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化工厂
icon
搜索文档
新产线一分钟“出炉”300只电池
新华日报· 2025-05-13 07:31
项目进展 - 长虹三杰四期高倍率锂电研发生产项目投资32亿元,预计2024年6月投产,将新增4条300PPM生产线,每分钟可产出300只电池[1] - 项目采用国内外一流技术团队开发,打造行业数字化标杆工厂,目前动力设备和外围配套设施已具备运行能力[1] - 200PPM全自动智能制造车间已投产,2条高倍率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每分钟可产出200只电池,效率较以前提高2倍[2] 技术优势 - 公司将电阻式充放电技术优化为逆变式充放电,提高电池充放电效率并实现能耗回收再利用[1] - 单线全自动外观检测设备每日可检测25万只电芯,较传统人工全检减少用工80%[1] - 研发的2.0AH、2.5AH等高倍率动力锂电池自放电损耗控制在每月1%以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 - 新开发超低温电池可在零下40摄氏度使用,高倍率锂电池放电倍率达10C至15C,容量达3000至4000mAh[4] 产能与效率 - 公司日产锂电池达60万只,年产能由1GWh提升至1.5GWh[3] - 200PPM生产线22道工序全部自动化,用工数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2] - 人均产值提高1倍,能耗降低近20%[3] 市场表现 - 在电动工具用圆柱动力型锂电池细分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3] - 产品进入力神、博世、凯驰、史丹利百得等全球一线家电品牌供应链[3] - 公司营收从2016年1亿元增长至2024年16.5亿元,保持"亿级"增长速度[3]
德赛电池(000049)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18:39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2025 年深耕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加速拓展储能电池与 SIP 先进封装等战略新兴领域,强化优势产业 [2][3] - 持续推行与重点客户、供应商的战略结盟,抓住越南基地厂区面积增加机会,加快全球化布局 [2] - 开展数字化工厂和信赖性工厂建设,完善柔性制造平台,提升运营效率 [2] 行业发展前景 - 锂电池未来几年预计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消费类电池领域需求回升和攀升,储能电池领域需求持续增加,动力电池领域需求预计增长 [2][3] 产品结构调整 - 围绕锂电池产业链布局业务,推进新兴业务发展,优化产业布局 [3] - 2025 年巩固传统优势业务份额,加速开拓战略新兴业务 [3] 业务经营情况 - 2024 年储能电芯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56.04%,毛利率 2.83%,子公司湖南电池亏损扩大 [3] - 2024 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业务销售收入 2.46 亿元,正与国内外客户接洽推动合作 [3] 客户与市场 - 中东市场是储能业务重点开拓市场之一,争取 2025 年有实质性业务落地 [3] - 2022 - 2024 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67.84%、65.17%、59.09%,未来将加大新客户等开拓 [4] 盈利与研发 - 2024 年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 208.59 亿元,同比增长 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13 亿元,同比下降 26.49% [5] - 2024 年研发费用同比增 40.05%,重点投向储能电芯及 AI - BMS 系统 [4] 其他问题 - 兼顾研发投入与短期盈利,推进发展战略改善盈利能力 [4]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稳定,资产负债率稳定,暂无再融资计划 [4][5] - 引入 AI 技术升级智能制造及管理平台 [4] -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加强储能电芯存货管理 [4] - 实行积极利润分配政策,暂无再融资计划 [5] - 暂未涉及电池回收相关业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