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化债转股
icon
搜索文档
晚间公告丨7月3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7-03 18:37
品大事 - 招商银行获准筹建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亿元,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将专业化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试点业务 [3] - 航天晨光已完成内部核查并恢复军队物资工程服务采购资格 [4] - 福能股份控股股东获得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1.62亿元贷款额度用于增持公司股份,贷款期限3年 [5] - 洁特生物拟出资2500万元参设总规模5001万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主要投资早中期生物医药类项目 [6] - *ST亚振完成股票交易核查工作,将于7月4日复牌,此前股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9.43% [7] - 兴欣新材拟投资8亿元建设年产15.3万吨多烯多胺系列产品一期项目 [8] - 长龄液压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股票将于7月4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9] - 信达地产关联方将提供不超过2.4亿元更新改造资金,期限7年,年利率5% [10] 签大单 - 中国电建子公司签订50.63亿元几内亚铝土矿采矿运输项目合同,工期72个月 [12] - 中油工程子公司签署2.94亿美元伊拉克天然气管道项目合同,将对未来3-4年营收和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13] - 博实股份签订1.09亿元固体产品包装线运维服务合同,服务期3年,年均合同额3638.27万元 [14] 观业绩 - 保利发展6月签约金额290.11亿元,同比减少30.95%,1-6月累计签约金额1451.71亿元,同比减少16.25% [16] - 华银电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8亿-2.2亿元,同比增加1.75亿-2.15亿元,主要因发电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 [17]
股份行 AIC 赛道“三足鼎立”:兴业、中信、招行合计 350 亿资本蓄势待发
经济观察网· 2025-06-05 01:38
股份制银行AIC牌照获批动态 - 兴业银行于5月7日成为首家获批筹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的股份制银行 [2] - 中信银行紧随其后于6月3日获批筹建信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 [2] - 招商银行于5月8日公告拟出资150亿元设立AIC,形成兴业、中信、招行"三足鼎立"格局 [3][5] - 三家股份行合计注册资本达350亿元,标志着股份制银行正式进入AIC领域 [2][3] AIC行业发展背景 - AIC核心职能是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帮助企业降杠杆,并支持实体经济 [3] - 2016年国务院首次提出设立AIC,2017年首批5家AIC均由国有大行设立 [3] - 2025年5月兴业银行获批打破股份行长期缺席AIC市场的局面 [3]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AIC [4] 业务布局与战略方向 - 兴业银行AIC将重点倾斜科创企业和民营企业 [6] - 中信银行AIC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及"专精特新"领域 [6] - 招商银行拟投入150亿元注册资本,可能与其零售业务优势相关 [6] - 股份行AIC可能侧重科技金融、绿色产业等细分领域 [5] 行业竞争格局 - 国有大行AIC凭借先发优势和资金实力占据主导地位 [6][7] - 股份行AIC具有灵活机制和创新服务模式,寻求差异化竞争 [6] - 短期内市场竞争将加剧,股份行需通过区域经济特色或细分产业链突围 [7] - 中长期AIC业务范围可能拓宽至并购重组、私募股权投资等领域 [7] 运营模式与挑战 - 兴业和中信AIC采用全资子公司模式,注册资本均为100亿元 [5] - AIC盈利模式面临挑战,债转股项目周期长且退出渠道有限 [6] - 股份行在客户基础和项目资源上不占优势 [6] - 需平衡政策性任务与市场化回报 [6]
AIC市场再扩容:中信银行获准筹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份行竞争升级
经济观察网· 2025-06-04 16:43
股份行AIC牌照获批动态 - 中信银行获批筹建信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注册资本100亿元,成为继兴业银行后第二家获AIC牌照的股份行 [1] - 兴业银行于5月7日成为首家获批AIC的股份行,招行亦于5月8日公告拟出资150亿元设立AIC,形成兴业、中信、招行"三足鼎立"格局,合计注册资本达350亿元 [1][4] - 中信银行AIC将聚焦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业务,服务国家战略重点领域,筹建完成后将提交开业申请 [1] AIC行业发展背景 - AIC是商业银行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核心载体,2016年国务院首次提出设立,2017年首批5家由国有大行发起设立,初期以承接本行不良资产为主 [2] - 监管持续支持商业银行设立AIC,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明确表态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此类公司 [2] - 股份行长期缺席AIC市场,直至2024年5月兴业银行获批才打破局面,中信银行迅速跟进标志着股份行加速扩容 [2][3] 业务方向与竞争策略 - 兴业银行AIC侧重支持科创企业、民营企业,中信银行AIC或协同集团资源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及"专精特新"领域,招行因零售优势可能强化对公资源整合 [4] - 股份行AIC注册资本与国有大行初期相当(如农银AIC初期100亿元),百亿注资既满足监管要求又预留业务拓展空间 [4] - 国有大行AIC逐步转向"债转股+投贷联动",股份行需通过差异化策略突围,如结合区域经济特色或深耕细分产业链 [5] 行业未来趋势 - AIC业务范围可能拓宽,当前受《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约束,未来或参与并购重组、私募股权投资等"投行化"服务 [5] - 股份行AIC凭借灵活机制和创新服务模式寻求定位,但需平衡政策性任务与市场化回报,盈利模式面临周期长、退出渠道有限等挑战 [4][5] - AIC发展反映商业银行从信用中介向价值中介转型的趋势,成为银行业"投行化经营"的微观缩影 [6]
北新路桥: 关于引进投资者对部分子公司增资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3 17:20
证券代码:002307 证券简称:北新路桥 公告编号:2025-28 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引进投资者对部分子公司增资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进展 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概述 (以下简称"公司"或"北新路桥集团" )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2021 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引进投资者对部分子公司增资实施市 场化债转股的议案》,同意公司所属部分子公司引进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达")进行增资并实施市场化债转股。中国信达分别与 公司子公司新疆北新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新投资")、新疆生产建设 兵团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团交建")签署增资协议,以现金方式分 别增资 45,000 万元和 4,900 万元,合计增资扩股不超过 49,900 万元,投资期限 为三年,增资后中国信达持有北新投资 19.26%的股权,持有兵团交建 15.12%的 股权。详见公司于 2021 年 12 月 28 日披露的《关于引进投资者对部分子公司增 资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公告》(公告编号:20 ...
华福固收:AIC扩容的影响和机会
华福证券· 2025-05-11 19:43
Table_First|Table_Summary 固收定期研究 2025 年 5 月 11 日 【华福固收】 AIC 扩容的影响和机会 ➢ AIC扩容的影响和机会 ➢ 金融债 二永债方面,目前短端品种表现更优,且短期内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国股行二永债流 动性更好,有"类利率"的交易属性,可以在当前行情中博弈相关投资机会,5Y及以内 的国股行二永债可以直接找凸点交易;对于想提前关注长端二永的机构来说,部分流动 性较强的如9-10Y高等级二永可按照每调买机进行适度参与。配置角度来看,票息策略 仍占优,对于负债端稳定的机构来说,可以在头部城农商行二永债中适当下沉,目前隐 含评级AA+的4-5Y二永债的信用利差分别为38.35BP和42.90BP,较同期限AAA-二永债的 利差分别高出5.27BP和5.07BP,有一定的配置优势。 2025年5月7日,兴业银行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 司,注册资本100亿元,为兴业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顺利开 业后,将成为首家由股份行持牌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也将打破当前"五大AIC" 的行业格局成为我国第六家金融AIC。次日 ...
98%的科创债,都投向了国央企
佩妮Penny的世界· 2025-05-09 10:41
科创债市场概况 - 东方富海成为首批参与科创债试点的民营机构,计划发行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1] - 科创债自2021年试点以来累计发行1.19万亿元,是双创债(1117.3亿元)的10倍以上[3] - 2024年发行期限显著延长,10年期及以上占比达20%,此前以3-5年期为主[3] 发行主体结构 - 3A评级债券占比超85%,其中国企占54%、央企占43%,合计达97.81%,民企占比不足3%[4] - 银行和券商是发行主力,首批发债规模近700亿元,是创投机构(含国资)的10倍以上[9] - 主要发行行业为地产、公用事业和非银金融,国有创投平台多通过注入优质资产获取AAA评级[13] 利率与期限特征 - 科创债利率普遍低于普通公司债,各期限利差在0.3-0.5个百分点(如1年内期限利率2.01% vs 普通债2.54%)[14] - 科创票据利率同样呈现优势,10年期利率2.35%显著低于普通票据的4.34%[15] - 资金成本稳定在2%左右,与主体信用资质强相关,未显著降低优质发行人的融资成本[13] 政策导向与实际效果 - 政策意图为引导资金"投小、投早、投长期、投硬科技",但实际资金主要流向国资体系[3][6] - 国有创投平台发行的科创债具有"城投债"特征,被市场评价为"科创的皮,城投的核"[13] - AIC(金融资产公司)试点范围扩大至18城,股权投资占比上限从4%提至10%,但纯股权项目占比仍不足1%[16] 对创业公司的影响 - 成熟期科技企业贷款利率从2021年的8%降至3%,股权融资(含回购条款)性价比相对下降[18] - 无科创属性的创业公司难以通过该渠道融资,需依赖其他周转方式[18] - 头部民资创投机构可尝试申请,但批文获取和利率压降存在门槛[8][18]
一晚两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加速扩容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08 21:47
招商银行称,本次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由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根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 行)》,使用自有资金直接投资设立。成功设立后,本次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将成为全资一级子公 司,具体业务范围以金融监督管理机构批复为准。 本次投资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无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本次投资尚需取得有关监管机 构的审核和批准。 同日晚间,中信银行公告称,拟出资10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信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本次投资是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支持"科技金融"发展的关键举措。本行将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做好金融"五篇 大文章"。本次投资的资金来源为本行自有资金,公司资本可支撑设立信银金投,对公司各项流动性指 标影响较小。 转自:新华财经 5月7日,兴业银行称,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的批复》。 新华财经北京5月8日电 (王媛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正加速扩容中,8日晚间,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宣 布,拟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招商银行表示,拟出资150亿元,全资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兴业证券分析称,当前AIC牌照迎来扩容窗口期。早在2018-2020年,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 ...
股份制银行AIC破冰 开启多元竞争新篇
经济观察网· 2025-05-08 14:48
行业格局变化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兴业银行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成为我国第六家持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也是首家由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发起设立的AIC,打破此前五大国有行垄断的市场格局 [2] - 兴业银行需在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兴银AIC注册资本为100亿元,为该行全资子公司 [2] - 兴业银行设立专业AIC是响应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将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开展债转股业务,助力降低企业杠杆率,并加大对科创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2] 政策演变与试点进展 - 我国银行系AIC的发展始于2017年,首批五家机构分别隶属于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初期主要围绕市场化债转股业务展开 [2] - 2018年原银保监会发布《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为商业银行参与股权投资打开制度空间 [2] - 2021年上海试点开展非债转股目的的科技企业股权投资,2024年试点城市扩展至北京、天津等18个地区,并放宽投资金额与比例限制,2025年3月进一步出台政策扩大试点范围 [3] - 当前AIC股权投资试点签约意向金额已突破3800亿元 [3] 股份行入场与行业影响 - 兴业银行作为首家获批的全国性股份行,其布局被视为行业转折点 [3] - 头部股份制银行资本实力雄厚,且有强烈的综合化经营需求,通过设立AIC可整合集团资源,提供"投贷联动"等综合金融服务 [3] - 允许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AIC,体现了监管层支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明确导向 [3] - 市场预期其他头部股份制银行的AIC筹建申请也将陆续获批 [4] 行业挑战与建议 - 股权投资的高风险属性与商业银行审慎经营原则存在内在冲突,在流动性管理、资本配置、风险管控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均需建立配套机制 [4] - 业内人士建议监管机构可引导商业银行优化考核体系,给予股权投资业务合理的风险容忍度 [4] - 银行系AIC的发展有望为实体经济特别是科创领域注入更多资本活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