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要素化
icon
搜索文档
数据资源“大摸底”
人民日报· 2025-05-28 06:49
数据生产总量 - 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首次突破40ZB,达到41.06ZB,同比增长25%,增速较去年提高2.56个百分点 [2] - 人均数据生产量约为31.31TB,同比增长25.17%,相当于1万多部高清电影 [2] - 2025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有望突破50ZB,无人驾驶、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数据资源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9] 算力布局 - 2024年全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智能算力规模达90EFLOPS,占比提升至32% [2] - 中央企业算力规模增长近3倍,智能算力占比为40.22% [2] - 数据技术企业算力规模同比增长近1倍,智能算力占比为43.63% [2] 新增指标与热点领域 - 用于开发、训练和推理的数据量同比增长40.95% [3] - 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增速分别为51.43%、29.28% [3] - 低空经济和机器人数据生产量增速超过30% [3] - 智能网联汽车、大模型等智能化应用数据量占比超四成 [3] 区域分布 -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和四川6个省份数据生产量占全国比重达57.45% [4] - 东部地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北京、上海企业人工智能投入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前二,浙江应用大模型的企业比例位居第一 [4] - 江苏、广东的企业数字化投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1倍 [5] - 山东重点监测范围内大数据企业超900家,2024年营收突破2600亿元 [4] 行业分布 - 制造、金融、交通物流行业数据生产总量领先其他行业 [6] - 金融、采矿、交通物流行业企业平均数据生产量位居前三 [6] - 交通物流、电力行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78.24%、75.83% [6] - 2024年下半年中国金融云市场规模达到5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0%,数据交易规模占总体比重超过30% [6] 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 2024年存储数据中活跃数据总量同比提升22.73%,活跃数据总量占存储数据总量62.04% [8] - 约66%的行业龙头企业和30%的数据技术企业购买过数据 [8] - 利用大模型的数据技术企业和数据应用企业数量分别增长57.21%、37.14% [8] - 高质量数据集数量增速达27.4% [8] - 全国地市级以上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数量增长7.5%,开放的数据量增长7.1% [8] 数据产业规模 - 全国数据领域相关企业超19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 [9] - 按照2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测算,2030年中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7.5万亿元 [9]
共谋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政产学研界探未来趋势
环球网资讯· 2025-05-10 21:28
行业趋势 - 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成为驱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1] - 全球数字经济正经历从规模扩张"上半场"向价值深耕"下半场"的关键跃迁[5] - 数据要素化包含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属性、数据资本化等多个递进层次[6] 政策与倡议 - 国家数据局等机构共同启动"数据要素×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倡议",聚焦制度、技术、组织、场景、生态五方面创新[3] - 杭州市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升级[3] - 杭州将围绕AGI、ASI、具身智能等重点推进"三数一链"基础设施框架与数据供给保障体系建设[3] 技术与应用 - 杭州拥有24个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模型[3] - 海洋经济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整合国家级海洋数据资源,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6] - 安全智能体被视为数据要素化新阶段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核心[5] 区域发展 - 杭州作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城市,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培育等方面不断夯实数字经济新基座[6] - "中国数谷"位于杭州高新区(滨江),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行业深度应用方面取得进展[6] 安全与挑战 - 需在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融合中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5] - 人工智能需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实现敢用、可用、好用[5] - 数据安全需从静态安全向动态安全迭代升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