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

搜索文档
阿里巴巴再次调整集团业务!从六大集团缩编为四大业务→
证券时报· 2025-08-24 16:13
阿里巴巴集团业务结构再生变,阿里业务结构正式从"1+6+N"正式收缩为四大业务,全面聚焦"电商、云+AI"。 "1+6+N"架构成为历史 记者从阿里巴巴官网发现,阿里旗下业务从原有的六大业务集团被划分为四大业务类别,分别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阿 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以及所有其他业务。 具体来看,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中的电商板块包含淘宝、天猫、闲鱼、飞猪旅行;即时零售板块包括淘宝闪购、饿了么; 批发板块为1688业务。 阿里中国电商集团在2024年11月正式建立。2024年11月21日,阿里巴巴成立了全新的电商事业群,新事业群直接将此前拆分的 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及1688、闲鱼等电商资源重新整合,形成国内外全产业链覆盖的电商超级业务单元。 今年6月,阿里正式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电商事业群。8月初,淘宝上线了全新的大会员体系,打通饿了么、飞猪等阿 里系资源,覆盖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 所有其他类别的业务包括钉钉、夸克、高德地图、菜鸟、优酷、大麦娱乐、盒马、阿里健康、橙狮体育等。 从变化来看,原有的本地生活集团的业务被拆分,饿了么被归入阿里中国电商集团,高德被划分至所有其他类 ...
阿里巴巴再次调整集团业务!从六大集团缩编为四大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4 15:30
"1+6+N"架构成为历史 全面聚焦"电商、云+AI" 记者从阿里巴巴官网发现,阿里旗下业务从原有的六大业务集团被划分为四大业务类别,分别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 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以及所有其他业务。 具体来看,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中的电商板块包含淘宝、天猫、闲鱼、飞猪旅行;即时零售板块包括淘宝闪购、饿 了么;批发板块为1688业务。 阿里巴巴集团业务结构再生变,阿里业务结构正式从"1+6+N"正式收缩为四大业务,全面聚焦"电商、云+AI"。 阿里中国电商集团在2024年11月正式建立。2024年11月21日,阿里巴巴成立了全新的电商事业群,新事业群直接将此 前拆分的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及1688、闲鱼等电商资源重新整合,形成国内外全产业链覆盖的电商 超级业务单元。 今年6月,阿里正式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电商事业群。8月初,淘宝上线了全新的大会员体系,打通饿了么、飞 猪等阿里系资源,覆盖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 所有其他类别的业务包括钉钉、夸克、高德地图、菜鸟、优酷、大麦娱乐、盒马、阿里健康、橙狮体育等。 从变化来看,原有的本地生活集团的业务被拆分,饿了么被归入阿里中国电 ...
美股异动丨阿里巴巴涨近4%,阿里官网重新归纳四大业务板块
格隆汇· 2025-08-22 23:05
股价表现 - 阿里巴巴股价上涨近4%至122.8美元 [1] 业务板块调整 - 官网业务板块从六大业务集团+其他业务变更为四大板块:阿里中国电商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及所有其他业务 [1] - 饿了么和飞猪被归入阿里中国电商集团板块 [1] - 高德地图、菜鸟、优酷、大麦娱乐等被划入所有其他业务板块 [1] 调整性质说明 - 官网业务板块划分不代表组织架构调整 [1] - 内部汇报关系暂未发生变化 [1]
阿里官网重新归纳四大业务板块
第一财经· 2025-08-22 17:44
公司业务板块调整 - 阿里巴巴官网业务板块于2025年8月22日从六大业务集团+其他业务变更为四大板块:阿里中国电商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及所有其他业务 [3] - 饿了么和飞猪被归入阿里中国电商集团板块 [3] - 高德地图、菜鸟、优酷、大麦娱乐等业务被划入所有其他业务板块 [3] - 官网业务板块划分不代表组织架构调整 内部汇报关系暂未发生变化 [3]
视听行业“松绑”新规将近,互联网ETF沪港深(159550)上涨4%,预期差就是生产力?
新浪财经· 2025-08-18 13:57
互联网ETF沪港深及成份股表现 - 8月18日互联网ETF沪港深(159550)场内价格上涨4%,成份股芒果超媒一度20CM涨停,阅文集团盘中涨18%,指南针涨12%,大华股份、用友网络、同花顺涨超6% [1] - 芒果超媒作为互联网影视龙头,今年以来表现不突出,但今日涨停反映市场预期差 [1] - 阅文集团上周因超预期中报业绩已迎来一波大涨,8月12日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上半年收入31.9亿元,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68.5% [2] 广电新规对行业影响 - 网传广电总局发布21条新规,包含不严格限制古装剧播出数量、取消引进剧配额限制、优化审查机制等措施,被视为对剧集和长视频行业重大利好 [1] - 新规主要在放宽题材与审批、鼓励台网联动、引进放开、试点中插广告等方向,长视频平台如芒果TV/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或率先受益 [2] - 广电总局确实印发《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通知,以内部传阅形式发布 [1] 互联网内容行业发展趋势 - 阅文集团IP储备丰富,上半年在精品影视、动漫画领域表现强劲,短剧爆款率提升,IP衍生品业务GMV达4.8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2] - 互联网内容社区兼具成长性和确定性,是IP产业发展源头,中国IP产业走向黄金期,体系化IP储备的内容社区有望迎来收获期 [3] - 互联网板块经历估值压缩后,目前伴随政策拐点和AI叙事新逻辑,估值修复信号已发出,部分龙头在利润恢复驱动下市值明显提升 [3] 中证沪港深互联网指数概况 - 互联网ETF沪港深(159550)跟踪中证沪港深互联网指数,覆盖沪港深三地50只流动性好、市值大的互联网上市公司股票 [4] - 截至2025/8/15前十大权重股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美团、同花顺、东方财富、京东健康、快手、科大讯飞、金山办公 [4] - 中证沪港深互联网指数近年表现:2021年-22.81%,2022年-23.76%,2023年-9.92%,2024年28.40%,2025年1-6月15.33% [6]
“政策包”变“催化剂”!行业热议广东省网络视听产业政策
南方都市报· 2025-08-16 14:48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 广东省发布《关于推动广东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九条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资金扶持、提升产业园能级、加速全产业链布局等 [2] - 政策包推进落实措施包括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提升产业集聚效能、提升内容创作水平、推动差异化发展 [2] - 广东省网络视听产业去年收入占全国1/7,同比增长近40%,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3] 行业现状与优势 - 广东省网络视听产业链完备,在内容创作、平台分发、技术研发等板块拥有一批龙头企业如腾讯视频、微信视频、YY、虎牙、QQ音乐、酷狗音乐 [3] - 行业面临原创精品供给不足、产业链协同能力不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不足等瓶颈问题 [3] - 广东省委宣传部提出六方面优化措施,包括内容提质、科技赋能、生态焕新、湾区协同、人才引育、协作联动 [4] 企业动态与规划 - 爱奇艺在广东拥有最多付费用户占比(10%),10余部影视作品在广东备案或取景,已落地4家基于IP和VR技术的全感剧场 [5] - 优酷在深圳成立神秘世界文化科技公司,专注超高清虚拟拍摄和AIGC技术,粤产内容在平台表现优异 [5] - 腾讯视频深耕湾区特色内容,建议加大对综艺节目的针对性扶持和专项资金支持 [6] - 芒果TV计划结合广东优势,在内容创新、技术融合、国际传播方面深化合作 [6] - 抖音集团2017年落户广东,业务发展良好,计划深耕广东产业带助力直播电商经济 [7] - 小红书计划在广东落地重点IP马路生活节,推进微短剧合作 [7] 内容与技术发展 - 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平台积极开发粤产内容,融入岭南文化和大湾区元素 [5][6] - 优酷和芒果TV强调技术融合,包括超高清虚拟拍摄、AIGC、VR等技术应用 [5][6] - 多家企业提出加强国际传播合作,推动优质内容出海 [6][7]
充会员也不能免广告!实测:五款视频APP各有套路
新浪科技· 2025-08-13 15:09
视频平台会员广告乱象 - 核心问题:开通会员后仍存在多种形式广告,包括开屏广告、暂停广告、植入广告等,部分广告无法关闭且易误触跳转 [1][4][7][9][12] - 广告形式:前贴片广告(部分平台会员可免除)、暂停广告、弹窗广告、创意中插等十余种类型 [7][9][12] - 用户痛点:手机晃动易跳转广告页面,电视端开机广告长达15秒且无跳过按钮 [9][12] 会员权益分级与收费模式 - 分层收费:爱奇艺基础VIP18元/月、黄金VIP30元/月、白金VIP50元/月;芒果TV SVIP28元/月需升级至35元全屏会员才支持电视端权益 [14][15] - 设备限制:手机端与电视端会员不互通,部分平台需额外付费升级才能享受4K画质 [4][15] - 套娃式收费:会员权益对比显示基础VIP仅支持1台设备,高级别会员才开放多设备或电视端权限 [13][15] 行业监管与用户投诉 - 监管行动:浙江省消保委2020年及2021年两次约谈平台,要求整改广告特权描述不清、自动续费取消繁琐等问题 [18] - 法律依据:广告法第44条要求广告可一键关闭,但部分平台仍存在违规推送无法关闭的广告 [17][18] - 用户投诉:黑猫投诉平台累计3481条相关投诉,涉及腾讯视频SVIP广告未免除、酷喵多重广告插播等 [16] 平台回应与广告来源 - 平台解释:优酷称前贴片广告不包含内生广告,芒果TV承诺广告设置显著关闭标志,腾讯视频称部分广告因版权限制无法消除 [7] - 广告来源:既有平台方投放,也有版权方强制插入,部分广告未标明投放主体 [9]
月活超过优酷后,红果为何无法躺平?
钛媒体APP· 2025-08-08 19:52
红果短剧的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月活用户达2.1亿,同比增长179%,超越优酷的2.006亿月活 [1][2] - 平台诞生17部播放量破10亿的爆款作品 [6] - 用户增速呈现阶段性放缓: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环比增长5.06%,2025年1月至3月降至2.09%,3月至5月进一步收窄至1.50% [17]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免费模式颠覆传统付费短剧,免费模式用户占比从2024年初11%飙升至年中50% [6] - 核心变现支柱为广告,2025年上半年149个品牌涉足微短剧营销,其中52%为首次入局者 [8] - 推出会员服务(周卡8元、月卡30元、季卡78元、年卡260元)形成"广告+会员+单剧付费"混合变现体系 [8][10][11] 字节跳动的生态优势 - 88.3%流量源自抖音,形成"番茄小说IP-红果短剧-抖音分发"的完整产业链 [12][13] - 成立短剧版权中心整合内部资源,加强版权管理 [21][22] - 通过"果燃计划"升级内容审核标准,采用"保底+分成"模式吸引优质制作方 [23] 行业竞争格局 - 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101分钟,发展速度远超网络外卖/文学/网约车 [12] - 腾讯视频计划上线350部竖屏微短剧,微信生态推出"火星短剧社" [15] - 芒果TV以经典IP改编策略打造精品短剧,单剧制作成本推高至300万元 [16][25] 内容精品化转型 - 广电约谈后加强内容审核,下线违规剧集并提高上线标准 [20] - 平台向"超级APP"进化,整合电影/听书/小说/漫画等内容板块形成生态闭环 [25] - 行业从"海量内容供给"转向"精品化制作",头部公司竞争重点从流量转向留存 [18][19]
长视频的中场战事:精品化、短剧和AI
凤凰网财经· 2025-07-15 20:51
长剧市场现状 - 2025年上半年长视频平台上新271部剧集,较2024年同期的237部略有增加,但热播期集均有效播放量全面缩水,仅《漂白》一部集均播放量超5000万,4000万以上仅2部,3000万以上仅4部,而2024年同期前十名均超3000万,剧王《庆余年第二季》达1.1亿 [3] - 行业进入转型阵痛期,大量注水剧被淘汰,高品质剧集溢价能力增强,但头部作品数量减少,中腰部剧大面积哑火,近300部新剧多数反响平平 [3][4] 平台策略调整 - 腾讯视频从"赌超级爆款"转向提升整体项目成功率,降低平均亏损水平,鼓励主创专注创作、前置剧本开发及突破自我天花板 [6] - 爱奇艺采取"80%迎合市场+20%追求艺术价值"策略,减集数和时长但增加项目数和总预算 [6] - 优酷推出"优酷原创"厂牌,聚焦强叙事、系列化、国际视野的精品内容,三家平台均强调提升成功率与头部剧高溢价 [7] 短剧冲击与应对 - 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红果平台月活1.73亿逼近优酷,长视频付费会员增长停滞,腾讯视频会员数徘徊1.15亿-1.2亿,爱奇艺会员数从1.3亿峰值降至1亿左右 [5] - 广告收入持续下滑,爱奇艺品牌广告收入从2018年110亿缩至2024年40多亿,芒果超媒从54.53亿降至20.15亿 [5] - 平台转向精品化短剧,爱奇艺推出"短剧场"和"微剧场",腾讯视频将10%-20%剧集预算投短剧,优酷成立微短剧中心并调整APP界面优先级 [13][16] 行业困境与挑战 - 2025年Q1剧集开机量同比跌超50%,为近四年最低,行业年产量或仅200部,面临产能萎缩导致人才流失风险 [10][11] - 编剧能力不足制约精品率提升,新人培养需时间与项目支持,部分腰部编剧转行短剧或失业 [9][12] - 平台盈利依赖"成本紧缩+会员涨价",增长动力不足,短剧增量价值有限,爆款率低于红果等流量平台 [17][22] 未来战略方向 - AI技术应用加速,腾讯视频成立AI影视表达工作室,爱奇艺推出"跳看"和"桃豆"助手,聚焦工业化效率提升 [18][19] - 出海布局扩大,爱奇艺覆盖东南亚、北美、日韩和中东北非,国际版用户超1亿,腾讯视频WeTV下载量达2.5亿 [20] - IP衍生开发推进,爱奇艺建设线下乐园及VR剧场,探索"文旅+IP"和内容电商,但投入回报周期仍存不确定性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