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

搜索文档
之江向海
经济日报· 2025-07-21 06:17
浙江开放型经济发展历程 - 1979年宁波港对外开放标志浙江外向型经济起步,2004年一般贸易出口居全国首位,2016年实际利用外资全国第四,2023年外贸出口全国第二,2024年进出口规模突破5万亿元,出口增速东部沿海第一,2024年上半年货物贸易出口突破2万亿元 [1] - 2002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30.8亿美元(仅为广东27%、江苏30%),2005年香港机场管理局19.9亿元入股杭州萧山机场35%股权,两年后该机场成为内地第8个年旅客量超千万人次机场 [3] - 2023年有进出口实绩民营企业突破10万家,占全国民营出口企业20%,2024年民营经济总量6.1万亿元 [8][35] 产业升级与全球化布局 - 杰克控股通过收购德国奔马、拓卡及意大利迈卡、威比玛,2024年销售额60亿元,工业缝纫机销量全球第一,产品覆盖170国,全球每3件服装有1件由其设备缝制 [4] - 中国巨石2008年80万吨玻纤产能全球第一,通过埃及建厂规避欧盟反倾销,连续17年全球市占率第一,2024年展出氢能储罐新品减重70% [6][26] - 华友钴业2006年刚果(金)建铜钴冶炼厂,收购当地矿山2.64亿元,锂电正极材料产量与钴新材料市占率全球第一,年销售额超600亿元 [7] 细分领域技术突破 - 四兄绳业67年专注绳缆,2018年打破欧美垄断交付亚洲首根深海聚酯系泊缆(直径160mm/长1800米),应用于"深海一号"平台(破断拉力2300吨) [9][10] - 双环传动精密齿轮精度达头发丝三十分之一,45年专注齿轮制造,2024年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3家(133家主导产品全球市占第一) [10] - 达柏林阀门攻克500℃高温退火工艺,获100多项专利,产品出口108国,2024年一季度浙江自主品牌出口1528.1亿元(占全省出口15.7%) [11][12] 物流与贸易通道建设 - 宁波舟山港2009年货物吞吐量5.77亿吨全球第一,2024年吞吐量13.8亿吨(16年蝉联第一),集装箱3930万标箱(全球第三) [14][15] - "义新欧"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3万列(发货111万标箱),辐射50国160城,货品从小商品扩展至新能源汽车等10万种 [16] - 义乌国际商贸城7.5万商铺上云,512万注册采购商,跨境电商占经营主体30%,全球数贸中心2024年10月投用 [17][18] 制度创新与人才战略 - 浙江自贸试验区形成698项制度创新(全国首创217项),"舟山价格"实现人民币计价低硫燃料油保税船供 [20][23] - 前置仓模式节约物流周转2-3周,大麦屿港进境蟹类直抵缩短48小时运输,采购成本降15% [23][24] - 全省人才总量超1500万,杭州连续5年人才净流入率超1.2%,年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超35万人 [29] 民营经济与企业家精神 - 万向集团1984年成为首个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鲁冠球手绘200份图纸开拓国际市场 [37] - 义乌商户从1993年成交额45.15亿元发展到2024年出口5889.6亿元,布局28国60个品牌出海项目 [38] - "新四千"精神推动数字化升级,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周转效率提升40%,台州机电企业带动300家中小企业组团出海 [38][39]
百匠云集,新燕衔来共富枝——桐庐深澳村打造农文旅消费“综合体”
杭州日报· 2025-07-04 10:29
深澳村发展概况 - 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13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25% [4] - 集体经济增收214万元,同比增长25%,吸纳周边村民就业100余人 [4] - 村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落约4万平方米,包括明清古建筑140多幢、民国古建筑60多幢 [5] 文化保护与业态创新 - 启动古建筑抢救性修缮工程,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完成水系疏浚、三线落地等基建项目 [5] - 引入"深澳古村百匠慢生活文化综合体"项目,吸引80余家青年创业业态入驻 [5][6] - 挖掘"好客江南时节宴"等在地文化,举办25场非遗活动吸引数万游客 [7] 运营策略与招商成果 - 建立中低端业态淘汰机制,劝退缺乏文化亮点的批发零售业态 [7] - 运营团队赴上海、北京等城市参加乡村推介会,推动创客参与全国优质市集 [7][8] - 案例:制香师涑南团队租用工作室/研学基地,形成完整产业链 [9][10] 新老村民融合案例 - 茶文化体验馆主理人沈斌夫妇放弃大城市生活定居深澳 [9] - 返乡创业者申屠德毅改造猪舍为"乡村面包房",日均客流量超百人 [9] - 90后创客吴芸婷的葫芦烙画工作室订单饱和,获村民自发赠送农产品 [10] 文化IP打造 - 深澳茶馆成为文化活动枢纽,举办百匠街区艺术节、村K海选等IP活动 [11][12] - 通过汉服秀、越剧体验等小型市集提升村民文化参与度 [11] - 文艺演出时新老村民互动热烈,形成共生共融社区氛围 [12]
刘非调研城市规划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24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 - 强调高水平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优化生产 生活 生态三大空间布局 厚植历史文化名城 创新活力之城 生态文明之都特色优势 [1] - 严格落实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发挥规划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 完善"多规合一"机制 强化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1] - 持续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走内涵式 集约型 绿色化高质量发展路子 注重提升主城区核心功能 打造产城人文融合的战略空间 [2] 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 - 系统布局蓝绿开放空间 保护西湖和西溪湿地 构建文化资源 自然资源 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城市 [2] - 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 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城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筑牢安全发展空间基础 [2] 资源要素配置与城市更新 - 深化工商用地改革 推动资源要素向平台集聚 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空间支撑 [2] - 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 "工业上楼"和老旧小区改造 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 科学储地 有效做地 精准供地 优化土地供应节奏时序 [2] - 完善"种楼"与"种田"利益分享机制 推进东西部资源协作 为缩小"三大差距"提供要素保障 [2]
刘非赴市委党校调研
杭州日报· 2025-06-24 10:26
党校工作调研 - 强调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重要性 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论述 坚持党校姓党 坚守党校初心 [1] - 指出要以基本培训为抓手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为杭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提供保障 [1] 教研工作考察 - 考察党校教研工作 与教师代表交流 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性教育教学情况 [1] - 强调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 要求用好"八八战略"宝贵财富 发挥政治资源、学科资源、学员资源、系统资源优势 [1] - 提出丰富理论教学方法 将理论讲授与案例解析、现场感悟结合 循迹溯源 学思践悟 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 [1] - 强调建好网络培训平台 加强区县(市)党校信息化建设 开发具有杭州特色的网络课程 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 [1] 基本培训会议 - 指出开展基本培训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是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全员培训、全面覆盖、全周期实施的关键之举 [2] - 要求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 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 加强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 [2] - 提出构建多要素融合、多环节贯通、多主体协同的基本培训新格局 [2] - 强调聚焦多要素融合 完善对象全面、内容科学、方式高效、学制合理、周期规范的培训体系 [2] - 强调聚焦多环节贯通 把训前问需、训中提质、训后评估等各环节工作贯通起来 提高培训质效 [2] - 强调聚焦多主体协同 压实各级各类主体责任 加强资源统筹 强化整体功能 增强培训合力 [2] 党校建设要求 - 强调全市各级党校要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坚决抵制违规吃喝歪风 [2] - 要求以优良教风学风校风开创新时代地方党校工作新局面 [2] - 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对党校工作的领导 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建工作重要内容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推动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 [2]
刘非看望全国道德模范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代表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6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 杭州市连续五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桐庐县和建德市也再次获得该称号 [4] - 18个村镇 16个单位 3户家庭 2所学校新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单位 家庭 校园 [4] - 2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4] 精神文明建设部署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加快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铸魂传播新高地 [3] - 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 深化"浙江有礼·最美杭州"市域文明新实践 [3] - 统筹推进文明培育 文明实践 文明创建 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3] 道德模范活动 - 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正式发布 [4] - 启动"最美杭州 桂在你我"城市正能量点赞项目 [4] - 市领导出席发布仪式 [4]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七次会议
杭州日报· 2025-05-30 11:17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内容 - 会议审议了《杭州市水上交通条例(草案)》和《杭州市富阳新登古城墙保护条例(草案)》,将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 [1] -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副市长宦金元代表市政府作的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审议了市政府34个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职情况报告,并对各部门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 [1] - 会议听取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卫健委和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的口头报告 [1] -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以及市法院、市检察院关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审判工作、检察工作情况报告 [1]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讲话要点 - 强调要贯彻落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任务要求,坚持高站位、实干事、见真功相统一,大力弘扬"六干"作风 [2] - 提出要加快完善"两城一都"主干性立法和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新兴领域、重点领域"小切口"立法 [2] - 要求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监督工作 [2] - 提出要依法作出加强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等决定,开展好代表主题活动 [2] - 强调要持续推动"八八战略"杭州实践走深走实,为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贡献 [2] 会议其他情况 - 市政府、市监委、市法院、市检察院负责人列席会议 [3] - 会议期间召开了列席会议市人大代表座谈会 [4]
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杭州日报· 2025-05-26 11:19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报道了杭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的闭幕情况及会议成果,未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公司、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
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胜利闭幕
杭州日报· 2025-05-25 12:43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主要聚焦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杭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召开和闭幕情况,以及相关领导的讲话和会议成果。以下是按照要求总结的关键要点: 会议概况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杭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5月24日下午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2][3] - 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听取并审议了提案审查情况报告,通过了建议案和决议 [3] - 闭幕会前举行了大会选举,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1名副主席和3名常务委员 [8] 领导讲话要点 -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非对会议成功表示祝贺,肯定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的表现 [4] - 刘非指出过去一年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4] - 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 [4] - 提出要凝聚"四个凝聚"(人心、共识、智慧、力量),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核心任务开展工作 [5] 政协工作方向 - 市政协主席马卫光强调要贯彻落实"四个实干争先"要求,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中彰显政协担当 [7] - 提出五个"更加"工作重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服务党政中心大局、拓展团结联谊渠道、助力增进民生福祉、严实作风真抓实干 [7] - 强调要聚焦民生关切和关键小事,建利民之言、献惠民之策、谋为民之举 [7]
刘非参加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联组会议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22
高质量落实与高水平谋划 - 核心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落实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总体部署 [2] - 重点工作包括紧盯年度目标任务抓进度、补短板、破难题,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2] - 强化省会担当意识,以"经济大市挑大梁、省会城市当头雁"为工作标准 [2] 十五五规划编制方向 - 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作为重中之重 [2] - 战略举措包括打开内需空间、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内外高效联动 [2] - 重要路径是以新时代"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 [2] - 基础保障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2] 政协履职重点 - 围绕"高质量落实"和"高水平谋划"发挥人才智力优势 [3] - 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3] - 目标是为打造世界一流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汇聚力量 [3]
刘非参加萧山代表团审议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22
政府工作报告与战略部署 - 政府工作报告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对杭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 [2] - 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清醒,部署工作重点突出,彰显"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忠诚之志和"勇挑大梁、先行示范"的省会担当 [2] 萧山区发展定位与任务 - 萧山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 [1] - 落实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总体部署,扛起大区担当,为杭州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1] 产业发展与创新 - 紧抓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科创引领、数实融合"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3] - 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擦亮民营经济金名片 [3] - 加快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区,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上干在前、走在前 [3] 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 - 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持续放大"千万工程"源起地优势 [3] - 一体推进强城、兴村、融合,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全域优享 [3] - 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在深化共同富裕先行探索上干在前、走在前 [3] 干部队伍建设 - 坚持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3] - 大力弘扬"六干"作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践行为民造福政绩观,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上干在前、走在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