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融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00后”跑步进股市,佣金杀到“万1”!新一轮开户潮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8-28 23:06
市场交易活跃度 - 8月底A股一周两度成交近3.2万亿元,两融余额升至2.2万亿元,占流通市值2.26% [1][8] - 8月26日融资买入金额3029.09亿元,融券卖出8.03亿元,合计占A股交易额11.21% [9] - 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机械设备成为融资交易最活跃板块 [9] 开户与资金流向 - 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19%,年内累计新开1456.13万户 [3] - 7月居民存款单月净减少1.1万亿元,居民存款流向权益资产概率较高 [3] - 前7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4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66万亿元 [3] 投资者结构变化 - 平安证券新开户及咨询量增长约20%,客户交易重心转向创业板、科创板 [3] - 国金证券"90后"、"00后"客户占比显著提升,Z世代投资者需求呈现场景化、个性化特征 [4] - 广发证券新增客户呈现年轻化特征,与去年"9·24"行情相比市场更显理性 [4] 券商业务竞争 - 部分券商将新开户佣金压至"万1"以下,两融利率出现低于3%的"地板价" [6] - 机构客户开户和加杠杆意愿升温,但热度不及去年"9·24"行情 [6] - 券商普遍将佣金降至"万1.5",开通两融的新客户可再谈优惠 [6] 市场表现与风险特征 - 4月8日至8月28日沪指累计涨幅超24%,创业板指涨幅超56% [10] - 两融资金具有高杠杆性和敏感性,可能放大市场波动风险 [9][10] - 市场成交量显著放大,局部板块呈现过热迹象,需警惕中报业绩不及预期引发的调整 [10]
国金证券宣布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至100% 暂无其他券商跟进
搜狐财经· 2025-08-27 13:33
国金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 - 国金证券宣布自2025年8月27日起将除北交所以外的标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从80%上调至100% [1] - 调整采取新老划断原则 新开立融资合约适用100%比例 存量合约维持原比例 [4] - 调整后投资者杠杆水平下降 以100万元保证金为例 最大融资额度从125万元降至100万元 [4] 行业影响与市场背景 - 截至目前暂无其他券商跟进类似调整举措 [1][4] - 沪深两市两融余额达22076.11亿元 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稳定在2.34% [6] - 当前两融杠杆比例显著低于2015年高点(曾超4%) 上行空间取决于市场趋势性回暖 [6] 调整动因解读 -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调整是基于公司自身经营情况的常规风控手段 [1] - 华创证券分析指出调整主要基于公司近期经营杠杆考量 [5] - 回溯2023年全市场曾将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从100%下调至80%以活跃市场 [5]
两融余额创10年新高,哪些行业、个股受到市场青睐?
第一财经· 2025-08-25 17:25
两融余额创新高 - 截至8月22日两融余额达2.155万亿元创10年新高[1] - 两融余额连续14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1] -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2.32%较2015年同期的4%显著降低[1] 主要股指表现 - 8月以来上证指数涨8.69%深证成指涨13%创业板指涨18.67%科创综指涨18.83%[1] - 8月25日上证指数最高3883.56点深证成指最高12477.97点创业板最高2782.01点科创综指最高1596.83点[1] 融资交易数据 - 融资余额达2.14万亿元占流通市值2.30%[2] - 融资买入额2966.23亿元净买入额81.74亿元[2] - 参与交易投资者数量55.88万名较8月1日38.77万名增加44%[2][3] 投资者结构 - 个人投资者数量758.52万名机构投资者4.9994万家[2] - 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90.69%较8月1日277.2%上升[3] 行业两融分布 - 电子行业两融余额2719.59亿元居首[4] - 计算机/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汽车行业余额均超1000亿元[4] - 电子行业融资净买入430.8亿元计算机/机械设备/通信/电力设备净买入100-200亿元[4] - 煤炭行业唯一净流出13.75亿元[4] 个股两融情况 - 东方财富/中国平安两融余额超200亿元[4] - 贵州茅台/比亚迪/中信证券/江淮汽车/长江电力/中芯国际余额介于100-180亿元[4] - 寒武纪-U/中芯国际/北方稀土/新易盛/海光信息融资净买入超20亿元[5] - 寒武纪-U期间涨80.42%新易盛涨48.41%北方稀土/海光信息涨幅超30%[5]
两融余额创10年新高,杠杆资金比例低于2015年峰值
第一财经· 2025-08-25 17:01
两融余额创新高 - 截至8月22日两融余额达2.155万亿元创10年新高 [1] - 两融余额连续14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1] -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2.32% [1] 主要股指表现 - 8月25日上证指数最高3883.56点 深证成指最高12477.97点 [1] - 8月以来上证指数累计涨8.69% 深证成指涨13% [1] - 创业板指累计涨18.67% 科创综指涨18.83% [1] 融资交易明细 - 融资余额达2.14万亿元占流通市值2.30% [2] - 融资买入额2966.23亿元 净买入额81.74亿元 [2] - 参与交易投资者数量55.88万名较8月1日增44% [2] 杠杆安全指标 - 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90.69%较8月1日277.2%上升 [2] - 维持担保比例警戒线通常设为140% [2] 行业两融分布 - 电子行业两融余额2719.59亿元居首 [3] - 计算机/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等6行业余额超1000亿元 [3] - 电子行业融资净买入430.8亿元 煤炭净流出13.75亿元 [3] 个股两融集中度 - 东方财富/中国平安两融余额超200亿元 [3] - 贵州茅台/比亚迪等6只个股余额在100-180亿元 [3] - 寒武纪-U融资净买入额居首期间股价涨80.42% [4] 重点个股表现 - 寒武纪-U/新易盛/北方稀土融资净买入超20亿元 [4] - 新易盛期间累计上涨48.41% [4] - 北方稀土/海光信息涨幅均超30% [4]
加速“打钱”!市场彻底爆发!
证券时报· 2025-08-22 18:44
市场表现与指数动态 - A50指数站上14700点关键水平 续创2023年10月以来新高 多头在14180点附近强势突破 [2] - 上证综指站上3800点 证券ETF单日一度飙涨超3.6% [1][2] - 港股市场同步走强 港元拆息全线下跌 一个月拆息报2.7706% 下跌7.131基点 三个月拆息报2.83738% 下跌3.81基点 [4] 券商板块与业务动态 - 券商股午后集体爆发 信达证券封板 光大证券触及涨停 广发证券/华鑫股份/东兴证券/中国银河跟涨 [1][2] - 部分券商加速为两融业务调集资金 但整体增幅较理性 8月全市场两融规模回升至2.1万亿元以上 创2015年6月以来新高 [1][6] - T0业务算力需求趋紧 投行业务有望随市场回暖增长 [5][6] 资金流向与投资者行为 - 散户资金活跃度边际回升 本周小单资金净流入1134亿元 但较一季度周均1312亿元仍有差距 [5] - 证券客户保证金6月余额增速19.4% 处于2015年以来64%分位水平 [6] - 开户数及月活跃用户(MAU)回升趋势明显 潜在资金流入空间充足 [6] 机构观点与驱动因素 - 嘉盛集团看好A股估值重估周期 核心驱动包括经济结构转型/地产风险缓和/政策强托底及长期机构资金入市 [4] - 低利率环境推动存款向权益类资产迁移 2024年底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显著增长 保险资金一季度持股同比高增 [6] - 8月A股日均成交额达1.95万亿元以上 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提升 [5][6]
邮储银行8月15日获融资买入1.22亿元,融资余额9.2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18 12:28
市场表现 - 8月15日邮储银行股价下跌1.80%,成交额17.80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22亿元,融资偿还1.30亿元,融资净买入-725.15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9.34亿元,融资余额9.2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23%,处于近一年20%分位低位 [1] - 融券余量96.84万股,融券余额582.01万元,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1] 业务构成 - 个人银行业务占比69.57%,公司银行业务19.70%,资金业务10.65%,其他业务0.07% [2] - 个人银行业务提供人民币及外汇存储、贷款、银行卡及中间业务产品 [2] - 企业银行业务提供贷款、贴现票据、存款及结算、票据管理等服务 [2] - 资金业务包括金融市场交易、投资、同业融资及资产管理 [2]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52.46亿元,同比减少2.6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77.9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773.95亿元 [3] - 一季度营业收入显示为0.00元 [2]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18.29万,较上期增加18.57% [2] - 人均流通股371749股,较上期减少15.8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82亿股,较上期减少2570.96万股 [3] - 华夏上证50ETF持股2.03亿股,较上期减少539.03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82亿股,较上期减少1009.38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27亿股,较上期减少509.27万股 [3]
A股大消息: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 10年新高!下周怎么走?
中国基金报· 2025-08-17 08:20
融资余额突破历史高位 - 全市场融资余额达2.04万亿元 创近十年新高 其中沪市融资余额10377.57亿元 深市融资余额10004.04亿元 北交所融资余额67.51亿元 [2] - 两融余额于8月5日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20002.59亿元 8月11日融资余额进一步升至20122亿元 [2] - 融资余额自6月1.8万亿元水平持续攀升至当前高位 融券规模因政策调整降至百亿元级别 [2][3] 市场行情与投资者行为 - 沪指8月14日及15日盘中突破3700点 较2024年9月低点上涨超1000点 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2] - 参与两融交易投资者数量达54.77万名 创2024年11月以来新高 个人投资者总数756.03万名 机构投资者49996家 [4] - 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上涨 创业板领涨 多家券商积极推广两融业务 [1][4] 行业配置与资金流向 - 电子 医药生物 非银金融 电力设备板块融资余额排名居前 [4] - 近1个月融资净买入集中于医药 电子 计算机 高端制造 军工等成长板块 有色金属及非银板块亦获大幅增持 [6] - 行业分布较2015年更分散 集中度降低 呈现价值投资倾向 [5][6] 政策与市场生态变化 - 2024年7月暂停转融券及上调融券保证金政策实施 促融资与融券规模差距扩大 [2] - 自2023年9月24日以来稳市场政策持续落地 包括制度优化与科技地缘叙事转变 推动风险偏好修复 [6] - 当前市场生态较十年前更完善 资金投向更精准 政策预期改善与风险偏好回升形成共振 [5][6] 机构观点与行情展望 - 华西证券认为政策预期改善与风险偏好回升是两融余额增长核心动力 [5] -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及成交额比例处于历史中枢 远低于2015年峰值 [6] - 中金公司分析称券商融资利率随无风险利率下行降低资金成本 流动性支撑市场维持震荡偏高中枢运行 [6][7]
港股概念ETF申赎资金净流入,黄金ETF资金净流出
恒泰证券· 2025-08-11 22: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上周我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基本持平,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金额小幅下降,两融业务融资余额再创年内新高;整体ETF市场申赎净流入约146亿元,股票型ETF申赎净流入约 -48亿元,宽基ETF是主要净流出方向,券商ETF申赎资金净流入,黄金ETF申赎资金净流出;7支ETF基金上市交易,10支已完成募集待上市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整体情况 - 我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上周基本持平,周五录得1.69%,与铜金比指标同步处于长期下行趋势;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上周小幅上行,周五录得4.27% [9] - 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金额16726亿元,较上上周数据小幅下降;上周五两融业务融资余额约19953亿元,再创年内新高,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81% [10] - A股市场新发行5支股票型ETF,合计发行规模约15.59亿份 [10] - 上证指数、上证50、沪深300等指数均上涨,国防军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领涨,医药生物、计算机等行业负收益;国防军工行业拥挤度预警 [11] 港股相关概念ETF申赎资金净流入 股票宽基ETF申赎资金整体净流出 - 整体ETF市场申赎净流入约146亿元,债券型ETF净流入约90亿元,跨境型ETF净流入约118亿元,股票型ETF申赎净流入约 -48亿元,宽基ETF净流入约 -97亿元 [25] - 股票型ETF换手率较上上周普遍下降;券商ETF申赎资金净流入,黄金ETF申赎资金净流出 [25] 黄金ETF、游戏ETF上周资金净流出 - ETF申赎资金净流入债券型ETF、部分港股行业ETF,游戏ETF、黄金ETF、股票宽基ETF申赎资金净流出 [35] 新上市、拟上市ETF概况 - 上周7支ETF基金上市交易,合计份额约36亿份 [40] - 已完成募集等待上市交易的ETF共10支,合计份额约34亿份 [40]
两融又火了!券商卖力“吆喝”,融资利率跌破4%?真相是……
中国基金报· 2025-08-10 20:39
两融余额现状 - A股两融余额于8月5日达20002.59亿元,时隔10年再度突破2万亿元大关,8月6日进一步增至20094.14亿元,创近10年新高 [2] -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2.23%,交易额占比10.16%,显著低于2015年峰值水平(4.73%和22.23%)[14] 融资利率市场动态 - 部分券商推出低利率促销:华东地区券商提供无门槛4%以下利率,大资金客户可突破3% [4] - 头部券商差异化定价:华泰证券新客户100万元利率4.2%,存量客户同规模利率5.2%;1000万元新客户利率3.5% [6] - 行业普遍利率仍高于4%:广发证券最低利率4.98%,5%以下需严格筛选 [7] - 券商资金成本下降:年内券商债平均票面利率1.97%(同比降55bps),短融利率1.8%(同比降33bps)[8]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券商市场份额集中:中信证券(1314.73亿元)、华泰证券(1301.07亿元)、广发证券(1036.86亿元)分列两融余额前三 [10] - 价格战导致收入下滑:中信证券2024年两融利息收入71.41亿元(同比-14.41%),华泰证券67.73亿元(同比-13.6%)[10] - 业务同质化严重:行业通过降低利率争夺客户,但增量不增收现象突出 [11] 市场影响与监管环境 - 杠杆资金结构优化:当前以合规场内融资为主,监管体系较2015年更完善 [14] - 资金驱动因素:政策托底、降息预期及AI/新能源等高景气板块吸引杠杆资金 [15] - 投资者结构:个人投资者成为主要买入力量,两融与龙虎榜买入共识度接近2024年四季度高点 [15]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7.24)-20250724
渤海证券· 2025-07-24 09:16
报告核心观点 上周(7月16日 - 7月22日)A股市场主要指数全部上涨,两融余额继续上升,不同行业融资融券情况有差异,部分ETF和个股融资融券表现突出 [2][3] 市场概况 - 上周A股主要指数全部上涨,创业板指涨幅最大为3.39%,上证50涨幅最小为1.64%,上证综指涨2.19%,深证成指涨3.31%,科创50涨2.01%,沪深300涨2.49%,中证500涨3.23% [2] - 7月22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9270.99亿元,较上周增加426.00亿元,融资余额为19134.40亿元,较上周增加420.83亿元,融券余额为136.59亿元,较上周增加5.17亿元 [2] - 每日平均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为423962名,较前一周增加4.58% [2] - 行业方面,上周电子、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行业融资净买入额较多,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和石油石化行业较少;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例较高的行业为非银金融、通信和有色金属,较低的为纺织服饰、轻工制造和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基础化工和建筑装饰行业融券净卖出额较多,银行、非银金融和国防军工行业较少 [3] 标的券情况 - 7月22日,市场ETF融资余额为979.24亿元,较上周增加45.72亿元;融券余额为59.17亿元,较上周增加1.47亿元 [3] - 融资净买入额排名前五的ETF为富国中债7 - 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国泰上证5年期国债ETF、海富通中证短融ETF、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鹏扬中债 - 30年期国债ETF [3] - 上周个股融资净买入额前五名为新易盛(300502)、华电新能(600930)、北方稀土(600111)、菲利华(300395)、中材科技(002080) [4] - 上周个股融券净卖出额前五名为贵州茅台(600519)、三一重工(600031)、宁德时代(300750)、金发科技(600143)、小商品城(60041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