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倍率锂电池
搜索文档
以数据见证专业:QYResearch行业数据引用案例精选( 2025年10月)
QYResearch· 2025-10-31 18:48
车载图像信号处理器(ISP)行业 - 2024年全球车载ISP市场销售额已达到相当规模并预计未来几年保持增长趋势[1] 钠离子电池行业 - 预计到2031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521.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8.9%[3] 医疗器械行业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可达8626亿美元(超6万亿人民币) 主要受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5][51]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引用了QYResearch出版的医疗器械行业报告[4]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 - 2024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已达148亿美元 预计到2031年将激增至22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5%[7] - 浙江天成自控股份有限公司引用了QYResearch出版的eVTOL市场报告[6] 汽车内外饰件行业 - 2024年全球汽车内外饰件市场规模达到1490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1571.8亿美元 2031年增至2242.3亿美元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9] - 舜宇精工引用了QYResearch出版的汽车内外饰件市场报告[8] 商用清洁机器人行业 - 预计2031年全球商用清洁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1亿美元[11] - 格力博引用了QYResearch出版的商用清洁机器人市场报告[10] 风电齿轮箱行业 - 德力佳传动科技2023年全球风电齿轮箱市场占有率为12.77%居全球第三 中国市场份额高达20.68%排名第二[15] - 2024年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10.36%位列全球第三 中国市场占有率16.22%位列中国第二[29][31] 透明质酸市场 - 全球透明质酸市场持续增长 对抗衰老和护肤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是主要驱动力[17] -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用了QYResearch出版的透明质酸市场报告[16] MLCC离型膜行业 - 2024年全球MLCC离型膜市场规模约为36.78亿美元 预计到2031年将达57.92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约6.8%[21] - 2024年全球中高端MLCC离型膜市场规模为19.18亿美元 2031年预计增至34.17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8.6% 目前市场由日企主导 全球前五家企业市占率近87%[21] -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引用了QYResearch出版的MLCC离型膜市场报告[20][22] 毫米波雷达行业 - 2025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约为181.4亿美元 预计到2031年将攀升至494.7亿美元 2025至2031年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8.2%[23] 家用网络附加存储(NAS)设备行业 - 2023年全球家用NAS设备市场销售额达24.4亿元 预计2030年将达到289.3亿元[25] 半导体市场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 预计到2035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3.5万亿元[28] 全光交换(OCS)交换机行业 - 全球全光交换(OCS)交换机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278万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3.66亿美元 预计2031年将达到20.22亿美元[33] - 全球OCS交换机市场2020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49.80% 预计2031年将达到2022.21百万美元 2025年至2031年复合增长率为17.12%[61] USB桥接芯片市场 - 2024年按全球市场主要厂商USB桥接芯片销售收入市场份额排名 沁恒微排名全球第九、国内第一[35] 核酸药物市场 - 预计2031年全球核酸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217.3亿美元[37] -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引用了QYResearch出版的核酸药物市场报告[36] 智能穿戴设备行业 - 2024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约为239.8亿美元 预计2031年将达到518.1亿美元 2025~2031年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1.8%[39] 透明显示器行业 - 2024年全球透明显示器市场规模为4.12亿美元 预计2031年将增长至7.01亿美元 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为8.0%[41] 电容钽粉钽丝市场 - 2024年电容钽粉钽丝市场大约12.65亿美元 公司电容级钽粉国内市占率超50% 全球占20%-25%[43] 公共直流充电桩行业 - 预计2030年全球公共直流充电桩市场规模将达到273.5亿美元 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2.5%[45] 金属空气电池市场 - 预计到2031年全球金属空气电池市场的收入规模将从2023年的2.96亿美元增至8.52亿美元 2023~203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4%[47] 高倍率锂电池市场 - 2023年全球高倍率锂电池的市场规模达到9.1亿美元 预计2030年规模将达到57.4亿美元[49] 植物肉市场 - 预测全球植物肉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10% 中国作为第二大消费市场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人民币[53] 运动相机市场 - 2024年全球运动相机市场的销售额达到22.92亿美元 预计到2031年将达到34.49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6.1%[55] 机器人多指灵巧手市场 - 预计2030年全球机器人多指灵巧手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美元 2024年至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4.6%[57] 磁性编码器市场 - 预计到2031年全球磁性编码器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98.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7.1%[59] 骨骼和关节营养补充剂市场 - 去年全球骨骼和关节营养补充剂市场规模约34.52亿美元 预计2031年将达45.25亿美元[63] 车规级UWB芯片市场 - 预计到2031年全球车规级UWB芯片市场销售额会达到9.1亿元人民币 平均每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5.7%[66] 汽车零部件市场 - 公司2020年雨刮器总成销量约占中国市场的25% 2020年汽车座椅电机产量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1.44% 全球排名第四[68] 汽车智能大灯市场 - 预计2027年全球汽车智能大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3亿美元 2020~2027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4%[70] 浮式风电用锚链市场 - 预测浮式风电用锚链市场将从2024年的1.49亿美元飙升至2031年的13.67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37.9%[72] 家电市场 - 2023年全球家电市场规模约为2150亿美元 预计2029年将达到2711亿美元 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3.9%[74]
长虹能源(920239):2025Q1-Q3 归母净利润 yoy+24%,海外布局+新品攻关把握锂电市场回暖机遇
华源证券· 2025-10-25 16:5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且为维持 [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把握锂电市场回暖机遇,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稳健增长,海外布局与新品攻关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5] - 公司2025Q1-Q3营收达32.49亿元,同比增长21.73%,归母净利润为1.77亿元,同比增长23.69% [6] - 公司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2.93亿元,同比增长99%,现金流状况明显好转 [6] - 公司合同负债达2874万元,同比增长122%,显示订单量在行业景气度提升下有所增加 [6] - 公司通过产线升级、市场拓展和前沿研发,有望保障产能有序释放和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8亿元、3.02亿元和3.80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6.8倍、21.2倍和16.8倍 [7] 基本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23日,公司收盘价为35.09元,一年内股价最高/最低为60.00元/26.69元 [3] - 公司总市值为63.8898亿元,流通市值为62.9636亿元,总股本为1.8207亿股 [3]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5.84%,每股净资产为5.24元/股 [3] 业务进展与战略 - **产线升级**:碱性电池完成MES系统覆盖、AI视觉检测升级,泰国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产,形成"绵阳+嘉兴+泰国"三地制造基地 [6] - **产线升级**:高倍率锂电池泰兴四期21700产线于4月投产,18650产线于7月投产,产能逐步释放 [6] - **产线升级**:聚合物锂电池湖南聚和源二期扩能推进,实施叠片、多极耳工艺技改 [6] - **市场拓展**:碱性电池业务"稳存量、拓增量"巩固客户 [6] - **市场拓展**:高倍率锂电池强化新品开发与龙头客户合作,开拓智能短途出行市场,便携储能实现规模突破 [6] - **市场拓展**:聚合物锂电池3C数码、物联网终端收入增加,TWS产品通过头部客户认证,中大方型产品进入批量合作阶段 [6] - **研发前沿**:碱性电池提升电性能、耐漏液等差异化研发能力 [6] - **研发前沿**:高倍率锂电池在高能量密度、全极耳产品、成本优化及定制方案上取得突破,并储备钠离子、磷酸锰铁锂、半固态电池技术 [6] - **研发前沿**:聚合物锂电池在半固态(3000mAh量产)、硅碳负极(量产)、4.25V无人机电池(完成开发)等领域取得实质进展 [6] 行业前景 - **碱性电池**: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数据,预计2025-2032年全球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3.66%,2032年达137.0亿美元 [6] - **高倍率锂电池**:据QYResearch数据,2025-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12.9%,2030年达57.4亿美元 [6] - **聚合物锂电池**:受益于无人机、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新兴领域崛起,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拓宽 [6][7] 盈利预测与财务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10亿元、51.32亿元、62.3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40%、19.09%、21.50%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0.94%、26.53%、25.80% [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31元、1.66元、2.08元 [8]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21.89%、22.81%、23.48% [8]
华源证券给予长虹能源“增持”评级
搜狐财经· 2025-10-25 12:04
公司财务与运营 - 2025年前三季度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22% [1] - 公司正在进行产线升级并推进高倍率锂电池及聚合物锂电池的研发生产 [1] 行业与市场趋势 - 高倍率锂电池市场受益于电动工具等应用场景对便捷性的需求趋势 [1] - 聚合物锂电池能够满足消费电子产品小型化的要求 [1]
长虹能源20251024
2025-10-27 08:3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长虹能源[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碱性锌锰电池、高倍率锂电池和特种电池[2] * 公司坚持"做强碱性锌锰电池、做大高倍率锂电池、做新特种电池"的整体战略[2][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2.49亿元,同比增长21.73%[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23.69%[3] * 2025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0.97元,同比增长23.69%[3]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5.42亿元,同比增长49.97%[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15%,符合年初预期[2][3] 高倍率锂电池业务 * 高倍率锂电池业务是增长引擎,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30%,利润增长数倍[2][4] * 产品具有高充放电倍率、超宽温度适应性和高安全性优势[4] * 每月锂电池出货量约为4,000万只,公司处于满产状态,产能利用率达80%-90%[11] * 21700型号电池占比持续提升,截至9月份出货量比例已超过30%[2][10] * 在国际市场上排名前列,部分型号独家供应,预计整体毛利率将稳步提升[4][16][19] * 预计2026年高倍率锂电需求可能有20%以上的增长[21] 产能扩张与项目进展 * 泰兴四期项目进展顺利,新增18650和21700产线[2][6] * 21700产线于2025年4月投产,9月产能利用率超80%[6] * 18650产线于2025年7月投产,9月产能利用率超50%,预计第四季度达80%-90%[6][26] * 泰兴四期新产能三季度贡献约1,300万到1,400万只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约10%[12] * 泰国工厂建设顺利,预计2025年12月投产,将拓展全球客户并降低国际贸易风险[2][7][23] * 泰国工厂生产成本比国内高约10%,但税率优势明显(泰国税率19% vs 国内关税57.7%),对整体毛利率无负面影响[23] * 聚合源聚合物锂电池项目预计2025年11月投产,支撑手机换电、充电宝等市场[2][8] 其他业务板块表现 * 充电宝市场需求旺盛,与安克、贝斯、绿联等战略客户合作紧密,市场规模显著提升[2][9] * 公司是安克的第一供应商,2025年所有召回产品更换的新电芯全部由公司供应[15] * 供应充电宝的21700型号产品(5000毫安时以上)毛利率明显高于传统18650产品,高出15个百分点以上[14] * 聚合物锂电池业务2024年销售规模2.88亿元,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超过30%[18] * 碱性电池业务受出口退税下降(从13%降至9%)和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影响,但长期合作关系和泰国工厂投产将缓解短期波动[2][12]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半固态电池已研发成功8个型号,部分已小批量供货,预计2026年实现大批量出货,应用于无人机、电动工具等领域[4][24] * 半固态产品全年收入预计可达百万级别,价格高于现有产品[29] * 硅碳负极方面正在进行小批量试验,进展顺利[24] * 无人机电池项目处于送样和客户对接阶段,是未来重点拓展的新兴领域[25] * 机器人业务处于客户开拓阶段,工业无人机已有陆续出货[27] 运营管理与成本控制 * 智能制造MES系统和AI视觉检测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工序良率,人效提升10%-15%[4][30] * 面对碳酸锂、钴等原材料涨价,公司已采取终端提价措施,预计不会对整体利润造成重大影响[4][33] * 泰兴四期项目转固成本已随产量增加摊销,不会对利润造成重大影响[32] * 聚合物锂电池业务三季度毛利率较上半年有所提升,因5月份起已陆续在终端提价[26] 价格信息 * 18650型号无税价格约为5元[22] * 21700型号价格在10至13元之间[22] * 简易型锂电平均单支价格约为七八毛钱[22]
长虹能源上半年营收20.18亿元 同比增长23.91%
新华财经· 2025-08-29 19:3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18亿元 同比增长23.91% [2] -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28.79%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0亿元 同比增长16.26% [2] 业务结构 - 形成碱性电池 高倍率锂电池 聚合物锂电池三位一体业务格局 [2] - 碱性电池业务依托品牌积淀实现稳健增长 销售渠道覆盖国内外 [2] - 锂电池业务销售收入与利润大幅增长 高倍率锂电池在电动工具等领域巩固市场份额 [3] 战略发展 - 通过并购长虹三杰和长虹聚合源完善业务布局 [2] - 三大业务板块相互协同 分散市场风险并发挥技术领域优势 [3] - 智改数转加速落地 产能规模持续攀升支撑转型升级 [3] 行业背景 - 全球能源变革与科技浪潮推动电池行业转型发展 [2] - 高倍率锂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 长续航能力 高输出功率优势 [3]
长虹能源半年报稳健增长,智改数转激发创新活力
和讯· 2025-08-29 17: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18亿元 同比增长23.91%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28.7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0亿元 同比增长16.26% 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智能制造升级与全球产能布局持续推进 技术研发聚焦前沿领域 推动从传统电池企业向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转型 [1][2][5][6][8][1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0.18亿元 同比增长23.91% [1] -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28.79%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0亿元 同比增长16.26% [1] 业务板块表现 - 碱性电池业务依托品牌积淀与多元销售渠道实现稳健增长 海外OEM合作与国内直销经销网络协同 新兴应用领域包括物联网设备、医疗电子和智能家居 [3][4] - 锂电池业务销售收入与利润大幅增长 高倍率产品在电动工具等传统领域巩固份额 新兴市场如便携储能、电动两轮车取得突破 产品结构优化与龙头客户合作深化 [4][11] - 聚合物锂电池业务在3C数码和物联网终端市场持续增长 TWS产品通过头部客户认证 方形产品与知名品牌批量合作 半固态电池等技术研发取得实质进展 [4][13] 产能与制造升级 - 碱性电池推进MES系统与AI视觉检测升级 泰国工厂预计年底投产 形成"绵阳+嘉兴+泰国"全球供应体系 [7] - 锂电池泰兴四期21700产线4月投产 18650产线7月投产 产能持续爬坡提升规模效应 [7] - 聚合物锂电池湖南聚和源二期扩能项目推进 叠片工艺与多极耳工艺技改满足新兴需求 [7] 技术研发进展 - 碱性电池聚焦新材料与新工艺研发 提升电性能、耐漏液和贮存性能差异化能力 [13] - 锂电池开展高能量密度、全极耳产品迭代 布局钠离子、磷酸锰铁锂和半固态电池技术储备 [13] - 聚合物锂电池半固态电池3000mAh容量可量产 硅碳负极电池达量产状态 4.25V无人机电池完成开发 [13] 市场拓展策略 - 坚持以用户为中心 巩固现有客户战略合作 积极开拓新客户 [9][11] - 碱性电池稳定传统客户同时拓展新兴应用市场 [11] - 锂电池在便携储能领域实现规模突破 优化产供销协同 [11] - 聚合物锂电池通过技术创新满足轻薄化、高性能需求 提升品牌影响力 [11]
“并购+智造”双轮驱动 长虹能源开辟差异化增长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04:2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并购与智能制造双轨并行策略 在缺乏资源与区位优势背景下实现新能源业务多级发展 形成碱性电池 高倍率锂电池和聚合物锂电池三位一体格局 并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6][9][10] 业务布局 - 通过并购长虹三杰与聚和源公司 形成碱性电池 高倍率锂电池 聚合物锂电池三位一体业务格局[6] - 高倍率锂电池主要应用于园林工具 清洁工具 电动二轮车及充电宝领域 其中充电宝业务因新规实施导致钢壳锂电池需求显著增加[7] - 聚合物锂电池定位前沿赛道 2023年3月通过并购聚和源切入物联网与低空经济领域[11][12] 产能状况 - 长虹三杰绵阳车间设计日产能80万只 实际满产超80万只[7] - 充电宝专用产线设计月产能500万只 7月生产计划已排产至600万只[7] 智能制造 - 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浙江嘉兴碱性电池基地与绵阳数据中心实时联动 全面监控产线设备与AGV小车运行状态[9] - 产线融合5G与IMES大数据系统 实现协作机器人与AGV小车无缝协同物流[9] - 数字化改造使碱性电池工厂人效提升10% 不良率降低15% 设备维护成本减少10% 综合能耗降低3.5% 关键指标CPK达1.4-1.5[10] 研发体系 - 依托新能源材料灯塔实验室平台 构建"生产一代 储备一代 开发一代"研发路径[11] - 紧密追踪eVTOL 人形机器人 AI眼镜等新兴终端电池技术 重点攻关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提升[12] 市场需求 - 欧美市场对园林工具与清洁工具的刚需 叠加国内智能家居洗地机 吸尘器增长 共同推升高倍率锂电池需求[7] - 充电宝新规实施后市场对安全性 容量及快充快放性能要求提高 钢壳锂电池优势凸显[7]
新产线一分钟“出炉”300只电池
新华日报· 2025-05-13 07:31
项目进展 - 长虹三杰四期高倍率锂电研发生产项目投资32亿元,预计2024年6月投产,将新增4条300PPM生产线,每分钟可产出300只电池[1] - 项目采用国内外一流技术团队开发,打造行业数字化标杆工厂,目前动力设备和外围配套设施已具备运行能力[1] - 200PPM全自动智能制造车间已投产,2条高倍率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每分钟可产出200只电池,效率较以前提高2倍[2] 技术优势 - 公司将电阻式充放电技术优化为逆变式充放电,提高电池充放电效率并实现能耗回收再利用[1] - 单线全自动外观检测设备每日可检测25万只电芯,较传统人工全检减少用工80%[1] - 研发的2.0AH、2.5AH等高倍率动力锂电池自放电损耗控制在每月1%以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 - 新开发超低温电池可在零下40摄氏度使用,高倍率锂电池放电倍率达10C至15C,容量达3000至4000mAh[4] 产能与效率 - 公司日产锂电池达60万只,年产能由1GWh提升至1.5GWh[3] - 200PPM生产线22道工序全部自动化,用工数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2] - 人均产值提高1倍,能耗降低近20%[3] 市场表现 - 在电动工具用圆柱动力型锂电池细分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3] - 产品进入力神、博世、凯驰、史丹利百得等全球一线家电品牌供应链[3] - 公司营收从2016年1亿元增长至2024年16.5亿元,保持"亿级"增长速度[3]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长虹新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交出亮眼成绩单
经济观察网· 2025-04-23 18:5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36.71亿元 同比增长31.26% [1] - 归母净利润达1.97亿元 同比增长172.79% [1] - 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1] 业务板块表现 - 碱电业务收入16.68亿元 同比增长20.53% 通过稳存量拓增量策略及国际战略合作实现稳健增长 [2] - 高倍率锂电业务收入16.39亿元 同比增长46.69% 在园林工具、清洁工具、便携储能板块实现规模突破 [2]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业务收入2.87亿元 同比增长39.13% 在3C数码和物联网终端电池领域大幅增长 [2] 技术与产能建设 - 高性能碱锰电池高速自动化生产线获四川电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 - 泰国碱性电池投资项目启动 建成后将具备年产7亿只碱性电池产能 [3] - 湖南聚和源扩建方形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线 建成后将新增日产3万只产能 [3] 战略规划 - 围绕"做强碱电、做大锂电、做新特种电池"战略目标发展 [4] - 2025年将推动智改数转提升运营效率 优化海内外布局 [4] - 积极寻找优质特种电池标的 整合资源打造新增长极 [4] 行业认可 - 入选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优质企业 [3] - 子公司长虹三杰获中国电池新能源行业年度创新奖 [3] - 5G示范工厂项目获四川省"5G+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称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