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拉尼娜事件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秋冬或发生一次弱拉尼娜事件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21 14:07
2025年秋冬季ENSO事件预测 - 预计2025年秋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将处于中性偏冷状态,不排除形成一次弱拉尼娜事件的可能 [1] 2025年冬季中国近海海温预测 - 预计今年冬季渤海、东海南部海温略偏高,黄海、东海中部与北部海温偏高,南海大部海温接近常年平均 [2] - 需关注冬季我国近海海温偏高对海水养殖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气候预测方法与挑战 -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时空特征、全球及我国气候格局发生明显改变,给气候预测工作带来新挑战 [1] - 会议希望通过会商机制和专家智慧探索新方法,发展数值模式,丰富预测手段,进行科学研判,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成果转化 [1] - 与会专家围绕海洋和大气监测状况以及ENSO动力、统计模式和人工智能预测结果进行探讨 [1] 机构后续行动 -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将密切关注全球海洋和大气演变动态,及时发布最新监测和预测信息 [3]
天风证券:动力煤超预期大涨 上调年内目标价至750-800元
智通财经· 2025-10-21 13:50
近期动力煤价格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秦皇岛港Q5500动力末煤价格为748元/吨,周环比大幅上涨43元/吨 [1] - 近一周主产地煤价涨幅更为显著,山西大同、陕西榆林、内蒙古东胜Q5500煤价周环比分别大涨75元/吨、120元/吨和36元/吨 [1] 煤炭供应受限因素 - 晋陕蒙核心产地在长假后受频繁降雨干扰,煤矿生产与运输受阻,叠加主要运煤通道大秦线检修,煤炭供给受到短期扰动 [2] - 自7-8月查超产政策以来,国内原煤产量下降,近一周晋陕蒙三省样本矿山产量同比下滑4%,第四季度产能核查将持续约束生产力度 [2] - 2025年10月前二周全球发往中国的煤炭发运量为985.39万吨,环比9月同期下降14.4%,同比去年10月同期大幅下降43.7% [2] - 近期海运费上涨叠加外矿报价上调,进口动力煤到岸成本增加,可能抑制采购积极性,10月进口量难以达到9月高位 [2] 电煤需求支撑因素 - 尽管处于电煤消费淡季,但南方“秋老虎”天气导致下游电厂日耗不减反增 [3] - 北方多地已于10月上半月陆续启动冬季供暖,10月下半月供热区域将进一步扩大 [3] - 气象预测显示今年秋冬季可能形成弱拉尼娜事件,历史数据显示拉尼娜事件后我国冬季偏冷概率较大,冷冬预期支撑动力煤冬储情绪 [3] 库存水平分析 - 受供应收紧及电厂日耗支撑影响,国内电厂及港口库存在淡季小幅去化,当前水平略低于2024年同期 [4] - 截至2025年10月16日,25省电厂库存为518.8万吨,低于2024年同期的520.2万吨 [4]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环渤海港口库存为2382万吨,低于2024年同期的2456万吨 [4] 价格展望与核心观点 - 产地降雨影响减弱,但安全检查和超产核查政策仍限制供应增量,大秦线检修持续限制北港调入量,港口库存短期难以大幅累积 [5] - 北方供暖提前及潜在“双拉尼娜”事件形成的冬储预期支撑煤价上涨动力 [5] - 基于上述因素,将年内动力煤目标价上调至750-800元/吨 [1][5]
二十年数据支撑,未来北方高温多雨常态化!
经济观察报· 2025-10-13 20:40
北方气候暖湿化趋势 - 从1961至2024年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约6毫米 [1] - 2025年主汛期全国平均气温达22.3℃,较常年同期偏高1.1℃,与2024年夏季并列成为自1961年以来最热夏季 [3] - 2025年夏季全国平均高温日数达13.7天,比常年多出5.7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 [3] 高温天气变化 - 在所统计的45个北方城市中,与2000年夏季相比,高温天气呈现出普遍增强的态势 [7] - 河南信阳高温天数从2000年的5天攀升至2022年的35天,增长30天;郑州从2000年的8天增加至2024年的31天,增长23天 [11] - 约78%的北方城市2024年6月至8月最高气温均值呈现升温趋势,西北城市变化更为显著,如乌鲁木齐同期最高气温均值上升2.4℃ [17] 降水量变化 - 84%的北方城市在2000年至2024年雨季的降水量呈现显著增加趋势 [21] - 辽宁丹东夏季降水量从2000年的359.3毫米波动增长至2024年的779毫米,增长超过419.7毫米 [24] - 山东济南、烟台和临沂2024年雨季降水量较2000年分别增加205.9毫米、182.1毫米和142.8毫米 [24] 农业影响 - 高温持续高于35℃会导致苹果出现果皮变色、变形,影响果树根系供水和糖分合成,进而影响苹果口感 [30] - 降水过多会导致土壤过湿、根系缺氧腐烂,引发落叶,果园长期积水会引起主干腐烂 [30] - 农业从业者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持续干热天气来临前提前准备肥料和农药进行预防 [31] 文物保护影响 - 2021年10月持续强降雨导致山西省大量古建筑受损,平遥古城城墙出现局部坍塌 [32] - 木结构古建筑在潮湿环境中易糟朽,含水率上升会导致强度降低,易变形损毁,并牵连内部壁画 [33] - 持续强烈的日照会使文物表面色彩饱和度下降,导致快速变色或褪色 [33]
当北方不再“北方”:数据里的北方雨热变迁
经济观察网· 2025-10-11 16:12
北方气候暖湿化趋势 - 2025年主汛期全国平均气温22.3℃,较常年同期偏高1.1℃,与2024年夏季并列成为自1961年以来最热夏季[2] - 2025年夏季全国平均高温日数达13.7天,比常年多出5.7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2] - 在统计的45个北方城市中,约78%的城市在2024年6月至8月最高气温均值较2000年同期呈现升温趋势,84%的城市同期降水量呈现显著增加趋势[8][11] 高温天气变化特征 - 河南信阳高温天数从2000年的5天攀升至2022年的35天,增长30天,郑州从2000年的8天增加至2024年的31天,增长23天[5] - 2015年后四成北方城市高温天数出现明显变化,包括温凉区域出现高温日、高温日数持续增加以及高温日数纪录被打破[5][6] - 克拉玛依年均高温天数从2000-2014年间的29.5天上升至2015-2022年间的34.5天,增幅达5天[6][7] 降水模式变化 - 辽宁丹东夏季降水量从2000年的359.3毫米波动增长至2024年的779毫米,增幅超过419.7毫米[13] - 山东济南、烟台和临沂2024年雨季降水量较2000年分别增加205.9毫米、182.1毫米和142.8毫米[13] - 郑州2024年雨季降水量较2010年增长342.9毫米,而2010年较2000年曾下降132毫米,显示降水趋势发生逆转[14] 农业领域影响与应对 - 持续高于35℃的高温导致苹果出现果皮变色、变形,抑制光合作用并影响糖分合成,最终影响果实口感[19] - 降水过多导致土壤过湿、根系缺氧腐烂,雨后温度骤升易引发褐斑病,需及时喷药防治[19] - 果园种植基地通过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干热天气来临前提前准备肥料和农药进行预防性管理[19] 文物保护领域挑战 - 2021年10月持续强降雨导致山西省大量古建筑受损,平遥古城城墙出现局部坍塌,受损文物中超八成是低级别文物[20] - 木结构古建筑在潮湿环境中易糟朽,含水率上升导致强度降低,进而引发结构变形和损毁,并牵连内部壁画受损[21] - 高温和强烈日照会导致文物表面色彩饱和度下降,加速变色或褪色过程,给彩塑壁画保护带来挑战[21]
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做客“民生访谈” 初步预测上海汛期平均气温偏高1℃
解放日报· 2025-04-23 09:36
极端天气趋势与预测 - 上海极端天气呈现多发强发态势,去年52个高温日比常年多31天,仅次于1934年 [1] - 去年出现连续12个酷暑日打破152年最长纪录,且台风活动频繁打破风和雨的影响纪录 [1] - 预测今年夏季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上海汛期平均气温偏高1℃,高温日数偏多 [1] - 预计今年影响上海的台风有两三个,接近常年或略多 [1] 电动自行车行业政策与基础设施 - 上海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持续至今年6月,旧车报废可获得500元购车补贴 [2] - 行业正在研究优化补贴政策,包括简化手续、探索免补号牌和远程认证,并考虑延长政策期限 [2] - 上海设定充电能力建设目标,充电端口数与在用车辆数之比不低于1:2,充电场所距离居民住所符合3分钟步行需求 [2] - 目前上海已建成近300万个充电桩口,累计建设超过1.8万个换电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