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润疆
icon
搜索文档
从扬子江畔到伊犁河谷,共绘幸福新图景
南京日报· 2025-09-25 10:21
产业援疆 - 南京市自2010年起承担对口援疆使命,15年间投入援疆资金24.45亿元,实施项目429个 [1] - 重点支持伊犁老城文化旅游区(喀赞其)整体提升和争创5A级景区,并助力六星街更新改造,使其成为热门旅游地标 [2] - 创新打造“伊犁河”系列特色文旅活动,2025年上半年伊宁市累计接待游客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16.5%,实现游客花费77.58亿元,同比增长21.0% [3] 民生援疆 - 南京医疗援疆专家团队为伊宁市近8万名儿童开展免费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并向基层警务站配发140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5] - 医疗卫生对口精准帮扶4家医院19个重点科室,指导手术900余台,6家南京三甲医院在伊宁市成立分院或名医工作室 [6] - 教育援疆通过“组团式”支援培养本地青年教师180余人,“金陵班”2025年高考重本上线率达59.6%,本科上线率保持100% [6] - 近两年投入1.03亿元资金,用于18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新建和设施设备提升 [7] 文化润疆 - 连续两年春节在伊宁市举办秦淮灯会,2025年第二届灯会以“伊路有宁·灯耀双城”为主题,吸引游客超50万人 [9][10] - 宁伊两地共同打造的歌舞剧《同是江南》入选中国文联重点项目,并于2024年9月在两地成功首演 [10] - 通过举办“伊犁河”系列特色文旅活动如跨年音乐会、马拉松、龙舟赛等,显著提升当地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等消费热度 [10]
天山南北,苏州援疆“亚克西”
苏州日报· 2025-09-25 08:36
苏州援疆整体概况 - 自2010年起苏州通过项目引擎向新疆输送资金、技术、人才并共享发展经验[1] - 累计选派111名援疆干部、1001位人才、实施842个援疆项目覆盖产业合作、教育提质、医疗升级和文化润心等领域[1] 产业合作与园区建设 - 新疆苏建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在阿图什昆山产业园年产值已达300万元左右[1] - 阿图什工业园区昆山产业园生产高效每5分钟下线一台电动车架每3天发往全疆一批电梯每月投入使用一套100平方米精装修装配式建筑[3] - 霍尔果斯苏新中心开设"苏品苏货"展销中心涵盖丝绸纺织、家电3C等商品搭建苏州产品面向中亚、西亚及欧洲的展示销售平台[2] - 苏州港航集团在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推进总投资2亿元的跨境电商产业园旨在打造中亚商品进入华东的中转站[2] - 苏澜智算数据中心落户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总投资约1.3亿元主要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人工智能模型数据分析处理和算力租赁服务[2] - 霍尔果斯人才集团项目总投资2.4亿元其中1亿为援疆资金已孕育400余家企业预计今年产值达300亿元[6] 文化教育援疆 - 巩留县已建成104座石榴籽书屋以县图书馆为总馆覆盖城乡构建现代化校园文化综合体[5] - 张家港工作组推动创作音乐剧《蝶恋天山》策划微电影《云杉谣》并举办"万里鸿雁传真情"书信活动让两地近万名青少年结下情谊[5] - 巩留暨阳中学通过"柔性引才+全托管"模式引进4位校长打造教师培养体系2025年高考本科达线率超96%该校投资1亿元配备现代化设施[8] 医疗人才支援 - 昆山市妇幼保健院医生王君益在阿图什市人民医院引入高流量吸氧技术并实施"师带徒"计划培训本地医生[7][8] - 苏州援疆首创"柔性引才+全托管"模式将先进教育理念、管理方法和课程体系整体移植到当地学校旨在培养撤不走的援建队伍[8]
习近平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06:2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工作汇报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 [1]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新疆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 新疆高质量发展战略方向 -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符合新疆特点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1] - 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1] -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强化文旅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1] - 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1] 社会发展与民生保障 -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 -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让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1]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2] - 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加强文化润疆、注重以文化人 [2] 社会稳定与治理 - 要全力维护新疆社会大局稳定,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筑牢反恐维稳的人民防线 [2] - 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2] 党的领导和组织建设 -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推进新疆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 - 持续加强理论武装,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2] - 把保稳定、促发展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大课堂,增强干部团结服务群众、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 [2] - 全面建强基层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 - 兵团是实现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总目标的重要战略力量 [2] - 要深化兵团改革,探索符合兵团实际、彰显兵团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重要讲话鼓舞天山儿女凝心聚力、再谱新篇
新华网· 2025-09-25 05:3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鼓舞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 [1] 新疆发展成就与未来方向 - 新疆70年的沧桑巨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生动缩影,各族儿女阔步走在民族复兴征程上 [2] -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被证实是科学有效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认为完全正确 [3] - 发展目标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当地科技公司依托高新技术和新疆优越空域条件,推动大型无人机总装及“低空+”应用场景落地,发展低空经济产业 [5][6] - 企业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创新驱动未来 [6] 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 - 阿勒泰地区将生态保护放在重中之重,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修复生态系统 [6] - 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强化文旅融合,让游客感受自然与人文之美,支持百姓通过旅游产业增收 [6]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 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通过“钢铁驼队”展现建设成效 [6] - 将通过构建外贸综合服务生态体系及“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等改革,为新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动能 [6] 民生保障与高质量发展 - 新疆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保障和改善民生置于优先位置,关注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7] - 推动中央支持和援疆资源向基层及民生倾斜,扎实实施就业、教育、医疗等暖心工程 [7] 农业现代化与兵团改革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深化兵团改革,推广“党支部+公司+农户”等创新模式,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 [9] - 目标是为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探索兵团模式、贡献兵团力量 [9] 文化认同与基层治理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深挖文物内涵,通过文化润疆和以文化人,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4] - 社区通过“石榴籽”小课堂和“板凳课堂”等形式,讲政策谈发展,建强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14]
习近平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 王沪宁蔡奇参加汇报会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03:46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锚定中央赋予的“五大战略定位”,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 [1] -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探索符合新疆特点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 - 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2] 产业发展重点 -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强化文旅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2] -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 社会民生与稳定 -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 - 全力维护新疆社会大局稳定,筑牢反恐维稳的人民防线 [3]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加强文化润疆 [3] 组织保障与深化改革 -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推进新疆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全面建强基层组织 [3] - 兵团是实现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总目标的重要战略力量,要深化兵团改革,探索符合兵团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3]
瞭望 | 共绘新时代新疆美好画卷
新华社· 2025-09-23 21:01
依法治疆 - 新疆围绕社会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等领域制定出台一批地方性法规 [6] - 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法庭于2025年3月揭牌成立,敲响涉外商事案件审判“第一槌” [6] - 通过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清理塔尔朗河流域垃圾8.5吨,并修建3座过水桥梁 [4] 团结稳疆 - 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各级干部深入基层与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帮助解决就医、就业、就学等实际困难 [1][9] -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的民族团结爱心工作室成立8支志愿者服务队,资助贫困学生5500人,为7900多名孤寡老人送去关爱 [8] - 在新疆首届“援疆杯”中学生足球比赛中,浙江宁波与新疆阿克苏的“混编”队伍以1:0的比分力克对手夺冠 [7] 文化润疆 - 新疆已建成150家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18个文化馆、111个公共图书馆、112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设施 [1][10] - 2023年新疆接待游客2.65亿人次,2024年增至3.02亿人次,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12] - 根据规划,新疆目标到2030年打造万亿元级文旅产业集群,年度接待旅游总人数超4亿人次 [12] 富民兴疆 - 202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2.5:39.6:47.9 [15] - 2024年新疆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351.1亿元,与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产生贸易往来 [14] - 2024年新疆原煤产量达到5.43亿吨,油气当量达到6664万吨,连续四年全国第一,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14] - 2024年新疆粮食产量达466亿斤,单产首次跃居全国第一,棉花总产量568.6万吨、连续3年占全国总产量比重超九成 [15] 长期建疆 - 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先后组织十一批共2万多名干部人才进疆工作 [17] - 新疆筹集100亿元设立新疆人才发展基金,实施“天山英才”培养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 [18] - 新疆居民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就业人员总数从2012年的1246万人增加至2024年的1391万人 [16]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新疆建设发展的故事
新华社· 2025-09-23 19:09
民族团结与文化建设 - 民族团结被反复强调为新疆发展进步的基石[3][4][6] - 提出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比喻[3] - 指出新疆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成员 56个民族要同心协力[6] -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 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和社会教育[8] - 提出“文化润疆”以解决政治认同、人心向背的问题[8] 战略定位与发展机遇 - 新疆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9] - 将新疆区域性对外开放战略融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总体布局[9] - 新疆从内陆省份转变为“一带一路”核心地带和枢纽地带[10] - 2022年经新疆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过境的中欧班列占全国开行总量一半以上[10] - 2025年7月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通行班列线路达124条 通达21个国家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班列线路达89条 通达境外18个国家[10] 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 - 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惠及当地和增进团结上[13] - 达西村从昔日贫困村转变为“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 印证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10][13] - 党的好政策和各族群众齐心奋斗是让乡亲们过上舒心幸福生活的保障[13] - 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事就是党的奋斗目标[13]
新时代 新征程 新图景(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23 08:38
对外开放与口岸经济 - 霍尔果斯口岸1-8月出口汽车23.7万辆,同比增长5.3% [2] - 新疆拥有19个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口岸,打造亚欧黄金通道 [2] - 全疆货物进出口额在2022、2023、2024年分别跨越2000亿、3000亿、4000亿元大关,2024年达4341.6亿元 [2] - 乌恰县依托两个口岸注册企业近500家,每年需用工数千人次 [2] 能源与资源产业发展 - 新疆油田公司油气当量将达2000万吨,基本形成“四个千亿方级”大气区 [3] - 建成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推进低碳零碳油气田示范项目 [3] - 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形成千亿级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集煤炭深加工、能源物流和服务于一体 [3] 区域经济发展与成就 - 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7499.47亿元增至2024年20534.08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年均增速7.0% [3]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33495元增至2024年78660元,现价增长1.3倍 [3] - 新疆从“口袋底”变为“桥头堡”,成为发展的“支点”、“基地”和“屏障” [3] 水利基础设施与农业 - 大石峡水利枢纽最大坝高247米,建成后每年可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34.2亿立方米,缓解下游800余万亩灌区缺水问题 [4] - 新疆灌溉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的1681万亩增长到2024年的9917万亩 [5] - 粮食亩产从不足百公斤增长到2024年的524.8公斤,排名全国第一 [5] - 滴灌技术比以往节水20%左右,农户用水成本降低 [5] 水资源管理与利用 - 新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建成农村供水管道16.95万公里 [5] - 克拉玛依市1-8月生产再生水4549.80万立方米,回用2828.60万立方米,回用率达62% [6] - 新疆以占全国3%的水资源量,实现了显著的农业产出 [5]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喀什:以古城改造撬动文旅经济新增长
央广网· 2025-09-19 21:30
古城改造与旅游发展 - 喀什启动总投资超70亿元的老城改造工程,惠及2万余户居民,历时7年完成7000余处历史民居加固 [1] - 改造后古城居民住房抗震等级超过8级,生活条件改善,并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 - 2025年1月至7月,喀什古城接待游客166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7亿元,古城内各类商户数量达5000多户 [2] - 旅游业发展带动居民收入显著增长,例如药茶传承人年收入从4-5万元提升至30-40万元 [2] 区位优势与外贸产业 - 喀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商品重镇,具有“一路连欧亚,五口通八国”的区位优势 [3] - 作为中吉乌铁路和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当地支持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新产业 [2] - 2025年1月至8月,喀什外贸进出口额达到134亿元 [3] - 当地计划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政策,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 [3]
2025巡游新疆吃鸡节圆满落幕
环球网· 2025-09-19 15:39
活动概况 - 2025巡游新疆吃鸡节在乌鲁木齐和喀什两大核心会场举办,主题为弘扬新疆饮食文化、助力边疆文旅振兴 [1] - 活动自9月7日启动,通过美食、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方式践行文化润疆和旅游兴疆战略 [1] - 活动期间累计吸引游客超过50万人次,推动文旅从观光型向体验型升级 [2] 活动内容与影响 - 核心板块为天山杯吃鸡大奖赛,以天山草鸡为主食材,结合传统技艺与现代理念进行烹饪创新 [1] - 夜间举办吃鸡音乐节,通过音乐演出和群众互动展示新疆多元文化,诠释民族团结 [2] - 活动采用白天品美食、夜晚赏音乐的沉浸式体验模式,有效拉动边疆特色消费 [2] 产业参与与模式 - 新疆泰昆集团构建从养殖到餐桌的标准化禽业产业链,为活动提供天山草鸡食材并带动数千户农户参与养殖合作 [2] - 活动推动农牧产业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天山草鸡借助节庆IP提升品牌价值,开拓国内及中亚市场 [3] - 乌鲁木齐、喀什两地数十家餐饮企业联动推出专属套餐,推动新疆特色餐饮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3] 未来展望 - 主办方计划持续深化吃鸡节IP建设,进一步挖掘两地文化与产业潜力 [3] - 活动模式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了产业加文化双轮驱动的发展样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