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品牌建设
搜索文档
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 拓展农产品消费新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8-01 07:23
文章核心观点 - 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提出9方面23项举措 通过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三大路径提振农产品消费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1] 优化供给端 - 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数量达3.6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长70% 年提供实物总量超2亿吨 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突破6000亿元 [2] - 实施扩总量策略:绿色食品推行标准化生产 有机农产品开发多元化需求 名特优新产品挖掘营养特色 地理标志产品加强产地追溯 [2] - 推进促优质措施: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建立水果牛肉等产品分级标准 推动分级上市 [3] - 工信部推动食品工业升级:通过生物技术赋能 挖掘食用农产品资源 推进精深加工 首批重点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已发布 [3] 创新流通端 - 全国生鲜农产品年消费规模达10亿吨 支持建设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 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超9800万立方米 较"十三五"末翻倍 [4][5] -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产地完善冷链集配中心 销地改造菜市场与生鲜超市 推动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4][5] - 持续补强冷链物流:中央财政支持家庭农场等建设冷藏设施 聚焦"最先一公里"产地网络建设 [4][5] 激活市场端 - 创新消费场景:通过丰收市集 农业嘉年华等形式推进绿色农产品进商圈街区景区 结合体育赛事开展土特产展销 [6] -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推进农业与文旅体教融合 发展农事研学 非遗体验新业态 带动农产品地产地销 [7] - 强化品牌建设:培育区域公用品牌 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构建营销服务体系 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渠道 [7][8] - 推动营养健康消费:针对优质蛋白摄入不足问题 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 开展特定人群健康宣传引导 [8]
东方爱情果“圈粉”全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6 17:18
广东荔枝出口增长与市场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广州出口荔枝1099.3吨,同比增长2.5倍,东盟为第一大出口市场(同比增长2.3倍),美国跃居第二大市场(同比激增26倍),对英国出口同比增长43.2% [1] - 截至7月21日茂名荔枝出口7070.6吨(同比增长140%),货值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 [1] - 广东荔枝已出口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妃子笑、白糖罂等优质品种受国际市场青睐 [1] - 近年广东荔枝年出口量超8000吨,占全国荔枝出口总量55%,带动180万荔农受益 [1] 产业升级的三重突破 品质标准化 - 广东拥有全国最丰富的荔枝种质资源、最广适栽地域及最大产量规模,4-7月可实现品种轮番上市 [5] - 妃子笑、黑叶荔枝因果皮厚、易保鲜最受海外欢迎,甜度20-24度的白糖罂成为新出口主力 [5] - 冰荔、迟美人等娇贵品种通过冷链升级实现出口突破 [5] 技术革新 - "冻眠荔枝"技术通过超低温冷冻实现四季供应,解冻后仍保持鲜果状态 [5] - 精深加工产品如荔枝醋、荔枝果汁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差异化卖点 [5] - 深圳至新加坡的出口案例显示:采摘后5小时可完成打包发运,24小时内完成跨国运输 [6] - 海关通过"云签发"模式使通关效率提升20%以上 [6] 营销模式创新 - 中荔集团构建覆盖泰国头部商超、批发市场、TikTok电商的分层营销网络 [7] - 东莞农户通过跨境电商实现荔枝直发迪拜的C2C模式 [7] - "广东荔枝号"主题航班和全球地标广告推动品牌国际化 [9] 品牌建设与国际对标 - 推出"东方爱情果"品牌IP,融合杨贵妃、苏东坡等历史典故及岭南婚嫁文化 [11][12] - 通过胡润挑战赛、名人代言(钟楚曦)、影视剧(《长安的荔枝》)等营销活动提升高端定位 [12] - 对比猫山王榴莲的成功路径,强调需建立品种专利、产地认证和分级制度 [12] - 镇隆成为广东唯一拥有国家级地理标志、GAP和区域公用品牌三重认证的产区 [13]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国际市场上缺乏明确的产品分级制度,海外消费者对品种差异认知不足 [9][13] - 部分产区仍存在分散化种植问题,需推进标准化管理(如镇隆示范园的全程品控体系) [13][14] - 需加强市场教育以扭转认知误区(如高端品种"观音绿"因外观被误判品质) [13]
成功“升级”!连州水晶梨、连州菜心从农产品地理标志转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南方农村报· 2025-06-18 14:34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批 - 连州水晶梨和连州菜心成功从农产品地理标志转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3] - 该获批标志着对连州特色农产品品质的高度认可[4] - 转化后产品将获得更严格的质量监管和更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22][23] 连州水晶梨产业现状 - 连州水晶梨种植历史悠久,具有果大核小、皮薄肉脆、汁多味甜的特点[8] - 2016年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并获"广东省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9] - 目前种植面积达6.5万亩,年产量超7万吨,产值达12亿元[9][10] 连州菜心产业现状 - 连州菜心具有清甜爽口、无渣的特点[13] - 2014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14] - 目前种植面积达15万亩,综合产值达18亿元[15][21] 品牌建设举措 - 连州市多部门联合推动产品转化,完善生产标准和质量管控体系[17][18][19] - 通过挖掘产品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价值[18] - 转化后只有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22] 产业发展影响 - 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更广阔的市场[26] - 推动连州特色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27] - 连州市将持续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的培育和保护,打造更多知名品牌[28]
经济第一大省,力捧“顶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09:18
影视文旅联动效应 -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开播后带动线上线下"荔枝热潮",实现"影视+文旅+新消费"联动模式 [1] - 生鲜平台数据显示广东荔枝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60% [1] - 广东与西安两地文旅媒体发布剧集相关景点攻略,大唐荔枝乡等景区游客打卡量显著提升 [1] 广东荔枝产业现状 - 广东荔枝栽培面积、产量与产值全国第一,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180万人 [2] - 2025年广东荔枝产量预计约160万吨,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制定促销行动方案 [2] - 针对9个主产区策划错峰产销活动,延长鲜果供应周期 [2] 品牌建设与政策支持 -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解决农产品品牌多而不精问题 [1] - 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化"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2] - "12221"体系连续4年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目标实现品牌打造与农民致富 [3] 产业升级与国际拓展 - 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中广东占21/31个荔枝品种,包括高州桂味荔枝等 [3] - 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入选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3] - 组建全国最大荔枝出口集团中荔集团,培育出口示范基地与企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