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
搜索文档
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
新华社· 2025-09-25 15:28
1.组织创作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乡村,创作反映和美乡村、美好乡情的 文学、戏剧、影视、曲艺、音乐、美术等作品。实施优秀微短剧创作扶持计划、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 划等,组织创作一批反映新时代农村发展成就的文艺作品。发挥"群星奖"引领作用,推动基层文化单位 创作"三农"题材的群众文艺作品。开展移风易俗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及全国展演活动、"艺术点亮乡村"农 民优秀文艺作品征集等,激发乡村本土创作活力。适应农民群众文化消费新习惯,推出一批网络剧、网 络综艺等优质网络文艺作品。 2.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艺服务。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文化 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广电惠民服务提升行动、"送欢 乐下基层"、"与人民同行"文艺志愿服务、乡情艺术团走进乡村活动等,组织优质演出力量和服务资 源,精准对接农民群众需求,增强活动吸引力。面向农村老年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组织开展戏曲 演出、艺术普及等活动。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中 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 ...
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
新华网· 2025-09-25 15:27
1.组织创作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乡村,创作反映和美乡村、美好乡情的 文学、戏剧、影视、曲艺、音乐、美术等作品。实施优秀微短剧创作扶持计划、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 划等,组织创作一批反映新时代农村发展成就的文艺作品。发挥"群星奖"引领作用,推动基层文化单位 创作"三农"题材的群众文艺作品。开展移风易俗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及全国展演活动、"艺术点亮乡村"农 民优秀文艺作品征集等,激发乡村本土创作活力。适应农民群众文化消费新习惯,推出一批网络剧、网 络综艺等优质网络文艺作品。 2.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艺服务。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文化 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广电惠民服务提升行动、"送欢 乐下基层"、"与人民同行"文艺志愿服务、乡情艺术团走进乡村活动等,组织优质演出力量和服务资 源,精准对接农民群众需求,增强活动吸引力。面向农村老年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组织开展戏曲 演出、艺术普及等活动。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中 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 ...
厚植文化根脉 齐鲁乡村铺展“诗和远方”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4:36
厚植文化根脉 齐鲁乡村铺展"诗和远方"新图景 中新网济南9月25日电(李欣 陈宛婷)齐鲁乡村既有"山水相逢"的田园意境,也有"儒风习习"的文化韵 致。近年来,山东以文化为魂、旅游为桥、乡愁为基,通过国家级试点引领、省级典型示范,走出一条 多产业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实现乡土文化"活"起来、乡村旅游"火"起来、百姓腰包"鼓"起 来。 激活乡土"精神密码" "以前种三亩地年纯收入不足万元(人民币,下同),现在经营民宿年收入翻了七八倍,日子有了新盼 头!"曲阜鲁源新村民宿联盟负责人孔凡玲在国庆假期前夕接到来自天南海北的预订电话。 孔凡玲迎接游客入住民宿。曲阜市委宣传部供图 她所在的鲁源新村北接孔子诞生地尼山、南临夫子湖,将儒家文化刻入乡村肌理,把"立志、守信、尽 孝、重德"等家风家训立于民宿门前,设文化展馆、儒学讲堂,开展经典诵读、《射礼舞》演出等活 动,让游客"枕儒韵乡风入梦"。 如今,村里民宿已达200余家,初步形成旅游民宿、乡村旅游、文旅服务三大主导产业。村民端上"文化 碗",吃上"旅游饭"。 在山东,类似的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不胜枚举。淄博博山在村庄建起红叶柿岩旅游区,于山水间构建"奇 幻聊斋"沉浸式剧场 ...
打造海南自贸港多彩民俗文化名片
海南日报· 2025-09-24 09:11
文章核心观点 - 强调保护、运用和传承海南民俗文化对于增强文化创新活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及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具有多重时代价值 [1] - 提出高质量传承创新民俗文化需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力量,通过内外双向发力来增强文化自信和助推旅游业发展 [6] - 建议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包括资源调查、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以抓住全岛封关运作契机 [7] 海南民俗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民俗文化形成于独特地理环境,以海南岛为基础,融合中原传统文化、南洋文化及西方文化,历史悠久且底蕴深厚 [2] - 文化形式丰富,包括黎族先民创造的船型屋、树皮衣、纺染织绣技艺(距今约三千年)以及明清形成的琼剧、军坡节等 [2] - 民俗节庆内容多元,如冼夫人信俗、黎族苗族“三月三”、元宵换花民俗等,在群众生产生活中发挥潜移默化作用 [3] 民俗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作用 - 加强民俗文化建设是密切联系群众、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及贯彻落实文化思想的重要抓手 [4] - 民俗活动如军坡节、端午龙舟赛能丰富城乡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直达基层,并助力移风易俗 [4] - 保护传承民俗文化是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自贸港的时代需求,可借全岛封关契机面向全球讲好文化故事,推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5] 民俗文化创新发展的路径与建议 - 向内增强创新活力,发展文化产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实现文化自信自强和乡村文化振兴 [6] - 向外打造民俗文旅品牌,增强文化魅力并联通东南亚,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6] - 具体措施包括启动文化资源调查、建设遗产博物馆基地、培养多语种翻译人才、开展以东盟十国为核心的国际合作交流 [7]
屯昌青梯村:乡村文脉焕发新生机
海南日报· 2025-08-24 08:57
文化场所建设 - 青梯村建成南药新石器文化馆展示上百种南药标本及新石器时代文物材料[3] - 非遗文化室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置研学区域、文化展板区域和文创产品区域[3] - 通过"三馆一场一带一廊一谷"配套完善文化设施包括家风家训文化广场和艺术长廊[4] 文化活动开展 - 举办主题剪纸学习活动有20多名村民带着孩子参与剪纸创作[2] - 开展森林音乐会、森林艺术节等节庆活动提升乡村文化氛围[4] - 省文联驻点帮扶推动艺术公益活动提升村民文化素养[2][3] 文化成果体现 - 村民王仕发两个儿子的多幅剪纸作品入选海南民间剪纸作品网络展[3] - 绘画书法作品获得好评展现非遗技艺传承成效[3] - 获得海南省三星级美丽乡村和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等多项荣誉[4] 文化资源禀赋 - 青梯村蕴含丰富南药资源并具有新石器时代文物历史底蕴[2] - 发现石锛双肩石斧等新石器时代工具已入选国家保护文物名录[2] - 三面环水的地理环境与青梯河形成独特自然生态资源[2]
强基工程——“村歌嘹亮”2025年全国集中展演在鄂尔多斯启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6 14:07
活动概况 - "村歌嘹亮"2025年全国集中展演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文化产业园开幕,活动由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1] - 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8支代表队参与,现场聚集3000余人包括文艺志愿者、媒体和基层群众[1] 活动意义 - "村歌嘹亮"是"强基工程"重点项目,旨在通过文艺形式赋能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2] - 活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培育基层文化人才,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2] - 展演落地鄂尔多斯有助于内蒙古擦亮"北疆文化"品牌,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2] 活动安排 - 开幕式由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刘劲主持,24支队伍率先登台表演[3] - 展演为期三天,48支代表队将展示"强基工程"结对帮扶成果并完成汇报演出[4] - 期间将派出两支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深入嘎查村和生产一线慰问演出[7] - 同期举办2025"村歌嘹亮"全国文艺大集,展出各地民间文艺作品、非遗和文创成果[7]
小赢公益图书馆助力乡村教育阅读的一周年“实干”答卷
北京商报· 2025-08-08 16:51
儿童的世界里,图书馆是特殊的存在。它提供的不只是知识载体,更是教育的寄托。目前,小赢公益图 书馆已投入使用一年,这座由深圳市小赢公益基金会捐资设计打造的文化地标,已经完成了从"硬件设 施"到"文化生态"的跨越。 沿着江西省寻乌县澄江镇蜿蜒的村道前行,小赢公益图书馆如同文化灯塔般矗立在澄江中心小学。该图 书馆于2024年4月投入使用,成为小赢公益基金会深耕乡村教育生态的缩影——它以四万册藏书为媒, 将教育温度、社区活力与振兴愿景编织成网,让书香成为打造乡村教育生态的重要因素,交出了一份助 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干"答卷。 小赢公益图书馆一年实践:打造乡村阅读"文化枢纽" 近年来,国家层面持续推动乡村阅读生态升级。2025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明确"乡村学校图书 馆同步服务乡村阅读"。小赢公益图书馆这一年的实践,恰是"乡村学校图书馆振兴计划"的微观注脚。 小赢公益基金会在项目之初便明确:乡村图书馆不应是孤立的"图书仓库",而是希望成为可持续生长的 文化有机体,成为阅读推广的园地。为此,除了配备自助借阅系统、阶梯阅读区等儿童特色阅读设施 外,更注重构建"学校主导+村镇参与"的运营模式。 这种坚持的背后,是小赢公 ...
16支球队竞技 广西“县BA”男篮联赛8月在东兰开赛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09:30
赛事概况 - 首届广西"县BA"男子篮球联赛将于8月17日至21日在河池市东兰县举行,16支球队参赛 [1] - 赛事由广西篮球协会主办,旨在搭建县域篮球竞技与交流平台,响应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1] - 采用创新赛制,挖掘基层篮球人才,提升县域篮球竞技水平,激发乡村篮球热情 [1] 赛事特色 - 赛事注重营造热烈、接地气的篮球氛围,计划引入广西民族特色文体表演和球迷互动活动 [1] - 坚持"体育搭台、文旅唱戏"理念,实现体育竞技与红色文化传承、民俗文化展示、旅游推广相结合 [2] - 赛场内外融入东兰红色元素,展示铜鼓文化等非遗魅力,推介东兰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 [2] 举办地背景 - 东兰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将军之乡和世界铜鼓之乡,拥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和独特民族风情 [1] - 东兰县将赛事视为展示新形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1] 合作与意义 - 广西篮球协会与东兰县签署赛事合作协议,赠送"县BA"球衣,寓意双方同心协力推动赛事成功举办 [2] - 赛事落户东兰县标志着广西县域篮球运动发展进入新阶段,有望成为广西县域篮球最高竞技平台 [2] - 赛事旨在为广西篮球运动普及与提高注入强劲动力,促进健康广西、体育强区建设 [2]
古戏台还有“戏”吗 一群大学生走入乡野探寻文化振兴
中国青年报· 2025-07-16 21:43
古戏台调研与活化 - 安庆师范大学"戏台有戏"调研团走访调研了17座古戏台,累计行程超3万公里,走访42个自然村 [2] - 团队整理出超8万字调研笔记,绘制18幅测绘图,拍摄2000余张影像资料 [8] - 团队提出"四力驱动"活化工作模式,将戏台划分为"保护型""功能再生型""跨界融合型"三类 [10] 古戏台文旅融合案例 - 宿松县磐竹轩别院通过古戏台定期上演黄梅戏,年均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 [3] - 岳西县"红戏双线"旅游路线2024年吸引游客突破12万人次 [5] - 民宿与农户合作推出"两茶一渔"特色礼盒,将文化流量转化为富民收入 [5] 古戏台文创开发 - 团队将古戏台建筑元素转化为首饰盒、丝巾、装饰画等文创设计 [10] - 已完成文创产品概念设计,计划制作实体物品用于文化宣传 [10] - 唐氏宗祠戏台数字化展示方案已被政府部门采纳 [11] 古戏台保护现状 - 部分古戏台堆满柴草,藻井彩绘被蛛网覆盖,面临消逝风险 [2] - 方氏宗祠"万年台"沉寂350年后因挖掘红色记忆重焕生机 [5] - 汪氏宗祠戏台正在修复中,团队与宗祠负责人交流修复措施 [11]
北疆文化活动季│听听内蒙古“最美”“优秀”村歌背后的故事
内蒙古日报· 2025-06-28 19:24
内蒙古村歌大擂台活动 - 2025内蒙古村歌大擂台圆满举办 评选出10首"内蒙古自治区最美村歌"和10首"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村歌" [1] - 活动通过村歌形式唱响内蒙古好声音 讲述乡村故事 推动基层文化文艺发展 [3][7] - 专业评审团队由区内外著名作曲人 作词人 歌唱家 乐评人等组成 确保评选专业性 [7] 最美村歌评选结果 - 《天下兴和》以98.5分位列最美村歌第一名 [2] - 第二名《快乐村排》98.47分 第三名《赛汗乌素》98.28分 [2] - 前十名分数区间为97.78-98.5分 竞争激烈 [2] 优秀村歌评选结果 - 《草和尔图》和《牵挂》并列优秀村歌第一名 均为97.77分 [3] - 第三名《梦回大发街》97.73分 第四名《水美乡村》97.72分 [3] - 优秀村歌前十名分数区间为96.88-97.77分 [3] 特色村歌案例 - 《快乐村排》为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草原村排赛事量身打造 通过音乐推广赛事知名度 [3][5] - 《水美乡村》融入蒙古族刺绣非遗元素 展现科右中旗乡土情怀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5][7] - 8月将在鄂尔多斯举办"村歌嘹亮"全国集中展演 进一步推广内蒙古乡村文化 [5] 活动影响与意义 - 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 [7] - 为基层文化发展提供平台 参与团体越来越专业 作品质量持续提升 [7] - 通过村歌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内蒙古各地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