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募基金高管变更
icon
搜索文档
“华能系”叶才履新景顺长城董事长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高管变动超240人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00:53
公司高管变更 - 景顺长城基金宣布叶才担任新董事长,任职时间从8月4日开始 [1] - 叶才曾在中国华能集团及旗下公司有多年任职经历,现任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2] - 景顺长城基金成立以来共经历7位董事长,全部来自华能集团旗下公司,总经理则多来自另一大股东景顺 [2] - 2025年以来公募高管变更频繁,截至8月5日基金公司高管变更总人数达243人次,涉及107家公司 [4] - 董事长变更人数达55人,涉及29家公司,总经理变更人数达50人,涉及26家公司 [4] - 6月至7月多家知名公募公司发布董事长变更公告,包括安联基金、富达基金、中加基金、汇添富基金等 [5] 公司经营情况 - 景顺长城基金成立于2003年6月12日,是国内首家中美合资基金公司,注册资本1.3亿元 [1]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公募管理规模达6460.04亿元,在全市场162家公募持牌机构中排名第二十位 [1][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3.73亿元,同比下降11.93%,净利润约9.51亿元,同比下滑约19% [2] - 公司公募管理规模在2025年一季度末突破6000亿元,二季度继续增长至6460.04亿元 [3] 业务发展 - 景顺长城基金近年来持续发力固收和指数业务,ETF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最新规模达617.08亿元 [3] - 公司是业内较早布局ETF的基金公司之一,凭借特色化和国际化打法建立了完善的产品线 [3] 行业动态 - 2025年以来公募行业高管变更频繁,是行业环境、公司治理及个体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规模排名、业绩表现、业务结构调整等压力推动基金公司通过管理层优化匹配发展需求 [1] - 股东战略调整或资源调配、高管任期届满、个人职业规划等因素加速管理层新陈代谢 [1]
景顺长城迎新掌舵人!“华能系” 叶才新任董事长 年内公募高管变动超240人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23:01
公司高管变更 - 景顺长城基金宣布叶才新任董事长 任职时间为2025年8月4日 [1][2][3] - 叶才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曾在中国华能集团及旗下多家公司担任财务和高级管理职务 包括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等 [3] - 景顺长城基金前任董事长李进因任期届满于2024年5月29日离任 由总经理康乐代任董事长 [4]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景顺长城基金成立于2003年6月12日 是国内首家中美合资基金公司 由景顺和长城证券联合开滦集团、实德集团发起设立 景顺和长城证券各持股49% [1][4] - 公司注册资本1.3亿元 总部设在深圳 [1] - 自成立以来 景顺长城基金共经历7位董事长 全部来自华能集团旗下公司 总经理则多由景顺方面派出 [4]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景顺长城基金实现营业收入33.73亿元 同比下降11.93% 净利润9.51亿元 同比下滑19% [5] -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 公司公募管理规模达6460.04亿元 在全市场162家公募持牌机构中排名第20位 [1][5] - 公司ETF业务发展迅速 最新规模达617.08亿元 [5] 行业高管变动情况 - 截至2024年8月5日 基金行业高管变更总人数达243人次 涉及107家公司 [7] - 其中董事长变更55人 涉及29家公司 总经理变更50人 涉及26家公司 副总经理变更87人 涉及62家公司 [7] - 2024年6-7月 安联基金、富达基金、中加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多家公司发生董事长变更 [8][9][10]
混基缩水超80%,这家千亿公募又换帅了
36氪· 2025-07-24 07:35
管理层变更 - 中加基金原董事长夏远洋因工作安排离职,由杨琳接任成为第四任董事长 [1] - 2025年公募基金行业高管变更频繁,包括中银基金、招商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多家头部公募先后进行管理层调整 [2] - 中加基金自2023年后高管更迭不断,2023年3月原董事长夏英离任由夏远洋接任,2023年8月原总经理宗喆离任由夏远洋兼任,2024年6月现任总经理李莹上任 [2] - 新董事长杨琳是金融老将,曾在券商、信托、财务公司和上市银行工作,资管和品宣经验丰富 [2] 固收业务表现 - 中加基金以固收见长,原董事长夏远洋在任期间整体规模稳定在1300亿左右,债券型基金是绝对主力 [2] - 2025年上半年中加基金总规模1308.71亿,其中债券型基金1184.09亿,占比90.48% [2] - 货币基金表现不佳,2025年上半年规模仅95.13亿,较2018年一季度的404.92亿大幅下滑 [4] - 货币基金品类TOP20门槛从2018年的1077.86亿大幅抬升至2025年的2959.04亿,显示资源向头部集中 [4] 权益业务短板 - 中加基金权益表现不佳,"混合型+股票型"基金规模仅14.4亿,对整体规模贡献微乎其微 [6] - 混合型基金2025年上半年规模12.67亿,较2022年一季度高峰期的79.18亿下降84%,行业排名从82名降至百名开外 [6] - 股票型基金2025年上半年规模仅1.73亿,停滞不前 [8] - 中加基金未能抓住2015年和2020年前后的权益行情和ETF崛起机遇 [8] - 4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仅4只规模超过5000万,多为迷你型基金 [8] 业绩表现 - 中加基金混合型基金近一年收益率12.3%,略低于行业平均14.18% [8] - 2025年内混基收益率9.08%,与行业均值7.42%差距不大 [8] - 混基近5年收益率25.15%,显著跑赢行业平均8.24%,但未带来规模增量,较2020年中期的38.95亿明显缩水 [8] - 部分产品表现突出,如中加专精特新量化选股A 2025年收益率44.99%,在453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136位 [11] 人才与品牌 - 中加基金基金经理团队任职时间普遍较短,多在3年左右,中长期业绩仍需验证 [9] - 缺乏明星基金经理,管理主动权益基金最多的张一然近1年净值回报率14.89%,跑输沪深300 [10] - 张一然管理规模从2023年一季度的12.28亿缩水至2025年中期的2.51亿 [10] - 零售端品牌认知度不高,46只基金中超30只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在99%以上,仅6只低于50% [12]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公募新规出台后,ETF赛道将更加拥挤,中加基金在指基赛道突围难度加大 [8] - 公募行业二八分化明显,头部公募凭借品牌和用户群体保障规模增长,中小型基金逐渐边缘化 [11] - 公募新规将管理费率和基金经理报酬与净值挂钩更紧密,加速资源向头部集中 [11] - 中加基金需引进优秀基金经理,完善激励和晋升机制,提升投研体系以突破权益业务 [13]
中信建投证券前金工首席丁鲁明宣布“奔私”;首批10只科创债ETF今日上市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09:03
中信建投证券前金工首席丁鲁明"奔私" - 中信建投前金工首席分析师丁鲁明宣布转型买方,创立上海睿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睿成私募成立于2025年4月21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目前有5名全职员工且均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1] - 丁鲁明具有17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在中信建投工作10年,2024年12月离职后于2025年5月创立睿成私募 [1] - 丁鲁明"奔私"可能吸引部分资金关注,提升私募行业关注度,引导相关板块资金配置调整 [1]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于7月17日在沪深交易所同步上市 [2] - 科创债ETF从申报到上市用时不到一个月,体现市场对该品种的高度重视 [2] - 科创债ETF的推出将吸引更多资金关注,提升相关发行主体的市场关注度 [2] - 科创债ETF为科技板块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可能引导更多资金流向该领域 [2] 东北证券子公司东证融达减资 - 东北证券拟将全资子公司东证融达注册资本调减至10亿元 [3] - 截至2024年末,东证融达营业总收入为-183.6万元,净利润-1631.12万元,较上一年度由盈转亏 [3] - 券商子公司减资可能出于业务前景不理想、释放资源回归主业等考虑 [3] - 东证融达减资反映该子公司业务面临挑战,或引发市场对券商子公司经营状况的关注 [3] 公募基金高管变更频繁 - 中加基金原董事长夏远洋离任,杨琳新任董事长 [4] - 7月以来多家基金公司高管变更,包括明亚基金总经理丁玥和副总屠建宗同日离职 [4] - 根据Wind数据,本月已有近40名基金高管变更,今年以来变动人数超230人 [4] - 公募行业人才持续流动,新任高管或带来管理风格变化,形成新的市场预期 [4]
千亿中加基金换帅,杨琳接任董事长!年内公募高管变更超230人
搜狐财经· 2025-07-16 16:57
高管变更动态 - 中加基金原董事长夏远洋因工作安排离任 杨琳接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 [1][2][4] - 明亚基金总经理丁玥和副总屠建宗因个人原因同日离职 固收老将王靖接任总经理 [7][8][9] - 汇添富基金原董事长李文因董事会换届离任 鲁伟铭新任董事长 [10] - 兴证全球基金董事长杨华辉因年龄原因辞任 总经理庄园芳代行职责 [10] - 中银基金董事长章砚因工作调整离任 执行总裁张家文代行职责 [10] - 红土创新基金董事长阮菲因董事会换届离任 总经理冀洪涛代行职责 [10] 行业人才流动数据 - 7月内近40名基金高管变更 年内公募高管变动人数超230人 [1][10] - 年内董事长变更涉及29家公司共49人 总经理变更涉及27家公司共50人 [10] - 副总经理变更人数达82人 涉及71家公司 [10] 中加基金背景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 注册资本4.65亿元 北京银行持股44%为第一大股东 [5] - 公募管理规模1308.71亿元 全行业排名第49位 2024年中曾达历史峰值1463.62亿元 [6] - 产品结构债强股弱 债券型基金规模1184.09亿元 占总规模90%以上 [6] - 杨琳为第四任董事长 前四任均来自北京银行 原董事长夏远洋任职仅两年多 [5] 新任高管履历 - 中加基金杨琳:香港中文大学及西北大学双硕士 曾任北京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等职 [3][5] - 明亚基金王靖:固收投资专家 历任泰达宏利、方正富邦等公司固收部门负责人 [8] 行业趋势分析 - 中小型基金公司高管变动更频繁 与股权调整、股东诉求及业绩压力相关 [11] - 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核心团队稳定 治理水平提升是长远发展基础 [11]
万亿巨头汇添富,换帅!
第一财经· 2025-07-15 13:36
汇添富基金高管变更 - 汇添富基金原董事长李文因董事会换届离任 任职十年间公司规模从2015年一季度末的1947 53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9269 61亿元 增幅超3 7倍 行业排名曾达第三 目前第十左右 [1] - 新任董事长鲁伟铭来自大股东东方证券 1998年加入东方证券并历任总裁助理、副总裁、总裁等职 2022年6月起任执行董事、副董事长 2025年1月任汇添富基金党委书记 其履历有望强化与股东的资源协同 [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48 28亿元 净利润15 47亿元 同比增长9 3% 成立20年历史 [1] 公募基金行业高管变动趋势 - 2025年前7个月已有98家基金公司发生高管变动 涉及217人 近半数机构管理层调整 其中24家更换董事长 变动人数达45人 [2] - 行业高管频繁变动的背景包括:公募基金高速发展 新老交替(多名高管退休或临近退休 年轻人才上任) 股权变更 考核体系变革及业绩压力 [2][3] - 典型案例包括兴证全球基金原董事长杨华辉因年龄辞任 中银基金、红土创新基金等年内董事长更迭 [2]
红土创新基金董事长阮菲离任 年内已有16家公募基金变更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6-06 11:12
公司高管变动 - 红土创新基金董事长阮菲因董事会到期换届离任 任职时间为2020年9月29日至2025年6月5日 任期近5年 [1][3] - 公司董事长职务暂由总经理冀洪涛代任 任职日期为2025年6月5日 代任期不超过6个月 [1] - 冀洪涛于2021年加入公司担任总经理及董事 此前在华夏证券、大连证券、巨田基金、鹏华基金等机构担任投资管理职务 [3] 行业高管变动趋势 - 截至2025年6月4日 年内已有16家公募基金变更董事长职务 包括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知名机构 [1][4] - 年内19家基金管理人更换总经理 其中7家仍处于高管代任状态 代任期最长已达3个月 [4] - 全行业已有72家基金管理人发生高管变更 包括48家副总经理级和11家督察长职务变动 [4] 公司背景与经营数据 - 红土创新基金成立于2014年6月18日 注册资本5.5亿元人民币 由深创投集团100%出资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公司管理规模182.66亿元 行业排名第188位 其中非货规模83.88亿元 债券型基金规模32.22亿元 [4] 高管职业背景 - 离任董事长阮菲曾担任公司市场总监、副总经理 并在长城证券、景顺长城基金、深创投集团等机构任职 [3] - 代任董事长冀洪涛具有丰富投资管理经验 曾任多家金融机构投资经理、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投资部总监等职 [3]
又一基金董事长退休离职!“80后”新面孔批量涌现
券商中国· 2025-05-29 23:31
高管变动 - 方正富邦基金原董事长何亚刚因退休离职,新任董事长由李岩接任 [1][2] - 李岩曾任职于平安证券、方正证券等机构,担任过副总裁、财务负责人等职务 [1][2][3] - 何亚刚在任期间公司管理规模从131.97亿元增长至729.07亿元,固收类产品近三年收益11.27%,行业排名第18 [2] 行业高管更替趋势 - 2025年以来公募高管变更达158人次,涉及82家公司,其中董事长变更31人次,总经理变更42人次 [4] - 多家公司高管近期退休,包括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吴显玲、兴银基金吴若曼等 [5] - 高管变动原因包括退休、业绩压力、股东调整等,行业快速发展加速了人才流动 [4] 高管年轻化趋势 - 公募行业出现更多年轻高管,如永赢基金董事长马宇晖、总经理芦特尔等80后 [6] - 新一代高管面临更复杂市场环境,需提升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能力 [1][6] - 需要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注重产品创新和个性化服务,同时应对更严格监管要求 [6] 公司背景 - 方正富邦基金是两岸合资公司,由方正证券(66.7%)和富邦投信(33.3%)共同设立 [2] - 李岩现任方正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等职,并兼任多家关联公司董事职务 [3]
公募基金年内高管变更近150人次,中小机构变动占比高
环球网· 2025-05-13 11:03
高管变更总体情况 - 公募基金年内高管变更接近150人次 较去年同期158人次有所减少 [1] - 中小型机构高管变动占比高 凸显行业不同发展境遇 [1] 具体职位变更数据 - 董事长变更26人次 较去年同期35人次下降 [3] - 总经理变更37人次 较去年同期35人次略增 [3] - 副总经理变更53人次 较去年同期51人次略增 [3] - 董事长变更涉及16家公司 总经理变更涉及20家 副总经理变更涉及46家 [3] 变更原因分析 - 行业竞争加剧促使基金公司优化内部管理 提高运营效率 [3] - 部分公司通过变更高管寻求突破 引入经验丰富高管增强竞争力 [3] - 个人职业规划是高管变更重要原因 如魏庆孔离任副总经理转任首席市场官 [3] - 多数变更公告未明确说明原因 但与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直接相关 [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高管团队稳定性和专业能力是基金公司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4] - 未来公募基金高管变更现象将持续 [4] - 基金公司需直面保持高管团队稳定和专业 优化内部管理及提高运营效率等问题 [4]
这家头部公募总经理变更,资产管理规模超六千亿!
证券时报· 2025-05-10 08:22
华泰柏瑞基金高管变更 - 华泰柏瑞基金发布公告,因工作调整韩勇不再担任总经理,由董事长贾波代行总经理职务[1][3] - 韩勇担任总经理超过13年,推动公司管理规模实现跨越式进步,在指数投资品牌建设、业务多元发展和制度体系完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3] - 贾波拥有丰富金融从业经验,曾任职工商银行、华泰证券,担任华泰柏瑞基金董事长近九年[3] - 公司表示此次调整延续稳健风格,为管理层新老过渡和持续稳定发展做准备[2][3] - 截至2024年底华泰柏瑞旗下管理资产规模6882.08亿元,旗舰产品沪深300ETF规模近3600亿元,居境内ETF首位[4] 公募基金行业高管变动趋势 - 行业步入成熟发展阶段,高管有序更替成为提升治理稳健性与传承能力的重要体现[5] - 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刘翔离任,由贺敬哲代任,贺敬哲拥有20余年金融IT及托管业务经验[5] - 天治基金总经理许家涵离任,由董事长柴晓秀暂代,柴晓秀曾任工商银行支行行长及吉林银行高管[5] - 贝莱德基金任命郁蓓华为新任总经理,原总经理陈剑转任高级顾问,郁蓓华拥有30年资管经验,曾任浦银安盛基金总经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