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理念

搜索文档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的科学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7-24 06:11
城市发展战略 - 2024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对应9.4亿城市人口,城市能级与宜居水平显著提升[2] - 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强调内涵式发展[2][17] - 提出"一个优化、六个建设"方法论,涵盖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大维度[4][16][18] 城市发展理念 - 核心原则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将人民需求作为城市规划建设首要标准[6][7][18] - 强调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的系统性,需统筹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生态安全等要素[9][10] - 推动城乡融合与城市群协同发展,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的城镇格局[10] 城市发展路径 -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央已出台文件明确8方面任务及实施路线图[19] - 强化安全底线管理,重点推进地下管网改造和智慧化监测系统建设[20] - 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将文化软实力纳入现代化城市建设指标体系[17][18] 理论创新与实践 - 结合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体系[12][13] - 通过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模式处理城镇化中的资源配置问题[14] - 为解决全球"大城市病"提供中国方案,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15]
我们的美丽城市 我们的宜居家园(产经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23 05:44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与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 - 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 明确"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六大内涵 [1] - 十八大以来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包括城镇化水平 规划建设治理 宜业宜居 历史文化保护 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1] 苏州青年公寓项目 - 吴中区苏旺景苑青年公寓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 提供880套房源 租金低于市场价30% 出租率达83.5% [2][4] - 项目配备24小时管家服务 共享洗衣房 瑜伽室 自习室等设施 每周举办非遗展示 手工绘图等活动 [2] - 苏州累计筹集保租房16.9万套 其中14.3万套已竣工 本年度计划新增1.1万套 [4] 北京"好房子"示范项目 - 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项目层高3米 采用同层排水方案 外门窗保温性能较传统提升30%以上 [5][6] - 社区配备风雨连廊 架空层公共活动空间 智慧物业系统 商业盒子等便民设施 [6] - 北京出台技术要点 鼓励设置阳台 架空层 邻里共享空间等提升居住品质 [7] 九江完整社区改造 - 孙家垅社区盘活4300平方米闲置场地 建成幸福食堂 养老服务中心 托育中心等设施 [11][12] - 通过拆墙并院整合资源 社区新增共享球场 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空间 [12] - 改造后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老年人用餐享半价优惠 [12] 成都口袋公园建设 - 锦江区观音桥口袋公园改造闲置地块 增设休闲座椅 健身器材等设施 [13][14] - 静平路小游园迁改电力通信设施 改造路面并拓宽 消除安全隐患 [14] - 成都已建成600余处口袋公园 形成"小而精"城市绿色空间 [15]
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城市更新把人民城市理念贯穿监督全过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1 08:24
城市更新政策与监督 - 重庆市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成为城市更新样板,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强调老旧小区改造需兼顾历史记忆与居民实际问题解决 [1] - 九龙坡区纪委监委推动解决城市更新堵点难点问题100余件,完善社区长效管理机制 [1] - 上海市杨浦区纪委监委督促改造中通大厦(1997年建),解决燃气泄漏等安全隐患,改造后居民满意度达98.7% [2] 老旧小区改造实践 - 江苏省张家港市纪委监委联合人大监督机制,聚焦老旧小区外立面刷新、绿化提升等,开展19次联合督查,发现问题8个并督促整改 [4][5] - 张家港市纪委监委通过谈话提醒、工作提示函等方式督办项目推进迟缓或责任落实不力问题 [5] 固体废物治理与生态修复 - 生态环境部等8部门启动3年专项整治行动,打击非法倾倒建筑垃圾等行为 [4] - 驻生态环境部与住建部纪检监察组建立协同机制,推动建筑垃圾处置问题解决 [4] 政策部署与监督机制 - 2024年中办国办印发城市更新意见,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将其作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重要抓手 [6] - 驻住建部纪检监察组将强化监督合力,严肃追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6]
习近平总书记现代化人民城市理论原创性贡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人民日报· 2025-07-21 05:52
城市发展战略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一个优化、六个建设"的新要求,强调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 [1][9] - 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需实现"五个转变":发展理念更注重以人为本、发展方式更集约高效、发展动力更特色化、工作重心更侧重治理投入、工作方法更统筹协调 [10] - 采用"并联式"发展模式,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推进,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串联式"发展路径 [9] 人民城市理念 - 创造性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5][6] - 注重公共物品公平正义配置,通过民主协商实现城市空间资源优化,区别于西方理论将城市视为权力博弈场所的视角 [6][7] - 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基层群众自治",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发展格局 [6][14] 城市治理体系 -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党建网络实现跨组织协调,破解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带来的治理难题 [14] - 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健全社区治理体系,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15] - 推进城市治理智能化转型,运用数字技术构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平台,实现治理模式向数据分析型、主动发现型转变 [16] 城乡融合发展 - 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发挥其连接城市和服务乡村的纽带作用 [18] - 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保障进城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19] - 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防止"大城市病"与"小城镇衰落",形成城乡互促共生的新型关系 [17][20]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城市工作的故事
新华社· 2025-07-19 07:18
城市发展理念 - 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强调城市发展要以人为本 [2] - 关注市民住房困难问题,实地调研老旧小区和外来人口聚居区 [2][4] - 强调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4] 宜居城市建设 - 部署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包括加强便民设施建设、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6] - 高度关注"一老一小",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托幼一体服务 [6] - 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提供公共厨房、洗衣房、浴室、会客室及运动场地,租金合理 [4] 智慧城市发展 -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创新 [7] - 建设"城市大脑",实现城市体征指标全方位监测和分析,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 [9] - 部署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可推广的经验 [7][9] 历史文化保护 - 保护传统街区、古建筑和文物,保存城市历史和文脉 [12] - 三坊七巷作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免遭拆除并保留至今 [12] - 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城市,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5] 雄安新区建设 - 强调规划先行,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清楚再开始建设 [18] - 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规划设计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 [18] - 雄安新区从无到有,建设楼宇4806栋,总建筑面积达5030万平方米,现代化城市形象日益显现 [19] - 4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扎根创业,央企设立各类机构超300家 [19]
上海交大陈杰:年中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不寻常,多个“首次”藏深意
贝壳财经· 2025-07-16 20:45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核心观点 - 会议规格极高且时间点选择在年中而非年末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套开,反映城市工作顶层设计的迫切性和"十五五"规划中的中心地位 [1] - 首次专门提及房地产并提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标志着政策方向重大调整 [1] - 明确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从"大规模增量扩张"到"存量提质增效" [4] 会议背景与动因 - 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传统动能(人口红利、房地产与基建缺口、国际循环)消失,需转换发展模式与治理机制 [2] - 国际环境变化倒逼内需重要性提升,AI/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成长推动治理体系精细化 [2] - 对十年城镇化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旨在构建本土化城市发展理论体系 [2] 城市发展新逻辑 - 目标体系升级为"六位一体"(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首次纳入创新/美丽/文明三大维度 [5][6] - 发展主线转向"内涵式发展",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摒弃建成区扩张和投资拉动模式 [3] - 首次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强调房屋安全保障,体现存量时代特征 [6] 政策突破与战略意义 - 首次将人民城市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工作,重塑人与城市关系 [3] - 提出7大重点任务:优化城市体系、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 [5] - 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供理念指引和路径破题,解决"房地产-财政-基建"循环破裂问题 [3][6]
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7-16 07:10
城市高质量发展 -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阶段,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成为建筑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1] - 陕西天地建设有限公司积极参与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公共空间设施优化等项目,探索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新装备,推动城市更新领域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 [1] 创新生态与新质生产力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致力于打造光子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策源地,贯通产学研用协同融合发展链条,聚焦超快光科学与光电工程领域前沿,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1]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加强多元主体协同,赋能西安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精密仪器等产业升级,为创新城市建设提供硬科技支撑 [1] 城市公园与功能提升 - 商洛市以城市公园建设为突破口,共建设120个城市公园,增加绿化面积和群众活动场地,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1] 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 榆林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六项指标全面达标,2021年到2024年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 [1] - 榆林市将打好水资源保护利用、林草保护、减碳降耗、固废综合利用、采空沉陷区治理以及水土流失治理"六大攻坚战" [1] 韧性城市规划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团队开展关中高密度城市洪涝致灾机理与韧性评估方法研究,建立"降雨—内涝—灾变"全过程高精度水动力模型,揭示洪涝灾害下建筑群致灾机理 [1][2] - 初步形成"气象驱动—灾变机理—风险评估—规划应对"全链条研究模式,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2] 智慧城市建设 - 西咸新区建成全域智慧城市共性平台,打通20多个部门50多个系统,实现政务数据共享 [2] - 西咸新区构建"大屏观全域、中屏助决策、小屏随身行"体系,实现城市运行"一图感知"、风险预警智能闭环 [2] - 西咸新区推进"一网通办"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强化社区医疗、养老等数字服务覆盖,探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 [2]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新华社· 2025-07-15 23:22
城市发展成就与理念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宜居水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2] - 各地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2] - 北京通过精细化治理解决"大城市病",探索出破除病根的基本路径和有效方法 [3] - 福州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打造"千园之城"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基底 [3] 城市发展新方向与策略 - 当前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 [5] - 会议提出"五个转变",包括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方式、动力以及工作重心和方法 [5] - 成都青羊经济开发区将园区转变为产业社区,整合生产、研发、生活、服务、生态等功能 [8] - 银川市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微网格"工程,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8] 重点任务与未来规划 - 会议部署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 [9] - 青岛市整合18个行业、32个部门数据,为350万个城市部件建立数字身份证,优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9] - 深圳南山区将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产业协同、科创合作、文旅联动 [9] - 丽水市云和县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0] - 景德镇珠山区探索历史文脉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民生需求保障的协同共进 [11] 城市特色与差异化发展 - 中国690多座城市星罗棋布、各具特色 [4] - 雄安新区依托区位优势,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未来之城" [4] - 上海杨浦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动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 [7]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让城市托举起更美好的生活
央广网· 2025-07-15 11:12
城市规划与建设 - 各地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1] - 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3.4%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91平方米 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2] - 山东省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场所 体现城市建设以民需为导向 [1] -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将工业遗存改造为口袋公园 融合文脉与民生服务 [2] 住房保障与城市更新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住房保障体系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40平方米 [3] - 2019-2024年全国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 惠及居民4800万户、1.2亿人 [3] - 江西省南昌市老旧小区改造后环境显著改善 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并提升绿化 [3] - 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改造与增量结构调整并重 进入更新重要阶段 [3] 社区服务与适老化改造 - 广西南宁蟠龙社区设立长者饭堂和老年大学课程 构建15分钟学习服务圈 [3] - 社区针对老年人需求增设非洲鼓、走秀等文体课程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3] 智慧城市建设 - 全国建成207个千兆城市 超50%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4] - 地市级以上城市基本建成数字化管理平台 智能化升级提升治理科学性与精准性 [5]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
人民日报· 2025-07-15 06:03
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 核心思想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强调城市发展需兼顾高度与温度 [1][3] - 2024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城市竞争力与环境质量同步提升 [1][12] - 提出"五个统筹"方法论,涵盖空间结构、规划建设、改革动力等系统性发展框架 [7] 城镇化与公共服务 - 2016-2024年全国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3835万套,解决1亿群众住房问题 [12] - 基本公共服务81项中62项实现常住地提供,京津与河北共建区域医疗中心及合作办学300所 [10][12] -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户限制基本取消,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 [12] 城市经济贡献 - 2023年地级以上城市GDP达77万亿元,占全国总量61.1% [12] - 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成为城市消费活力新引擎 [12] - 2013-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超1.4亿人,11个城市常住人口超1000万 [12] 城市治理现代化 - 雄安新区采用"规划先行"模式,实现"15分钟生活圈"及智慧养老设施 [14] - 北京"接诉即办"、深圳"邻里议事厅"等创新机制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 [15][16] - 重庆数字化治理中心接入水电桥隧等数据,实现城市风险智能感知 [19] 历史文化保护 - 全国现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4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5] - 福州三坊七巷保护案例体现"微改造"理念,避免大拆大建 [22][23] - 强调历史街区保护需平衡旅游开发与原貌留存,如广州永庆坊、潮州古城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