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绘就合作发展新图景
证券时报· 2025-11-11 02:34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 -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在“十五五”时期面临复杂国际环境下,其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需坚持扩大开放以促发展、促改革 [1]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具体部署涵盖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四个方面 [1]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需注重稳定扩大制度型开放,对外拓展国际循环,对内实施内外贸一体化以提升国内大循环水平 [2] 服务业开放与市场准入 - 服务业是未来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的重点领域,将研究推动进一步扩大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领域开放试点 [2] - 将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深化优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2] 贸易创新发展与多元化 - 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是“十五五”时期高水平开放的要点,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三大支柱 [3] - 中国已连续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服务贸易突破1万亿美元 [1][3] - 支持传统外贸行业转型升级,同时拓展新兴市场和增量市场,构建均衡多元的国际市场格局 [3] - 拓展中间品贸易和绿色贸易是未来货物贸易升级方向,需加快构建绿色贸易体系 [3] 全球服务贸易趋势 - 世贸组织预计2025年全球服务出口增速将保持4.6%的温和增长,较2024年的6.8%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同期全球货物贸易0.5%的增长预测值 [4] - 联合国贸发会议强调全球服务贸易仍是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5] 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人经济”理念 - 对比2023年和2017年数据,新兴市场从中国进口的中间品和资本品占比分别提升了5.2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消费品提升1.9个百分点,原材料下降0.5个百分点 [5] - 经济发展理念出现战略升级,从重视“中国经济”(GDP)转向也重视“中国人经济”(GNI),强调国民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6] - “中国人经济”体现为中国对外资产形成,如对新兴市场和“一带一路”国家的银行贷款、企业出海投资等 [5][6] 双向投资与海外发展 - 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包括塑造吸引外资新优势,落实“准入又准营”,以及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引导产供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 [6] - 企业“出海”从产品驱动的点状出海转向创新驱动的系统出海,需完善海外服务保障体系,如构建综合性服务平台和多元化跨境争议解决机制 [6]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是中国重要贸易伙伴和对外投资目的地,高质量共建需拓展绿色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新空间,并加强海外利益保护 [7] - 加强海外利益保护需强化债务可持续管理,完善风险评估,企业需深入推进本地化与利益共享,并完善社会影响评估体系 [7]
中信建投黄凌: 聚焦服务国家大局 打造国际一流投行
文章核心观点 - 证券行业需找准自身优势与全局工作的结合点,主动融入并服务国家战略大局,通过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和明晰战略定位,在一流投资银行建设新征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1] 把握四个关键 -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引领,通过高质量金融服务促成“科技-金融-产业”良性循环,支撑科技创新与产业进步 [2] - 以人民为中心,依托普惠金融与养老金融等高质量金融服务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助力共同富裕 [2] - 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抓手,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通过产品兼容、风控穿透等提升国际化能力 [2] - 以数字中国建设为动力,做实数据确权、估值与合规流通,推动数据要素赋能产业场景并转化为融资与交易需求 [3] 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 - 做精科技金融:证券公司服务58家优质企业通过IPO登陆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实现融资450亿元;全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1645只,合计规模1.8万亿元,资金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做实普惠金融:为初创及小微企业提供灵活金融工具支持,同时助力居民长期资产配置,推动理财回归以客户为中心,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改善构建良性循环 [4] - 做深数字金融:加快行业自身数字化转型,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与投资者 [5] - 做优双向开放:围绕互联互通、跨境发行与并购、全球销售交易三条主线,提升多币种、多市场定价与做市能力 [5] 打造国际一流投资银行 - 聚力打造“价值投行”:将功能性置于首位,发挥“投资+投行+研究”等协同优势,打通业务及境内外价值链循环,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创造价值 [6] - 聚力打造“数智投行”:把握AI产业发展窗口期,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化决策支持与风险控制,以数字化转型重塑投行服务“底座” [6] - 聚力打造“新质投行”: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在业务与管理模式上勇于创新,提升自身含“绿”量、含“科”量,建立市场竞争优势 [6]
刚刚,外汇局发布!33433亿美元!
金融时报· 2025-11-07 21:14
外汇储备规模变动 - 截至2025年10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亿美元 较9月末上升47亿美元 升幅为0.14% [1] - 外汇储备环比上涨受资产价格变化与汇率波动综合影响 [1] 汇率因素分析 - 10月份美元指数上涨2.1%至99.8 美联储降息的同时美元逆势上涨 [1] - 因外储以美元计价 非美货币贬值会降低经汇率折算后的外汇储备规模 [1] 全球资产价格表现 - 美联储降息推动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8% [1] - 10月份美国标普500指数上涨2.3% 日经指数上涨16.6%创历史新高 欧洲斯托克指数上涨2.6% [1] - 全球股债双强对外储形成支撑 [1] 政策环境与长期展望 - “十四五”规划建议更加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地位和作用 [2] - 推动贸易创新发展 强调市场多元化和优化货物贸易 出口将长期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 [2] - 拓展双向投资 对外资提出“准入又准营” 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 [2] - 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 是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的根本支撑 [2]
10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达33433亿美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1-07 21:07
外汇储备规模变动 - 截至2025年10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47亿美元,升幅为0.14% [1] - 按特别提款权(SDR)计,中国外汇储备为24612.45亿SDR [1] - 10月份外汇储备余额继续增加,延续了此前两个月的升势 [1] 外汇储备变动原因分析 - 外汇储备增加主要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 [1] - 当月美元指数震荡上行,累计上涨2.1%至99.8,创8月份以来新高 [1] - 美元指数走强导致非美元货币总体下跌,但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带来了正估值效应 [1] 黄金储备情况 - 截至10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为7409万盎司 [1] 政策环境与未来展望 - “十四五”规划建议更加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地位和作用,凸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决心 [1] - 在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方面,强调推动市场多元化、优化升级货物贸易以及培育新增长点 [1] - 出口将长期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 [1] - 在拓展双向投资方面,提出对外资要“准入又准营”、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 [2] - 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2]
稳扎稳打,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今日谈)
人民日报· 2025-11-07 06:11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 - 海南自由贸易港即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标志着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该举措是贯彻落实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部署的关键步骤 [1] - 项目进展体现了中国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对外开放的格局 [1]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 国家已通过22个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1]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以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 [1] - 战略重点在于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科学安排开放节奏以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1] 政策导向与未来展望 - 政策方向锚定目标不动摇,强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实施策略 [1] - 高水平对外开放旨在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引领发展格局变革 [1] - 当前阶段被强调为鼓足干劲、乘势而进的关键时机 [1]
30倍认购!财政部在港发行40亿美元主权债券,投资热情高涨
国际金融报· 2025-11-06 17:04
发行基本情况 - 财政部于11月5日在香港成功发行40亿美元主权债券 [1] - 发行结构为3年期20亿美元,发行利率3.646%;5年期20亿美元,发行利率3.787% [1] - 国际投资者总认购金额达1182亿美元,认购倍数高达30倍,其中5年期认购倍数达33倍 [1] 投资者结构与上市安排 - 投资者地域分布广泛,亚洲占比53%、欧洲25%、中东16%、美国6% [3] - 投资者类型丰富,主权类占比42%、银行和保险24%、基金资管32%、交易商2% [3] - 此次发行的债券将全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3] 市场意义与影响 - 此次发行显示出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扩大香港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4] - 在离岸市场建立更完善的收益率曲线,为中资企业海外发行美元债券提供利率基准参考 [4] - 本次发行有助于提升香港作为亚洲领先债券市场的地位 [4] 历史背景与未来展望 - 这是财政部自2021年以来再次在港发行美元债券 [4] - 汇丰银行表示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境内外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 [4]
汇丰协助财政部发行40亿美元主权债
新华财经· 2025-11-06 14:53
发行概况 - 财政部在香港成功发行40亿美元主权债券,其中3年期20亿美元发行利率为3.646%,5年期20亿美元发行利率为3.787% [1] - 汇丰银行在本次发行中担任联席主承销商及账簿管理人 [1] 市场反应与意义 - 本次发行获得国际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和踊跃认购,体现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信心 [1] - 发行传达出持续开放与合作的信号,包括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和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等内容为国际市场所乐见 [1] - 发行体现中国正继续深化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双向互动,为国际投资者的多币种资产配置提供丰富选择 [1] 对香港市场的支持 - 这是财政部自2021年以来再次在港发行美元债券,显示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1] - 发行有助于扩大香港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并在离岸市场建立更完善的收益率曲线 [1] - 发行有助于提升香港作为亚洲领先债券市场的地位,并为中资企业海外发行美元债券提供利率基准参考 [1] 历史参与记录 - 自2009年以来,汇丰银行积极参与财政部的境外主权债券发行 [2] - 参与发行的债券包括去年11月在沙特阿拉伯发行美元主权债券、去年9月在法国发行欧元主权债券以及今年4月在伦敦发行首笔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 [2] - 汇丰银行表示将继续支持境内外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 [2]
上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外资企业扎根中国
新华社· 2025-11-06 08:24
文章核心观点 - 外资企业通过深化本土供应链和布局全球创新中心 展示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1] - 中国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注入发展动力 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1] 外资企业在华战略布局 - 供应链战略呈现"在中国、为中国"的深化趋势[1] - 创新中心加速"在中国、为全球"的布局进程[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导向[1] - 外资企业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获得实际收益[1]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上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外资企业扎根中国
新华网· 2025-11-05 22:01
文章核心观点 - 外资企业通过深化本地供应链和布局全球创新中心,显示出对中国市场的信任 [1] - 中国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注入信心,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1] 政策背景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1] 外资企业在华战略 - 外资企业正深化“在中国、为中国”的供应链 [1] - 外资企业加速布局“在中国、为全球”的创新中心 [1] - 外资企业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中获益 [1]
一财社论:“与天下同利”成为进博会基因
第一财经· 2025-11-05 21:16
进博会规模与吸引力 - 第八届进博会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在去年3496家的基础上新增了600余家,有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 [2] - 进博会背靠中国大市场,前七届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 [4] - 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地位,未来十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 [4] 中国市场潜力与政策导向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中国经济工作重点,将为全球商品进入中国提供更广阔空间 [4]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规划提出建议,专章部署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要“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5] - 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 [5] 进博会功能与平台价值演变 - 进博会已成为全球创新链上的重要节点,是跨国公司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 [6] - 进博会期间举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紧扣全球贸易秩序重构、开放贸易与安全发展、产供链韧性等全球治理问题 [6] - 进博会从单纯的“卖场”转变为各种创新元素的聚集和交流地,以及实际生产力的沃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