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生活圈

搜索文档
打造幸福生活“能量圈”
经济日报· 2025-09-20 06:23
15分钟生活圈建设 - 各地推进15分钟生活圈建设 提升城市温度与活力 通过配置购物 餐饮 家政 快递 维修等基本保障业态实现消费便捷化 同时发展文化 娱乐 休闲 社交 康养 健身等品质提升业态增强消费体验 [1] - 社区消费场景具有单笔金额低但频次高 黏性大的特征 使社区成为消费链条的核心部位 [1] 社区商业形态演变 - 社区商业从传统夫妻店形态 以销售油盐酱醋 五金家电及提供维修服务为主 转向注重消费过程中的情绪价值提供 如愉悦感和认同感 [2] - 社区商业功能从单纯售卖商品和服务 升级为售卖生活方式 例如社区书店通过举办阅读分享活动增强消费黏性并满足邻里情感需求 [2] 社区商业转型策略 - 重构商业空间 将单一交易场所转变为多元化生活场景 如便利店增设休息区促进社交互动 [3] - 通过社交场景传递生活方式 包括社区花店的插花课程 瑜伽店的沙龙分享 咖啡馆的手作体验 使消费者获得情感共鸣 [3] - 融入文化元素提升吸引力 成熟社区结合历史印记 新兴社区主打潮流时尚文化 增强消费场景生命力 [3] 社区商业发展挑战与支持 - 社区商业经营者多为中小商户 面临资金和人力资源有限问题 转型受外部环境制约和内部运营难题影响 [3] - 需要政策在税收 金融方面提供支持 同时需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精准把握邻里需求 实现多元化消费场景建设 [3]
国家砸下城市发展“新规矩”!房地产不扛旗了,你家门口要变样?
搜狐财经· 2025-09-02 09:45
政策转向 - 城市发展从以物为核心转向以人为中心 重点从房地产和土地财政转向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 [5] - 房地产行业不再作为经济主引擎 功能定位转变为民生保障工具而非资本逐利战场 [7] - 城市评价指标从GDP总量地铁里程招商额土地出让金转变为居民幸福感生活便利度社区服务质量通勤舒适度人口净流入能力 [25] 城市更新措施 - 推行15分钟生活圈模式 步行15分钟内需配备菜市场幼儿园社区医院养老服务站 [15] - 实施原拆原建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更新 白名单贷款支持在多地进行试点 [19] - 限制超高层建筑以提升居住安全与火灾救援效率 全面改造地下排水系统完善应急物流体系 [19][21] - 十四五期间市政管网改造总长度达50万公里 相当于绕地球12圈 [21] 民生保障建设 - 发展保障性住房和工薪阶层刚需住房 建立新型市场与政府双轮驱动机制 [9] - 推动普惠托育儿补贴幼儿免费入托 实现生得起养得起教得起 [23] - 推进医疗资源下沉 通过社区医生基础检查老人护理强化基层医疗体系 [23] - 开展城中村改造改善住房条件 增加社区早餐店和便民超市覆盖 [35] 发展模式调整 - 叫停盲目扩张模式 不再热衷造新区拉地铁 郑州地铁8号线暂停是典型例证 [12][14] - 对比西方资本驱动型和香港高周转地产模式 警示1%精英对30%贫民窟极端结构和囤地炒楼造成房价虚高问题 [27] - 投资重点从物(高楼大厦道路桥梁地铁机场)转向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 [31] - 目标到2030年形成现代化人民城市骨架 到2035年基本实现高质量发展 [40]
前海铁路口岸规划中,未来港深西部铁路将采用公交化运营
南方都市报· 2025-09-01 19:51
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 深圳加快推进罗湖 皇岗 沙头角等重点口岸重建与改造 并前瞻性开展前海口岸 河套合作区专用口岸规划研究 [1] - 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正在施工 将实施"一地两检" 与地铁7号线相接 并引入地铁20号线 穗莞深城际线 广深中轴城际线及港铁北环支线 [2] - 沙头角口岸启动拆除重建工程 新口岸不再承担货检功能 旅客通关能力从每天1500人次增加到4万人次 提升26倍 [2] 跨境交通网络发展 - 规划香港洪水桥至深圳前海湾枢纽的新城际铁路线 采用公交化运营模式 同步启动前海口岸规划建设 计划在前海湾枢纽设置地下查验空间 [3] - 河套合作区将设置面向深港园区科研人员通行的跨境专用口岸 [2] - 前海铁路口岸建成后 将实现深圳湾口岸跨境购物和前海枢纽商务通勤的"15分钟生活圈" [2] 口岸客流变化趋势 - 2025年截至8月25日 深圳陆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近1.6亿人次 同比增长超15% [1] - 港籍旅客北上消费占比近七成 香港文娱活动吸引大量深圳市民跨境"追星" [1] - 深港两地建立"大型活动跨境服务标准" 实现提前2小时预警 30分钟响应 15分钟处置的应急机制 [1] 通关服务优化措施 - 深港口岸部门弹性调配人手 加开查验通道 做好秩序维护 及时疏导人流车流 [1] - 两地启动"夜间经济护航计划" 部分节假日已延长口岸通关时间 将根据需求评估进一步延长通关时间 [1][2]
宜居城市怎么建
经济日报· 2025-08-29 06:15
城市发展新阶段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列为七项重点任务之一 标志着城市工作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阶段 [1] - 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 [3] 城镇化与住房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 对应9.4亿人生活在城镇 [3] - 需重点保障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需求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3] 城市发展挑战 - 部分城市仍存在摊大饼式扩张导致职住分离和交通拥堵 [1] - 中心城区人口过载资源紧张 医疗教育等优质公共资源分布失衡 [1] - 空气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尚未明显好转 [1] 城市规划方向 - 需将人口产业城镇和交通通盘考虑一体规划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3] - 通过精明增长和精细管理重塑城市骨骼 畅通城市血脉 [3] - 增强规划执行力 保持历史耐心一张蓝图绘到底 [3] 民生服务建设 - 需打造15分钟生活圈 推动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 [4] - 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均衡性便利度 [4] - 重点关注便民设施供给 包括停车位充电桩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 [4] 住房保障体系 - 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3] - 不仅要实现有房住 更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期待 [3]
兰州新区获批十三周年:现代化美丽新城加速崛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1 15:33
城市生态建设 - 创新实施双线并进生态治理策略和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模式 将生态治理与现代农业 优质林草种植 城镇发展深度融合[2] - 扎实推进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行动及省门第一道绿色走廊工程 建成11个城市公园及口袋绿地 新增城区绿化面积2100万平方米[2] - 城市绿化率从5%跃升至36% 湿地 绿廊 花海贯通的生态格局全面形成 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植物种类达161种 动物种类106种[2] 城市服务功能 - 将15分钟生活圈理念融入社区设计 建设服务业态丰富 文化底蕴浓厚的便民生活圈 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3] - 购物 休闲 健身 问诊 居家养老等需求均可在家门口实现一站式满足 栖霞中心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活动场所和餐饮服务[3] - 不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建设高水平中小学和幼儿园 满足居民子女就近入学需求 通过建设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4] 住房保障体系 - 累计筹集建设保障房7.62万套 解决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 新就业职工 外来务工人员 新市民等群体住房需求[6] - 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 打造群众满意的高品质社区 观樾一品项目作为新区首个第四代住宅 采用户户有庭院 家家有花园立体建筑模式[6] - 商业综合体 产业园区 生态居住区错落有致 形成功能完备 生态宜居 活力四溢的现代化美丽新城[7] 产城融合发展 - 聚焦产城融合发展 促进城市功能完善 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精心描绘人民城市幸福底色[1] - 坚持项目为王 稳定房地产市场 聚焦民生实事 强化城市精管精治 固本强基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5] - 城市建设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十三年耕耘不辍 民生底色愈发鲜明 宜居宜业的幸福新区愈发可触可感[1][7]
盈展退出The Box,非标商业进入淘汰期?
36氪· 2025-08-21 08:33
盈展集团运营困境 - 盈展集团因重资产运营陷入现金流困境 导致多个商业更新项目运营权移交 如TX淮海移交百联集团 The Box朝外向产权方移交运营权[1][2][3] - 非标商业进入淘汰期 同类项目如广州YCC天宜因盈利不善在2023年五一前关闭[3] 非标商业定义与背景 - 非标商业指非固定模式 非连锁 强调个性与差异的商业实践 与标准商业模式对立[5] - 诞生与城市更新 消费者线下需求转变 非标品牌崛起相关[6] - 面临地产行业低谷周期 宏观经济形势变化 商业模式尚未跑通等挑战[7] 策展型非标商业的兴起 - 盈展集团2019年推出TX淮海 定位"潮流策展型零售空间" 试营业首月客流突破60万人次[8] - 区别於传统商场如K11: TX淮海聚焦Z世代 融合艺术展览 潮流买手店 街头文化 主打边逛展边购物[8] - 策展型商业服务细分垂直人群 满足打卡分享需求 通过社交媒体抬高热度[11] - 主理人品牌占比高: The Box朝外达30%-40% 传统商场仅10%左右[11] 品牌与运营方合作模式 - 运营方与品牌关系类似"合伙人" 共创活动 The Box朝外将品牌策划能力作为租赁合同硬性要求[15] - 品牌如Old Order通过非标商业打开线下市场: COSMO店首月业绩创新高 因视觉冲击力强吸引打卡[12] - 非标商业提供租金优惠 装修补贴 吸引线上品牌线下拓展 如Old Order Bad Market BLACKHEAD等[11][12] 运营挑战与策略 - 依赖高频活动引流: TX淮海开业第一年举办115场活动 平均每月10场 The Box朝外几乎每天有活动[16] - 新兴品牌线下引流能力有限 需引入标准化内容平衡风险 如连锁餐饮或热门业态[18] - 案例: Nike在TX淮海开设中国首家Nike Style零售概念店 提供数字化服务 营业至深夜[19] 可持续性难题 - 招商可持续性受挑战: 品牌线下开店谨慎 成熟后倾向进入传统商场低成本复制店型 如Old Order全国60余家门店多位於万象系 龙湖系商场[20] - 潮流变化快速: 项目生命周期短 需不断更新品牌与体验 易陷入同质化竞争 如二次元策展商业出现库存积压[21][22] - 商业模式依赖活动策划收益: The Box朝外大部分营收通过市场部与品牌策划活动落地获得 但投入产出不稳定 需长周期培育[22] 非标商业新趋势 - 近郊文旅型非标商业崛起: 如檀谷 上海蟠龙天地 主打松弛感 微度假体验 利用自然或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公共空间[26] - 社区型非标商业受欢迎: 如上海鸿寿坊 成都麓湖CPI 满足"15分钟生活圈"需求 注重精神生活和社区归属感[28][29] - 活动IP化提升可持续性: 阿那亚戏剧节等内容IP加持项目品牌力 檀谷计划新增自营酒店并通过品牌合作联营三家酒店承接流量[28] 行业整体转向 - 非标商业发展5年进入去网红化阶段 走向精细化运营 围绕目标人群做更精准定位[26] - 消费者更关注体验价值而非"非标"概念 注重是否好玩 值得去等直接感受[29]
想在小区楼下健身,怎么比登天还难
虎嗅· 2025-08-12 19:43
生活中由健身引发的矛盾,很多时候都是"地盘战"。 去年4月,上海市崇明区的居民投诉噪音扰民,民警到了现场,发现广场舞团队和交谊舞团队两拨人正在各自公放音乐,似乎哪一方先不堪噪音自行离 开,即代表放弃广场东南角这块"好地"。 较量的本质是抢夺有限的公共空间:这个广场久经使用,除了东南角,其他地方的地面有些凹凸不平,灯光也不够明亮。直到商圈负责人承诺修整地面、 调节灯光,矛盾才得以平息。 类似新闻早已屡见不鲜。2017年,洛阳王城公园篮球场事件曾引起大范围的社会讨论,为了篮球场晚上7点的使用权,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和打篮球的年 轻人吵得不可开交。前者表示他们相约在篮球场跳舞已经有四五年;后者则说对方霸占了篮球场,导致自己下班后想打球太难,市区里免费开放的篮球场 实在太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Felicia,编辑:陆一鸣,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晚上7点,是老年人和年轻人都想占领的黄金时段。老年人想在早上和晚上进行锻炼,是因为下午要接孙儿放学;而上班的年轻人,则只有晚上的时间可 以休闲。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在让人们生活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迷思——在密度越来越高的城区,哪 ...
余杭经开区两大民生工程“加速跑”
杭州日报· 2025-08-06 10:05
余杭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改扩建工程 - 项目一期工程地下部分快速推进 地下室底板浇筑已完成60% 预计年底结顶后地上部分建设将全面展开 [1] - 项目定位为三级标准综合性医院 总投资7.5亿元 是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第一批重大项目之一 [1] - 一期建成后将集医疗综合楼 病房综合楼 独立发热门诊等于一体 二期完工后增设专科诊疗 科研教学等模块 [1] - 项目建成后将整合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精准诊疗技术 重点补齐余杭经开区内医疗资源短板 成为辐射余杭全域的中西医协同医疗中心 [1] 仁和广场地下综合体项目 - 项目总投资近2亿元 地下室安装工程已基本完工 附属工程已完成10% 整体项目预计今年内全部建成 [2] - 总用地面积约1.46万平方米 地下两层建筑面积约1.95万平方米 规划停车位488个 地上将打造广场公园 景观绿化及综合体 [2] - 广场西南侧与在建的杭州地铁10号线仁和站无缝衔接 形成"P+R"换乘模式 缓解早晚高峰道路拥堵 提升通勤效率 [2] - 项目建成后将优化区域内交通流动状况 助力余杭经开区引才留人和产业发展 吸引更多商业资源集聚 构建"15分钟生活圈" [2]
2025五河供地计划曝光!3大板块狂飙,长三角产业转移红利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7-29 10:41
土地供应计划与城市发展 - 五河县2025年计划供应4313亩国有建设用地 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形成联动 推动城市空间革命 [1] - 供地计划涵盖商住 工业 交通等多类型用地 解码未来十年发展密码 [1] 商住用地布局 - 224亩经营性用地中70%集中在城南板块 新一中南侧百亩地块定位改善型住房 致远学校西侧地块瞄准刚需市场 [4] - 城南地块紧邻规划三甲医院与优质教育资源 工业园就业人口转化潜力显著 [4] 工业用地战略 - 2211亩工矿仓储用地重点布局长三角产业园二期与龙马控股南环线地块 承接纺织服装 新能源等产业转移 [5] - 工业用地与沱沱湖大道生物基材料集群形成产业链闭环 强化皖北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区定位 [6] 基础设施规划 - 714亩交通用地中G344一级公路改扩建连接东北-西南城镇发展轴 合新高铁五河站前广场划拨推动高铁新区建设 [7] 长三角产业转移红利 - 长三角产业园二期与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东部高效水田农业示范区边缘 形成工业上楼 农业保底的立体格局 [8] - 双忠庙镇工业污水集中处理项目配套特色保护类村庄 避免粗放发展模式 [9] 生态与城市融合 - 744亩水域水利用地绑定引江济淮二期工程与两河生态景观带 城南南环线南侧地块或要求滨水建筑退让 打造城水交融风貌 [11] 生活配套增值 - 头铺九年一贯制学校 第二人民医院等配套落地将提升青年路一中地块学区溢价 职教园区二期实现产教融合与家门口就业 [12] 投资洼地分析 - 高铁新区站前大道西侧地块具长期商业商务价值 头铺镇80亩学校用地可能带动城郊融合区域价值重估 [14]
菜场装空调、浴室变咖啡馆 老社区改造关键在“民意密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5 09:32
项目概况 - 上海市普陀区宜川路街道泰山片区"泰山人民坊"作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新项目近日正式试运行 覆盖周边3000多户居民[1] - 项目由三个独立相连的居民小区组成 通过"人"字形主干道分割 便民服务设施位于片区中央[1] - 改造前存在破烂不堪的老式浴室 狭长菜场沿道而建 污水横流 蚊蝇滋生 高密度人口与严重老化设施等历史遗留问题[5] 功能布局 - 菜市场配备蔬菜肉蛋 米面糖油 冷热熟食等全品类商品 新增空调与热水系统 环境全面升级[3] - 新增小吃街提供包子 拉面 油条 熏鱼等餐饮服务 满足居民用餐需求[3] - 引入理发店 面包店 裁缝店等全新业态 填补片区服务空白[5] - 党群服务中心集成图书阅览 宝宝屋 咖啡厅等复合功能[1] - 通过腾退改造边角地新增6个口袋花园 总体绿化面积提升20%[25] 改造过程 - 街道办事处启动"15分钟生活圈"升级改造 采用"共商 共建 共享"模式[5] - 召开10多场居民意见征询会 线上线下收集3000余条建议[7][12] - 居民重点关注便民服务需求 包括理发店 超市 药房 菜场 社区食堂 老年食堂 咖啡馆 阅览室及亲子活动区域[14] - 最终确定活动室 药店 理发店 食堂 休闲公园等十余项必备功能[16] 运营成效 - 菜市场运营企业投入数百万元升级改造 形成菜市场 小吃街 临街市集一体化综合空间[16] - 引入数字菜场系统 实时掌握各摊位销售数据[20] - 摊主普遍反映营业额增长 小吃街商户收入提升[18][20] - 面包店开业不足月日均营业额达2000元 固定客群稳定[23] - 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居民日常聚集场所 提供纳凉避暑与社交空间[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