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莱斯绸

搜索文档
火焰山下土村美(文化中国行·走进传统村落)
人民日报· 2025-07-30 07:03
霞光映红火焰山。 图为鄯善县委宣传部提供 鄯善县土峪沟古村落的屋门。 张卫国摄 当地群众在制作艾德莱斯绸。 图为鄯善县委宣传部提供 演员在鲁克沁镇木卡姆非遗传承中心表演。 图为鄯善县委宣传部提供 火焰山下的土峪沟古村落。 本报记者 李亚楠摄 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有8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鄯善县整合县域内旅游特色节点,打造 以传统村落为重点的历史和民俗文化体验旅游区,使传统村落成为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在传统村落的保 护中,当地文旅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 ——编 者 漫步在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走过火焰山,沿苏贝希河缓行,有着"生土建筑博物馆"之称的乡村聚落逐 渐显现。古木、古村、古宅,古韵悠然。在传统村落的一片"土"色中,身着各色鲜艳服饰的游客正带着 摄影师将美景定格。 生土构筑的乡村聚落 从吐鲁番市区出发朝东,经火焰山,在胜金口大峡谷南拐,沿着一条乡村公路就到了吐峪沟乡吐峪沟 村。 "土"是吐峪沟村的一大特色。 吐峪沟村较好地保留了众多生土建筑。鄯善县住建局城乡建设服务中心主任纪翔介绍,吐峪沟村坐落于 火焰山下的冲积扇绿洲,苏贝希河穿村而过,当地居民就地取材,使用黏土等 ...
探寻“和田玉”的交流传奇(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7-22 06:31
和田玉产业与玉石之路 - 和田玉交易市场从10年前的地摊经济升级为4个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专业市场[16] - 玉龙喀什河畔经常出现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际买家,显示和田玉的跨境吸引力[17] - 考古证据表明玉石之路存在6000年,早于2000年历史的丝绸之路,西段与丝绸之路大体重合[14][15] - 西汉时期铸造的和田马钱融合中原计量方式与希腊铸币工艺,体现东西方货币文化交融[17] 玉石雕刻与文化传播 - 雕刻师聂明礼通过武术主题玉雕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其作品在巴基斯坦等国被广泛认可[18] - 创新性将玉石与大漆工艺结合,2018年西班牙展出的新式玉戒指引发国际观众关注[19] - 昆仑古事馆系统展示玉文化发展脉络,吸引数万国内外游客,尤其受中亚学者青睐[19] 艾德莱斯绸产业与丝绸贸易 - 吉亚乡保留古老扎染技术和木制织布机,其艾德莱斯绸生产技术源自中原,染织工艺吸收中亚技法[20] - 乌兹别克斯坦马尔吉兰市存在相似制绸工艺,两地"皇后款"丝绸产品花色几乎一致[21] - 年轻创业者穆拉提创新设计艾德莱斯绸参加中亚商品贸易博览会,计划拓展哈萨克斯坦市场[21] 和田地区文旅发展 - 和田深入挖掘玉文化、佛教文化、昆仑文化三大资源,推进昆仑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22] - 2025年6月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吸引法意奥等国60余位学者探讨丝绸之路主题[23] - 加快推广艾德莱斯绸、地毯等非遗项目,与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开展合作考察[23]
从大漠中崛起的和田新城
中国经济网· 2025-03-13 09:22
新疆旅游与文化发展 - 新疆和田地区通过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约特干故城)融合度假、旅游、文化、商业等多功能业态,建筑风格还原古于阗王城风貌,以白色为主色调搭配传统维吾尔族装饰元素[14] - 和田玉石文化旅游节期间推出全域沉浸式演艺《万方乐奏有于阗》,结合VR/AR技术演绎历史故事,日均吸引大量游客参与互动体验[15] - 和田县新城区建设快速发展,教育、医疗、政府服务等基础设施完善,现代化城市面貌显著提升[18] 农业与生态治理 - 和田县稻香村在沙漠环境中实现1600亩水稻种植,配套现代化设施与传统民居改造,形成"沙漠江南"生态景观[19] - 当地采用草方格固沙技术推进荒漠化治理,通过人工种植逐步扩大绿化面积[20] - 千年核桃树王(年产核桃6000颗)与五百年无花果树王(年产2万果实)成为特色农业景观,带动旅游与农产品消费[32][35]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牛头山佛教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保留石窟与古建筑遗迹,反映和田作为西域佛教中心的历史地位[21][26] - 约特干故城通过复原古于阗王城风貌,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旅游开发[14] 人才引进与区域发展 - 和田新城吸引内地大学生就业,提供职业发展平台,人才留存率较高[39][41] - 年轻从业者在文旅、农业等领域实现个人价值,推动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