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期大额存单
搜索文档
长期限大额存单,去哪了?
金融时报· 2025-11-18 13:17
近期,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调整该行存款利率的相关公告。同时,该行 表示,自2025年11月5日起,对定期人民币存款利率进行调整,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接下来,是否会有更多中小银行跟进调整长期限存款产品?这是否会成为行业趋势? 《金融时报》记者查看多家银行手机银行App后发现,目前,包括国有六大行在内的多数银行仍保留5 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在售。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曾经作为投资者锁定长期收益的"利器"——5年期大额存单,已难觅踪迹。 不一样的"一单难求" 同样是5年期,大额存单比定期存款更早迎来调整。对比几年前大额存单销售火爆"一单难求"的情况, 如今的银行大额存单,长期限产品也是"一单难求"。 《金融时报》记者查询发现,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建设 银行(601939)、交通银行(601328)及邮储银行(601658)国有六大行的手机银行App中,均已无5 年期大额存单在售。多家股份制银行也难觅长期限大额存款踪迹。 招商银行(600036)手机银行App显示,在售大额存单20万元起售,期限有1个月至2年期不等,最长期 限2 ...
取消、下架!多家银行停售5年定期存款
环球网· 2025-11-13 09:32
行业趋势:长期限存款产品调整 - 村镇银行率先行动,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成为业内首家明确公告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的商业银行[1][2] - 多家银行虽未明确公告,但已在存款页面“暗中”下架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例如昆都仑蒙银村镇银行和湖北荆门农商银行[2] - 民营银行阵营中,已有7家银行下架5年期定期存款,包括客商银行、网商银行等,其中部分银行同时下架了3年期产品[2] 产品动态:大额存单与特色存款变化 - 5年期大额存单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近乎“集体消失”,6家国有大行及多家股份行已找不到在售入口[6] - 部分城商行将5年期大额存单划入限售行列,用作“新客专享”或“私行专享”产品[6] - 不少银行的特色存款产品、大额存单最长存期已缩短至3年[6] 调整动因:净息差与负债成本管控 - 5年期存款悄然退场是银行业在净息差持续收窄巨大压力下的必然选择[7] - 上市银行三季报数据显示,银行业整体仍面临净息差收窄压力,加强负债成本管控是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必由之路[8] - 银行通过下架长期存款产品优化负债结构,以应对存款定期化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8] 市场考量:客户需求与产品性价比 - 当前5年期存款利率普遍低于3年期,对客户而言性价比较低,导致需求减弱[8] - 银行人士指出,很多客户不愿意存5年期存款,这也是银行下架该产品的原因之一[8]
取消、下架、售罄,5年定期存款正在退出江湖
第一财经· 2025-11-12 19:46
村镇银行及中小银行存款产品调整趋势 - 村镇银行在岁末年初揽储旺季反其道而行,取消5年期甚至3年期等长期限存款产品,使其成为市场稀缺品[2] - 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成为业内首家在公告中明确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的商业银行,自2025年11月5日起执行[3] - 除明确公告外,多家银行在存款页面"暗中"下架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例如昆都仑蒙银村镇银行自11月3日起5年期存款利率不再显示,产品已下架[4] 民营银行及全国性商业银行长期存款动态 - 民营银行阵营中已有7家银行下架5年期定期存款,包括客商银行、网商银行等,其中中关村银行、亿联银行等同时下架了3年期产品[5] - 中关村银行自10月24日起下调存款利率的同时,标明整存整取3年期和5年期产品下架[6] - 5年期大额存单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近乎"集体消失",6家国有大行及多家股份行已找不到在售入口,部分城商行将其划为"新客专享"等限售行列[9] 银行调整长期存款产品的驱动因素 - 调整主要源于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巨大压力,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环比一季度下滑0.01个百分点,较年初下滑0.1个百分点[10] - 贷款利率下降快于存款利率下降,压缩银行净息差,制约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银行需优化负债结构应对存款定期化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10][11] - 银行及市场对未来利率走势有进一步下降的预期,部分客户因5年期存款利率普遍低于3年期而不愿存,性价比低促使银行调整揽储策略[11] 未来银行净息差及政策展望 - 资产收益率仍处于下行通道,银行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推动资产负债提质增效,负债端结构调整有望使净息差短期企稳,但长期压力仍较大[12] - 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政策利率引导,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12]
取消、下架、售罄,5年定期存款正在退出江湖
第一财经· 2025-11-12 19:16
银行业负债结构调整趋势 - 村镇银行及中小银行在揽储旺季取消或下架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产品,以应对净息差压力 [1][2] - 部分民营银行不仅下架5年期存款,同时下架3年期存款产品,例如中关村银行、亿联银行、苏商银行 [3] - 5年期大额存单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近乎集体消失,部分城商行将其划为限售专享产品 [6] 长期限存款产品市场现状 - 业内首家明确公告取消5年期定期存款的银行为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自2025年11月5日起执行 [2] - 已有至少7家民营银行的存款页面下架5年期定期存款,包括客商银行、网商银行等 [3] - 蓝海银行、华通银行等机构的5年期定期存款虽显示但处于售罄状态 [6] 净息差压力与政策背景 - 2025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环比一季度下滑0.01个百分点,较年初下滑0.1个百分点 [7] - 贷款利率下降快于存款利率,压缩银行净息差,制约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7] - 中国人民银行将完善利率调控框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9] 银行策略与市场预期 - 银行根据对未来利率下降的预期调整揽储策略,降低长期负债水平,停售长期存款产品 [8] - 5年期存款利率普遍低于3年期,对客户吸引力降低,银行基于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调整 [8] - 分析师预计银行净息差短期有望企稳,但长期压力仍然较大 [8]
利率倒挂!多银行停售5年期定期存款,部分3年期定存也已下架
华夏时报· 2025-11-11 14:50
银行负债产品调整趋势 - 多家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下架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例如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自2025年11月5日起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1][2] - 对19家民营银行的调查显示,已有9家民营银行下架5年期存款产品,另有两家银行下架3年期定期存款,1家银行2年期产品显示“售罄”[3] - 调整范围已从此前的中长期大额存单扩大至普通定期存款,5年期大额存单在多数银行中已难寻踪影,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甚至下架3年期大额存单[1][6] 存款利率倒挂现象 - 银行出现明显的存款利率倒挂,即3年期存款利率高于5年期,甚至1年期利率高于5年期,例如大连旅顺口蒙银村镇银行3年期利率为1.80%而5年期为1.60%[4] - 新疆新源农商银行将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调整为1.35%和1.30%,新疆库尔勒富民村镇银行1年期利率2%高于5年期的1.95%[4] - 上海华瑞银行在下架5年期产品前,其3年期和5年期利率分别为2.5%和2.4%,同样呈现倒挂[4] 银行负债成本主动管理 - 银行下架高成本存款产品和下调长期限产品利率是主动管理被动负债、规避高成本存款的具体体现,旨在降低负债成本[1][7] - 在披露三季度净息差数据的26家上市银行中,仍有14家银行净息差处于下行通道,压降负债成本成为行业共同选择[7] - 银行存款经营策略正从追求规模转向精准控制,更加注重对被动负债的主动管理[7] 当前产品利率水平 - 国有大行在售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最高为1.55%,2年期产品利率为1.2%,银行在售大额存单利率已集体进入“1时代”[6] - 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在调整后,一年期定存利率由1.50%调整为1.45%,二年期由1.60%调整为1.55%,三年期由1.95%调整为1.85%[2] - 亿联银行下架的2年期存款产品“合亿存”年化收益率为2.20%[3]
多家民营银行停售5年期定期存款,部分银行3年期定存也已下架
华夏时报· 2025-11-11 10:33
银行负债成本管理趋势 - 多家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下架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其中9家民营银行已下架5年期定存[2][4] - 部分银行出现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即5年期定存利率低于3年期甚至1年期,例如上海华瑞银行5月份3年期利率为2.5%而5年期为2.4%[2][6] - 银行主动下架高成本存款产品旨在降低负债成本,应对净息差持续承压的局面[2][8] 具体银行产品调整案例 - 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自2025年11月5日起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并同步下调各期限利率,如三年期定存从1.95%降至1.85%[3] - 调查的19家民营银行中,中关村银行和亿联银行已下架3年期和5年期定存,亿联银行2年期产品也显示售罄[4][5] - 大连旅顺口蒙银村镇银行将3年期和5年期定存利率分别调整为1.80%和1.60%,新疆新源农商银行调整为1.35%和1.30%[6] 大额存单市场变化 - 大多数银行已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甚至移除3年期产品,在售最长期限多为1年期[7] - 国有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手机银行APP中均已无5年期大额存单在售[7] - 银行在售大额存单利率集体进入"1时代",国有大行3年期产品最高利率为1.55%,2年期为1.2%[7] 行业盈利模式重构 - 银行业净息差仍然承压,披露三季度数据的26家上市银行中仍有14家净息差处于下行通道[8] - 商业银行通过压缩高成本存款发行规模、下架产品等方式压降负债成本,存款经营从规模情结转向精准控制[8] - 在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背景下,下调存款利率成为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8]
银行长期限存款“退场”背后
北京商报· 2025-11-09 21:49
长期限存款产品下架现象 - 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产品货架中已难寻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 [1] - 部分村镇银行甚至暂时停售5年期普通定存产品 [1] - 银行纷纷主动压降长期高息负债以稳住利润底线 [1] 主要银行产品调整详情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及邮储银行等国有六大行手机银行App中均已无5年期大额存单在售 [2] - 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未查询到5年期大额存单在售 [2] - 相对常见的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存款利率普遍维持在1.5%—1.75%且部分银行实行专项客户机制或额度显示已售罄 [2] - 头部城商行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在售大额存单期限多以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为主 [3] - 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将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1.5%调降为1.45%2年期从1.60%降至1.55%3年期从1.95%降至1.85%并停售5年期定期存款 [5] 银行战略调整动因 - 当前净息差已降至历史低位银行难以通过提升贷款利率来改善收益 [4] - 5年期等长期大额存单利率相对较高推升了银行中长期资金的负债成本 [4] - 贷款需求疲软导致优质资产稀缺银行难以找到匹配长期负债的高收益资产 [7] - 监管对流动性风险和期限错配的管控日趋严格迫使中小银行重新审视负债结构的可持续性 [7] - 2025年二季度银行净息差已跌至1.42%受资产收益率下行以及存款定期化趋势等因素影响初步预计四季度息差仍面临一定压力 [8] 储户反应与替代产品 - 面对长期限大额存单断供不少储户转向储蓄型保险、国债或者结构性存款等替代性产品 [3] - 储蓄险具备复利增值和长期锁定利率的优势但流动性较差国债安全可靠但发行频率有限、额度紧张结构性存款存在收益不确定的风险 [3]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银行未来将更加倚重中短期负债、结算性存款与综合金融服务在低息差时代寻求新的平衡点 [1] - 银行期限结构将越来越趋向于短期化调整尤其注重灵活搭配各类理财产品 [9] - 银行倾向于优化负债结构提供更多中短期存款产品通过压降高成本存款占比提高活期存款和低成本核心存款的比例 [9] - 银行需要通过客户分层、财富管理等综合服务来平衡盈利与客户需求增强客户黏性 [9]
1. 证监会:平稳有序防控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领域风险。2. 专家: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是降低负债成本之举。3. 财政部三季度将发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4只发行时间提前。4. 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5. 龙湖集团年内兑付公开债近90亿元。6. 低成本融资窗口开启,银行发行科创债热情高涨。7. 招商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正式获批。8. 芯联集成:拟发行不超过40亿元企业债务融资工具。9. 保利发展15亿第二期公司债两品种利率为2.12%及2.39%。10. 墨西哥债券劲涨22%,机构称“交
快讯· 2025-07-03 16:33
债券市场监管与政策 - 证监会强调平稳有序防控债券违约及私募基金等领域风险 [1] - 财政部三季度将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 其中4只发行时间提前 [3]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 标志着创新债券产品落地 [4] 公司债券动态 - 龙湖集团年内已兑付公开债近90亿元 显示较强偿债能力 [5] - 芯联集成计划发行不超过40亿元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8] - 保利发展第二期15亿公司债两品种利率分别为2 12%及2 39% [9] - 日本软银拟发行42亿美元债券 资金重点投入AI领域 [11] 银行与债券市场 - 专家分析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为降低负债成本策略 [2] - 银行发行科创债热情高涨 低成本融资窗口开启 [6] - 招商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正式获批 [7] 国际债券市场 - 墨西哥债券价格大幅上涨22% 机构认为交易机会持续 [10]
专家: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是降低负债成本之举
快讯· 2025-07-03 06:53
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 - 工行、建行、招行等多家大中型商业银行及多地农村商业银行近日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3年期大额存单投放量也较少 [1] - 银行业净息差处于低位,在资产端持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情况下,需要从负债端挖掘空间以稳定息差 [1] - 存款是银行主要负债来源,因此需要降低存款等负债成本 [1] - 大额存单利率水平一般随期限延长而提升,银行负债成本更高,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是降低负债成本之举 [1] 家庭理财建议 - 专家建议在低利率时代采用"固收+"策略,配置中短期债基 [1] - 通过全球资产配置捕捉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机会 [1]
银行为何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
经济日报· 2025-07-03 06:05
银行业负债成本管理 - 工行、建行、招行等多家大中型商业银行及多地农村商业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 3年期大额存单投放量也较少 [1] - 大额存单利率水平一般随期限延长而提升 银行负债成本更高 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是降低负债成本之举 [1] - 银行业净息差处于低位 需从负债端挖掘空间以稳定息差 存款是银行主要负债来源 需降低存款等负债成本 [1] 存款利率调整趋势 - 今年5月我国存款利率格局迎来重大调整 国有六大行率先下调存款利率 中长期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 [2] - 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陆续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调整幅度因银行而异 整体呈下降趋势 [2] - 存贷款利率同步下调是稳定银行净息差的需要 也是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 [1] 投资者理财策略调整 - 5年期大额存单下架意味着投资者依赖中长期储蓄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机会减少 需做好多元财富投资 [2] - 投资者应基于家庭财务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 明确短期、中期、长期理财目标 短期资金优先配置货币基金等流动性强的产品 [2] - 建议采用"固收+"策略 配置中短期债基 同时通过全球资产配置捕捉全球经济增长机会 [2] - 可适度配置高评级债券及债券型基金 利用其收益稳定性与储蓄形成互补 风险偏好较高者可布局权益类资产 [3] - 需建立动态再平衡机制 根据经济运行、市场估值等因素变化适时调整各类资产配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