转型规划到全面完成仍需数年时间 [4] - ERP厂商AI转型的核心方向是利用人工智能改变业务流程处理和财务记账,即“记录到报告”流程 [5] AI应用前景与挑战 - AI在企业中的应用理想状态是“无人企业”或“自主多智能体”,但完全实现可能需到2050年后,未来10-15年将形成人机混合模式 [10] - 未来10-15年AI在企业中将发挥“理解与编排”及“执行”两层核心作用,协调人与智能体的任务衔接 [10] - 中国企业AI应用面临数据基础薄弱挑战,多数企业基础信息化投入不足,存在数据缺失、不标准、不规范问题 [9] 市场竞争格局 - 飞书、钉钉属于用户交互前端系统,不控制核心业务流程逻辑;金蝶、用友则属于处理核心业务数据的后端系统 [12][14] - 未来市场将走向后端标准化底座与前端灵活化交互的整合格局,传统厂商通过AI转型融入生态 [18] - 企业软件领域应保持开放姿态,积极与各类生态融合,专注各自最能服务好用户的领域 [15] 国产软件替代SAP - 国产软件完全有能力替代SAP,已有潍柴、云南中烟等头部客户成功将SAP系统替换为国产软件 [22] - 国产软件替换SAP项目过程中,软件公司和实施公司尚未实现多赢形态,软件公司没挣钱,实施公司也没挣钱 [23] - 国产软件在国内企业实施的多赢形态尚未出现,客户常觉得方案是自己提供的,国产软件公司仅是按需开发 [23] 产品化与服务化模式 - 中国软件行业核心问题在于能否从“卖人头”的线性服务增长模式转向标准化产品的指数级增长模式 [25] - SAP等产品化模式一次性投入复杂研发,形成标准化产品后边际成本趋近于零,收益呈指数级增长 [25] - 科技行业必须具备指数级增长属性,否则中国只会有“人力外包产业”而非真正的科技产业 [26] 软件出海机遇 - 中国企业软件出海主要目标市场为东南亚、中东和日本,非洲和南美较少涉足 [27] - 出海主要有两种路线:“中国服务本地”模式以及“本地服务本地”模式 [27] - 中国软件出海核心优势是庞大且高效的IT人才资源,中国程序员数量是沙特的数百倍,且效率高 [28]
平安证券(香港)港股晨报-20251027
平安证券(香港)· 2025-10-27 13:58
港股市场回顾 - 恒生指数收报23831点,下跌145点或0.61%,国指收报9656点,下跌47点或0.49%,大市成交额减至827.99亿港元[1] - 港股通录得净流入资金4.84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流入2.83亿港元,港股通(深)净流入2.01亿港元[1] - 盘面上本地地产、软件、5G概念板块跌幅靠前,黄金股则逆市走强[1] - 上周五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恒生指数涨0.74%报26160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82%,国企指数涨0.68%[3] - 科网股普遍上涨,哔哩哔哩涨超3%,联想、阿里巴巴、快手涨超2%,半导体板块中华虹半导体涨超13%,中资券商股东方证券涨超4%[3] 美股市场表现 - 上周五美股普遍上涨,三大指数均创历史新高,道指史上首次收在47000点上方[2] - 美国9月CPI环比上升0.3%,年率录得3.0%,核心CPI环比上涨0.2%,同比涨幅降至3.0%[2] - 万得中概股100指数上周五收涨0.82%,全周道指累计上涨2.2%,标普500指数上涨1.92%,纳指上涨2.31%[2] 政策与行业热点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排在各项任务首位[9] - 国家发改委及工信部强调纵深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9] - 政策指引凸显科技及制造业重要性,半导体及AI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9] - 金蝶国际深化"AI优先、订阅优先、全球化"战略,截至2025年9月30日云订阅服务年经常性收入(ARR)约为人民币38.6亿元,同比增长约18%[9] 投资建议与市场展望 - 以中国资产为核心的港股配置价值凸显,建议关注人工智能及应用、半导体、工业软件等新质生产力科技板块[3] - 建议关注估值较低、股息较高的各细分行业央国企龙头公司板块[3] - 建议关注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且中报业绩较好的上游有色金属板块[3] - 建议关注受益于"人工智能+"赋能的科网板块及各行业龙头公司[3] - 晨报于8月初不再将医药行业作为建议关注方向,万得医疗保健业指数自8月7号到10月24号已累计下跌5.65%[3] 重点公司推荐 - 中国通信服务(0552HK)作为我国最大电信基建服务商,2025年上半年经营收入人民币76,939百万元,同比增长3.4%,净利润人民币2,129百万元,同比增长0.2%[10] - 中国通信服务国内非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收入人民币36,585百万元,同比增长12.9%,目前估值水平在万得一致预期2025年业绩的9倍PE左右,市净率PB不足0.8倍[10] 公司业绩信息 - 腾讯控股(00700HK)王者荣耀今年日活跃用户破1.39亿再创纪录[12] - 中信证券(06030HK)首三季净利润231.59亿人民币,增长37.9%[12] - 洛阳钼业(03993HK)第三季度净利润56.08亿元,同比增96.40%[12] - 金风科技(02208HK)首三季净利润25.84亿人民币,增长44.2%[13] - 赤峰黄金(06693HK)首三季净利润20.58亿人民币,增长86.2%[13] - 喆丽控股(02209HK)第三季订单总量1.26亿美元,增加49%[13]
金蝶国际中报披露前一周国际巨头刚撤离!亏损近亿元,因裁员补偿行政费用激增39%
金融界· 2025-08-12 19: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1.92亿元,同比增长11.2%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当期亏损9774万元,同比减少55.1%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20.95亿元,同比增长15.4%(2024年同期18.15亿元) [2] - 行政费用激增至3.46亿元,同比增长39%,主要因人员结构优化及离职补偿支出增加 [7] - 研发成本7.76亿元,同比下降3.9% [7] 业务转型与挑战 - 云服务收入占比达81.6%,但云业务增速从2019年54.68%降至2024年13.4% [8] - 2025年上半年云订阅收入16.84亿元,同比增长22.1%,增速有所回升 [8] - 公司连续五年累计亏损13.79亿元(2020-2024年),2025年上半年延续亏损 [5] - 需在下半年实现盈利近1亿元才能达成全年扭亏目标 [2] 市场与资本动向 - 8月12日股价大跌8.41%至16港元/股 [3] - 贝莱德于8月4日减持279.1万股,套现5139.88万港元(均价18.4159港元) [9] - 销售及推广费用持续增长,2020-2024年累计达100.16亿元 [7] 国际化进展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仅1.3%(2025年上半年4161万元) [8] - 业务覆盖172个国家和地区,但2024年海外收入仅6986万元(占总营收1.1%) [8] - 2023年成立国际业务部,2024年设立卡塔尔公司拓展中东市场 [8]
KINGDEE INT'L(00268)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2 1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1.2%至31.92亿元 [3] - 云订阅收入同比增长22.1%,ARR增长80.5%,云订阅合同负债增长24.7% [13] - 毛利率提升2.4个百分点至65.6%,云订阅业务毛利率达96.2% [6][13] - 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8亿元大幅缩减至9800万元 [9] - 员工规模较年初减少9%,人均创收增长90.4% [3] - 预计全年经营现金流将超10亿元 [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云订阅业务收入占比达52.8%,目标未来提升至80%-90% [16][74] - 星座云订阅收入增长41.1%,续费率108% [15] - 产品实施业务逐步外包,保持合理收入占比 [5] - AI业务待执行订单达1.5亿元,5月发布多款AI产品后市场反响积极 [42][4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内大型企业收入增长30%达8亿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66] - 东南亚和中东为重点海外市场,马来西亚新签百万级年订单 [36][75] - 国际业务收入目标未来3-5年占比达5%-10% [10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战略重心转向"云订阅+AI",2030年AI收入占比目标30% [38][74] - 通过第三方合作优化实施服务,保持客户体验同时控制成本 [58][61] - 产品定价分层(标准/高级服务),800家企业已签约高级功能 [56] - 行业竞争差异化:依托30年ERP数据积累和行业know-how构建AI壁垒 [85][9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经济挑战持续,但AI带来结构性机遇 [2] - 云订阅是AI落地基础,"无云不AI"成为核心判断 [126] - 中国AI应用面临数据质量、安全顾虑、复合型人才短缺等挑战 [110][112] - 预计2030年经营现金流超30亿元,可持续利润率目标8% [96][97] 其他重要信息 - 推出"金钥匙财务报告分析"AI应用,内置70个专业代理 [52][89] - 在制造业实现AI全流程应用,案例显示设计效率提升41% [27][29] - 销售报价AI代理可将响应时间从多部门协作简化为单点对接 [33]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需求趋势与竞争格局 - 大型企业需求聚焦供应链透明化和全球化管理,中型企业偏好标准化低成本方案 [44] - SAP在华增长停滞,公司认为国内大型企业市场仍有翻倍空间(份额从50%→90%) [70] AI业务进展 - 5月发布的招聘/旅行代理获客户积极反馈,大企业倾向模块化采购 [45][50] - 避免同质化竞争策略:聚焦高频场景+企业数据信任+行业专业知识 [83][85] 团队优化与实施业务 - 优化非单纯裁员,同步引进AI人才,实施业务通过认证合作伙伴交付 [58][99] - 与先达数码等专业服务商建立能源行业实施联盟 [62] 国际化战略 - 已推出40个国家地区本地化产品包,遵循"一带一路"拓展路径 [75][104] - 海外扩张优先考虑合规性,暂未披露具体资本运作计划 [105] 财务展望 - 云订阅+AI目标贡献80%-90%收入,保守预测2030年经营现金流30亿元 [74][96] - 研发投入以租赁算力为主,不会造成重大资本开支压力 [116] 行业挑战 - 中国AI应用滞后主因:数据孤岛、安全顾虑、组织变革阻力 [110][112] - 生态系统不完善(缺乏标准API接口)制约多代理协同 [114]
KINGDEE INT'L(00268)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2 1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1.2%至31.92亿元 [4] - 云订阅收入同比增长22.1%,ARR增长80.5%,云订阅合同负债增长24.7% [13] - 毛利率提升2.4个百分点至65.6%,云业务毛利率达96.2% [7][13] - 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8亿元收窄至9800万元 [10] - 人均创收增长90.4%,团队规模缩减9% [4] - 研发费用下降3.8%,但持续投入AI专利 [8][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云业务贡献总收入的52.8%,目标未来提升至80-90% [16][74] - 星座云订阅收入增长41.1%,净留存率108% [15] - 产品实施业务计划外包给第三方合作伙伴 [6][58] - AI业务待执行订单达1.5亿元,5月发布多款AI产品后市场反响积极 [42][4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大企业客户收入增长30%达8亿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66][70] - 东南亚和中东为国际化重点,马来西亚新签百万级年订单 [36][71] - 国际业务目标未来3-5年占总收入5-10% [104][10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战略重心转向"云订阅+AI"双引擎,2030年AI收入目标占比30% [38][74] - 产品转型:从传统ERP转向AI驱动的企业管理系统,已发布招聘助手、报价代理等AI代理产品 [25][52] - 竞争壁垒:结合30年行业知识的专业大模型,与通用大模型形成差异化 [87][91] - 国际化遵循"一带一路"策略,已推出40国本地化产品包 [75][10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经济挑战持续,但AI带来结构性机遇 [3] - 预计全年经营性现金流超10亿元,2030年目标30亿元 [38][96] - SaaS与AI将形成正向循环:SaaS积累数据,AI增强SaaS价值 [26] - 中国AI应用面临数据质量、安全顾虑、人才短缺等挑战 [111][113] 其他重要信息 - 推出"金钥匙财务报告分析"AI应用,内置70个代理模块 [40][51] - 通过合作伙伴生态(如KPMG、燊数科技)提升交付能力 [62][63] - 团队优化侧重结构调整,同步引进AI人才 [99][10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关于客户需求趋势 - 大型企业需求集中在供应链透明化和全球化支持,中型企业偏好标准化低成本方案 [44] - 云订阅渗透率仅50%,目标提升至80-90% [70] 关于AI产品进展 - 大企业倾向分场景采购AI代理,中小企业需要全系统方案 [46] - AI产品定价采用基础功能+高级服务分层模式,800家企业已采购高级服务 [56] 关于国际化战略 - 东南亚和中东为首批重点市场,2026年拓展非洲及欧洲 [77] - 本地化挑战包括数据合规和产品适配,已开发40种语言包 [105] 关于财务指引 - 保守预测2030年运营利润率8%,实际潜力可达15-20% [97] - 资本支出可控,采用算力租赁模式避免重投入 [118] 关于行业竞争 - 通过"行业知识+客户信任"构建护城河,避免与通用大模型同质化 [82][85] - 企业数据安全顾虑将促使选择长期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