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

搜索文档
「又土又尬」的短剧,竟然有一半中国人在看
36氪· 2025-05-22 08:06
微短剧行业现状 - 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101分钟接近2小时 [4] - 字节旗下红果免费短剧2025年3月月活用户1.73亿同比增长220.28%与优酷差距仅1200万 [5] - 长视频平台加速布局微短剧精品化制作长剧呈现"短剧化"趋势叙事节奏和时长更紧凑 [6] 用户行为特征 - 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65.1%50岁以上和30-39岁用户为主分别占29.9%和22% [9][10] - 一线城市用户看短剧频率高但单次时长短(1小时内)三四线城市单次观看超半小时比例达70% [12][13] - 主要观看场景为睡前(60.9%)、周末宅家(48.9%)和午休间隙(44.3%)一线城市通勤场景占比显著 [16][17][18] 内容偏好分析 - 最受欢迎题材为喜剧、穿越和情感重生、逆袭类紧随其后 [23][26] - 53.6%用户选择倍速观看00后倍速比例达63.7% [27][28] - 用户最重视题材新鲜感(61.2%)其次为爽感(58.4%)演员颜值关注度(39.3%)略高于演技(37.6%) [40][44] 商业模式与平台竞争 - 59.5%用户曾为短剧付费但40%消费金额低于50元 [48] - 免费模式市占率从2024年1月的11%飙升至10月的50% [64] - 抖音占据60%用户首选红果短剧以42%选择率成为黑马视频号受高龄用户青睐 [59][60] 广告植入效果 - 96.4%男性用户从未因短剧植入下单女性用户转化率显著高于男性 [70][77] - 家居日用品、食品饮料和美妆个护为最易转化品类美妆个护类短剧合作量居行业首位 [78][84] - 用户下单主因是需求匹配(58.1%)和价格优惠(52.3%)情感因素转化率不足15% [80][82]
100个取景地 5条拍摄线路 宜兴推出江苏微短剧公益拍摄服务项目
江南时报· 2025-05-21 14:35
5月20日下午,"中国陶都"宜兴发布100个微短剧公益拍摄取景地,推出5条精品微短剧拍摄线路,邀全国微短剧创作者、影视机构、新媒体 达人及文化爱好者,共赴宜兴,以镜头为笔,以故事为媒,创作展现宜兴文化魅力的精品微短剧。活动由江苏省网络视听协会、江苏省网络 作家协会、宜兴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 | TAN I WE HA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陶瓷博物馆 | 丁弥请丁山北路150号 | 马公落 | 官林镇兴业西路3号 | 鲸塘桥 | 徐舍镇壁塘村 | 龙亭荷花塘 | 開铁龙亭村間家自然村 | | 图书馆 | 宜城街边解放东路388号 | 张公演 | 宜兴市湖设镇张阳村山南组 | 美棉花田 | 徐含镇美后村许家坝自然村 | 法派委员 | 周铁镇洋溪村 | | 美术馆 | 解放东路386号宜兴市美术馆六程 | 雅达阳羡溪山小镇 | 宣兴驻达阳集酒山小镇中心 | 芳庄村 | 徐舍镇芳庄村 | 些山潮湿地公园 | 周铁镇淵滨公路 | | 博物馆 | 宜城街道解放东路388号 | 普卷润 | 宜兴市张洁镇香巷 ...
广电系公司入局短剧:净利率超 50%,服务 100 + 剧组,3 部作品已上星
36氪· 2025-05-19 19:01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9.79亿元,同比微跌1.37%,归母净利润4亿元,同比下滑2.38%,净利率超40% [1][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35亿元,同比微跌5.19%,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7.45%,净利率突破50% [1][3] - IPTV业务贡献超95%营收,其中基础业务收入7.95亿元(同比微增0.02%),增值业务收入1.39亿元(同比下滑14.61%) [3] - 销售费用1848.25万元(同比增26.70%),研发费用4139.6万元(同比减14.25%),合计占营收约6% [5] 业务结构 - IPTV业务具有垄断属性,独家运营山东IPTV集成播控业务,用户覆盖超4549.64万人 [3][16] - 微短剧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子公司八爪互娱2024年净利润仅1758.88元,占整体营收比例极小 [1][3][8] 微短剧布局 硬件基建 - 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2024年服务100余个剧组,拍摄102部短剧(含11部精品剧、13部出海剧),盈利依赖场地服务费 [8] 渠道建设 - 移动端上线"章鱼小剧场"微信/抖音小程序及"海看剧场"APP,但缺乏买量投流导致存在感弱 [9] - 大屏端依托IPTV资源开通短剧专区,覆盖4500万山东家庭用户,中老年受众优势显著 [11] 内容策略 - 重点布局"微短剧+"模式,推出普法、反诈、文旅等题材,如《以法之声》《暗渊之下》《代码与尾巴》 [12] - 自主拍摄竖屏微短剧5部,投资精品剧4部,参投出海剧1部,引入1000多部二轮版权剧 [15] 竞争优势与挑战 - 优势:拥有移动互联网视听、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等稀缺牌照,IPTV用户基础庞大 [7][16] - 挑战:移动端竞争力不足,缺乏互联网运营能力,编剧及人才储备存在短板 [16]
上半年营收下滑12%、市值蒸发86亿港元,柠檬影视也“卷”微短剧
格隆汇· 2025-05-16 09:58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营收4.22亿元,同比减少12.10%,主要因版权剧播映权收入下滑18.57%至3.77亿元(占总营收89.34%)[5][12] - 经调整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32.0%,毛利率提升至49.7%(2020-2023H1毛利率区间38.3%-49.7%)[5][13] - 2020-2023H1营收持续下滑,分别为14.26亿元、12.49亿元、9.51亿元、4.22亿元,净利润波动明显[10][12] - 市值从年内高点115.35亿港元缩水至28.44亿港元(约26.20亿元),蒸发86.69亿港元[3] 业务结构分析 - 版权剧收入占比超84%(2020-2023H1),依赖单一业务线,其他业务仅贡献1.32%营收(2023H1为500万元)[16][18] - 客户集中度高,TOP5客户收入占比77.6%-88.1%,腾讯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9.78%)兼核心客户(2020年收入占比60.8%)[18] - 应收账款压力显著,2020-2023H1维持在2.56亿-3.86亿元区间,2020年净利润仅0.63亿元[19]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影视行业普遍存在业绩波动,同业华策影视、慈文传媒等营收亦不稳定[12] - 政策监管趋严叠加短剧行业"内卷",爆款可持续性存疑[3][15] - 长视频受短视频冲击,下游平台如爱奇艺、优酷持续亏损[25] 战略转型举措 - 布局微短剧赛道,子公司"好有本领"出品《二十九》单集播放量超1.4亿次,2022年8部短剧总播放量超5亿次[25] - 成立海外平台"柠萌国际",推动《小敏家》《爱情而已》出海,并合拍泰国版《三十而已》[27] - 尝试内容营销等多元化业务,2023H1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0%但基数仍低[18] 核心竞争优势 - 高收视率剧集占比75%(2019-2021年),代表作包括《三十而已》《小欢喜》等15部版权剧[8][10] - 创始团队来自SMG系,具备丰富行业经验,联合创始人合计持股44.3%[8] - 背靠腾讯资源,已合作7部影视剧如《扶摇》《全职高手》等[18]
投教投保领域有“剧”变!第一财经+中证投服中心携手切入微短剧赛道!
第一财经· 2025-05-15 16:34
核心观点 - 第一财经与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联合推出《股东来了》防非微剧场系列短剧,以微短剧形式进行投资者教育,预计9月上线 [1][13] - 该系列短剧共10集,内容取材自真实非法证券活动案例,采用记者调查剧结构,情节紧凑且寓教于乐 [11][12] - 财经主持人首次跨界出演微短剧,包括孙睿淇、黄伟、阳子等,并邀请《繁花》证券顾问应健中客串,形成反差看点 [2][4][6][9][10] 微短剧制作与内容 - 内容聚焦非法证券活动案例,通过故事化处理展示骗局细节,提升观众辨识能力 [11] - 采用"短、平、快"的微短剧形式,结合娱乐性与教育性,满足高效学习需求 [12][13] - 由第一财经《秒懂金融》团队负责编导摄制,强调专业性与通俗化结合 [12][13] 演员阵容与跨界合作 - 第一财经主持人孙睿淇、黄伟、阳子等首次跨界出演,展现表演专业能力 [2][4][6] - 《繁花》证券顾问应健中客串角色,贡献行业经验 [9] - 总导演应有为反串反派角色,财经界知名人物友情出演,形成形象反差 [10] 行业趋势与战略意义 - 微短剧行业因"短、平、快"特点受政策支持,成为财经内容新呈现方式 [13] - 中证投服中心与第一财经通过微短剧突破传统投教形式,扩大内容版图 [13] - 项目旨在探索新IP开发模式,提升品牌影响力 [13]
海看股份(301262):主业表现平稳,视听新业态持续推进
中泰证券· 2025-05-13 20: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8][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看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业总收入9.79亿元同减1.4%,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减2.4%;2025Q1营收2.35亿元同减3.3%,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增7.5% [6] - 公司主业表现平稳,微短剧多元布局持续推进,AI应用融合探索加速推动 [7] - 考虑公司经营稳健并积极求变创新,调整业绩预期,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17/10.55/10.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6/4.48/4.70亿元,看好公司长期投资价值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状况 - 总股本417.00百万股,流通股本122.08百万股,市价23.56元,市值9,824.52百万元,流通市值2,876.10百万元 [3] 业绩表现 - 2024年拟分配现金红利2.1亿元,拟分红比例达51.7%,分红频次多水平良好 [8] - 2024年IPTV基础业务收入7.95亿元同增0.02%,增值业务收入1.39亿元;基础业务有效用户达1,685.1万户,增值业务精细化运营 [8] 业务布局 - 携手打造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2024年服务剧组100余个;微短剧平台全平台覆盖,“海看剧场”APP上架;2024年操盘拍摄竖屏微短剧5部等 [8] - 加大AI技术研发应用,用自研平台进行AI视频制作,优化审核系统并试用;升级APP打造人工智能宠物养护服务平台 [8] 费用率情况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9%、5.7%、4.2%,同比增加+0.42/-0.92/-0.64pct;2025Q1分别为1.2%、6.0%、3.8%,同比增加+0.04/+0.68/-0.34pct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17/10.55/10.92亿元,同比增长3.90%、3.79%、3.4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6/4.48/4.70亿元,同比增长6.47%、5.20%、4.76% [8] - 当前市值对应估值分别为23.1x、21.9x、20.9x [8] 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资产合计分别为4,213、4,667、4,907、5,311百万元等 [10]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79、1,017、1,055、1,092百万元等 [10]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71、346、367、396百万元等 [11] 主要财务比率 成长能力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4%、3.9%、3.8%、3.5%等 [11] 获利能力 - 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56.1%、56.5%、57.1%、57.8%等 [11] 偿债能力 - 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1.9%、13.2%、9.8%、9.2%等 [11] 营运能力 - 2024 - 2027年总资产周转率均为0.2等 [11] 每股指标 - 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6、1.02、1.08、1.13元等 [11] 估值比率 - 2024 - 2027年P/E分别为25、23、22、21等 [11]
海看股份(301262) - 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8:4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合并口径营业收入9.79亿元,同比下降1.37%,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下降2.38%,研发投入维持在4000万以上,总资产42.13亿元,同比增长9.24%,净资产37.10亿元,同比增长8.17% [2][3] - 2025年一季度合并营业收入2.35亿元,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7.45% [3] 市值与投资收益 - 公司通过“价值创造 + 价值传递”落实市值管理制度,融资投向业务发展和创新研发等战略方向,无法单独核算项目实际收益,将提高资金使用率和效益 [4] 分红情况 - 上市不到两年累计实施4次现金分红,合计每10股派发红利14.88元,累计派现规模达6.20亿元(含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0.50元(含税) [5][6] 盈利增长点 - 以创新驱动发展,构建业务多元化增长引擎,稳定主营业务,布局微短剧业态,推进自研技术成果市场化,深化产业与资本协同创新 [7] IPTV业务情况 - 2024年IPTV基础业务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0.02%,基础业务有效用户1685.05万户,增值业务收入1.39亿元,推出创新服务,未来将深化合作,挖掘用户价值,加强内容建设 [8] 超高清机顶盒部署影响 - 超高清插入式微型机顶盒部署是为优化电视服务,并非取代IPTV,IPTV将在优化后的监管框架下持续发展 [9] 行业整体情况 - 2024年IPTV行业整体平稳发展,公司营收、净利润微降,但核心IPTV业务稳定,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强化 [9] 微短剧业务情况 - 牵头落地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推动大小屏覆盖,打造海看普法短剧厂牌,探索多元商业模式,微短剧内容入驻多家平台,与合作方联合开发红果平台版权剧内容 [9][10] 行业发展前景 - 网络视听行业形成多业态并存交融格局,IPTV和微短剧将受益于行业规范和高质量发展,公司将抓住机遇推动自身发展 [10] 短剧业务与IPTV协同 - 公司短剧业务依托IPTV海量家庭用户优势,在大屏端开通短剧专区,上线“海看剧场”APP,与各地平台合作上线原创自制短剧内容 [11] 算力储备情况 - 公司启动“海看算力中心”建设,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多年保持在4%以上,已部署的算力矩阵支撑相关应用模型研发和业务运营,将持续推进算力资源建设 [11] 技术产品输出 - 公司自研的部分技术产品已实现市场化输出,在6家省市传媒机构试用,2024年技术输出业务合同签约额突破千万规模,中标多个项目 [12][13] 一体机项目情况 - 公司研发“山东海看IPTV电视一体机”,构建产业链条,荣获相关奖项,虽未形成规模收益,但具有战略价值 [13]
沃尔玛态度转变:恢复中国供应商出货,美国客户承担关税成本;传饿了么加入外卖大战;因未按时公示年报,引望公司被列为经营异常
雷峰网· 2025-04-30 08:30
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整合 - 中国计划将200多家半导体设备公司整合为10家大型企业,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应对美国制裁 [3] - 中国半导体自给率目前约为23%,产业整合旨在提高自给率 [3][5] - 北方华创已开始行动,以16.9亿元收购芯源微9.5%股份,并计划扩大持股以获得经营权 [3] 沃尔玛供应链调整 - 沃尔玛通知中国供应商恢复发货,并明确关税成本由美国客户承担 [7] - 此前沃尔玛曾要求中国供应商承受高达10%的降价幅度以转嫁20%关税成本 [7] - 包括塔吉特和家得宝在内的美国零售商也采取类似措施 [7] 腾讯AI业务重组 - 腾讯TEG成立大语言模型部和多模态模型部,探索AI前沿技术 [7] - 数据平台部调整为负责大模型数据全流程建设与管理 [7] - 机器学习平台部调整为负责统一的机器学习和大数据融合平台建设 [7] 英伟达中国业务传闻 - 传英伟达考虑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并可能拆分中国业务,以维护CUDA生态地位 [8] - 英伟达官方辟谣称传闻为假消息,相关说法无依据 [8] - 针对与DeepSeek合作开发定制芯片的传闻,英伟达也予以否认 [8] 饿了么外卖市场竞争 - 网传饿了么将加入外卖大战,正筹备百亿补贴活动 [8][10] - 有骑手群内消息证实此消息,并表示急需增加骑手 [8] - 饿了么研发团队近期高强度加班,疑似为新活动做准备 [8] 长城汽车超跑项目 - 长城CTO透露公司5年前已启动超跑项目,目标是打造惊艳产品 [10][11] - 项目遇到碳舱技术难题,已聘请欧洲纽伯格林赛道专家 [10] - 长城AI人才年薪最高可达400-500万现金,加上股票折现可达千万级别 [11] iPhone供应链现状 - iPhone包含2700个部件,由全球700多个生产基地生产 [15] - 仅30家苹果供应商完全在中国境外运营 [15] - 完全独立于中国的iPhone供应链几乎不可能实现 [15] OpenAI业务拓展 - ChatGPT新增购物功能,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搜索获取商品推荐 [16] - 功能覆盖时尚、美妆、家居和电子四大类,免费向所有用户开放 [16] - ChatGPT周搜索量已突破10亿次,公司正将其打造为超级应用 [16] 索尼业务重组 - 索尼考虑分拆半导体业务并推动独立上市,可能保留少数股权 [17] - 官方回应称目前无具体计划,但市场视为战略转型信号 [17] - 2023年索尼已宣布分拆金融服务子公司 [17] 特斯拉直销模式挑战 - 纽约州拟立法禁止特斯拉直销模式,该州电动车市场特斯拉占一半份额 [18] - 民主党议员称直销模式损害传统经销商利益 [18] - 分析指出直销模式是特斯拉核心竞争力之一 [18] 微软数据中心战略调整 - 微软冻结1.5GW自建数据中心计划,放弃超过2GW非约束性租赁合同 [18] - 仍持有超过5GW的约束性租赁合同,有效期至2028年 [18] - 加速自建数据中心布局,购置数万英亩土地 [18] AI人才流失问题 - OpenAI核心研究员Kai Chen因绿卡被拒离开美国,引发行业震动 [19] - 该研究员年薪62万至156万美元,是GPT-4.5核心开发者之一 [19] - OpenAI首席科学家警告美国正在驱逐最优秀AI人才 [19]
「爆款综艺制造机」,芒果TV赚钱吗?
36氪· 2025-04-29 18:19
核心观点 - 芒果超媒2024年财报显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但会员业务成为亮点,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 [7] - 公司在综艺领域表现强势,但在剧集领域存在明显短板 [7][26] - 会员业务增长主要依靠外部合作导流,单用户价值低于同行 [38] - 广告收入持续下滑,但2024年下半年出现回暖迹象 [40] - 公司积极拓展电商等新业务,小芒电商GMV快速增长 [46][47]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业收入29亿元,同比下降12.76%;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下降19.8% [7] - 2024年营业收入140.8亿元,同比下降3.75%;归母净利润13.64亿元,同比下降61.63% [7] - 2024年会员业务收入51.48亿元,同比增长19.3%,首次突破50亿元 [7] - 2024年广告收入34.38亿元,继续下滑 [40] - 互联网视频业务毛利率35.33%,同比下降5.98个百分点 [39] 业务表现 综艺业务 - 2024年上线160档综艺,是国内最大头部综艺制作机构 [23] - 全网网络综艺有效播放TOP10中占据5席,电视综艺TOP10中占据4席 [24] - 《歌手2024》《再见爱人4》等节目成为现象级爆款 [6] - 拥有55个综艺制作团队,持续产出优质内容 [23] 剧集业务 - 2024年剧集表现较弱,仅有《小巷人家》等少数作品进入TOP20 [7][26] - 拥有24个影视制作团队和40家战略工作室,但爆款率低 [27] - 微短剧成为新方向,2024年上线340部 [27] 会员业务 - 2024年末会员规模达7331万 [7] - 会员增长依赖中国移动"动感地带芒果卡"和淘宝88VIP等外部合作 [38] - 单用户价值低于爱奇艺等同行 [38] - 推出高阶会员权益,提升ARPPU值 [39] 电商业务 - 小芒电商2024年GMV达161亿元,4年复合增长率125% [47] - 自营潮服品牌"南波万"GMV超2.7亿元 [47] - 完成A1轮融资,推进A2轮融资 [47] 其他业务 - 收购金鹰卡通,拓展亲子内容及衍生业务 [47] - 电视购物业务板块收缩 [7] 公司背景 - 前身为快乐购,2018年重组更名为芒果超媒 [20] - 芒果TV是核心资产,占重组交易总额的82.5% [20] - 最早实现盈利的视频平台,2017年净利润4.89亿元 [20] - 依托湖南广电资源,获得低价内容和优秀制作团队 [21][23] - 2024年月活2.77亿,行业第三 [29]
从内容到生态,从乐园到带货,爱奇艺要下一盘怎样的棋
财经网· 2025-04-28 20:06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发布"短、精、多、新"内容策略,重点布局微剧并推出"跳看"功能和"桃豆"智能助手重构用户体验 [1][4] - 通过AI技术赋能内容创作与运营,包括自动生成海报、短视频剪辑及精准广告投放,提升效率10倍以上 [9] - 宣布进军内容电商市场,依托IP和明星资源开展直播带货,对首批商家免平台扣点并提供亿级流量扶持 [12] 微短剧业务布局 - 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2024年达505亿元(首次超越电影票房),预计2027年达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3] - 公司极速版APP将更名为"爱奇艺微短剧",推出"精品微剧千部计划""百部港片微剧计划"等,联动《灵魂摆渡》等IP开发短剧 [5] - 微短剧用户规模达5.76亿(占网民52.4%),公司采用会员免费+单点付费模式,非会员可观看免费微剧或第二窗口期短剧 [3][4] AI技术应用 - "跳看"功能通过AI分析视频关键剧情点,用户滑动切换精华片段,避免传统倍速/拖进度条导致的精彩内容遗漏 [7] - "桃豆"智能助手实现个性化推荐、会员服务及内容咨询,已支持超亿轮次用户与近千名IP角色对话 [8] - AI平台"马良"自动生成2000万张海报(日均5万张),"缪斯"制作64万条短视频(总播放量108亿次) [9] IP生态拓展 - 线下乐园"爱奇艺乐园"落户扬州,整合《狂飙》《唐朝诡事录》等IP打造互动游戏、沉浸式体验场景 [11] - 微剧频道用户时长排名移动端第三(仅次于剧集和电影),IP衍生覆盖小说、漫画等内容形态 [10] - 内容电商业务聚焦IP与艺人资源,会员群体作为核心潜在用户,探索流量变现新路径 [12] 行业趋势 - 微短剧进入精品化、主流化阶段,长视频平台凭借内容创作经验与品牌优势加速布局 [5][6] - AI技术成为行业竞争关键,优化创作效率(如选题决策、广告匹配精准度)与用户交互体验 [9][10] - 视频平台商业模式从会员/广告向内容电商、线下衍生等多元化方向延伸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