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酷
icon
搜索文档
新消费派|透视“苏超”上的营销战:互联网大厂引领流量经济2.0?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8 16:42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苏超"热度的引爆下,2025年6月整个赛季的官方赞助价格已一路飙升至300万元,且"一席难求",品牌加速布局"苏超战线"。尽管体育 活动与商业品牌的"联姻"并不鲜见,但这一次的"结合"却向公众展现出一些不同于往常的"打法",互联网大厂在"苏超"战场的营销透露出哪些新动向? 阿里系"内战" 2025年6月底至7月初,阿里系旗下淘宝闪购、支付宝、花呗、余额宝四大品牌分别冠名"苏超"的不同球队,引发网友调侃"江苏散装阿里也散装"。而阿里系 品牌营销也以借势造梗的战略展开。 6月30日,淘宝闪购以"助常州I臂之力"为口号,在官博宣布冠名常州队。其官宣文案还包括"常州队是全国网友一起淘到的宝""常州队就像是苏超的优惠 券,淘宝闪购每天都送大额优惠券,我们都送得多、送得快"等巧妙契合赛场热点与自身业务的营销段子。 让"剧情"变得更精彩的是,仅在淘宝发布消息半小时后,支付宝立刻官宣冠名徐州队,而理由是"C位属于苏C"(徐州车牌为苏C)。其后在同一天,闻声赶 来凑热闹的花呗也官宣赞助无锡队,以"无锡"和"无息"的谐音梗来宣传"花呗有41天无息期"的品牌卖点。 就在7月1日,自称"着急了一晚上,终于上桌了" ...
阿里系“散装”入场,优酷加入苏超“混战”
36氪· 2025-07-02 19:48
优酷体育战略布局 - 优酷体育正式官宣拿下苏超直播版权 从7月5日起在平台独家播出[3] - 此举是平台完善体育内容生态的重要补充 尤其契合其"小球战略"定位[3] - 平台曾通过2018世界杯直播积累1.8亿去重观看用户 决赛单场达2400万观众 验证足球内容价值[13] 苏超赛事商业价值 - 赛事第五轮场均观众达30826人 远超同期中超20409-22827人的水平 苏州vs扬州场次创43617人纪录[6] - 短视频平台苏超话题播放量突破110亿次 79.6%观众通过短视频获取赛事资讯[9] - 目前吸引28家赞助商 冠名商江苏银行投入800万 其他席位均价300万 阿里系四品牌以谐音梗形式赞助四支球队[9][2] 赛事社会影响力 - 58.5%观众因网络热点关注赛事 非传统球迷占比近八成 显著拓展足球受众边界[9][15] - 常州市已制定足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显示赛事对地方体育产业的推动作用[12] - 赛事兼具娱乐与文旅属性 其"破圈"效应为赞助商提供高性价比曝光[9][15] 平台与赛事协同效应 - 优酷将利用赛事泛娱乐化特性 吸引非传统球迷关注其乒羽等核心内容[15] - 平台成熟的直播技术(如2018世界杯4K/HDR)可提升观赛体验 反哺赛事影响力[13] - 合作形成双赢:优酷获取增量用户 苏超突破地域传播限制并提升商业变现能力[15][16]
蔡崇信吴泳铭致股东信:AI时代,阿里将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和行动
硬AI· 2025-06-26 22:32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收入达996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6% [1][2][4] - 净利润同比增长76.81%至1259.76亿元人民币 [1][2][3] - 经营利润同比增长24.34%至1409.05亿元人民币 [4] - 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2.46%至1294.7亿元人民币 [4] - 2021-2025财年收入复合增长率为8.5%,从7172.89亿元增至9963.47亿元 [6] 业务板块表现 电商业务 - 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6%,88VIP会员规模超5000万 [7][8]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收入增长33%,速卖通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Lazada单位经济效益提升,海外电商有望下财季实现单季盈利 [8] - 盒马GMV超750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EBITA转正 [8] 云计算与AI - 阿里云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1][2][11] - 发布并开源多款AI模型,通义Qwen3大模型性能全球领先 [11] - 阿里云为全球34个地区提供云计算服务 [11] 战略方向 - 公司认为AI将重塑所有行业,未来十年最大增量来自AI驱动变革 [3][11] - 将以创业公司心态应对AI时代,强调创造而非守成 [11] - 已退出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非核心资产,提升经营效率 [8] 其他业务 - 本地生活集团订单量健康增长,高德实现单季盈利 [8] - 虎鲸文娱集团亏损收窄,优酷亏损持续改善 [8] - 2025财年流动资产6740.49亿元,总资产1.8万亿元 [6]
短剧之战国时代:爱优腾芒“揭竿而起”
36氪· 2025-06-17 12:02
短剧行业竞争格局 - 红果短剧3月月活用户达1.73亿,同比增长220.3%,与优酷视频差距缩小至1200万,单月分账稳定在5亿以上 [1] - 红果短剧在短剧市场已"一家独大",并凭借内容生产优势和免费观看模式动摇长视频巨头根基 [1] - 短剧行业竞争从"图速度"转向"求质量",商业模式从"单一付费"转为"多元变现" [2] - 红果短剧月活1.73亿远超竞争对手,第二名的河马剧场月活仅4167.7万 [3] 红果短剧成功因素 - 依托字节生态中抖音的流量扶持和番茄小说的内容供给 [4] - 抖音通过自动播放切片、弹窗推荐等方式为红果短剧引流 [4] - 红果平台12部播放量破10亿的短剧中多数改编自番茄小说 [4] - 创新推出IAA免费模式(应用内广告变现模式),同行仍采用IAP付费模式 [6] - 采用"免费观看+广告解锁"模式覆盖下沉市场用户 [7] - 设置"刷短剧赚红包"等活动精准切中下沉市场用户心理 [7] - 在用户拉新和内容创作上大胆投入,为创作者提供丰厚收益回报 [8] - 剧本征集提供5-12万元保底费用加20%版权分成,高于爱奇艺的5-10万元剧本费和10-15%分账 [9] 长视频平台应对策略 - 爱奇艺推出"长+短"内容生态,上线横屏微剧场和竖屏短剧场 [20] - 爱奇艺将会员有效播放时长指标阶梯化,超过800万小时分账单价上浮10%,2000万小时以上上浮20% [20] - 爱奇艺2024年Q4会员收入同比下滑15%,短剧业务成为Q1营收71.9亿元、环比增长9%的核心动力 [21] - 腾讯视频布局竖屏短剧,累计上线24部自制剧,储备超20,000部,斥资2亿打造横屏悬疑短剧《执笔》 [21] - 优酷成立"微短剧中心",独家S级短剧分账单价从6元提升至16元/CPM [21] - 芒果TV与红果合作推出"果果剧场",首创双平台分账联合运营模式 [21]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预计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2027年将超1000亿元 [24] - 2024年上线短剧中68%题材为"霸总逆袭""赘婿打脸",同质化严重 [24] - 短剧盈利模型依赖买量但流量价格飙升,某古装短剧投流ROI跌至1:0.8 [27] - 长视频平台做短剧面临用户习惯未养成、商业模式不明朗等挑战 [28] - 短剧精品化是未来趋势,长视频平台需抛开长剧思维才能改变"一家独大"格局 [29]
2025过半,“爱优腾”没有赢家?
36氪· 2025-06-12 18:06
2025年过半,上半年,"爱优腾"三家在有效播剧上各有千秋,都有不同出圈程度的爆款剧集,《无忧 渡》《折腰》《藏海传》先后成为流量收割机。更早之前,还有《宴回时》《难哄》《漂白》等剧集刷 屏。 《藏海传》之前,优酷已凭借《难哄》与《蛮好的人生》吸引了不少品牌广告主,数据显示,两部剧招 商数量分别为23、29个。悬疑短剧集《沙尘暴》也为平台撑起了不错的口碑。 虽然在体量规模、盈利水平都不及爱奇艺与腾讯视频,但优酷作为爱优腾三家之中,一直被唱衰"掉 队"的平台,今年对外形象似乎有所扭转。阿里集团5月中旬发布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业绩公告显示,优 酷终于走出亏损泥潭,单季度扭亏为盈。 不过,如果从数据维度进行排名的话,还是能分出伯仲。从播放量、市占率、集均播放等关键指标来 看,上半年剧王应该毫无争议当属优酷的男频权谋剧《藏海传》。市占率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据,云合数 据显示,《藏海传》最高市占率高达40.1%。从开播至收官,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多日连续排名第一。 灯塔数据显示,《藏海传》累计播放量高达18.5亿。 对比来看,同样热播,且被评级为S+剧集的腾讯视频《折腰》,云合数据显示,最高市占率为25.8%。 开播之初, ...
优酷《藏海传》爆火后被指“轰炸式”植入广告 商业利益PK用户体验
犀牛财经· 2025-06-11 23:57
播放表现与市场热度 - 优酷电视剧《藏海传》首播38小时站内热度突破万级大关,创平台最快纪录 [2] - 连续多日单日播放量破亿,截至6月6日累计正片播放量达15.85亿,位居2025古装剧榜首 [2][3] - 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时29、30集实时收视峰值达2.48%,酷云市占率最高24.2%,18-34岁年轻观众占比62% [3] - 微博主话题阅读量近百亿,衍生话题频繁登热搜 [3] 广告植入情况 - 全剧含48个品牌共218条广告,总时长1932秒,集均5.45条/48.3秒,成为近年招商最猛剧集之一 [5][6] - 首播单集广告9条(优酸乳/荣耀等),第8集达峰值10条,全集无间断植入 [6] - 广告形式包括片头(1-5条)、中插(1-4条)、片尾等固定位,含优酸乳15s/荣耀10s/外星人45s等典型案例 [6] 用户反馈与争议 - 粉丝群体呈现两极分化:部分认可广告为"爆剧勋章",SVIP用户则强烈不满"无效开会员" [6] - 付费用户仍需面对弹窗广告,社交平台出现"权谋剧秒变广告修罗场"等负面调侃 [6] - 此次争议叠加2024年SVIP功能拆分事件(投屏/4K需额外付费)引发的持续信任危机 [7] 行业竞争与财务表现 - 优酷面临腾讯视频(阅文集团支持)的IP储备优势,《庆余年》等竞品压力显著 [7] - 公司存在题材单一、IP开发不足问题,爆款内容储备与开发能力待提升 [7] - 阿里大文娱(虎鲸文娱)2025财年经调整EBITA亏损收窄至5.54亿(2024财年15.39亿),主要得益于优酷亏损减少 [7]
你被自动续费“套路”过吗?警惕“7天免费”“首月1元”背后的隐形陷阱
搜狐财经· 2025-06-05 23:37
自动续费行业现状 - 多家平台通过"0元开通""免费体验"等醒目优惠诱导用户开通会员 但自动续费条款以灰色小字隐藏[3][4] - 视频类App投诉集中 人民网平台显示136条自动续费投诉中优酷、哔哩哔哩、芒果TV占比较高[4] - 部分平台将自动续费设为享受优惠的必选项 且扣费前无提醒机制[4] 平台操作案例 - 京东Plus会员案例显示 五年间自动扣费金额在99-149元间波动 累计扣款595元 用户称未获价格变动提醒[3] - 爱奇艺会员页面突出"连续包月0元"优惠 但自动续费条款(每月25元)的提示字体与背景色相近[4] 监管政策进展 - 工信部要求自动续费前5日需以显著方式提醒用户 并提供便捷退订途径[5] - 2024年7月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经营者需在服务前和续费前进行显著提示[5] 用户操作指南 - 支付宝取消路径:我的-设置-支付设置-自动续费/免密支付-关闭服务[6] - 微信取消路径:我-服务-钱包-支付设置-自动续费-关闭扣费服务[6] - 视频/音乐类App通常可在"我的会员"或"账户设置"中找到取消选项[6]
《藏海传》等18部电视剧网络剧列入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
快讯· 2025-06-05 11:38
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发布 - 国家版权局公布2025年度第六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 共包含18部电视剧网络剧 [1] - 预警名单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传播作品版权监管工作的意见》及版权重点监管工作计划制定 [1] - 名单基于相关权利人上报的作品授权情况编制 [1] 版权授权情况 - 腾讯视频获得10部作品的网络传播权 包括《长安的荔枝》(2025年6月-2035年6月)《折腰》(2025年5月-2075年12月31日)等 [2] - 爱奇艺获得4部作品的网络传播权 包括《暗潮绿》(2025年5月-2075年5月)《书卷一梦》(2025年6月-2031年6月)等 [2][3] - 优酷获得3部作品的网络传播权 包括《蛮好的人生》(2025年4月17日-2075年4月16日)《我叫赵甲笙 第二季》(2025年4月28日-2075年4月27日)等 [2][3] - 芒果TV获得2部作品的网络传播权 包括《蓝波》(2025年6月-2045年6月)《欢乐家长群(第二季)》(2025年6月-2037年6月) [3] 版权期限特点 - 多数作品授权期限为50年 如《折腰》《扫毒风景》等作品的授权期至2075年12月31日 [2] - 部分作品授权期限为10年 如《长安的荔枝》《焕羽》授权期至2035年6月 [2] - 最短授权期限为6年 《书卷一梦》授权期至2031年6月 [2]
当「优酷原创」成为长视频精品内容新坐标系
搜狐财经· 2025-05-31 20:54
行业趋势与观众需求 - 长视频行业正从规模化向精品化转型,内容品质成为竞争核心变量[4] - 观众审美需求达到空前高度,偏好精简、风格化、高浓度的作品[9] - 移动互联网普及导致注意力分散,传统长视频面临竞争压力[5] - 娱乐消费生态变化推动行业从"时长经济"转向"密度经济"[12] 优酷原创厂牌战略 - 推出"优酷原创"厂牌,以强叙事、系列化、国际视野驱动"好故事"[4] - 强叙事适应快节奏观剧需求,要求高审美、高浓度、高密度[10] - 系列化开发满足情感连接需求,《异人之下2》《新闻女王2》等续作表现强劲[14] - 国际视野内容获全球认可,《新生》Netflix热度超韩剧《眼泪女王》[18] 内容创作与技术创新 - 虚拟拍摄专利80件全球第一,数字化制作解决方案5.0实现技术突破[21][22] - 科技支撑体系包括豹款Pro影视制作车等,拓宽创作边界[21] - 人才体系吸纳顶尖导演编剧,如《边水往事》导演算、《唐探》编剧刘吾驷[24] - 培养计划如"海纳青年导演计划""春苗编剧计划"保障人才供给[24] 市场表现与案例验证 - 《藏海传》登顶优酷站内热度TOP1,Disney+中国港台地区连续7日霸榜[2][18] - 《新生》《边水往事》《沙尘暴》均24集以下,豆瓣评分7分以上[12] - 演员通过优质内容重塑形象,如井柏然《新生》、肖战《藏海传》[26] - 技术人才协同形成良性循环,用户体验升级提升沉浸感[28]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推动行业从数量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型,构建健康内容生态[29] - 全球化内容重塑文化话语权,实现价值共振而非简单输出[21] - 创作标准聚焦故事价值、人物塑造、内容改编性[21] - 尊重观众需求与创作规律,探索国剧可能性[30]
阿里巴巴-W(09988.HK):电商主业稳中向好 云业务势能持续释放
格隆汇· 2025-05-28 17:46
公司业绩概览 - FY4Q25实现营业收入2364.5亿元(同比+6.6%),略低于彭博一致预期2379.1亿元(+7.2%)[1] - 经调整净利润298.5亿元(同比+22.2%),略高于彭博一致预期298.5亿元(+20.3%)[1] 淘天集团业务 - FY4Q25收入1013.7亿元(同比+8.8%),经调整EBITA 417.5亿元(+8.4%),均超预期[2] - GMV增速接近电商大盘,份额企稳;CMR收入710.8亿元(同比+11.8%),超预期684.1亿元(+7.6%)[2] - 88VIP用户数超5000万(去年同期3500万,同比+50%),商家侧优化营商环境[2] - EBITA margin 41.2%(同比-0.1pct),预计FY1Q26 GMV增速中个位数,CMR增速高个位数至双位数[2] 云智能集团业务 - FY4Q25收入301.3亿元(同比+17.7%),略超预期299.0亿元(+16.8%)[3] - 经调整EBITA 24.2亿元(同比+69.0%),margin 8.0%,略低于预期28.2亿元(margin 9.4%)[3] - 公共云收入提速,AI相关收入连续七季度三位数增长;资本开支计划3年3800亿已落地[3] - Qwen 3-235B-A22B模型全球领先,云计算-AI基础模型-应用全产业链优势显著[3] 其他业务板块 - 国际商业收入335.8亿元(同比+22.3%),经调整EBITA -35.7亿元(margin -10.6%),减亏趋势延续[4] - 菜鸟收入215.7亿元(同比-12.2%),调整期导致短期下滑;本地生活收入161.3亿元(+10.3%),亏损收窄[4] - 大文娱收入55.5亿元(同比+12.3%),首次盈利(EBITA 0.36亿元)[4] 资本开支与股东回报 - FY4Q25资本开支246.1亿元(同比+120.7%),年度承诺总额453.2亿元(同比+146.7%)[3] - FY25Q4回购6亿美元股票,全年回购11.97亿股(股本净减少5.1%),派发股息46亿美元[5] 战略与估值 - 聚焦AI+云+核心电商,上调FY2026-2028营收预测至10642/11748/12725亿元,净利润1696/1849/1955亿元[5] - 分部估值市值30954亿元,对应每股176.86港元(汇率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