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

搜索文档
喀什镬气足!新疆首家粤菜学院传来喜报
南方农村报· 2025-06-14 21:38
粤菜学院建设与成果 - 新疆首家粤菜学院在喀什技师学院正式挂牌成立[19][33] - 学院在第三届技工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三等奖[2][3] - 实训厨房配备完善,学生已掌握富贵石榴鸡、干炒牛河等经典粤菜烹调技艺[7][10] 师资与教学模式 - 广东援疆教师林光辉拥有30年总厨经验,目前指导90名学生及300多名当地餐饮从业者[14][15] - 创新研发"粤新融合菜",如蜜瓜咕噜肉、梅菜扣牛头肉,融合新疆红黄萝卜、本地良姜与广东大地鱼干等食材[22][24][25] - 采用产教融合模式,与喀什宾馆、徕宁饭店等5家本土餐饮企业建立合作[29] 社会影响与学员发展 - 学员麦吾兰江·亚森计划毕业后开设粤菜餐厅,推动粤菜在新疆的普及[11][12] - "粤菜师傅"工程通过培训班、技能竞赛培养专业人才,成为民族交往与文化润疆的载体[28][30][32] - 林光辉提出饮食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粤菜学院象征粤喀两地的深度协作[34][35]
云端授课+扎染,连起穗疏万里情
南方农村报· 2025-06-06 20:03
云端非遗课堂 - 广州大学与新疆喀什疏附县第二小学通过云端非遗课堂连接,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技艺为桥梁,促进文化沟通与心灵对话 [2][3][4] - 活动主题为"穗疏连线,万里润心",由广州大学第六批援疆支教实习团队联合外国语学院"云帆资助中心"举办 [3][4] - 活动创新引入"情绪表达创作"环节,引导孩子们将情感倾注于扎染的褶皱与纹路中,实现情绪释放与疗愈 [6][7][8] 课堂实施细节 - 广州大学英语师范专业韦嘉欣老师与援疆支教老师刘艺、陈洁婷隔空配合,讲解扎染的千年文化底蕴及"以手染心"的疗愈意义 [11][12][13] - "云帆资助中心"学生讲师通过屏幕示范扎染全过程,疏附二小20名学生在副校长叶志文和支教老师指导下创作象征坚韧的胡杨纹样,广州大学学生创作珠江涟漪图案 [15][16][17] - 孩子们将期待与忐忑揉进布料折叠,活动强调"扎紧的是技艺,松开的是压力" [17][18] 活动成果与反响 - 作品展示环节中,蓝白相间的雪山、浪花、星纹等图案引发惊叹与欢笑,疏附学生周思涵创作"星空褶皱",广州大学学生李若晖展示象征穗疏情谊的"同心涟漪" [20][21][22][23][24][25] - 孩子们展示作品、合影留念,两地学子通过扎染作品与互动感受到心灵贴近,形成跨越山河的"童心彩虹" [27][28][29][30] 教育援疆模式创新 - 活动以扎染为载体,为教育援疆注入"文化润疆+心理赋能"双重动力,拓展援疆实践的深度与广度 [31][32] - 广东援疆驻疏附县大学生支教团六批力量接力,从课堂支援深化至心理护航、文化浸润、双向共创,助力疏附教育"硬实力"与"软环境"同步提升 [33][34][35] - 未来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课程、校园活动及日常管理,通过朋辈互助、师生共情、跨域协作等方式织密"润心育德"网络,探索可持续的"广州样本" [37][38][39][40]
亚克西!广东三宝万里行走进新疆喀什
南方农村报· 2025-06-01 21:30
文化活动与品牌推广 - 广东三宝作为岭南非遗文化代表在新疆喀什高台民居进行展示 吸引当地群众和游客 [3][4][5] - 活动主题为"跨粤山海 奔赴疆来" 包含广彩 广绣 西关打铜工艺 潮州工夫茶艺等岭南非遗项目 [4][5] - 产品获得现场消费者好评 有当地"古丽"为品牌宣传打call [9][10] 产品特性与市场反馈 - 广东三宝由新会陈皮 化橘红 春砂仁组合而成 是岭南地区知名中药材和食材 [8] - 餐饮从业者王先生认为产品创意十足 建议与喀什当地香料茶饮结合可创造新消费场景 [11][12][13] - 产品此前已在广州 深圳 东莞 茂名 成都等多地推广 并进入京东好评榜前10 [20] 区域经济合作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平台促进粤新两地特色产品流通 深化商贸往来 [16][17] - 南方农村报通过该平台推动两地特色产品品牌建设 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与新疆经济循环 [17][18] - 本次活动将广东三宝引入对口支援地区喀什 既普及健康饮食理念 也推动岭南现代农业发展 [21][22]
让世界看见开放自信的新疆
人民日报· 2025-05-28 06:40
中欧班列与物流枢纽建设 -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采用"集拼集运"模式,使中欧班列从"过路"变为"集结",推动"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升级 [2] - "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将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小时内,出口货物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 [2] - 2024年新疆铁路口岸过货量达2865万吨,占全国铁路口岸过货量的1/3,通行中欧班列1.6万列占全国五成以上 [2] 口岸贸易与产业融合 - 霍尔果斯口岸通过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使中国果蔬产品一天内可抵达哈萨克斯坦超市 [3] -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封关13年,集聚近30个重点项目,涵盖酒店、金融、商业等领域 [3] - 2024年霍尔果斯口岸出口汽车42.1万辆,同比增长38.6%,跨境汽车维修服务需求激增 [4] 文化开放与旅游发展 - 新疆国际大巴扎通过文创产品、民族音乐和特色餐饮吸引大量中外游客 [5] - 新疆非遗名录达5000余项,通过"数字丝绸之路"计划将艾德莱斯绸纹样等推向国际云端展览 [6] - 2024年新疆入境游客514.8万人次,同比增长46%,海外社交媒体传播效果显著 [7]
丝路古城谱新韵
人民日报· 2025-05-24 05:56
文旅融合与城市更新 - 库车市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进文化润疆工程,通过龟兹乐舞数字体验中心、库车大馕城等特色项目焕发龟兹文化新活力 [2] - 2012年库车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3年启动"拯救老屋行动",由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主导古民居普查与修缮,保留历史风貌 [3] - 面粉厂旧址改造为"龟兹数字创忆园",包含数字展示馆、龟兹书屋等业态,成为盘活存量资源的范例 [4] - 2023年发布《库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3—2035)》,规划涵盖名城保护、民生改善及特色产业培育 [5] 非遗保护与传承 - 库车市现有11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2项、自治区级5项,通过专项资金、展演及传帮带机制提升传承人积极性 [6] - 龟兹非遗工坊成为文旅融合亮点,艾德莱斯绸、铜器等传统技艺吸引游客 [5] - 萨玛瓦尔舞入选自治区非遗名录,相关作品《爷爷的萨玛瓦尔》获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 [6] - 推动非遗进校园,中小学开设特色课程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 [6] 文旅品牌打造与援疆项目 - 浙江文旅援疆"双珠"计划(2023-2026年)聚焦托木尔自然遗产和龟兹文化遗产,实施六大行动打造"丝路古龟兹·神奇阿克苏"品牌 [7] - 宁波援疆指挥部微改造1.2公里龟兹小巷,保留古城风貌并融入龟兹文化元素,成为网红打卡地 [7] - 独库(康村)游客服务中心计划2025年5月底运营,提供旅游咨询、文化展示等复合功能,预计带动就业与经济收益 [8] - 浙江援疆通过包机、专列"引客入阿",2023年以来累计引客370万人次,助力当地接待游客1794万人次 [8]
以舞传承千年文化 舞剧《龟兹》上半场内部联排亮点纷呈
搜狐网· 2025-05-16 17:27
龟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 以克孜尔石窟为代表的龟兹石窟群是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成果,实证新疆历来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1] -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龟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利用工作,将其作为新疆推进文化润疆重点工程 [1] - 不断加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艺术实践,切实发挥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 [1] 舞剧《龟兹》创作背景与团队 - 舞剧《龟兹》作为自治区重点文艺创作项目,汇聚全国一流水平的艺术家强强联手进行共同打造 [3] - 中国国家话剧院制作人李东担任制作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韩子勇担任编剧,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导演佟睿睿担任总编导 [3] - 多位国内一流的作曲、舞美和多媒体制作的专业人员参与,以确保艺术质量 [3] 舞剧《龟兹》内容与艺术特色 - 通过玄奘的第三视角,观鸠摩罗什一生历经磨难、自强不息的传奇经历,折射出东西方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的交流融合 [5] - 以克孜尔石窟壁画龟兹乐舞为基础,融入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等多种舞蹈元素 [6] - 在《苏幕遮》《我的心儿如此忧伤》《十三天人》等舞段中,复现龟兹舞蹈,丰富了中国古典舞的内涵和艺术样式 [6] 演员培训与市场推广 - 2024年9月起邀请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歌舞团等艺术专家对演员进行芭蕾舞、古典舞、现代舞、龟兹舞等集训 [8] - 新疆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和深厚历史文化吸引全国观众,使新疆成为文化旅游热点 [8] - 舞剧题材独特,结合一流艺术家和精彩舞台艺术呈现,旨在为新疆文化旅游助力 [8] 未来计划 - 舞剧《龟兹》将进入下半场排练,主创团队和演职人员将努力完成全剧创作 [10] - 目标是将该剧打磨成经典之作,面向全国和世界推广,常演常新 [10]
岭南非遗扎根边疆,激活文化润疆一池春水丨广东援疆这两年
南方农村报· 2025-05-13 08:31
广东援疆文化润疆成果 - 广东援疆打造全疆首个以声像阅读为特色的"悦读粤有趣"城市书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阅读技术融合,自去年开放以来累计接待群众约5万人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39场次,受益群众7100人次 [16][17][38] - 在喀什市中心及对口支援的疏附县、伽师县和兵团第三师推进城市书吧建设,同时在受援地学校建设11所声像图书室,总面积超过3800平方米 [40][49] - 打造岭南阅读空间,融合广东文化元素和喀什地域特色,集阅读、艺术、文创、图书销售、文化活动和轻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成为喀什文化"新地标" [42][45][46] 岭南非遗在南疆的推广 - 在疏附县第二中学成立30人英歌舞队,由广东援疆支教大学生指导,在粤港澳新篮球嘉年华上进行表演并获得好评 [55][56][65] - 广东援疆支持广东潮剧院与喀什大学成立潮乐传承中心,定期进疆授课,学生学会用热瓦普弹奏经典潮乐《画眉跳架》 [68][72][74] - 推动龙狮文化在伽师县发展,全县成立100多支龙狮队伍,并在喀什地区首届龙狮竞赛中获得青年乙组冠军 [99][101][103] 校园文化活动开展 - 在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开展剪纸、刺绣社团活动,吸引120余名学生参与,创作作品300余件,其中20幅优秀作品入选文化交流展 [88][89][90] - 支持喀什地区和兵团第三师107所学校及幼儿园开展舞龙舞狮、剪纸、书法、中医药等校园传统文化活动超171场次,新成立119个文化社团 [94][95] - 通过英歌舞、醒狮、咏春拳亮相喀什古城景区,精品潮剧《李商隐》喀什首演等活动,累计覆盖粤新两地群众超过50万人次 [10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