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倍率锂电池

搜索文档
长虹能源上半年营收20.18亿元 同比增长23.91%
新华财经· 2025-08-29 19:3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18亿元 同比增长23.91% [2] -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28.79%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0亿元 同比增长16.26% [2] 业务结构 - 形成碱性电池 高倍率锂电池 聚合物锂电池三位一体业务格局 [2] - 碱性电池业务依托品牌积淀实现稳健增长 销售渠道覆盖国内外 [2] - 锂电池业务销售收入与利润大幅增长 高倍率锂电池在电动工具等领域巩固市场份额 [3] 战略发展 - 通过并购长虹三杰和长虹聚合源完善业务布局 [2] - 三大业务板块相互协同 分散市场风险并发挥技术领域优势 [3] - 智改数转加速落地 产能规模持续攀升支撑转型升级 [3] 行业背景 - 全球能源变革与科技浪潮推动电池行业转型发展 [2] - 高倍率锂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 长续航能力 高输出功率优势 [3]
长虹能源半年报稳健增长,智改数转激发创新活力
和讯· 2025-08-29 17: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18亿元 同比增长23.91%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28.7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0亿元 同比增长16.26% 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智能制造升级与全球产能布局持续推进 技术研发聚焦前沿领域 推动从传统电池企业向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转型 [1][2][5][6][8][1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0.18亿元 同比增长23.91% [1] -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28.79%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0亿元 同比增长16.26% [1] 业务板块表现 - 碱性电池业务依托品牌积淀与多元销售渠道实现稳健增长 海外OEM合作与国内直销经销网络协同 新兴应用领域包括物联网设备、医疗电子和智能家居 [3][4] - 锂电池业务销售收入与利润大幅增长 高倍率产品在电动工具等传统领域巩固份额 新兴市场如便携储能、电动两轮车取得突破 产品结构优化与龙头客户合作深化 [4][11] - 聚合物锂电池业务在3C数码和物联网终端市场持续增长 TWS产品通过头部客户认证 方形产品与知名品牌批量合作 半固态电池等技术研发取得实质进展 [4][13] 产能与制造升级 - 碱性电池推进MES系统与AI视觉检测升级 泰国工厂预计年底投产 形成"绵阳+嘉兴+泰国"全球供应体系 [7] - 锂电池泰兴四期21700产线4月投产 18650产线7月投产 产能持续爬坡提升规模效应 [7] - 聚合物锂电池湖南聚和源二期扩能项目推进 叠片工艺与多极耳工艺技改满足新兴需求 [7] 技术研发进展 - 碱性电池聚焦新材料与新工艺研发 提升电性能、耐漏液和贮存性能差异化能力 [13] - 锂电池开展高能量密度、全极耳产品迭代 布局钠离子、磷酸锰铁锂和半固态电池技术储备 [13] - 聚合物锂电池半固态电池3000mAh容量可量产 硅碳负极电池达量产状态 4.25V无人机电池完成开发 [13] 市场拓展策略 - 坚持以用户为中心 巩固现有客户战略合作 积极开拓新客户 [9][11] - 碱性电池稳定传统客户同时拓展新兴应用市场 [11] - 锂电池在便携储能领域实现规模突破 优化产供销协同 [11] - 聚合物锂电池通过技术创新满足轻薄化、高性能需求 提升品牌影响力 [11]
“并购+智造”双轮驱动 长虹能源开辟差异化增长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04:2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并购与智能制造双轨并行策略 在缺乏资源与区位优势背景下实现新能源业务多级发展 形成碱性电池 高倍率锂电池和聚合物锂电池三位一体格局 并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6][9][10] 业务布局 - 通过并购长虹三杰与聚和源公司 形成碱性电池 高倍率锂电池 聚合物锂电池三位一体业务格局[6] - 高倍率锂电池主要应用于园林工具 清洁工具 电动二轮车及充电宝领域 其中充电宝业务因新规实施导致钢壳锂电池需求显著增加[7] - 聚合物锂电池定位前沿赛道 2023年3月通过并购聚和源切入物联网与低空经济领域[11][12] 产能状况 - 长虹三杰绵阳车间设计日产能80万只 实际满产超80万只[7] - 充电宝专用产线设计月产能500万只 7月生产计划已排产至600万只[7] 智能制造 - 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浙江嘉兴碱性电池基地与绵阳数据中心实时联动 全面监控产线设备与AGV小车运行状态[9] - 产线融合5G与IMES大数据系统 实现协作机器人与AGV小车无缝协同物流[9] - 数字化改造使碱性电池工厂人效提升10% 不良率降低15% 设备维护成本减少10% 综合能耗降低3.5% 关键指标CPK达1.4-1.5[10] 研发体系 - 依托新能源材料灯塔实验室平台 构建"生产一代 储备一代 开发一代"研发路径[11] - 紧密追踪eVTOL 人形机器人 AI眼镜等新兴终端电池技术 重点攻关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提升[12] 市场需求 - 欧美市场对园林工具与清洁工具的刚需 叠加国内智能家居洗地机 吸尘器增长 共同推升高倍率锂电池需求[7] - 充电宝新规实施后市场对安全性 容量及快充快放性能要求提高 钢壳锂电池优势凸显[7]
新产线一分钟“出炉”300只电池
新华日报· 2025-05-13 07:31
项目进展 - 长虹三杰四期高倍率锂电研发生产项目投资32亿元,预计2024年6月投产,将新增4条300PPM生产线,每分钟可产出300只电池[1] - 项目采用国内外一流技术团队开发,打造行业数字化标杆工厂,目前动力设备和外围配套设施已具备运行能力[1] - 200PPM全自动智能制造车间已投产,2条高倍率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每分钟可产出200只电池,效率较以前提高2倍[2] 技术优势 - 公司将电阻式充放电技术优化为逆变式充放电,提高电池充放电效率并实现能耗回收再利用[1] - 单线全自动外观检测设备每日可检测25万只电芯,较传统人工全检减少用工80%[1] - 研发的2.0AH、2.5AH等高倍率动力锂电池自放电损耗控制在每月1%以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 - 新开发超低温电池可在零下40摄氏度使用,高倍率锂电池放电倍率达10C至15C,容量达3000至4000mAh[4] 产能与效率 - 公司日产锂电池达60万只,年产能由1GWh提升至1.5GWh[3] - 200PPM生产线22道工序全部自动化,用工数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2] - 人均产值提高1倍,能耗降低近20%[3] 市场表现 - 在电动工具用圆柱动力型锂电池细分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3] - 产品进入力神、博世、凯驰、史丹利百得等全球一线家电品牌供应链[3] - 公司营收从2016年1亿元增长至2024年16.5亿元,保持"亿级"增长速度[3]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长虹新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交出亮眼成绩单
经济观察网· 2025-04-23 18:5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36.71亿元 同比增长31.26% [1] - 归母净利润达1.97亿元 同比增长172.79% [1] - 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1] 业务板块表现 - 碱电业务收入16.68亿元 同比增长20.53% 通过稳存量拓增量策略及国际战略合作实现稳健增长 [2] - 高倍率锂电业务收入16.39亿元 同比增长46.69% 在园林工具、清洁工具、便携储能板块实现规模突破 [2]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业务收入2.87亿元 同比增长39.13% 在3C数码和物联网终端电池领域大幅增长 [2] 技术与产能建设 - 高性能碱锰电池高速自动化生产线获四川电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 - 泰国碱性电池投资项目启动 建成后将具备年产7亿只碱性电池产能 [3] - 湖南聚和源扩建方形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线 建成后将新增日产3万只产能 [3] 战略规划 - 围绕"做强碱电、做大锂电、做新特种电池"战略目标发展 [4] - 2025年将推动智改数转提升运营效率 优化海内外布局 [4] - 积极寻找优质特种电池标的 整合资源打造新增长极 [4] 行业认可 - 入选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优质企业 [3] - 子公司长虹三杰获中国电池新能源行业年度创新奖 [3] - 5G示范工厂项目获四川省"5G+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称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