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打造水产业集群高地——湖北十堰书写新时代“水文章”
核心观点 - 湖北十堰通过生态价值转化将水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水经济综合产值突破400亿元 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1][2][4] 水经济发展规模 - 全市水经济企业达355家 综合产值突破400亿元 [4] - 丹江口市水经济企业33家 实现总产值180亿元 税收6.2亿元 占税收总收入48.1% [4] - 2025年1至4月全市水经济实现总产值142亿元 同比增长9.7% [4] 水质优势与产业基础 - 丹江口水库109项水质监测指标中107项达到Ⅰ类标准 水质连续10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2] - 吸引沃思饮品 燕京啤酒等30余家知名企业落户 形成完整产业链 [2] - 燕京啤酒生产线每分钟生产3600瓶啤酒 产品出口中东 日本等海外市场 [3] 水农融合增值链 - 发展柑橘 茶叶等亲水农业45万亩 [3] - 建成全国最大HPP柑桔汁精深加工基地 年消化柑桔16万吨 鲜果价值从1元增值至9.9元 增值近10倍 带动桔农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3] - 茶多酚饮品消化茶叶1200吨 茶农户均增收2000元 [3] 物流与成本优化 - 建设鄂西北最大物流集散基地 设计运力每天2万吨 预计降低水经济企业物流成本30%以上 [5] - 实施水饮料公转铁补助政策 吨水物流成本下降36% 较公路运输节省49% 水运成本降至每吨每公里5分钱 [5] 产业集群建设 - 打造百亿水资源加工产业集群 形成"源头活水+纯净水+功能饮料+食品加工"一体化产业链 [6] - 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园占地3000亩 通过统一取水调水用水节约企业成本 [7] - 引进51家原物料供应商 推动水企原物料采购成本下降20% 瓶坯单价由30万元/吨降至24万元/吨 [7] - 为中小企业融资超9000万元 [7] 产品创新与品牌升级 - 房县黄酒开发5大系列30余款新品 从"土特产"跃升为估值13.3亿元国潮品牌 [8] - 年轻消费者占比提升至65% 打通主流电商销售渠道 [8] - 成立水经济研究院等机构 攻克功能水锁鲜盖密封 黄酒风味改良等关键技术 [8] - 创建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个 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与品牌商标24个 [8] 产业生态与服务体系 - 形成"众创—孵化—加速"机制 省级及以上公共服务平台数量提升至28个 [8] - 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 专精特新等企业7家 [8] - 通过水质保护与产业发展联动机制构建长效发展模式 [9]
跻身全国前十 2025上半年湖北存款余额突破10万亿
长江商报· 2025-07-30 14:05
金融运行总体情况 - 湖北省社会融资规模余额13.58万亿元 同比增长9.6% 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 [1][2] - 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10万亿元 同比增长9.3% 成为全国第10个存款超10万亿元省份 [1][2] - 前6个月社融增量8041亿元 同比多增1274亿元 本外币贷款余额9.29万亿元 同比增长7.9% 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2] 信贷投放与结构优化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8%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8% 县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8% 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和全国平均水平 [3] - 科技人才贷和创新积分贷余额528亿元 覆盖创新主体1.2万户 [3] - 信贷在社融中占比降至71.9% 政府和企业债券净融资占比上升至30.7% 支持70家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418亿元 规模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八 [2]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落实降准政策释放地方法人银行中长期资金约27.3亿元 全部投向科创和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 [4] - 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1997亿元 同比增长37% [4][5] - 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突破1000亿元 再贷款余额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30.6% [5]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金融机构向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19亿元 向设备更新项目主体发放贷款533亿元 发放金额居全国前列 [5]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下发放贷款58.5亿元 支持消费和养老领域民生需求 [5] - 绿色债发行137亿元 规模居中部第一 [3] 融资成本与金融服务效率 - 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2% 同比下降48个基点 新发放个人贷款利率3.09% 同比下降46个基点 [3] - 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同比下降73个基点 [4] - "301"线上信用贷款模式发放贷款超3000亿元 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发放贷款129亿元 [3] 区域金融与特色产业支持 - "一主两副"城市贷款增长稳中有进 10个市州贷款增速超过10% 14个市州贷款同比多增 [2] - 单列2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专用额度 其中100亿元支持武汉东湖高新区科技企业 100亿元支持"水经济""茶经济"等特色产业 [6] 资本市场与跨境金融服务 - 为39家上市企业或主要股东完成意向授信106.07亿元 累计发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24.04亿元 [3][5] - 涉外收支总额580亿美元 实现顺差"由降转升" 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1364亿元 [3]
广东水经济项目再获亿元级投资,生态绿水“变现”经济活水
搜狐财经· 2025-07-11 08:56
水经济项目投资动态 - 3个环"两山"水经济项目在广州增城签约,计划总投资额超过16亿元,涵盖滨水文旅、水上运动、滨水休闲康养等领域 [1] - 广东发布首批16宗环"两山"水经济储备项目,谋划业态多样,未来将陆续开启招商 [1] - 截至2025年初,广东全省已开展水经济试点项目115宗,包括省级16宗、市级68宗、县级31宗,谋划储备总投资近1000亿元的水经济新业态项目 [1] - 增江游项目计划投资超2亿元,森林海项目计划投资14.53亿元,建设内容涵盖多种休闲娱乐设施 [2] - 2024年广东16宗省级水经济试点项目中已有13宗正式投入运营,新增直接就业岗位超1500个,累计吸引游客2404万人次,实现运营收入8.3亿元 [4] 水经济业态发展 - 水上运动、水系旅游、滨水康养、优质水开发、湖库生态养殖等业态成为广东多地探索推进的水生态"变现"模式 [1][2] - 亲水消费热潮涌起,滨海岛屿、山野漂流和溯溪等成为消费热门,部分项目关注度环比上涨超过100% [3] - 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2024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营收超过亿元,2025年至今营收达6000万元左右,同比稳步上涨 [3] - 源林生态乐园预计初期年度接待量约80万人次,远期可达300万人次,年均净利润预计约2.87亿元 [4] 水权交易机制探索 - 未来突破水资源确权和交易瓶颈是健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扩大水经济规模的关键 [5] - 河道资产产权改革是推动水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需探索建立规范流程和制度体系,明晰权属关系 [5] - 江门市鹤山市出台广东首个河道经营管理权改革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探索四权关系 [7] - 佛山高明完成广东省首单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企业以30万元年基本收益加营收提成获得20年开发经营权 [7] - 目前水资源资产化面临有偿使用形式单一、营利空间小、生态管护压力大等问题,建议通过确权登记、扩权赋能等措施打通交易链条 [8]
以水为“媒”打造“水经济”衍生消费新业态 夏日清凉激活经济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28 15:57
南昌"两滩七湾"天然泳场项目 - 南昌市依托赣江岸线资源打造9处免费天然泳场("两滩七湾"),覆盖红谷滩区、西湖区、南昌县和东湖区4个县区 [2][3][8] - 龙沙湾泳场面积最大,拥有1100米沙滩岸线,配备金色沙滩、清澈江水及创意打卡点等休闲设施 [5] - 项目融合生态景观与亲水娱乐功能,摩天湾泳场结合城市地标摩天轮成为年轻人时尚打卡地 [8][10] - 配套设置亲子戏水区及特色小吃区,并配备防护网和专业救生团队保障安全 [12][15] 广东绿色"水经济"发展 - 广东全省规划479个绿色"水经济"项目,西江碧道核心区创新设置工业风集装箱商铺,引入咖啡文化等新业态 [18][21] - 清远市围绕飞来峡水利枢纽开发科普研学活动,包含水利探索、手工创作等体验项目,同步打造北江船闸等新景点 [23] - 江门市通过融合现代工业风与江畔风光,构建滨水生态经济廊道 [18] 杭州大运河文旅开发 - 杭州在大运河遗产河道110公里沿线融合不同年代遗产要素,开发沉浸式诗会等文旅项目 [24][28] - 富义仓遗址举办沉浸式诗会,通过角色演绎勾践等历史人物诗词,设置运河主题互动环节 [26] - 项目将运河打造为"文化之河",强化文化遗产的可体验性 [26][28]
第11号省总河长令签发
大众日报· 2025-06-18 09:07
山东省"万村千河"行动规划 - 核心目标为到2030年底累计建成千条(段)以上高品质幸福河湖 带动改善沿线万个以上村(社区)生产生活环境 [2] - 实施路径包括"四水统筹"总体目标(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民生) 推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 [2] - 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业/文化旅游等乡村"水经济"新业态 培育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地等新品牌 [2] 河湖治理五大任务 - 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 构建城乡一体现代水网 将河湖管理范围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3] - 维护健康生态:2027年前每年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不少于20条 2030年前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750平方公里 [4] - 水质改善目标:2030年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标 劣V类水体动态清零 [4]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探索构建河湖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 开发涉水经济新业态增强造血功能 [4] - 建立收益反哺机制 将生态产品开发权益与河湖保护挂钩 [2][4] 文化品牌建设 - 打造水利风景区/水文化主题公园等精品工程 创建"沿着水网看山东"品牌 [5] - 加强水利遗产保护利用 将水文化融入水利建设全过程 [5]
广东省水经济促进会正式成立
水利部网站· 2025-06-09 17:02
协会成立背景与意义 - 全国首个省级水经济促进会正式成立,标志着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1] - 水经济涵盖绿色新业态和传统业态绿色转型,涉及水资源、水域及岸线的保护、开发及相关技术研发应用,市场前景广阔且潜力巨大 [1] - 中央部委持续出台支持政策,广东省政府连续4年将发展水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供政策、平台和机制支持 [1] - 广东拥有得天独厚的河湖资源禀赋和强大的市场内生动力,水经济正迎来发展机遇期 [1] 协会宗旨与工作方向 - 协会将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2] - 协会定位为政府与市场间的桥梁,致力于做好服务政府、行业、会员和社会四项服务工作 [2] - 工作重点包括协助做好水资源、水生态环境及水域岸线空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助推绿色水经济高质量发展 [2] - 协会由广东省水利厅主管,广东省民政厅登记管理,为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 [2] 协会组织与未来规划 - 协会已拥有223名会员,选举产生了首届领导机构,广东省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省水利厅副厅长陈仁著当选会长 [2][3] - 未来将搭建政企沟通平台,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协助构建跨部门协同的政策支撑体系 [3] - 计划发布行业成果,宣传推广水经济发展经验与成效,并探索水经济发展新模式以挖掘市场潜力 [3] - 协会将强化自身制度建设和专业支撑,在保障河湖健康与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贡献力量 [3]