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20家银行参与香港金管局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18:52
项目概况 - 香港金管局与香港数码港公布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参与者名单,来自20家银行和14家技术合作伙伴的27个用例获邀进入 [1] - 第二期沙盒计划预计于2026年初开始技术测试 [1] - 该项目于2024年8月推出,旨在为银行提供风险可控的环境以开发并试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2] 技术焦点与策略 - 第二期沙盒计划聚焦积极加强人工智能治理,多个用例采用"以AI对抗AI"策略 [1] - 策略包括运用AI对AI生成内容进行自动化质量检测,以更具规模的方式提升系统准确度和一致性 [1] - 针对深度伪造诈骗风险,沙盒为开发创新防御机制提供试验场,部分参与者将运用AI进行模拟攻防测试以巩固系统 [1] 参与银行的具体应用 -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将通过深化防欺诈侦测技术,让生成式AI持续学习以应对新型深度伪造的文字及语音技术 [1] -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将开展三大场景的深度研发与测试验证,包括借助AI技术完成客户风险评级更新及甄别黑名单结果 [1] 行业意义与共识 -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表示,第二期沙盒为实现更安全、更稳健的AI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2] - 不同类型银行的参与充分反映AI带来的转型潜力已成为业界共识 [2] - 该项目旨在推动银行业创新 [2]
前英国首相“跳槽”美国硅谷,欧洲AI可能真没救了
36氪· 2025-10-14 08:59
作为英国前首相,苏纳克还能选择"跳槽"美国AI公司,但对于欧洲本土AI产业而言,或许就没那么幸运了……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9日,前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正式宣布接受微软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的兼职高级顾问(Senior Advisor)职 位。两家公司的声明与媒体报道同步披露:苏纳克的职位为"内部、兼职"性质,并承诺不会在两年内为这些公司向政府游说,他表示将把报酬捐给其创办 的慈善项目。 规则的围城与商业的荒漠 苏纳克的任命,无疑为时下正在挣扎求生的整个欧州的本土AI产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昔日唐宁街10号的前主人,一位在任期内将AI安全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倾尽全力在布莱切利园举办全球首届AI安全峰会、试图为英国抢占全球AI治 理"盟主"地位的政治家,在卸下公职不过短短数月后,便悄然转身,投入了美国科技资本的怀抱。 01 从唐宁街到硅谷:一场令人不安的"背书" 虽然英国商业任命咨询委员会(ACOBA)为苏纳克的这一任命套上了"枷锁",规定他必须遵守限制,包括在离任两年内不得代表两家公司游说英国政 府,也不能利用其在政府任职期间获得的任何特权信息。 但在欧洲本土 ...
环球圆桌对话:欧盟为何在AI领域“亮旗”?
环球网资讯· 2025-10-14 07:09
欧盟AI战略背景与目标 - 欧盟近期推出分别统领产业和科研两大领域的AI战略,旨在扭转其在AI国际竞争中的被动局面,战略具有维护技术主权、提升竞争能力、支撑战略自主的强烈色彩 [1][2] - 欧盟AI战略出现重大调整,从依靠“规则致胜”转向兼顾能力建设,从应对AI单一挑战转向借AI驱动系统性创新,标志是2024年4月出台“人工智能大陆行动计划” [2] - 新战略体现出欧盟三大用意:加强AI在医疗保健、制药、能源等十大关键行业的使用;将AI纳入战略自主议程以减少对美国技术依赖;提高自身竞争力,尝试以制度+产业+基建切入更高维度竞争格局 [6] 欧盟AI战略面临的挑战 - 欧盟面临创新投入匮乏分散、各国市场割裂缺乏规模效应等基本矛盾,制约AI战略落实,欧盟企业中仅13.5%在日常经营中使用AI技术 [2][8] - 欧盟在核心AI技术、基础算法、算力平台等方面整体落后,2024年世界标志性人工智能模型数量美国有40个,中国有15个,欧盟仅有3个且全部在法国 [7] - “德拉吉报告”后续落实情况令人失望,建议中仅11.2%已得到全面落实,即便将部分推进内容计算在内,实施进度也不到三分之一 [8] 欧盟AI应用与产业现状 - 2024年欧洲人工智能领域初创企业仅有约80亿美元融资,占该地区风险投资20%,与欧盟经济体量和全球科技创新地位不匹配 [11] - 欧盟在算力、能源、数据等方面难以具备规模经济优势,尽管提出了人工智能超级工厂等雄心计划,但在资金投入、配套条件等方面仍有较多政策空白 [14] - 人工智能各领域应用面临欧盟强伦理和安全约束挑战,如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领域被《人工智能法》以“高安全风险”加以严格限制和监督 [14] 欧盟AI规则制定与治理野心 - 欧盟通过世界首部《人工智能法》并向外推广,试图延伸其在规则制定上的软实力,2024年8月生效的该法案是全球首部针对AI的全面统筹性法规框架 [2][7] - 欧盟有意将新战略当作与中美竞争的“亮旗行动”,希望借助在规则制定上的传统优势,努力向规则输出者和标准竞争者方向转变,成为全球AI治理“第三极” [6][7] - 欧盟面临内部一致性与成员国协调难度,成员国在产业基础、利益诉求上存在分歧,欧洲多家大公司呼吁延缓《人工智能法》实施,认为法规过于复杂可能打击创新 [8] 中欧AI合作潜力 - 中国DeepSeek等规模小、本地部署快、投入产出比高的人工智能创新成果,能为针对性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意味着中欧在AI发展应用方面具有巨大互补空间 [15] - 欧盟如果希望在人工智能浪潮中走到全球前沿,需要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国际合作机遇,摒弃意识形态偏见 [15]
2025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在厦门开幕
新华社· 2025-09-29 01:16
论坛概况 - 论坛于9月28日在厦门开幕,主题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谱写中非数字合作新篇章” [1] - 论坛设置四场分论坛,议题包括弥合数字鸿沟与数字化转型发展、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网络媒体合作与促进民心相通 [1] - 来自中国和32个非洲国家的约400名代表出席论坛 [1] 合作倡议与成果 - 中方提出《携手构建中非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25-2026)》 [1] - 成立“中国在非洲互联网企业合作网络” [1] - 将继续举办网络安全和数字经济研修班 [1] 非洲代表回应 - 与会非洲代表高度评价并积极响应中方提出的合作倡议和举措 [1] - 非洲代表表示论坛契合非洲国家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需求 [1] - 非洲国家愿深化与中国在数字经济、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人工智能治理、网络媒体等领域的合作 [1]
第80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0:30
第80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开幕 中新社联合国9月23日电 (记者 王帆 陈孟统)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2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开幕式上致辞说,当前全球面临多重危机,各国需作出"五项关键选择",即捍 卫国际法、维护人权、应对气候变化、规范技术发展和强化联合国的作用以适应21世纪需求。他表示, 联合国的原则正在遭到围攻。世界正在日益走向多极化,但缺乏有效多边机制的多极化必然导致混乱。 他强调各国作出选择的必要性,呼吁共同应对挑战。 当地时间9月23日,纽约联合国总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开幕。图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 雷斯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第80届联大主席贝尔伯克在开幕发言时表示,联合国成立80周年是重新审视其使命、展现团结与决心的 重要时刻。外界常对联合国提出质疑,但失败的并非联合国或《联合国宪章》,真正决定其力量的,是 会员国是否有决心加以捍卫。她呼吁各国携手,共创未来。 按照惯例,巴西总统卢拉在一般性辩论中第一个发言。他说,"世界正处于一种混乱状态",多边主义危 机与民主弱化同时出现,"侵犯主权、任意制裁和单边干预正在成为常态"。他强调,对巴西任意采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法治日主会场活动举行
人民网· 2025-09-19 09:00
本报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张诗淇报道:为积极展现"十四五"期间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成就和重要成 果,着力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清朗的网络环境,9月18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法 治日主会场活动在云南昆明举行。 公安部网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维护网络 空间安全主力军作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网络强国建设贡献公安网安力量。 来源:人民公安报 本次法治日主会场活动由公安部牵头,以"数智互联、共治共享"为主题,围绕网络新技术新应用安 全管理、网络违法犯罪打击、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等主题,以论坛 形式进行研讨交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单位的学者和最高人民 法院、公安部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分别围绕人工智能治理、网络违法犯罪打击、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 服务等内容作了主题发言,深入分析网络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并对加强网络安全工作建言献策。 主会场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热点,向公众宣 传普及网络安全法律知识,介绍"净网—2025""护网—2025"专项工作阶 ...
AI安全迎重磅倡议,60余家机构共同发起
搜狐财经· 2025-09-18 20:53
行业自律倡议发布 -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联合60多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共同发布《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1] - 倡议标志着AI治理从"监管"走向"自律" 为国内AI领域大规模行业共识[1] - 倡议明确安全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生命线" 呼吁构建"可控、可信、可靠"AI生态[1] 倡议核心内容 - 涵盖责任共担、技术与管理结合、数据合规、伦理底线等七大方面[1] - 强调技术发展与安全治理需同步推进[1] - 要求建立全生命周期技术安全规范 推动内容标识透明化并加强检测评估[1] 参与企业范围 - 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华为、科大讯飞、美团、快手、滴滴、小米、OPPO、vivo等科技企业[1] - 多家律师事务所、安全技术公司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发起[1] 具体实施要求 - 企业在研发、提供、使用全环节落实安全责任[1] - 重点强调避免算法偏见、防止数据滥用、保障用户隐私[1] - 倡导"智能向善"理念 将行业承诺转化为可操作行动指南[1] 行业意义与背景 - 自律机制对快速融入日常生活的AI技术至关重要[2] - 覆盖智能语音助手、内容推荐、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多领域[2] - 倡议是对公众关切的积极回应 为AI未来健康发展提供保障[2]
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裴剑容:亚洲媒体需要汇聚推动共同发展的智慧与力量,唱响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
环球网· 2025-09-18 16:25
第十一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媒体合作研讨会9月17日下午在昆明举行,此次研讨会以"互联互通 共建共赢"为主题,13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主流 媒体代表围绕此主题致辞或作主旨发言,多位媒体嘉宾在现场围绕"打造新动能,共享新机遇"等议题交流对话。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裴剑容在 研讨会上致辞,以下为致辞全文: 尊敬的崔士鑫副总编辑,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春城昆明,共话友谊,共谋合作,共襄未来。对人民日报社邀请新华社出席第十一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媒体合作研 讨会表示衷心感谢,向出席研讨会的各位媒体同仁致以诚挚问候。 在昆明,咖啡香与普洱茶香交织成独特的城市味道,折射出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动人场景。在这里,我们围绕"打造新动能、共享新机遇,凝 聚共识,建设人文相通的东亚"这些议题交流思想、激荡智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加强媒体对话交流。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上周,新华社联合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 坛,来自110个国家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的260余家机构约500名嘉宾参加会议并在云南各地参访,感受云南美景,触摸真实中国。我们要继续 ...
大湾区实验室“上新”,将为AI生态带来什么改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9:00
联合实验室的角色定位 - 提供统一的人工智能安全评测平台以降低产业合规成本并释放应用发展潜力 [3] - 探索人工智能治理规则特别是生成式AI在不同法律和监管方向上的协同赋能 [3] - 作为"定海神针"推动政产学研用各环节协同发展并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与合规流程 [4] 人才发展与产业生态建设 - 通过实验室培养更多AI人才以弥补行业较大人才缺口 [2] - 利用深信服在香港的布局进行宣传推广吸引香港企业投资 [2] - 汇聚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力量共同制定技术标准和接口规范 [5] 企业应用与合规价值 - 帮助企业把握商业价值与数据安全之间的平衡度并参与标准制定 [4] - 提供合规案例指导行业解决产品落地时的幻觉问题和价值观对齐挑战 [4][5] - 通过网络安全技术攻坚提升企业数据安全使用和网络风险防范能力 [2][4]
构建安全可信AI生态!2025外滩大会热议医疗AI伦理
国际金融报· 2025-09-12 23:37
AI伦理与治理框架 - 构建可信可靠可追溯的AI治理体系成为技术发展内在要求和社会责任必然选择 [1] -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走向促发展和柔性监管方向 建立敏捷治理体系 以政策指引促进产业主动自律 [3] - 2025年7月《人工智能安全承诺》获18家行业领军企业参与 形成20条实践标签和43条安全案例 [3] 医疗领域AI应用 - AI医疗应用需经过医疗伦理 医疗安全 医疗合规 通用安全和医学专业性五大方面审视 [4] - 医疗大模型可能促进医疗公平公正 解决区域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 [6] - AI在偏远地区可作为医生助手 为优势医疗资源难以覆盖的病患群体带来希望 [6] 企业实践与技术创新 - 蚂蚁集团通过预警测试修复动态机制提升AI风险弹性 [4] - 企业制定"平等尊重可信负责"基本科技伦理原则 设立科技伦理委员会协同内外部互动 [4] - 产学研合作持续推进 信百会研究院与蚂蚁集团科技伦理委员会共建安全可信AI生态 [7] 人机价值对齐 - AI与人类价值对齐问题是确保人工智能科技向善的根本 [3] - 需通过强化学习让大模型学习人类价值和偏好 创建安全符合伦理的人工智能系统 [3] - 人类需确保负责任地应用AI 做好技术发展中的长期风险防控 [3] 患者诊疗体验优化 - 穿戴设备可监测心率血压运动步数及用药提醒 帮助医患同步达成健康共识 [7] - AI让患者在诊前对自身情况形成科学基础认知 提升诊中诊后对诊疗方案的依从性 [7] - 需关注患者情感心理需求和精神状态等难以量化的部分 将患者作为完整的人进行治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