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搜索文档
段永平,最神奇一笔投资
投资界· 2025-11-14 16:01
投资案例:网易 -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纳斯达克指数从峰值5048点暴跌,段永平在网易股价低于1美元时开始买入[3][4] - 投资决策基于对公司基本面的分析:网易股价虽低于1美元,但公司持有每股2美元多的现金,并聘请律师评估诉讼和退市风险后认为公司被严重低估[6][7] - 2002年4月,段永平夫妇以200万美元买入152万股网易股票,后增持至205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6.8%[7] - 投资回报显著:股价在6个月内上涨20倍,后续持有超过8年,整体获利超过100倍,回报金额超2亿美元[4][8] 投资案例:拼多多 - 段永平与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关系密切,早在公司初创阶段即进行投资,虽初始投资比重小但获利丰厚[10][11] - 投资逻辑基于对团队和文化的信任,而非对电商行业的深度理解,段永平自称对拼多多的投资是“稀里糊涂投的”[11][12] - 投资过程中有卖出与观望,但最终选择增仓并至今仍持有相当比例[11] 投资理念与方法论 - 核心投资哲学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即购买公司股票等同于购买公司未来的现金流折现[4][15] - 投资标准聚焦三点:对的商业模式(Right business)、对的企业文化(Right people)、合理的价格(Right price)[15] - 投资组合高度集中,核心持仓长期聚焦苹果、茅台、腾讯三家公司,另持有少量中国神华,在A股市场仅持有茅台[15] - 不鼓励散户跟风投资,强调“不要炒股”,并指出80%左右的散户在牛市和熊市均亏损[16]
2万字收藏,段永平罕见公开访谈
点拾投资· 2025-11-14 15:07
投资核心理念 - 投资的核心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但真正理解并践行此理念的人可能不到1% [3][6] - 投资简单但不容易,关键在于看懂公司、生意和未来现金流,而大部分公司很难看懂 [6] - 安全边际并非指价格便宜,而是指对公司的理解程度,便宜的东西可能变得更便宜 [6] - 保持理性非常困难,三十年投资生涯的差异主要在于少犯错误 [6][71] 企业选择与评估 - 评估公司时,企业文化和商业模式是两个关键过滤器,文化好的公司即使犯错最终也能回归正道 [6][7][71] - 真正重仓投资的公司数量很少,主要集中于苹果、腾讯、茅台等少数几家能看懂的企业 [6][53][59] - 懂生意是投资的基础,做企业出身有助于看懂别人的生意,但能看懂的范围依然有限 [6][51] - 犯错误有时也能赚钱,但不符合企业文化与商业模式过滤器的投资被视为错误 [74][75] 企业文化与治理 - 企业文化与创始人密切相关,通过选择认同文化的人逐步形成,如"本分、诚信、用户导向"等 [30][32] - 企业应建立"不为清单",明确不做的事情,其重要性不亚于做过的事情,能显著减少错误 [31][71] - 授权机制至关重要,CEO应独立决策并承担结果,而非模仿创始人,以避免官僚化和僵化 [38][45][46] - 好的文化如同北斗星,指引公司做对的事情,而非仅仅讨论生意,从而降低战略错误概率 [7][71] 行业与公司案例分析 - 苹果公司的优势在于强大的用户导向文化和长远的产品思维,而非短期生意导向 [67][68][70] - 茅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口味和严格的质量文化,作为国有企业其稳定性较强 [95][97] - 电动车行业差异化小,竞争激烈,大部分企业将淘汰,最终存活者可能仅剩少数几家 [88][90] - 科技行业如英伟达,其生态护城河和领导者对未来的清晰愿景构成投资价值,但需持续评估技术变革影响 [79][80] 投资实践与决策 - 投资决策应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和机会成本比较,而非单纯市盈率指标 [96][98] - 对于不懂企业的投资者,购买标普500指数或伯克希尔等是比盲目抄作业更稳妥的选择 [62][77][92] - 投资需要集中和耐心,真正重仓的机会很少,如对网易的投资基于对游戏商业模式和公司现金状况的理解 [53][62][63] - 满仓主义是常见策略,但前提是持有的资产长期回报优于现金,卖出决策必须对应更好的机会成本 [96][98]
段永平最新专访|谈投资、企业与人生选择:真正的价值藏在“不变”里
搜狐财经· 2025-11-13 21:52
投资理念 - 投资的核心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关键在于看懂公司、看懂生意、看懂未来现金流 [31][32][33] - 投资“简单但不容易”,难在大部分公司不容易看懂 [33][34] - 采用“20个打孔”理论进行集中投资,真正重仓投资过的公司包括网易、雅虎(阿里巴巴)、苹果、茅台、腾讯、拼多多等 [35][36][37] 公司分析框架 - 重视企业文化,认为企业文化与创始人的品性高度相关,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吸引并留住认同该文化的人 [22][23] - 评估公司时关注用户导向,欣赏那些在乎把产品做好、在乎用户体验、想得很长远的公司 [40][41][42] - 采用“Stop Doing List”原则,明确不做的业务类型,例如步步高坚决不做代工业务 [27][28] 具体投资案例 - 投资网易的逻辑基于对游戏团队的热爱与认真程度的认可、对商业模式的看好,以及公司现金比市值高的安全边际 [38][39] - 重仓苹果源于对其企业文化和用户导向的高度认可,举例苹果为满足用户需求而推出大屏手机,尽管等待了3年 [40][41][43] - 看好茅台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口味习惯和稳定的消费群体文化,担忧点在于其是否会被“多快好省、大干快上”的文化所影响 [44][45][46][47] - 认为AI是工业革命级别的机会,但伴随泡沫,指出英伟达在生态中极强,其与OpenAI的合作模式(投资1000亿换取股份)优于AMD(提供芯片换取股份) [49][50][51] - 认可台积电在AI和半导体行业起飞中的不可或缺地位,但早期因其重资产属性而未投资 [51] 行业观点 - 认为AI将创造GDP增量,并在某些领域导致减员,建议每个人认真对待并主动学习 [60][62][63] - 对于普通投资者,建议若不懂投资则不要参与,或选择投资标普500等指数基金 [68][70][71]
段永平2025年11月11最新访谈: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2025-11-13 21:4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公司涉及步步高系企业(包括小霸王、步步高、OPPO、vivo等)、苹果、网易、茅台、腾讯、通用电气、西方石油、英伟达、台积电、谷歌、特斯拉、伯克希尔哈撒韦、拼多多等[29][31][48][54][77][81][87][96] * 行业涉及消费电子(如功能手机、智能手机)、游戏、白酒、半导体、人工智能(AI)、电动汽车、石油、投资管理等[29][31][35][77][81][87][8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企业经营与文化的核心观点 *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本分、诚信、用户导向,愿景是更健康更长久[23] * 企业文化是逐步形成的,通过"不为清单"明确不能做的事情,选择价值观认同的"同道中人"[23][27] * 授权机制非常重要,CEO做决策并承担结果,创始人应避免干预[32][41] * 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做对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做对,而非仅仅追求利润[24][26] * 管理层在做决策时应着眼于用户和未来,而非被过往成就束缚或只看后视镜[39][41] 投资理念的核心观点 * 投资理念的核心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关键在于看懂公司[46][47] * 看懂公司包括理解其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投资决策应基于此而非市场波动[47][56][74] * 真正重仓的投资决策(打孔)次数很少,可能不超过10次,强调专注和深度理解[48][52][54] * 不懂企业的投资者最好投资指数基金,如标普500指数或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56][77][95] * 投资需要理性,避免因恐慌或贪婪做出错误决策,安全边际源于对公司的理解深度[57][59] 对具体公司和行业的分析 * **步步高/智能手机转型**: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型过程中,因对趋势速度判断失误(功能机销量瞬间下滑),公司经历了危机,账面现金从七八十亿快速消耗,但最终渡过难关[33][34][35] * **苹果**:投资苹果因其企业文化好(用户导向、长远思考),商业模式清晰(硬件结合软件服务),但当前价格不便宜[60][63][64][70] * **网易**:投资网易因自身懂游戏,判断其团队热爱游戏且商业模式有道理,加上当时市值低于净现金,6个月涨了20倍[57][58] * **茅台**:投资茅台因其商业模式简单(口味不变是关键),国有企业性质有助于保持稳定[82] * **英伟达/台积电/AI**:认为AI是真实需求,英伟达生态强大,创始人眼光长远;台积电在半导体代工领域地位关键;因此进行投资,但力度不及苹果[77][78][80][81] * **特斯拉/电动汽车**:认可马斯克的能力,但不喜欢其品行;认为电动汽车行业差异化小,竞争激烈,大部分企业会死掉,行业本质(强竞争)未变[87][88][90][91] * **通用电气**:后来认为其投资是错误,因商业模式看不懂且企业文化不再强调诚信[70][72][73] * **拼多多**:仍视为风险投资,但增持因觉得公司有意思,不过不推荐他人购买[9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个人成长经历中强调父母给予的自由和信任,以及自己决策的习惯,这对后来管理风格(授权、信任)有潜在影响[5][6][7] * 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收获是学习的方法和信心,而非具体知识[15][16] * 离开小霸王的主要原因是契约信任被破坏,而非单纯的利益问题[20][22] * 在投资决策中,有时即使赚钱的交易也可能被认定为错误,如果不符合其后的投资标准(如企业文化、商业模式)[73][74] * 对"抄作业"(跟随他人投资)持谨慎态度,因信息滞后且无法把握投资比重,强调独立理解的重要性[77]
段永平:做投资,看懂这一句话就够了!但99%的人却误解了...
雪球· 2025-11-13 21:00
核心投资理念 - 投资的核心原则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关键在于看懂公司而非看懂K线图[2][3][4] - 真正理解投资的人可能只有1%,大部分人对投资存在误解,看懂生意和未来现金流是简单但不容易做到的事[8][9][10] - 当真正看懂公司后,投资者不会受市场短期波动影响,无需关注市场每日涨跌[11][12] - 不懂投资也可能赚钱,例如闭眼买股票或标普500指数可能获利,但这不等于真正理解投资[13] 投资实战案例:网易 - 投资网易基于两个判断:对游戏商业模式能赚钱的判断,以及对公司定价低于持有净现金的评估[15][16] - 投资网易6个月获得20倍回报,但对安全边际的理解是对公司的懂程度而非价格便宜程度[16][17] - 保持理性很难,懂与不懂之间存在灰色区域,并非清晰的标准[20][21] 投资实战案例:苹果 - 投资苹果基于其用户导向的企业文化,公司非常在乎产品体验和长远改善[22] - 苹果坚持不为用户提供不足价值的产品,即使热门也不做,如大屏手机延迟三年推出[23][24][25][26] - 苹果不会涉足无法提供足够价值和差异化的领域,如电视机和造车项目[27][28][29][30][31][32] - 公司拥有明确的"不为清单",三十年下来比其他人犯错误少,做对事情的概率更大[33][34][35] 投资实战案例:茅台 - 茅台在白酒行业中具有独特性,核心在于独特的口味和目标消费者对这个口味的认同[36][37][38] - 茅台对品质标准严格要求,作为国营企业有规矩不易改变的特点,能够走得很远[39][40]
媒体:奇瑞汽车这波操作太尴尬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20:15
事件概述 - 奇瑞汽车在天门山风景区进行车辆爬999级“天梯”台阶的营销活动时发生爬坡失败事故 [1] - 该事件引发公众负面反响 公司被指以公共安全为赌注进行商业营销 [1] - 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公司承诺修复场地并赔偿损失 [4] 公司回应与影响 - 公司在事故后迅速发布致歉声明 承认对潜在风险预估不足 [1] - 事件导致奇瑞汽车股价下跌超3% 并跌破30.75港元的发行价 [3] - 此次事件对公司品牌形象和投资者信任造成负面影响 [4]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奇瑞汽车作为国内老牌车企 于9月25日成功在香港上市 成为市值超1700亿港元的上市公司 [3] - 港股招股期间吸引了高瓴、景林等13家基石投资者 市场对其有“稳健发展”的预期 [3] - 事件引发市场对上市公司责任底线和企业文化的关注 [3][4]
港股“子”曰|奇瑞汽车这波操作太尴尬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6:58
本来想秀一下极限挑战,没想到完全起到了反效果。 奇瑞的这波操作,实在是太让人尴尬了。好好的天门山风景区,好好的999级"天梯"台阶,为啥非要把 车开上去爬坡呢?就算你真的开上去了,又能证明什么?证明你爬坡厉害吗?现在你终于知道了吧,爬 得越高,摔得越痛。 昨天(11月12日),奇瑞汽车(HK09973)爬天门山失败的事故发生之后,立刻引发轩然大波,网友们 没有一个同情奇瑞的。在我看来,这本是奇瑞的一次商业营销,但商业营销就不该拿公共安全来当赌 注。 奇瑞对待此事的态度倒是很好,昨天凌晨就发布了致歉声明。声明中,有一句话说得没错,"对潜在风 险的预估不足"。确实,对一家车企而言,风险、安全等关键词,已经成为衡量汽车品牌的重要因素。 对奇瑞自身来说,如果通过此事暴露出来的问题,能够汲取教训,对他们自己起到一个警醒作用,那也 还不算是个坏事。 而今天,受爬坡事件的负面影响,奇瑞汽车股价下跌超3%,并且盘中跌破了其30.75港元的发行价。股 价的破发,不知道投资者心中怎么想。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奇瑞作为国内老牌车企,今年经过两次递表之后,终于才于9月25日实现了在港交所的 上市,从而成为一家市 ...
段永平回应为何不买特斯拉:不喜欢马斯克品行,就算给钱也不想跟他做朋友
新浪财经· 2025-11-12 22:23
投资理念 - 真正理解“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一理念的投资者不到百分之一 [1] - 投资的底层逻辑是对企业的认知而非押注市场 [1] - 投资决策与对企业创始人的品行好恶相关 不喜欢马斯克的品行导致未投资特斯拉 [1][5] 特斯拉公司评价 - 特斯拉在电动车行业中做出了差异化 其款式少 产品单一 量大 因此相对成本较低 很可能实现盈利 [5] - 公司总体做得很好 但创始人的品行和服务体验令人不满 导致出售了其股票 并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决策 [5] - 对特斯拉的Starlinks和SpaceX业务持高度认可态度 认为后者技术非常厉害 [5] 电动车行业前景 - 电动车生意整体不会太好 会非常艰苦 因为行业差异化很小 [5][10] - 智能驾驶领域若每家公司自行研发会很累 最终可能走向同质化 采用如Google等少数几家公司的方案 [10] - 行业将经历激烈竞争 当前数百家电动车企业大部分会死掉 最终仅剩少数几家盈利企业 [10] - 行业在没有很好差异化的情况下 难以获得很好利润 最终可能仅赚取平均利润 [10]
段永平方略访谈:从如何选公司,到如何教孩子 | 50条核心干货
雪球· 2025-11-12 21:00
关于投资 - 便宜的东西可以变得更便宜 [3] - 投资简单在于需要看懂公司生意和未来现金流 但不容易在于大部分公司难以看懂 [4] - 保持理性非常困难 [7] - 真正会投资的人只需买入并持有好公司 无需其他建议 [7] - 投资中不懂不等于不赚钱 [7] - 若无法承受股价下跌50% 则不应购买该股票 [7] - AI时代通过技术分析炒股的人将成为亏损的散户 [7] - 巴菲特的安全边际指对公司的理解程度 而非价格便宜 [7] -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一理念 真正理解并做到的人可能不到1% [7] - 约80%的散户在牛市和熊市中均会亏损 炒股很难赚钱 [7] - 作为前企业管理者 看懂他人生意相对容易 但能看懂的范围有限 [7] - 长期持有盈利股票不卖的原因可能是盈利金额尚未达到足够规模 [7] - 抄作业的投资方法难以持续 因为存在信息滞后性 [7] 关于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与创始人高度相关 需要找到文化认同者 [6] - 文化在成长中不断进化 不为清单通过教训逐步完善 [6] - 核心原则是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 优先考虑是非而非利益 [6] - 企业应言出必行 建立高度信任 员工按契约获得分红无需感谢老板 [8] - 员工分为认同文化的同道中人和仅为工作的同行中人 [9] - 优秀文化如同北斗星 引导企业走回正道 避免仅讨论生意而犯错 [9] 关于企业管理 - CEO应独立决策 无需考虑创始人会怎么做 [11] - 对合作伙伴保持信任 不怕其犯错误很重要 [12] - 决策时若总考虑创始人意志将导致问题 [13] - 习惯是遇到不合适的事物迅速离开 [14] - 管理者眼睛应看向用户 而非后视镜 [15] - 创始人难以离开公司主要障碍在于其不想离开 [16] - 年龄非绝对障碍 巴菲特90多岁仍表现良好因其热爱工作 [17] 关于对一家公司的理解 - 主要持股为苹果 腾讯和茅台三只股票 [25] - 苹果文化在于不为用户创造足够价值的产品不碰 不为生意而生意 [26] - 当前苹果价格不便宜 但其未来发展不确定 AI可能落地于手机 股价有翻倍至三倍潜力 [26] - 苹果企业文化优秀 极度重视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27] - 早前判断苹果不会造电动车 因其关注差异化 这是对其比一般人更了解之处 [27] - AI对搜索的替代程度未知 但谷歌仍是好公司 [28] - 欣赏英伟达黄仁勋 其十多年前与现今观点一致 方向专注 [29] - 台积电为重资产模式 在半导体AI浪潮中不可或缺 占据关键地位 [29] - AI领域值得参与 避免完全错过机会 [29] - 电动车生意不会太好 因其差异化很小 行业会很累 [30] - 白酒分为茅台和其他两类 [31] - 茅台核心在于其独特口味的文化能否维持 以及目标消费者对该口味的认同 [32] - 茅台2600-2700元时考虑卖出 但卖出后不知买入何物 卖出者可能因买入其他标的而亏损更多 [33] - 按当前认知不会投资通用电气 因其商业模式不好 当时投资是水平不足 [34]
段永平少有的深度访谈: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真懂这句话的人,可能不到 1%
Founder Park· 2025-11-12 19:51
投资理念 - 投资的核心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但真正理解并践行这一理念的人可能不到1% [5][31] - 投资简单在于需要看懂生意和未来现金流,困难在于大部分公司不容易看懂且难以保持理性 [10][11][19][31][33] - 安全边际取决于对公司的理解程度,而非价格便宜程度 [12][34] 投资实践与标的分析 - 真正重仓的投资标的数量有限,主要涉及网易、苹果、茅台、腾讯等少数公司 [22][27] - 网易投资成功源于对游戏商业模式的理解和公司现金高于市值的判断,6个月上涨20倍 [32] - 苹果投资基于对其用户导向文化和软硬件结合商业模式的认可,最高持仓占比超过90% [36][38][39][56] - 茅台投资看重其独特的口味文化和稳定的国营企业背景,认为其能维持长期价值 [56][72][73][78] - 对电动车行业持谨慎态度,认为差异化小、竞争激烈,大部分企业将被淘汰 [63][64][65] 企业文化与经营哲学 -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引导公司在犯错后回归正道,强调"不做的事情"比"做过的事情"更重要 [15][43][44] - 企业管理中充分授权至关重要,CEO应该独立决策而非模仿创始人 [82][91][93] - 企业文化比管理更能决定公司长期发展,诺基亚等公司的衰落源于文化问题而非管理能力 [87][88][89] 行业趋势与技术创新 - AI被视为工业革命级别的变革,将提高效率并创造GDP增量,但会伴随泡沫 [96][101][102] - 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具有强大生态和竞争力,台积电在半导体代工领域占据关键地位 [52][55] - 技术创新行业需要持续创新满足用户需求,而传统行业如茅台则应保持核心产品不变 [56][57] 个人投资方法论 - 采用"打孔机"理论,真正重仓的投资机会很少,目前使用不到20个机会 [21][22][26] - 强调机会成本概念,投资决策需比较不同标的的未来现金流折现 [75][76] - 对于不懂的投资者,建议配置标普500指数或伯克希尔哈撒韦,而非盲目跟风 [5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